辛亥大军阀 第539节
自安级驱逐舰的后期型号中,标准排水量为两千七百吨,采用全自动模式的四座双联装的四寸高平两用炮,主炮口径也是脱离了中国海军小型军舰中大规模采用的五寸舰炮,首次采用四寸高平两用炮。
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射速的影响,中国海军的五寸舰炮中的炮弹重量比较大,而且又是采用半主动的发射模式,射击过程中需要人力搬运炮弹,但是要求射速非常高,而且中国人的体格比白人和黑人要小一些,所以对五寸炮弹的搬运显得比较吃力,这种情况实际上很早就存在,不过在一战以及二十年代甚至三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海军注重的是火力,那时候恨不得在驱逐舰上装备六寸舰炮,而且早期五寸舰炮的射速也比较有限,人力搬运勉强也可以办到。
不过当时是射速即便还普遍较低,但是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曾经发生过驱逐舰上的炮组成员因为长时间搬运五寸炮弹,导致力竭而死的情况。是到了三十年代末期,海军对中口径舰炮的射速要求大大提高,而技术上的进步也让射速的提高得以实现,但是速射提高了对炮组成员的体力要求就更大,而且受限于技术上的限制,中国海军目前还无法实行对五寸舰炮的全主动化射击,哪怕是勉强实现也会导致成本大大提高,这对于一款预期大批量建造的通用驱逐舰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如此情况下也就不得不让海军重新审视通用驱逐舰上的主炮口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在四寸口径舰炮上的全主动射击已经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能够有效的大量提升四寸舰炮的射速,这种情况下中国海军采用四寸舰炮作为通用驱逐舰的口径也就不难理解了。
八门四寸全主动化射击的高平两用炮,在火力密度上远远大于六门五寸半主动射击的舰炮,而火力密度对于一艘小型军舰,尤其是侧重防空性能的通用驱逐舰来说尤为重要。
同时自安级驱逐舰还有不少的40毫米以及20毫米防空炮,作为一款驱逐舰所必须的鱼雷发射器和反潜武器也不少。
在这么小的吨位中装备这么多的武器,自然是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牺牲,比如航速就不算太快,只有三十四节,而这对于一款驱逐舰来说算得上非常慢了,要知道之前中国在三十年代所设计的另外几款驱逐舰中,基本都是三十五节以上的航速,甚至三十七,三十八节的航速。
海军之所以减低对自安级驱逐舰的航速需求,主要还是海军战略发生了变化,设计的这款自安级是准备用来给航空母舰护航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就是防空和反潜,对雷击作战没有太大的要求,所以对高航速也就没有了迫切的需求。
这一点不但体现在自安级驱逐舰上,同样也体现在第八期以及第九期计划里的其他部分辅助舰上,航速都不算太高,基本以能够跟上航空母舰的机动速度为要求,基本上三十二节到三十四节之间。不过话又说回来,造成航速降低的除了航空母舰编队对高航速没有太大需求外,更主要的还是成本问题,一艘军舰里,尤其是小型军舰中,最主要的成本是动力系统上的成本,每提高一节的航速所代表的都是大量的成本,而成本对于需要大规模量产军舰来说是限制的极为严格的。
当然了,也不是全部军舰的设计都是按照航空母舰编队来要求的,实际战争中,全范围的航空母舰编队作战实际上就是舰队决战,而平时间在广阔海域上还会发生众多的小型编队之间的作战,毕竟航空母舰再多中国现在也就十二艘,哪怕是第九期的那些航母相继服役了也就二三十艘,不可能分散部署到每一片海域,所以实际战争中,次要战线上的作战也是非常的频繁,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实际上中日海军直接就只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决战,而其他时候基本都是巡洋舰、驱逐舰之间的小编队交火。
为了满足次要战线上的作战需求,中国海军还有另外的高航速,强大的雷击能力的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牺牲了防空火力,注重雷击、和航速,甚至连造价都是比防空型的各辅助舰都要高,不过这一部分的造舰计划数量不算太多,基本都是按照雷击舰队的规模来配属的。
第八期和第九期的计划主要还是完善扩大航空母舰编队为基础,其他的只是一些次要的东西。
陈敬云检阅了第一舰队后就没有在上海停留太久,随后就是回到了南京,刚回到南京,空军的伍世钟就是找到了陈敬云,开口第一句就是要钱。
第〇七五七章 喷气时代(上)
“现在空军扩军的速度非常快,加上采购和研发的成本都迅速上涨,去年和年初制定的军费分配已经是不够用了!”伍世钟面露忧色:“由于经费短缺,目前我们已经是连续推迟了两批次的B11F轰炸机的采购订单,另外我们的第一代喷气式飞机也已经正式定型,眼看着就能够大规模量产服役了,但是这经费还是没有解决!”
