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 第336节
第〇四七二章 英国表态
1914年7月注定了是多事之秋,自从六月末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遇刺后,整个世界局势就是变得纷乱不已,稍微一不注意就会错过了世界大事。
和陈敬云关注着欧洲局势进展一样,日本方面同样是睁大了眼睛关注着欧洲局势的进展,意图在欧洲大战被彻底点燃的时候为日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并为此做出了各种准备,包括工商业方面的提前准备,比如军队方面的提前动员。
然而这种动员并不是公开的,而是悄悄准备,规模也不算大。毕竟日本人也是不敢百分之百确定欧洲就一定会爆发大战,如果在这之前就大规模动员的话,很容易引起其他列强的警戒,再者进行动员的话也不是张张嘴巴就可以办到的,而是同样需要大量的资源,需要拨付额外的军费。
海军方面还好,现在日本的首相是山本兵卫权,有着山本兵卫权在,日本海军你的日子过的比以前要逍遥的多,这动员起来也容易一些。
而说起来山本兵卫权之所以还能坐稳日本首相这个位置,他还得感谢陈敬云呢!
陈敬云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历史大能,对于一些历史大事是知道一些,但是对于一些小事件却是不知道的,而那些只有历史专业的人才能背得出来的具体日子和细节就更一窍不通了,然而他前世里对海军,尤其是战列舰时代的海军颇有兴趣,还特地找过一些日本战列舰的资料,从中也就得知了日本海军发展史上的那一次贪污大丑闻,也就是1914年的西门子事件。当他到了这个年代并成为了中国最大军阀之际,自然也就考虑其如何应对日本的强势。而当时的陈敬云就认为日本方面如果让海军方面的人掌权的话,那么日本就会继续发展海军,发展了海军那么自然陆军就得不到充足的资金发展了日本陆军不行的话,以后日本国内的北上和南下之争中,奉行南下政策的海军自然会占据更大的优势。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陈敬云和日本海军有着同样的利益诉求,那就是削弱日本陆军!所以陈敬云当时想起了西门子事件后,决定帮山本兵卫权一把,经过苦思冥想后虽然想不起来西门子事件的全部事件,然后一些要点和关键词汇却还是能够想起来的,所以之后就暗中对军事情报处下达了指令,要求他们从西门子公司的日本办事处入手,并提供了几个人命,比如日本海军省舰政本部第一部部长岩崎达人,全方面收集日本海军人员在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订购过程中所收取的回扣证据。当时军事情报处在日本的情报站几乎把全部力量都用于这上面,很快就是搜集了相关的资料,按照陈敬云的指示,把相关资料偷取了出来。
没有了这些资料,自然也就没有了西门子事件的下文,山本兵卫权和松本和还不知道陈敬云已经帮他们挡住了一个大劫呢。
山本兵卫权继续做着日本首相的位置,而松本和也是拿着那笔高达四十万日元的回扣当政治资金,准备去竞争海相。
山本兵卫权没有倒台,那么日本海军的势力就继续膨胀着,压制着日本陆军几乎无法动弹。这些事情同样表现在准备对德宣战上,早在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遇刺后的数天,日本就已经下达了秘密动员令,海军方面是很快就完整了战备状态,舰队已经集中起来,而相关的弹药和补给也是已经早早就完成了。可是陆军方面却是要苦逼的多,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预定对青岛的作战主力第十八师团的动员,而没有完成动员的部队要去打仗的电话,肯定是不行的,日本的常备师团在和平状态下不过一万多人,要经过动员后才能到达满编制两万多人的状态。
就在日本陆军还没有完成准备的时候,欧洲大战就已经爆发了,而这也就算了,偏偏一直被列强认定为和欧洲大战没有什么关系的中国竟然是在欧洲大战爆发没两天就是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说要收回青岛。
中国的这副模样摆明了就是要趁着欧洲大战德国无暇东顾夺回青岛,虽然这种行径有些像流氓,然而事关国家利益,所涉及的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和无数生命,流氓行径如果能够奏效的话,又何必在乎他国看法。
