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 第33节
本来福州城内有警卫团和第七团两部拱卫福州安全问题,至于陈卫华的第八团只搭起了架子,新兵虽然有了七八百人但是因为没有枪支所以只能是当摆设。
陈敬云却笑道:“无妨,城内还有一个警卫团两千多号人呢,再说长乐也不远,半天工夫第七团就赶过来了!”
听到陈敬云这么说,冯勤也就不说话了!
这一番军事调动除了军事方面的考虑外,陈敬云考虑更多的则是军权以及政治问题,首先是南平那边,陈敬云把第九团和第三团凑在一起配属给李继民前往建宁,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李继民和他的嫡系部队第四团剥离开来,至于不派兵北上邵武府,是因为许崇智在那里,虽然现在还没有邵武府以及许崇智的消息,但是陈敬云打算先把邵武放一放,静观其变,不然贸然把部队派过去后很可能就被许崇智给吞并了,毕竟许崇智在同盟会内部的声望比陈敬云强得多,而在原第十镇的军职又比陈敬云高,正所谓不可不防。
而让马成肃清境内土匪自然是为了军政府的声誉问题,而派小规模部队去温州试探情况,纯粹是看看有没有便宜可以捡,如果有机会的话陈敬云不介意把温州拿到手。把第七团放在长乐,主要是为了巩固福州外围安全。
当李继民接到了陈敬云的命令后,他人也不笨隐约也猜到了陈敬云的用意,不过他早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带着一旅数千人的他很明白,犯不着为了手中的那几百个嫡系手下而葬送大好前程,所以他很干脆的把第四团留下后,带着第九团和第三团在休整两天后就是前往建宁。
第〇〇三七章 拥袁通电
时间进入十一月后,南北的气氛已经越来越紧张,南方各省相继响应革命,或以省或以地相继光复,清廷在南方的统治已经陷入彻底崩溃阶段,甚至很多清廷的地方大员也干脆把衙门的牌子一换也投身到了共和事业中。就连北方也不平静,北洋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找到了一群支持革命的高级军官发动了滦州兵谏,急情况下清廷被迫答应了大部分条件。
可惜的是,吴禄贞这群革命党人虽然身处高级军官的位置,但是他们却没想到北洋军的众多军官都是北洋自身培养出来的,对北洋这个体系以及袁世凯个人的认同不是他所能想象的!吴禄贞等少数几个将领根本就无力掌控全局。
而北洋六镇可是袁世凯的命根子,哪里容得他吴禄贞乱来,结果刚安抚了吴禄贞为山西巡抚后,袁世凯就给吴禄贞的部下军官发去了电报,下令杀死吴禄贞。结果是很显然的,这些北洋体系出来的军官们毫不犹豫的执行了袁世凯的命令,在七号凌晨就把数颗子弹送进了吴禄贞的身体里。其余的发动兵谏的军官们不是被杀就是被撤职!
袁世凯用事实再一次证明了他对北洋军的强力掌控能力!陈敬云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对老袁佩服无比,这等手段,这等魄力,非枭雄不可为。
袁世凯用强力的手腕牢牢的掌控住北中国的时候,对南中国的局势却是无能为力,广西,贵州,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山西等南方省份相继光复。
外面的世界热闹纷呈,可是陈敬云并没有什么心情关注,他依旧一门心思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福建内部来,一方面是整理民政,财政,另外一方面则是时刻注意着建宁和漳州、泉州等方向的军事行动。
十一月九号,陈敬云刚吃完早饭,冯勤就带着满脸喜色走进了都督府,人还没到就已经喊道:“都督,袁方发来电报,昨夜第三旅夜袭泉州,目前已经攻克,曹春发部大部投降,小部分逃亡漳州!”