陈敬云听到这些,也是有些皱眉,无他,因为别说空军缺钱,海军和陆军个个都缺钱,大规模的扩军备战可不是张张口就能够办到的,扩军的同时所代表的是海量的军费支出。
1940年的时候,中国的总军费支出达到了一百亿华元,占据了1940年的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五,这个比例实际上已经是远远超过了中央财政所能够承担的范围,为了解决军费问题,1940年的时候财政部已经先后两次大规模发行国债,并且还小规模的直接增发了货币。然而这些钱对于陈敬云立志于要建设一支能够称霸世界的海陆空三军而言,依旧是不够用的。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备扩张,无数的订单飞向了国内的诸多国防承包企业,为了支持军备扩张,陈敬云已经是连续三年缩减了对政府方面的资金分配,基础建设、教育投入、行政费用等都开始停止了增长甚至出现了倒退的情况,这让政务院的一大批文官们大为不满。要知道自从建国后,中国一直都是经济挂帅的国家,除了特定的战争时期,其他时候财政分配都是经济发展压过了军备发展,特别是三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军备发展一直都到了严重的限制。同时国内一大票的文官大佬基本上也都是经济专家出身,由此可见经济派在国内的势力是非常大的,现在中国的基本国策从发展经济转到了整军备战,自然会引起那些经济官员们的严重不满。
不过不满归不满,政务院的那些人也是知道大局的,现在世界局势那么紧张,哪怕是普通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距离参战已经不远了,这种时候不支持军备扩张都不行。
“现在财政部那边可动用的预留资金也不多,而且我也答应了关时杰那边,准备给海军额外拨付一笔资金准备用于采购海军舰载机!”陈敬云皱着眉头,海军扩军不单单要造军舰,同时还得采购大量的作战飞机,不但航空母舰就是有名无实,第八期和第九期计划中,海军方面提出了要采购高达一万架的各类作战飞机,虽然这个计划是分几年实施,但是军费压力依旧非常大。
不过空军那边的经费压力更大,空军的经费分配在三军中一直都是比较少的,而且空军还担负了大量的研发计划,几乎可以说空军支撑起了中国航空业发展也不为过,至于海军航空兵,向来都是喜欢跟在空军屁股后头直接用现成货色的,即便是海军要研发一些新式舰载机,但是也会采用大量的成熟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可都是空军之前出钱研发的。
海军航空兵和空军当成了冤大头,但是空军也没有办法,毕竟空军总不能停止研发的步伐,更不可能等海军那边先研发飞机后自己再直接套用成熟技术,因为中国海军的舰载机技术储备是要远远低于中国空军的技术储备的,等海军研发新式飞机和技术,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空军每年都需要支付大量的研发经费,同时还要维持庞大的机队,数十万规模的空军人数可不少,花起钱来也是哗啦啦的。
“可是现在空军的储备经费已经见底了,而后续的空军还需要采购大量新式的B19轰炸机,然后F10喷气式战斗机也已经定型,预期要大量装备,这没钱……”
陈敬云知道空军的困难,但是他也变不出来钱啊,而且在拨给空军军费之前,他还得知道伍世钟口中说的B19战略轰炸机和F10喷气式战斗机到底如何了,万一是个坑爹货岂不是亏大了。
空军发展的亏本货可不少,比如B15战略六发战略轰炸机,这是空军在B11四发战略轰炸机后后续发展的一个远程轰炸机,设计航程需要达到八千公里以上,载弹八吨以上,实现超过一万五千米的实用升限,1935年开始设计,结果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研发设计,投入了海量的经费后发现根本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性能远远无法达到设计需求不说,而且价格还非常昂贵,更重要的生产的三架试验型号全部在试验阶段坠毁,让空军高层对B15轰炸机感到了痛心疾苦的绝望。加上那时候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发展计划也不止B15,同时还有B16、B19计划,而在1938年才开始设计B19计划从一开始就体现了技术优势,同时还具备了价格和性能上的优势,最后权衡轻重后空军被迫放弃了研发多年的B15计划,开始把重心转到了B16以及B19计划上。而失败的B15计划让三十年代中期的空军耗费了无数的研发经费,可谓是损失惨重。