这几个月来日本方面虽然也知道国民军调动频繁,然而这几年中国一直都是处于内战时期,国民军几乎都是处于战争状态,调动频繁是正常的,毕竟没有人会认为国民军击败了北洋军后中国就陷入和平了。甚至日本那群人已经是认定短时间内中国就会重新爆发一场战争,而战争对象就应该是国民军和西南诸军阀:唐继饶、陆荣廷、段芝贵等人,所以对前段时间的国民军大举调动是认为国民军为了下一阶段的国内战争而准备呢。
可是没有想到,国民军最后竟然把兵力集中部署到了山东周边,这摆明了是要和德国开战,而且让他们更担心的是,国民军不但在山东部署了重兵,而且还在东北地区和直隶以及长江三角地区部署了重兵,而这样的兵力部署在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国民军这是防着日本进攻。
紧接着山东的国民军兵临青岛城下的时候,让日本方面大感意外的同时也是感到事情棘手起来。
日本对德宣战是一定的,现在等的就是国内完成动员了,同样还有和英国的谈判,以争取更多的利益,然而这种情况下,国民军却是抢先一步准备进攻青岛,这让日本的前期计划毁于一旦,如果让国民军先攻下青岛的话,日本要获取青岛的话就得和中国开战了。虽然那中国的实力在日本看来不值得一提,但是陈敬云手下的几十万大军也不是废物,真要和陈敬云打一仗的话,胜利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关键是日本需要为此付出多大代价?
而一旦日本大规模进攻中国的话,对于这场战争美国和英国会怎么看?美国方面肯定是会极力反对,虽然不至于为此和日本开战,但是大量的物资援助陈敬云是肯定的,到时候日本就会在中国大地上留下更多的血。另外英国现在把心思都放在了欧洲上,对于远东他们是一如既往的要求保持稳定,如果日本方面擅自全面进攻中国的话,那么英国同样是会反对的,英国人玩的是平衡政策,日本在亚洲地区已经够强大了,如果大幅度吞并中国领土扩大利益的话,那就不是英国人所能够接受的了。
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让日本变的极为被动,一方面是加紧动员备战,而另外一方面也是积极的展开了外交,准备短时间内就对德国进行宣战。
日本方面进行外交活动的时候,陈敬云同样是进行着外交活动,在向德国人正式提出了赎回青岛和天津、武汉租界之后,陈敬云又是召见了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询问英国对青岛问题的看法。
作为德国人的对头,如果中国能够和德国打起来的话英国人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不过在青岛事务上,英国人也得考虑日本人的态度,因为英国人是知道日本想要参战的。
实际上,英国人对日本对德宣战是保持反对意见的,至少前期是这样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日本人希望对德宣战后获取德国在亚洲的诸多殖民地,而英国对日本的要求自然是很不满意,英国人并不希望日本继续扩大势力。不过现在英国正在把全副精力用于欧洲战争,可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对付德国在亚洲的势力,尤其是德国所占据的青岛,青岛里头可是有着上万的德军,英军可没有精力去抽调数万军队去强攻青岛。而德国海军佩斯中将的远东舰队对于英国的亚洲海上贸易线也是个巨大的威胁,要围剿这一支舰队的话也会牵制住大量的英国海军力量。
可是现在中国人不声不响的在欧洲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就把胶州湾给封锁了,佩斯中将的德国远东舰队被死死的堵在胶州湾内动弹不得,与此同时数万的中国陆军已经进逼青岛。
站在英国人的立场上来说,如果中国人能够把佩斯中将的德国远东舰队解决掉,让英国的亚洲航线避免德国袭击舰的困扰。如果中国人能够把青岛的上万德军解决调,让英国人不用从万里之外调集军队来进攻的话,那么英国人肯定是要举双手赞同的。
而且中国人可没有好日本人一样贪心要求获得德国在亚洲的所有殖民地利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青岛问题上,日本的作用已经被中国所代替了。
于是乎朱尔典在请示了国内后,很快就给陈敬云正式答复:“英国希望远东地区保持和平稳定发展,对于德国恶意破坏远东和平的举动表示严厉谴责!”