听到这个好消息陈敬云也是笑出来,自从起义以来,国民军的军事行动就比较顺利,自从在城外和三十七标打了一场硬仗后,接下来基本就没怎么打过硬仗,多数清军不是一击即溃就是主动投诚,按照这样下去,福建全省光复有望。
运气继续眷顾着陈敬云,第二天盘踞漳州的巡防营范庆生和汀州的刘尉发报宣布归顺军政府,陈敬云命第四团团长徐离善派人接受汀州,命令袁方派部队接管漳州府各地。如此,目前除了建宁府等北部地区还在徐镜清的掌控中外,其他的都已经统属在军政府辖下。
同时,眼见南方各省共和已成定局,原本被枪逼着当都督的黎元洪发出了一道通电,邀请各省会议代表到湖北会议,准备筹建临时政府。黄兴给袁世凯去了一封信建议他“同时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朝食。”并保证,南北各省人民都“拱手听命”。
接到通电后,郑祖荫和林文英等人军政府要员齐坐一堂,讨论着此事的得失。
“黎元洪此举无非就是为了名义,只要会议到湖北那边开,他的湖北军政府就变成了正统!”郑祖荫说着。
“那我们是去还是不去?”洪子泰道:“按照道理说,湖北为首义之地,去湖北开会也是情理之中!”
林文英却道:“不可,现在是筹办临时政府,但如果在武汉三镇开会的话,那么将来的首都就极有可能建在武汉,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我觉得还是在等等,等他们怎么说!”安华林的意见最为保守。
陈敬云赞同安华林的意见的,毕竟现在南方各省别看已经一片共和了,但是各省各派之间的争权夺利才刚刚开始,其中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之间的争夺才刚开始呢。
决定暂时搁置湖北那边的会议通电后,郑祖荫又说起了关于黄兴给袁世凯的那封信。
“黄兴他们这是要求和!”
林文英对此也十分不满:“就是,现在革命事业正如火如潮,怎么能求和,按照我说就该坚决打,打到北京去!”
“如果说不用打也能把满清朝廷推翻岂不是更好,现在全国烽火遍地,民众流离失所,早一日停刀兵早一日把力量投入到建设中来不是更好?”林长明心中对林文英这种只知道喊打喊杀的革命党人是不屑的。
陈敬云则道:“他们是不得不求和!虽然湖北那边天天说大胜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北洋军已经压得湖北民军喘不过气来,前几天第九镇进攻南京又被击退,这两方面一再失利难保他们不生出求和的想法!”
陈敬云说了这点后,众人也是轻微点头,湖北和江苏那边的战事的确对革命党很不利。
“而且,我觉得这袁世凯也是不想和我们打的,不然冯国璋早就把湖北踏平了,也不用等黄兴去求和了!”
“他按兵不动?”郑祖荫问道:“那他想要做什么?”
陈敬云喝了口茶道:“大总统之位!”
北京袁府。
袁世凯拿着黄兴的那封信看了许久,随后叫来了徐世昌和杨度,一边把信给他们看一边道:“你们对此事怎么看?”
和袁世凯几十年朋友的徐世昌自然明白这位老朋友的心思,如果说之前只是为了出山而磨磨蹭蹭的话,那么这几天北洋军之所以在湖北前线按兵不动则是因为袁世凯听到了一个消息:南方的党人说只要他赞同共和,那么就拥他袁某人为大总统。
“黄兴这人在那些党人的心中份量不轻,说的话和宋教仁、孙文是一样有份量的,既然他敢公开说这话,那怕是假不了!”徐世昌斟酌着道:“可就怕那些党人是因为现在前线吃紧故意以和谈拖延时间!”
杨度也是点头道:“如果前线不吃紧的话他们是决计不会说什么求和的,说不准都组织联军北上了!”
袁世凯道:“如此看来,怕是南边的拖延之计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门口走进来一个军官,手中拿着一份电报:“大人,南边陈敬云的刚发的通电!”
“哦!陈敬云的通电?”袁世凯自然知道陈敬云就是那个继武昌起义后第二个率众起义的人,可是近段时间内福建那边除了开始发了个光复通电后就再无消息了,如果不注意的话仿佛都让人忘记福建是第二个光复的省份了。
“他说的什么?”袁世凯对陈敬云有些好奇,一方面是因为陈敬云不想其他都督一样三天两头就发一封通电,天天唱着各种口号,在外界看来陈敬云实在是低调的很。而另外一方面,他通过福州使馆区也得到了近期内福州的一些情况,知道陈敬云正在大力编练军队,同时还弄了个税制改革,更让人惊人的是他手下的三个旅分三路进发福建各地,目前已经是拿下了福建大半地区。要知道现在虽然南方各省份虽然都名义上共和了,但是多数都是只拿下了一个省城和重要城市,其他的广大地区依旧处于真空地带,甚至很多省份出现了多个军政府,谁也不听谁的,比如武汉三镇以前都有武昌军政府,汉口军政府,江西有九江、南昌各地军政府,真正能够像福建这样短时间内就基本掌控全省的一个都没有。
眼下不声不响的他发了封通电?