除了轰炸机外,1938年下半年开始,空军也野心勃勃的试图大量生产喷气式战斗机,一举从螺旋桨时代跨越到喷气时代,而当时采用的喷气式战斗机选用的喷气式发动机推力不过三百五十公斤,尽管选用了双台发动机,但是推力依旧不足,而且第一代的喷气式发动机可靠性极差,寿命只有区区的四十小时,耗费了众多军费后空军生产了十多架的喷气式战斗机最后发现竟然连F4战斗机都打不赢,最后不得不暂时终止这一计划,准备等喷气式发动机成熟后才进行喷气式战斗机的量产化,同时也把新一代战机的重心放到了液冷式发动机上,也就是F5战斗机、F7战斗机上面。
不得不说,作为一支全球范围内的领先空军,中国空军需要在技术和理念上保持优势就需要比其他国家付出更大的代价,不断地进行探索以寻找最优的解决办法。
而这种探索是需要耗费庞大资源的,而这也是空军为什么每年都需要花费如此众多的研发经费的原因所在。
至于其他国家则是要简单的多,基本上把新式飞机的设计目标瞄准中国的新式飞机就可以了,日本的零式就是根据中国的F4战斗机进行对抗设计的,德国的BF109,英国的喷火等大多也都是不同程度的参考了中国的F4战斗机系列,只要设计和工业水平合格基本就能够做出来。
而在空军决定大规模服役B19战略轰炸机和F10喷气式战斗机之前,陈敬云得知道这些飞机是不是具备实用性了,免的到时候花了钱什么都没有得到。如果性能真的和伍世钟说的一样可靠而优秀,那么咬咬牙再挤出一部分经费来支援空军也是可以的。
为了争取经费,空军的伍世钟等空军高层很快地就是派遣了数架F10喷气式战斗机的试验机抵达南京,准备在陈敬云面前进行飞行表演,耳闻不如一见,空军是准备用事实来说话,以证明空军的喷气式战斗机技术已经发展成熟。
不过让伍世钟有些意外的是,海军的关时杰竟然也是跟在了一边一起观看F10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这让伍世钟不由得再一次鄙视海军:“又想要空手套白狼,也不看看你们海军的那点甲板能不能起飞这些喷气式战斗机!”
他自然不知道,关时杰之所以来观看F10战斗机的飞行,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要确定中国的喷气式战斗机到底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如果已经到了成熟阶段,那么海军也就不得不考虑喷气式战斗机的上舰计划,而喷气式战斗机的上舰难度非常大,这需要海军在未来的航空母舰设计上进行重大的改革。
喷气式战斗机不但关系到空军,同样还会严重影响到海军的发展。
南京的冬天并不算太冷,南京空军基地,一大群的军方高层们穿着大衣,一个个手中都拿着望远镜,这些军方高层里头不但有空军高层,还有海军以及陆军的高层,他们围绕在陈敬云身边,不时交头接耳的细声说着什么。
在陈敬云身边,空军下属的研发三部,也就是专门负责喷气式动力飞机研发以及规划的研发部门,部长林飞扬中将正在向陈敬云解说着不远处的那四架喷气式战斗机。
“这四架飞机中,所采用的喷气式发动机分别由滁州飞机公司动力部、福乐电气航空所提供,这两款发动机的技术来源都是我国和德国技术合作期间所获得,然后这两个公司分别进行了仿制,深入研发,两者的体积和重量相近,福乐电气的发动机推力上要大一些,达到了九百公斤,而滁州飞机公司的发动机推力小一些,达到了八百五十公斤,不过在寿命上滁州飞机公司的发动机要胜过一些,达到了七十小时。”
第〇七五八章 喷气时代(下)
“机体设计是由滁州飞机公司和广安飞机公司负责,前面两架是广安飞机公司总体设计的作品,采用福乐电气的发动机。试验型号为X10A,后面两架是滁州飞机公司的产品,采用他们自己研发的发动机,试验型号为X10B。目前空军正在对这两款飞机进行最后的试验比较,届时将会择优选定其中一款服役,并正式授予F10战斗机的编号!”