第〇四七三章 战争爆发
虽然这没有正式邀请中国加入协约国,但是英国方面却是对中国对德宣战保持了默认态度,对中国进攻青岛的行为保持了支持态度。
英国人的这个态度让陈敬云心中大安,只要有了英国人这句话,那么他就不用害怕日本人要强行插上一手了,毕竟世界老大说的话日本人也要听。
当然,英国人的支持是一方面,而己方的军事准备也是更为重要的,东北的部队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直隶地区的部队也是准备随时进入东北地区。
八月二号,德国驻华大使辛慈正式拒绝了陈敬云赎回青岛之要求。
四月三号,总统府的巨大会议室中,陈敬云再一次召开军政要员的全体会议,和上次的军事会议不同的是,这一次参加会议的除了军方各重要将领外,还有政务院的诸多高级文官。而除了国民军体系的老人外,就连段祺瑞都是参加了这一次会议。
已经就职参谋部常务次长的段祺瑞虽然没有融入到国民军的核心体系里头,但是多多少少也能接触到一些事情了,他知道陈敬云一直准备着对青岛作战,更明白现在国民军的整体部署就是防备着日本的进攻。
身为曾经的北洋第二号人物,他也是站在了全国局势上来来考虑问题的,而越是这样考虑就越是觉得陈敬云几乎是胆大包天。
段祺瑞可是非常明白国内军队和列强军队的差距,哪怕是国民军比北洋军还有强上一些,但是在段祺瑞看来还是不如日本军队,更不用说是德军了,然而陈敬云却是不管战斗力上的差距就敢直接说打青岛,而且这还是在国内局势不稳,西南有着数大军阀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进行的,难道他陈敬云就不怕在山东战败吗?
更让段祺瑞无法理解的是,陈敬云这样做一大群国民军的军政要员非但没有进行阻止,反而是一个个都叫嚷着说赶紧对德宣战,然后收回青岛和租界,并没收德方在华资产等等。军方的几个将领更是拍着胸口保证多少天拿下青岛之类的。
作战司司长郭恒思用着认真无比的神情对在场诸君说:“作战司已经完成了对青岛作战计划,只要总统一声令下,前线部队立即就能够展开对青岛的进攻!”
而对于对日本要插手的担忧,参谋部总长沈纲亲自发话:“我军在东北、直隶和山东一线部署部队接近二十万,除非日本打算发动全面进攻,不然他们就跨不过我军防线!”
这个时候,文官序列那边的工商部部长洪子泰道:“如果日本全面进攻呢!”
沈纲丝毫都没有考虑就道:“那么那就是我华夏民族生死存亡之战,我国必须做好失陷东北、华北之准备,以空间换取时间,以全国之力量进行总体战,一年打不赢就打两年,两年打不赢就是五年,五年打不赢就十年!”
这个时候财政部总长安华林也是出言:“如果我估计的不错,现在的日本财政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就是奇迹了,他们绝对没有足够的军费来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而外部资金支持的话,欧洲各国正忙着自己的战争,可没有余力对日本进行支持,而美国那可是站在陈敬云背后的大佬,日本和美国已经相互视为潜在敌国,日本人能够从美国人手里得到战争贷款才见鬼了。没有外国资金的支持,以日本现今的财政情况是无法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的。
当然了,军方也没有把话说得太死,沈纲道:“根据参谋部的推演,和日本方面发生小规模冲突还是极有可能的,只要到时候我们把战争规模控制下一定程度下,那么就不会让事情发展到无法控制之地步!”