接过电报一看,袁世凯却是露出了明显的笑意:“这个陈敬云,说的倒是好听!”
杨度接过电报一看,很快略过了大段无用之段落,最后把目光放在了电文的最下面:“云愿拥袁公为大总统!”
看到最后这一句时他还有些不信,反复从头又看了几遍还是有些怀疑:“这个陈敬云,他真的原意拥护大人为总统?”
徐世昌看过后也是觉得陈敬云的举动有些不可思议:“南边的革命党人不都是说要拥护孙文当这个大总统吗,怎么他陈敬云就跳出来拥护大人?”
袁世凯则是道:“哪有那么容易,前边的你没看吗,他让我废帝,他这是要逼我当曹操!”
黄兴的信如果说只是遮遮掩掩说以后原意拥戴袁世凯为大总统的话,那么陈敬云就是摆明了立场要支持袁世凯,说只要袁世凯拥护共和,他就拥护袁世凯当大总统。
当然了,对黄兴和陈敬云这两个人先后劝袁世凯废帝后当大总统的话有反对的,也有支持,反对派旗帜鲜明的认为现今革命事业正在高峰时期,整个应该集合整个南方的力量一举北伐,把溥仪从宝座上拉下来,保持这种观点的多是一些激进的年轻人和革命党,然而多数年纪较大的人以及立宪派的士绅们却认为如果能够一和平的方式实现共和,那么和谈甚至让袁世凯当大总统也是可行的。
再说了,如果不让袁世凯当大总统的话,北方这么多省份和北洋怎么可能答应和谈!这个时候的袁世凯已经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代表了整个北洋体系,北洋体系除了庞大的北洋军外,还有众多的军政要人,工商业人士等等,几乎涵括了整个北中国的政治经济力量。
陈敬云却笑道:“无妨,城内还有一个警卫团两千多号人呢,再说长乐也不远,半天工夫第七团就赶过来了!”
听到陈敬云这么说,冯勤也就不说话了!
这一番军事调动除了军事方面的考虑外,陈敬云考虑更多的则是军权以及政治问题,首先是南平那边,陈敬云把第九团和第三团凑在一起配属给李继民前往建宁,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李继民和他的嫡系部队第四团剥离开来,至于不派兵北上邵武府,是因为许崇智在那里,虽然现在还没有邵武府以及许崇智的消息,但是陈敬云打算先把邵武放一放,静观其变,不然贸然把部队派过去后很可能就被许崇智给吞并了,毕竟许崇智在同盟会内部的声望比陈敬云强得多,而在原第十镇的军职又比陈敬云高,正所谓不可不防。
而让马成肃清境内土匪自然是为了军政府的声誉问题,而派小规模部队去温州试探情况,纯粹是看看有没有便宜可以捡,如果有机会的话陈敬云不介意把温州拿到手。把第七团放在长乐,主要是为了巩固福州外围安全。
当李继民接到了陈敬云的命令后,他人也不笨隐约也猜到了陈敬云的用意,不过他早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带着一旅数千人的他很明白,犯不着为了手中的那几百个嫡系手下而葬送大好前程,所以他很干脆的把第四团留下后,带着第九团和第三团在休整两天后就是前往建宁。
第〇〇三七章 拥袁通电
时间进入十一月后,南北的气氛已经越来越紧张,南方各省相继响应革命,或以省或以地相继光复,清廷在南方的统治已经陷入彻底崩溃阶段,甚至很多清廷的地方大员也干脆把衙门的牌子一换也投身到了共和事业中。就连北方也不平静,北洋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找到了一群支持革命的高级军官发动了滦州兵谏,急情况下清廷被迫答应了大部分条件。
可惜的是,吴禄贞这群革命党人虽然身处高级军官的位置,但是他们却没想到北洋军的众多军官都是北洋自身培养出来的,对北洋这个体系以及袁世凯个人的认同不是他所能想象的!吴禄贞等少数几个将领根本就无力掌控全局。
而北洋六镇可是袁世凯的命根子,哪里容得他吴禄贞乱来,结果刚安抚了吴禄贞为山西巡抚后,袁世凯就给吴禄贞的部下军官发去了电报,下令杀死吴禄贞。结果是很显然的,这些北洋体系出来的军官们毫不犹豫的执行了袁世凯的命令,在七号凌晨就把数颗子弹送进了吴禄贞的身体里。其余的发动兵谏的军官们不是被杀就是被撤职!