中国军备武器等研发,一直以来都是采取的招标体系,尤其是空军的作战飞机,基本上都是同时向国内的数家飞机公司进行设计招标,然后签订初步研发合同,最后对各公司研发的试验机进行比较,获胜者将会获得空军的正式订单。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中国的科学研究机制,中国目前的研发机制除了极少数需要很长时间的研究项目,比如杂交水稻,比如核弹研发、导弹研发等项目外,其他的基本都是由民间所负责,中国虽然也有国家科学院,但里头更多的是一种名誉头衔,并不是具体的研发机构。中国最优秀的研发机构基本都是各大企业和大学联合建设的各所实验室,以国内最大的国防技术承包商福乐电气为例子,它基本和国内的各所大学都有合作,建立了众多的实验室。
而实际上就连核弹研发和导弹研发,实际上也是由各大企业分块承包,研究核弹所需要了各种设备和技术都是分散到各大企业之中,让他们进行具体的技术设计,建立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核弹研发基地只是一个实验以及理论研究基地。核弹研发实际上是和造航空母舰以及战列舰一样,是一个全国性的总体工程,里面需要用到太多的各种技术设备,不可能说让核弹研究室那边一个一个设备的自造。
只不过这些零部件承包商们不知道他们所设计并制造的零部件是用于核弹用途而已。
随着林飞扬中将的话介绍,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已经在跑道上开始滑行,随着滑行的速度越来越快,眼看着就要到跑道尽头的时候,这架战斗机迅速抬头,然后进行着高角度的快速爬升,而这呈现出来的优秀爬升能力让陈敬云身边的诸位将领们一阵惊叹,一旁的广安飞机公司总裁黄夏安和福乐电气航空所的总经理对视一眼,都是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然后看黄夏安再看了看对面的滁州飞机公司的总经理一眼,眼中的得意之色不言而喻。
广安飞机公司在中国的战斗机项目上,一直都是被滁州飞机公司稳压了一头,液冷发动机项目上他们败给了滁州飞机公司的F5战斗机,虽然最后改为了高空截击战斗机并获得了空军的一部分订单,但是和F5战斗机的庞大订单一比就显得不值一提了。而广安飞机公司的后续战略轰炸项目上,原本在大型飞机上占据技术优势的广安飞机公司在发展B15轰炸机项目上遭遇滑铁卢,B15项目的失败不但让空军损失惨重,也让广安飞机公司自身损失惨重,而受到B15项目的拖累,广安飞机公司在XB19项目又是败给了滁州飞机公司,失去了B19轰炸机的订单,三十年代中后期对于广安飞机公司来说是属于悲剧的年代。如果不是广安飞机公司在民间客运以及货运飞机上拥有大量市场,同时还获得了海军的F8舰载机订单让广安飞机公司获得了喘息之机,恐怕广安飞机公司在三十年代后期就得破产了。
而F8舰载机的成功也是正式建立了广安飞机公司和福乐电气之间的战略合作,福乐电气公司在三十年代后期收购了上海动力公司航空部,也就是上海动力公司的风冷发动机部门,然后和自身的喷气式发动机部门合并到一起,组建了福乐航空公司,整合之后的福乐航空公司成为了中国之中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企业,和滁州飞机公司下属的航空部在航空发动机市场上形成了全面的竞争,一开始福乐电气还是准备亲自涉足飞机设计制造行业,不过后来发现代价实在太大,而且他们自身的技术储备也严重不足,收购小型飞机公司也没有什么用处,设计的几款军用飞机以及民用飞机都在各种竞标中失败,耗费了大量资金后福乐电气的航空公司最后还是选择了和广安飞机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福乐电气负责发动机,广安飞机公司负责机体设计,并一同对军用机和民用机市场上和滁州飞机公司以及其他几个国内航空企业进行竞争。
其中的F8战斗机项目就是成功的典范,而现在又是联合到了一起弄出了X10A喷气试验机,目的是非常明显的,就是想要和滁州飞机公司的X10B进行竞争,以争夺空军未来的喷气式战斗机合同,一旦能够拿下这个合同对于福乐电气航空部和广安飞机公司而言,是一个战略性的飞跃。
届时不但能够获得大量空军的喷气式战斗机订单,更会获得空军大量的研发经费投入。
要获得订单,那么就得展现出他们的飞机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优势,而实际上空军之前就已经进行了诸多方面的试验比较,但是X10A和X10B两者之间实际性能不相上下以至于空军目前都没有下定决心装备那款飞机,而滁州飞机公司,广安飞机公司、福乐电气也是对空军高层进行了广泛的公关活动,毕竟中国也是个正常人类组成的国家,大企业为了获得订单而进行公关活动也都是潜规则了。