随后,军方和政务院双方的军政要员你一言我一语,口水横飞,有支持立即发动青岛战争的,有支持包围青岛即可,然后采用封锁迫使德国屈服,也有的人更激进,不但希望能够趁着欧洲大战收复青岛,更希望趁着这个机会把所有的外国租界都给收回来。
陈敬云和往常一样,在会议的前期并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静静地听着,给予手下人充分的辩论时间,而陈敬云的这个会议习惯众人也是清楚的,所以一个个都像是没有看到坐在首位的陈敬云一样,大声地辩论着,试图用自己的论点说服对方,说服陈敬云。
半个小时后,有意见的人说的已经差不多了,陈敬云环视一圈,然后把视线落在段祺瑞身上,他发现这个段祺瑞在会议期间一句话也没有说,虽然明白他是在明哲保身,但是陈敬云想起这个人之前也是北洋的风云人物,听听他的意见也好,当即开口道:“段次长,不知道你对青岛一事可有什么意见?”
段祺瑞明显是没有想到陈敬云会点名让他说话,和陈敬云想的一样,自从到了南京担任参谋部常务次长后,段祺瑞就一直深居简出,甚至为了避嫌连那些几个北洋旧部都没有再联系,前些时候投诚国民军之后被任命为第三十师师长的曹锟来求见,都被他找了借口避而不见。为的就是不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来南京之前他还不知道,来了之后才知道陈敬云手下有个军事调查局这个恐怖机构,这个专门针对内部的特务机构几乎受到了国民军体系下的所有军政要员的憎恨,调查局的陈局长更是恶名远扬,段祺瑞自从知道自己了这个机构后就是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正在被调查局监视着,哪里还敢光明正大的去联络旧部啊。
按照他的心思自然是先埋伏一两年的时间,等北洋旧部融入了国民军体系之后再利用旧部关系让自己再爬上一层的。
可是今天陈敬云却是点名让他说话,瞬间段祺瑞就是感受到了数十道投来的视线,知道这事也躲不过去,所以段祺瑞沉思了会后才朗声道:
“方才也听诸位同僚说了许多,对于诸位同僚的意见段某也是深以为同的!”说罢环视一周,算是做了个开场白,当然他并没有说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1914年7月注定了是多事之秋,自从六月末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遇刺后,整个世界局势就是变得纷乱不已,稍微一不注意就会错过了世界大事。
和陈敬云关注着欧洲局势进展一样,日本方面同样是睁大了眼睛关注着欧洲局势的进展,意图在欧洲大战被彻底点燃的时候为日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并为此做出了各种准备,包括工商业方面的提前准备,比如军队方面的提前动员。
然而这种动员并不是公开的,而是悄悄准备,规模也不算大。毕竟日本人也是不敢百分之百确定欧洲就一定会爆发大战,如果在这之前就大规模动员的话,很容易引起其他列强的警戒,再者进行动员的话也不是张张嘴巴就可以办到的,而是同样需要大量的资源,需要拨付额外的军费。
海军方面还好,现在日本的首相是山本兵卫权,有着山本兵卫权在,日本海军你的日子过的比以前要逍遥的多,这动员起来也容易一些。
而说起来山本兵卫权之所以还能坐稳日本首相这个位置,他还得感谢陈敬云呢!