袁世凯用事实再一次证明了他对北洋军的强力掌控能力!陈敬云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对老袁佩服无比,这等手段,这等魄力,非枭雄不可为。
袁世凯用强力的手腕牢牢的掌控住北中国的时候,对南中国的局势却是无能为力,广西,贵州,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山西等南方省份相继光复。
外面的世界热闹纷呈,可是陈敬云并没有什么心情关注,他依旧一门心思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福建内部来,一方面是整理民政,财政,另外一方面则是时刻注意着建宁和漳州、泉州等方向的军事行动。
十一月九号,陈敬云刚吃完早饭,冯勤就带着满脸喜色走进了都督府,人还没到就已经喊道:“都督,袁方发来电报,昨夜第三旅夜袭泉州,目前已经攻克,曹春发部大部投降,小部分逃亡漳州!”
听到这个好消息陈敬云也是笑出来,自从起义以来,国民军的军事行动就比较顺利,自从在城外和三十七标打了一场硬仗后,接下来基本就没怎么打过硬仗,多数清军不是一击即溃就是主动投诚,按照这样下去,福建全省光复有望。
运气继续眷顾着陈敬云,第二天盘踞漳州的巡防营范庆生和汀州的刘尉发报宣布归顺军政府,陈敬云命第四团团长徐离善派人接受汀州,命令袁方派部队接管漳州府各地。如此,目前除了建宁府等北部地区还在徐镜清的掌控中外,其他的都已经统属在军政府辖下。
同时,眼见南方各省共和已成定局,原本被枪逼着当都督的黎元洪发出了一道通电,邀请各省会议代表到湖北会议,准备筹建临时政府。黄兴给袁世凯去了一封信建议他“同时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朝食。”并保证,南北各省人民都“拱手听命”。
接到通电后,郑祖荫和林文英等人军政府要员齐坐一堂,讨论着此事的得失。
“黎元洪此举无非就是为了名义,只要会议到湖北那边开,他的湖北军政府就变成了正统!”郑祖荫说着。
“那我们是去还是不去?”洪子泰道:“按照道理说,湖北为首义之地,去湖北开会也是情理之中!”
林文英却道:“不可,现在是筹办临时政府,但如果在武汉三镇开会的话,那么将来的首都就极有可能建在武汉,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我觉得还是在等等,等他们怎么说!”安华林的意见最为保守。
陈敬云赞同安华林的意见的,毕竟现在南方各省别看已经一片共和了,但是各省各派之间的争权夺利才刚刚开始,其中革命党人和立宪派之间的争夺才刚开始呢。
决定暂时搁置湖北那边的会议通电后,郑祖荫又说起了关于黄兴给袁世凯的那封信。
“黄兴他们这是要求和!”
林文英对此也十分不满:“就是,现在革命事业正如火如潮,怎么能求和,按照我说就该坚决打,打到北京去!”
“如果说不用打也能把满清朝廷推翻岂不是更好,现在全国烽火遍地,民众流离失所,早一日停刀兵早一日把力量投入到建设中来不是更好?”林长明心中对林文英这种只知道喊打喊杀的革命党人是不屑的。
陈敬云则道:“他们是不得不求和!虽然湖北那边天天说大胜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北洋军已经压得湖北民军喘不过气来,前几天第九镇进攻南京又被击退,这两方面一再失利难保他们不生出求和的想法!”
陈敬云说了这点后,众人也是轻微点头,湖北和江苏那边的战事的确对革命党很不利。
“而且,我觉得这袁世凯也是不想和我们打的,不然冯国璋早就把湖北踏平了,也不用等黄兴去求和了!”