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射速的影响,中国海军的五寸舰炮中的炮弹重量比较大,而且又是采用半主动的发射模式,射击过程中需要人力搬运炮弹,但是要求射速非常高,而且中国人的体格比白人和黑人要小一些,所以对五寸炮弹的搬运显得比较吃力,这种情况实际上很早就存在,不过在一战以及二十年代甚至三十年代的时候,中国海军注重的是火力,那时候恨不得在驱逐舰上装备六寸舰炮,而且早期五寸舰炮的射速也比较有限,人力搬运勉强也可以办到。
不过当时是射速即便还普遍较低,但是第二次中日战争中,曾经发生过驱逐舰上的炮组成员因为长时间搬运五寸炮弹,导致力竭而死的情况。是到了三十年代末期,海军对中口径舰炮的射速要求大大提高,而技术上的进步也让射速的提高得以实现,但是速射提高了对炮组成员的体力要求就更大,而且受限于技术上的限制,中国海军目前还无法实行对五寸舰炮的全主动化射击,哪怕是勉强实现也会导致成本大大提高,这对于一款预期大批量建造的通用驱逐舰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如此情况下也就不得不让海军重新审视通用驱逐舰上的主炮口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在四寸口径舰炮上的全主动射击已经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能够有效的大量提升四寸舰炮的射速,这种情况下中国海军采用四寸舰炮作为通用驱逐舰的口径也就不难理解了。
八门四寸全主动化射击的高平两用炮,在火力密度上远远大于六门五寸半主动射击的舰炮,而火力密度对于一艘小型军舰,尤其是侧重防空性能的通用驱逐舰来说尤为重要。
同时自安级驱逐舰还有不少的40毫米以及20毫米防空炮,作为一款驱逐舰所必须的鱼雷发射器和反潜武器也不少。
在这么小的吨位中装备这么多的武器,自然是需要在其他方面进行牺牲,比如航速就不算太快,只有三十四节,而这对于一款驱逐舰来说算得上非常慢了,要知道之前中国在三十年代所设计的另外几款驱逐舰中,基本都是三十五节以上的航速,甚至三十七,三十八节的航速。
海军之所以减低对自安级驱逐舰的航速需求,主要还是海军战略发生了变化,设计的这款自安级是准备用来给航空母舰护航的,主要工作实际上就是防空和反潜,对雷击作战没有太大的要求,所以对高航速也就没有了迫切的需求。
这一点不但体现在自安级驱逐舰上,同样也体现在第八期以及第九期计划里的其他部分辅助舰上,航速都不算太高,基本以能够跟上航空母舰的机动速度为要求,基本上三十二节到三十四节之间。不过话又说回来,造成航速降低的除了航空母舰编队对高航速没有太大需求外,更主要的还是成本问题,一艘军舰里,尤其是小型军舰中,最主要的成本是动力系统上的成本,每提高一节的航速所代表的都是大量的成本,而成本对于需要大规模量产军舰来说是限制的极为严格的。
当然了,也不是全部军舰的设计都是按照航空母舰编队来要求的,实际战争中,全范围的航空母舰编队作战实际上就是舰队决战,而平时间在广阔海域上还会发生众多的小型编队之间的作战,毕竟航空母舰再多中国现在也就十二艘,哪怕是第九期的那些航母相继服役了也就二三十艘,不可能分散部署到每一片海域,所以实际战争中,次要战线上的作战也是非常的频繁,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实际上中日海军直接就只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决战,而其他时候基本都是巡洋舰、驱逐舰之间的小编队交火。
为了满足次要战线上的作战需求,中国海军还有另外的高航速,强大的雷击能力的驱逐舰和轻型巡洋舰,牺牲了防空火力,注重雷击、和航速,甚至连造价都是比防空型的各辅助舰都要高,不过这一部分的造舰计划数量不算太多,基本都是按照雷击舰队的规模来配属的。
第八期和第九期的计划主要还是完善扩大航空母舰编队为基础,其他的只是一些次要的东西。
陈敬云检阅了第一舰队后就没有在上海停留太久,随后就是回到了南京,刚回到南京,空军的伍世钟就是找到了陈敬云,开口第一句就是要钱。
第〇七五七章 喷气时代(上)
“现在空军扩军的速度非常快,加上采购和研发的成本都迅速上涨,去年和年初制定的军费分配已经是不够用了!”伍世钟面露忧色:“由于经费短缺,目前我们已经是连续推迟了两批次的B11F轰炸机的采购订单,另外我们的第一代喷气式飞机也已经正式定型,眼看着就能够大规模量产服役了,但是这经费还是没有解决!”