陈敬云这个人并不是什么历史大能,对于一些历史大事是知道一些,但是对于一些小事件却是不知道的,而那些只有历史专业的人才能背得出来的具体日子和细节就更一窍不通了,然而他前世里对海军,尤其是战列舰时代的海军颇有兴趣,还特地找过一些日本战列舰的资料,从中也就得知了日本海军发展史上的那一次贪污大丑闻,也就是1914年的西门子事件。当他到了这个年代并成为了中国最大军阀之际,自然也就考虑其如何应对日本的强势。而当时的陈敬云就认为日本方面如果让海军方面的人掌权的话,那么日本就会继续发展海军,发展了海军那么自然陆军就得不到充足的资金发展了日本陆军不行的话,以后日本国内的北上和南下之争中,奉行南下政策的海军自然会占据更大的优势。
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陈敬云和日本海军有着同样的利益诉求,那就是削弱日本陆军!所以陈敬云当时想起了西门子事件后,决定帮山本兵卫权一把,经过苦思冥想后虽然想不起来西门子事件的全部事件,然后一些要点和关键词汇却还是能够想起来的,所以之后就暗中对军事情报处下达了指令,要求他们从西门子公司的日本办事处入手,并提供了几个人命,比如日本海军省舰政本部第一部部长岩崎达人,全方面收集日本海军人员在金刚级战列巡洋舰的订购过程中所收取的回扣证据。当时军事情报处在日本的情报站几乎把全部力量都用于这上面,很快就是搜集了相关的资料,按照陈敬云的指示,把相关资料偷取了出来。
没有了这些资料,自然也就没有了西门子事件的下文,山本兵卫权和松本和还不知道陈敬云已经帮他们挡住了一个大劫呢。
山本兵卫权继续做着日本首相的位置,而松本和也是拿着那笔高达四十万日元的回扣当政治资金,准备去竞争海相。
山本兵卫权没有倒台,那么日本海军的势力就继续膨胀着,压制着日本陆军几乎无法动弹。这些事情同样表现在准备对德宣战上,早在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遇刺后的数天,日本就已经下达了秘密动员令,海军方面是很快就完整了战备状态,舰队已经集中起来,而相关的弹药和补给也是已经早早就完成了。可是陆军方面却是要苦逼的多,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预定对青岛的作战主力第十八师团的动员,而没有完成动员的部队要去打仗的电话,肯定是不行的,日本的常备师团在和平状态下不过一万多人,要经过动员后才能到达满编制两万多人的状态。
就在日本陆军还没有完成准备的时候,欧洲大战就已经爆发了,而这也就算了,偏偏一直被列强认定为和欧洲大战没有什么关系的中国竟然是在欧洲大战爆发没两天就是迫不及待的跳出来说要收回青岛。
中国的这副模样摆明了就是要趁着欧洲大战德国无暇东顾夺回青岛,虽然这种行径有些像流氓,然而事关国家利益,所涉及的都是赤裸裸的利益和无数生命,流氓行径如果能够奏效的话,又何必在乎他国看法。
这几个月来日本方面虽然也知道国民军调动频繁,然而这几年中国一直都是处于内战时期,国民军几乎都是处于战争状态,调动频繁是正常的,毕竟没有人会认为国民军击败了北洋军后中国就陷入和平了。甚至日本那群人已经是认定短时间内中国就会重新爆发一场战争,而战争对象就应该是国民军和西南诸军阀:唐继饶、陆荣廷、段芝贵等人,所以对前段时间的国民军大举调动是认为国民军为了下一阶段的国内战争而准备呢。
可是没有想到,国民军最后竟然把兵力集中部署到了山东周边,这摆明了是要和德国开战,而且让他们更担心的是,国民军不但在山东部署了重兵,而且还在东北地区和直隶以及长江三角地区部署了重兵,而这样的兵力部署在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国民军这是防着日本进攻。
紧接着山东的国民军兵临青岛城下的时候,让日本方面大感意外的同时也是感到事情棘手起来。
日本对德宣战是一定的,现在等的就是国内完成动员了,同样还有和英国的谈判,以争取更多的利益,然而这种情况下,国民军却是抢先一步准备进攻青岛,这让日本的前期计划毁于一旦,如果让国民军先攻下青岛的话,日本要获取青岛的话就得和中国开战了。虽然那中国的实力在日本看来不值得一提,但是陈敬云手下的几十万大军也不是废物,真要和陈敬云打一仗的话,胜利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关键是日本需要为此付出多大代价?