“他按兵不动?”郑祖荫问道:“那他想要做什么?”
陈敬云喝了口茶道:“大总统之位!”
北京袁府。
袁世凯拿着黄兴的那封信看了许久,随后叫来了徐世昌和杨度,一边把信给他们看一边道:“你们对此事怎么看?”
和袁世凯几十年朋友的徐世昌自然明白这位老朋友的心思,如果说之前只是为了出山而磨磨蹭蹭的话,那么这几天北洋军之所以在湖北前线按兵不动则是因为袁世凯听到了一个消息:南方的党人说只要他赞同共和,那么就拥他袁某人为大总统。
“黄兴这人在那些党人的心中份量不轻,说的话和宋教仁、孙文是一样有份量的,既然他敢公开说这话,那怕是假不了!”徐世昌斟酌着道:“可就怕那些党人是因为现在前线吃紧故意以和谈拖延时间!”
杨度也是点头道:“如果前线不吃紧的话他们是决计不会说什么求和的,说不准都组织联军北上了!”
袁世凯道:“如此看来,怕是南边的拖延之计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门口走进来一个军官,手中拿着一份电报:“大人,南边陈敬云的刚发的通电!”
“哦!陈敬云的通电?”袁世凯自然知道陈敬云就是那个继武昌起义后第二个率众起义的人,可是近段时间内福建那边除了开始发了个光复通电后就再无消息了,如果不注意的话仿佛都让人忘记福建是第二个光复的省份了。
“他说的什么?”袁世凯对陈敬云有些好奇,一方面是因为陈敬云不想其他都督一样三天两头就发一封通电,天天唱着各种口号,在外界看来陈敬云实在是低调的很。而另外一方面,他通过福州使馆区也得到了近期内福州的一些情况,知道陈敬云正在大力编练军队,同时还弄了个税制改革,更让人惊人的是他手下的三个旅分三路进发福建各地,目前已经是拿下了福建大半地区。要知道现在虽然南方各省份虽然都名义上共和了,但是多数都是只拿下了一个省城和重要城市,其他的广大地区依旧处于真空地带,甚至很多省份出现了多个军政府,谁也不听谁的,比如武汉三镇以前都有武昌军政府,汉口军政府,江西有九江、南昌各地军政府,真正能够像福建这样短时间内就基本掌控全省的一个都没有。
眼下不声不响的他发了封通电?
接过电报一看,袁世凯却是露出了明显的笑意:“这个陈敬云,说的倒是好听!”
杨度接过电报一看,很快略过了大段无用之段落,最后把目光放在了电文的最下面:“云愿拥袁公为大总统!”
看到最后这一句时他还有些不信,反复从头又看了几遍还是有些怀疑:“这个陈敬云,他真的原意拥护大人为总统?”
徐世昌看过后也是觉得陈敬云的举动有些不可思议:“南边的革命党人不都是说要拥护孙文当这个大总统吗,怎么他陈敬云就跳出来拥护大人?”
袁世凯则是道:“哪有那么容易,前边的你没看吗,他让我废帝,他这是要逼我当曹操!”
黄兴的信如果说只是遮遮掩掩说以后原意拥戴袁世凯为大总统的话,那么陈敬云就是摆明了立场要支持袁世凯,说只要袁世凯拥护共和,他就拥护袁世凯当大总统。
当然了,对黄兴和陈敬云这两个人先后劝袁世凯废帝后当大总统的话有反对的,也有支持,反对派旗帜鲜明的认为现今革命事业正在高峰时期,整个应该集合整个南方的力量一举北伐,把溥仪从宝座上拉下来,保持这种观点的多是一些激进的年轻人和革命党,然而多数年纪较大的人以及立宪派的士绅们却认为如果能够一和平的方式实现共和,那么和谈甚至让袁世凯当大总统也是可行的。
再说了,如果不让袁世凯当大总统的话,北方这么多省份和北洋怎么可能答应和谈!这个时候的袁世凯已经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代表了整个北洋体系,北洋体系除了庞大的北洋军外,还有众多的军政要人,工商业人士等等,几乎涵括了整个北中国的政治经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