陈敬云听到这些,也是有些皱眉,无他,因为别说空军缺钱,海军和陆军个个都缺钱,大规模的扩军备战可不是张张口就能够办到的,扩军的同时所代表的是海量的军费支出。
1940年的时候,中国的总军费支出达到了一百亿华元,占据了1940年的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五,这个比例实际上已经是远远超过了中央财政所能够承担的范围,为了解决军费问题,1940年的时候财政部已经先后两次大规模发行国债,并且还小规模的直接增发了货币。然而这些钱对于陈敬云立志于要建设一支能够称霸世界的海陆空三军而言,依旧是不够用的。
中国现在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军备扩张,无数的订单飞向了国内的诸多国防承包企业,为了支持军备扩张,陈敬云已经是连续三年缩减了对政府方面的资金分配,基础建设、教育投入、行政费用等都开始停止了增长甚至出现了倒退的情况,这让政务院的一大批文官们大为不满。要知道自从建国后,中国一直都是经济挂帅的国家,除了特定的战争时期,其他时候财政分配都是经济发展压过了军备发展,特别是三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军备发展一直都到了严重的限制。同时国内一大票的文官大佬基本上也都是经济专家出身,由此可见经济派在国内的势力是非常大的,现在中国的基本国策从发展经济转到了整军备战,自然会引起那些经济官员们的严重不满。
不过不满归不满,政务院的那些人也是知道大局的,现在世界局势那么紧张,哪怕是普通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距离参战已经不远了,这种时候不支持军备扩张都不行。
“现在财政部那边可动用的预留资金也不多,而且我也答应了关时杰那边,准备给海军额外拨付一笔资金准备用于采购海军舰载机!”陈敬云皱着眉头,海军扩军不单单要造军舰,同时还得采购大量的作战飞机,不但航空母舰就是有名无实,第八期和第九期计划中,海军方面提出了要采购高达一万架的各类作战飞机,虽然这个计划是分几年实施,但是军费压力依旧非常大。
不过空军那边的经费压力更大,空军的经费分配在三军中一直都是比较少的,而且空军还担负了大量的研发计划,几乎可以说空军支撑起了中国航空业发展也不为过,至于海军航空兵,向来都是喜欢跟在空军屁股后头直接用现成货色的,即便是海军要研发一些新式舰载机,但是也会采用大量的成熟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可都是空军之前出钱研发的。
海军航空兵和空军当成了冤大头,但是空军也没有办法,毕竟空军总不能停止研发的步伐,更不可能等海军那边先研发飞机后自己再直接套用成熟技术,因为中国海军的舰载机技术储备是要远远低于中国空军的技术储备的,等海军研发新式飞机和技术,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空军每年都需要支付大量的研发经费,同时还要维持庞大的机队,数十万规模的空军人数可不少,花起钱来也是哗啦啦的。
“可是现在空军的储备经费已经见底了,而后续的空军还需要采购大量新式的B19轰炸机,然后F10喷气式战斗机也已经定型,预期要大量装备,这没钱……”
陈敬云知道空军的困难,但是他也变不出来钱啊,而且在拨给空军军费之前,他还得知道伍世钟口中说的B19战略轰炸机和F10喷气式战斗机到底如何了,万一是个坑爹货岂不是亏大了。
空军发展的亏本货可不少,比如B15战略六发战略轰炸机,这是空军在B11四发战略轰炸机后后续发展的一个远程轰炸机,设计航程需要达到八千公里以上,载弹八吨以上,实现超过一万五千米的实用升限,1935年开始设计,结果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研发设计,投入了海量的经费后发现根本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性能远远无法达到设计需求不说,而且价格还非常昂贵,更重要的生产的三架试验型号全部在试验阶段坠毁,让空军高层对B15轰炸机感到了痛心疾苦的绝望。加上那时候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发展计划也不止B15,同时还有B16、B19计划,而在1938年才开始设计B19计划从一开始就体现了技术优势,同时还具备了价格和性能上的优势,最后权衡轻重后空军被迫放弃了研发多年的B15计划,开始把重心转到了B16以及B19计划上。而失败的B15计划让三十年代中期的空军耗费了无数的研发经费,可谓是损失惨重。