而一旦日本大规模进攻中国的话,对于这场战争美国和英国会怎么看?美国方面肯定是会极力反对,虽然不至于为此和日本开战,但是大量的物资援助陈敬云是肯定的,到时候日本就会在中国大地上留下更多的血。另外英国现在把心思都放在了欧洲上,对于远东他们是一如既往的要求保持稳定,如果日本方面擅自全面进攻中国的话,那么英国同样是会反对的,英国人玩的是平衡政策,日本在亚洲地区已经够强大了,如果大幅度吞并中国领土扩大利益的话,那就不是英国人所能够接受的了。
这种左右为难的情况让日本变的极为被动,一方面是加紧动员备战,而另外一方面也是积极的展开了外交,准备短时间内就对德国进行宣战。
日本方面进行外交活动的时候,陈敬云同样是进行着外交活动,在向德国人正式提出了赎回青岛和天津、武汉租界之后,陈敬云又是召见了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询问英国对青岛问题的看法。
作为德国人的对头,如果中国能够和德国打起来的话英国人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不过在青岛事务上,英国人也得考虑日本人的态度,因为英国人是知道日本想要参战的。
实际上,英国人对日本对德宣战是保持反对意见的,至少前期是这样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日本人希望对德宣战后获取德国在亚洲的诸多殖民地,而英国对日本的要求自然是很不满意,英国人并不希望日本继续扩大势力。不过现在英国正在把全副精力用于欧洲战争,可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对付德国在亚洲的势力,尤其是德国所占据的青岛,青岛里头可是有着上万的德军,英军可没有精力去抽调数万军队去强攻青岛。而德国海军佩斯中将的远东舰队对于英国的亚洲海上贸易线也是个巨大的威胁,要围剿这一支舰队的话也会牵制住大量的英国海军力量。
可是现在中国人不声不响的在欧洲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就把胶州湾给封锁了,佩斯中将的德国远东舰队被死死的堵在胶州湾内动弹不得,与此同时数万的中国陆军已经进逼青岛。
站在英国人的立场上来说,如果中国人能够把佩斯中将的德国远东舰队解决掉,让英国的亚洲航线避免德国袭击舰的困扰。如果中国人能够把青岛的上万德军解决调,让英国人不用从万里之外调集军队来进攻的话,那么英国人肯定是要举双手赞同的。
而且中国人可没有好日本人一样贪心要求获得德国在亚洲的所有殖民地利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青岛问题上,日本的作用已经被中国所代替了。
于是乎朱尔典在请示了国内后,很快就给陈敬云正式答复:“英国希望远东地区保持和平稳定发展,对于德国恶意破坏远东和平的举动表示严厉谴责!”
第〇四七三章 战争爆发
虽然这没有正式邀请中国加入协约国,但是英国方面却是对中国对德宣战保持了默认态度,对中国进攻青岛的行为保持了支持态度。
英国人的这个态度让陈敬云心中大安,只要有了英国人这句话,那么他就不用害怕日本人要强行插上一手了,毕竟世界老大说的话日本人也要听。
当然,英国人的支持是一方面,而己方的军事准备也是更为重要的,东北的部队已经进入了战备状态,直隶地区的部队也是准备随时进入东北地区。
八月二号,德国驻华大使辛慈正式拒绝了陈敬云赎回青岛之要求。
四月三号,总统府的巨大会议室中,陈敬云再一次召开军政要员的全体会议,和上次的军事会议不同的是,这一次参加会议的除了军方各重要将领外,还有政务院的诸多高级文官。而除了国民军体系的老人外,就连段祺瑞都是参加了这一次会议。
已经就职参谋部常务次长的段祺瑞虽然没有融入到国民军的核心体系里头,但是多多少少也能接触到一些事情了,他知道陈敬云一直准备着对青岛作战,更明白现在国民军的整体部署就是防备着日本的进攻。
身为曾经的北洋第二号人物,他也是站在了全国局势上来来考虑问题的,而越是这样考虑就越是觉得陈敬云几乎是胆大包天。
段祺瑞可是非常明白国内军队和列强军队的差距,哪怕是国民军比北洋军还有强上一些,但是在段祺瑞看来还是不如日本军队,更不用说是德军了,然而陈敬云却是不管战斗力上的差距就敢直接说打青岛,而且这还是在国内局势不稳,西南有着数大军阀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进行的,难道他陈敬云就不怕在山东战败吗?
更让段祺瑞无法理解的是,陈敬云这样做一大群国民军的军政要员非但没有进行阻止,反而是一个个都叫嚷着说赶紧对德宣战,然后收回青岛和租界,并没收德方在华资产等等。军方的几个将领更是拍着胸口保证多少天拿下青岛之类的。
作战司司长郭恒思用着认真无比的神情对在场诸君说:“作战司已经完成了对青岛作战计划,只要总统一声令下,前线部队立即就能够展开对青岛的进攻!”
而对于对日本要插手的担忧,参谋部总长沈纲亲自发话:“我军在东北、直隶和山东一线部署部队接近二十万,除非日本打算发动全面进攻,不然他们就跨不过我军防线!”
这个时候,文官序列那边的工商部部长洪子泰道:“如果日本全面进攻呢!”
沈纲丝毫都没有考虑就道:“那么那就是我华夏民族生死存亡之战,我国必须做好失陷东北、华北之准备,以空间换取时间,以全国之力量进行总体战,一年打不赢就打两年,两年打不赢就是五年,五年打不赢就十年!”
这个时候财政部总长安华林也是出言:“如果我估计的不错,现在的日本财政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就是奇迹了,他们绝对没有足够的军费来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而外部资金支持的话,欧洲各国正忙着自己的战争,可没有余力对日本进行支持,而美国那可是站在陈敬云背后的大佬,日本和美国已经相互视为潜在敌国,日本人能够从美国人手里得到战争贷款才见鬼了。没有外国资金的支持,以日本现今的财政情况是无法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的。
当然了,军方也没有把话说得太死,沈纲道:“根据参谋部的推演,和日本方面发生小规模冲突还是极有可能的,只要到时候我们把战争规模控制下一定程度下,那么就不会让事情发展到无法控制之地步!”
随后,军方和政务院双方的军政要员你一言我一语,口水横飞,有支持立即发动青岛战争的,有支持包围青岛即可,然后采用封锁迫使德国屈服,也有的人更激进,不但希望能够趁着欧洲大战收复青岛,更希望趁着这个机会把所有的外国租界都给收回来。
陈敬云和往常一样,在会议的前期并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是静静地听着,给予手下人充分的辩论时间,而陈敬云的这个会议习惯众人也是清楚的,所以一个个都像是没有看到坐在首位的陈敬云一样,大声地辩论着,试图用自己的论点说服对方,说服陈敬云。
半个小时后,有意见的人说的已经差不多了,陈敬云环视一圈,然后把视线落在段祺瑞身上,他发现这个段祺瑞在会议期间一句话也没有说,虽然明白他是在明哲保身,但是陈敬云想起这个人之前也是北洋的风云人物,听听他的意见也好,当即开口道:“段次长,不知道你对青岛一事可有什么意见?”
段祺瑞明显是没有想到陈敬云会点名让他说话,和陈敬云想的一样,自从到了南京担任参谋部常务次长后,段祺瑞就一直深居简出,甚至为了避嫌连那些几个北洋旧部都没有再联系,前些时候投诚国民军之后被任命为第三十师师长的曹锟来求见,都被他找了借口避而不见。为的就是不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来南京之前他还不知道,来了之后才知道陈敬云手下有个军事调查局这个恐怖机构,这个专门针对内部的特务机构几乎受到了国民军体系下的所有军政要员的憎恨,调查局的陈局长更是恶名远扬,段祺瑞自从知道自己了这个机构后就是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正在被调查局监视着,哪里还敢光明正大的去联络旧部啊。
按照他的心思自然是先埋伏一两年的时间,等北洋旧部融入了国民军体系之后再利用旧部关系让自己再爬上一层的。
可是今天陈敬云却是点名让他说话,瞬间段祺瑞就是感受到了数十道投来的视线,知道这事也躲不过去,所以段祺瑞沉思了会后才朗声道:
“方才也听诸位同僚说了许多,对于诸位同僚的意见段某也是深以为同的!”说罢环视一周,算是做了个开场白,当然他并没有说支持什么,反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