除了轰炸机外,1938年下半年开始,空军也野心勃勃的试图大量生产喷气式战斗机,一举从螺旋桨时代跨越到喷气时代,而当时采用的喷气式战斗机选用的喷气式发动机推力不过三百五十公斤,尽管选用了双台发动机,但是推力依旧不足,而且第一代的喷气式发动机可靠性极差,寿命只有区区的四十小时,耗费了众多军费后空军生产了十多架的喷气式战斗机最后发现竟然连F4战斗机都打不赢,最后不得不暂时终止这一计划,准备等喷气式发动机成熟后才进行喷气式战斗机的量产化,同时也把新一代战机的重心放到了液冷式发动机上,也就是F5战斗机、F7战斗机上面。
不得不说,作为一支全球范围内的领先空军,中国空军需要在技术和理念上保持优势就需要比其他国家付出更大的代价,不断地进行探索以寻找最优的解决办法。
而这种探索是需要耗费庞大资源的,而这也是空军为什么每年都需要花费如此众多的研发经费的原因所在。
至于其他国家则是要简单的多,基本上把新式飞机的设计目标瞄准中国的新式飞机就可以了,日本的零式就是根据中国的F4战斗机进行对抗设计的,德国的BF109,英国的喷火等大多也都是不同程度的参考了中国的F4战斗机系列,只要设计和工业水平合格基本就能够做出来。
而在空军决定大规模服役B19战略轰炸机和F10喷气式战斗机之前,陈敬云得知道这些飞机是不是具备实用性了,免的到时候花了钱什么都没有得到。如果性能真的和伍世钟说的一样可靠而优秀,那么咬咬牙再挤出一部分经费来支援空军也是可以的。
为了争取经费,空军的伍世钟等空军高层很快地就是派遣了数架F10喷气式战斗机的试验机抵达南京,准备在陈敬云面前进行飞行表演,耳闻不如一见,空军是准备用事实来说话,以证明空军的喷气式战斗机技术已经发展成熟。
不过让伍世钟有些意外的是,海军的关时杰竟然也是跟在了一边一起观看F10喷气式战斗机的飞行,这让伍世钟不由得再一次鄙视海军:“又想要空手套白狼,也不看看你们海军的那点甲板能不能起飞这些喷气式战斗机!”
他自然不知道,关时杰之所以来观看F10战斗机的飞行,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要确定中国的喷气式战斗机到底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如果已经到了成熟阶段,那么海军也就不得不考虑喷气式战斗机的上舰计划,而喷气式战斗机的上舰难度非常大,这需要海军在未来的航空母舰设计上进行重大的改革。
喷气式战斗机不但关系到空军,同样还会严重影响到海军的发展。
南京的冬天并不算太冷,南京空军基地,一大群的军方高层们穿着大衣,一个个手中都拿着望远镜,这些军方高层里头不但有空军高层,还有海军以及陆军的高层,他们围绕在陈敬云身边,不时交头接耳的细声说着什么。
在陈敬云身边,空军下属的研发三部,也就是专门负责喷气式动力飞机研发以及规划的研发部门,部长林飞扬中将正在向陈敬云解说着不远处的那四架喷气式战斗机。
“这四架飞机中,所采用的喷气式发动机分别由滁州飞机公司动力部、福乐电气航空所提供,这两款发动机的技术来源都是我国和德国技术合作期间所获得,然后这两个公司分别进行了仿制,深入研发,两者的体积和重量相近,福乐电气的发动机推力上要大一些,达到了九百公斤,而滁州飞机公司的发动机推力小一些,达到了八百五十公斤,不过在寿命上滁州飞机公司的发动机要胜过一些,达到了七十小时。”
第〇七五八章 喷气时代(下)
“机体设计是由滁州飞机公司和广安飞机公司负责,前面两架是广安飞机公司总体设计的作品,采用福乐电气的发动机。试验型号为X10A,后面两架是滁州飞机公司的产品,采用他们自己研发的发动机,试验型号为X10B。目前空军正在对这两款飞机进行最后的试验比较,届时将会择优选定其中一款服役,并正式授予F10战斗机的编号!”
中国军备武器等研发,一直以来都是采取的招标体系,尤其是空军的作战飞机,基本上都是同时向国内的数家飞机公司进行设计招标,然后签订初步研发合同,最后对各公司研发的试验机进行比较,获胜者将会获得空军的正式订单。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中国的科学研究机制,中国目前的研发机制除了极少数需要很长时间的研究项目,比如杂交水稻,比如核弹研发、导弹研发等项目外,其他的基本都是由民间所负责,中国虽然也有国家科学院,但里头更多的是一种名誉头衔,并不是具体的研发机构。中国最优秀的研发机构基本都是各大企业和大学联合建设的各所实验室,以国内最大的国防技术承包商福乐电气为例子,它基本和国内的各所大学都有合作,建立了众多的实验室。
而实际上就连核弹研发和导弹研发,实际上也是由各大企业分块承包,研究核弹所需要了各种设备和技术都是分散到各大企业之中,让他们进行具体的技术设计,建立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核弹研发基地只是一个实验以及理论研究基地。核弹研发实际上是和造航空母舰以及战列舰一样,是一个全国性的总体工程,里面需要用到太多的各种技术设备,不可能说让核弹研究室那边一个一个设备的自造。
只不过这些零部件承包商们不知道他们所设计并制造的零部件是用于核弹用途而已。
随着林飞扬中将的话介绍,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已经在跑道上开始滑行,随着滑行的速度越来越快,眼看着就要到跑道尽头的时候,这架战斗机迅速抬头,然后进行着高角度的快速爬升,而这呈现出来的优秀爬升能力让陈敬云身边的诸位将领们一阵惊叹,一旁的广安飞机公司总裁黄夏安和福乐电气航空所的总经理对视一眼,都是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然后看黄夏安再看了看对面的滁州飞机公司的总经理一眼,眼中的得意之色不言而喻。
广安飞机公司在中国的战斗机项目上,一直都是被滁州飞机公司稳压了一头,液冷发动机项目上他们败给了滁州飞机公司的F5战斗机,虽然最后改为了高空截击战斗机并获得了空军的一部分订单,但是和F5战斗机的庞大订单一比就显得不值一提了。而广安飞机公司的后续战略轰炸项目上,原本在大型飞机上占据技术优势的广安飞机公司在发展B15轰炸机项目上遭遇滑铁卢,B15项目的失败不但让空军损失惨重,也让广安飞机公司自身损失惨重,而受到B15项目的拖累,广安飞机公司在XB19项目又是败给了滁州飞机公司,失去了B19轰炸机的订单,三十年代中后期对于广安飞机公司来说是属于悲剧的年代。如果不是广安飞机公司在民间客运以及货运飞机上拥有大量市场,同时还获得了海军的F8舰载机订单让广安飞机公司获得了喘息之机,恐怕广安飞机公司在三十年代后期就得破产了。
而F8舰载机的成功也是正式建立了广安飞机公司和福乐电气之间的战略合作,福乐电气公司在三十年代后期收购了上海动力公司航空部,也就是上海动力公司的风冷发动机部门,然后和自身的喷气式发动机部门合并到一起,组建了福乐航空公司,整合之后的福乐航空公司成为了中国之中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企业,和滁州飞机公司下属的航空部在航空发动机市场上形成了全面的竞争,一开始福乐电气还是准备亲自涉足飞机设计制造行业,不过后来发现代价实在太大,而且他们自身的技术储备也严重不足,收购小型飞机公司也没有什么用处,设计的几款军用飞机以及民用飞机都在各种竞标中失败,耗费了大量资金后福乐电气的航空公司最后还是选择了和广安飞机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福乐电气负责发动机,广安飞机公司负责机体设计,并一同对军用机和民用机市场上和滁州飞机公司以及其他几个国内航空企业进行竞争。
其中的F8战斗机项目就是成功的典范,而现在又是联合到了一起弄出了X10A喷气试验机,目的是非常明显的,就是想要和滁州飞机公司的X10B进行竞争,以争夺空军未来的喷气式战斗机合同,一旦能够拿下这个合同对于福乐电气航空部和广安飞机公司而言,是一个战略性的飞跃。
届时不但能够获得大量空军的喷气式战斗机订单,更会获得空军大量的研发经费投入。
要获得订单,那么就得展现出他们的飞机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优势,而实际上空军之前就已经进行了诸多方面的试验比较,但是X10A和X10B两者之间实际性能不相上下以至于空军目前都没有下定决心装备那款飞机,而滁州飞机公司,广安飞机公司、福乐电气也是对空军高层进行了广泛的公关活动,毕竟中国也是个正常人类组成的国家,大企业为了获得订单而进行公关活动也都是潜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