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254节

  毕竟和一个政权打交道,哪怕是你再怎么也不承认它的合法性,但是也还是有着双方是事务要处理,类似的外交机构也必须要有,历史上天朝建国后,美国和英国虽然表面上在大陆地区已经没有领事馆,但是同样有着所谓的办事处。

  林长明和伍廷芳等外交部的人员奔走于列国外交官当中,争取着为南方临时政府“大元帅府”获得列国的承认,其中伍廷芳从中出力甚多。

  伍廷芳乃是中国近代的老外交家了,早年自费留学英国,入读英国林肯法学院并顺利毕业获得法学位和大律师资格,后来回到香港担任律师,法官,随后受李鸿章邀请成为李鸿章的幕僚开始其外交生涯,1896年被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1902年回国后历任多种职务,并订立《商律》、《破产律》,1907年再次出使,担任驻美国,墨西哥等国公使,两年后回国。辛亥时期受南方诸省代表邀请,成为南方临时政府的谈判代表和清廷谈判,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总长。和谈结束后南京临时政府解散后,他自然又是回到了上海隐居。

  但是他始终是个政治家,心中是有着抱负的,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在上海隐居到老自然不是他心中所愿,只是北洋政府可不待见他,虽然他早年是李鸿章的幕僚,算得上是老北洋了,但是辛亥革命时期成为南方临时政府的和谈代表,这身上就刻下了所谓革命党的气息,要想获得袁世凯的重用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机会总是有的,北洋很快就和国民军在苏南打了一仗,那时候伍廷芳心里也就有了些心思,不过去年国民军虽然在苏南和北洋打了一仗,但是也没有说表现出来完全可以和北洋争霸了,敢于和岑春煊这样提前下注的人可不多,于是对陈敬云的亲自邀请他担任东南宣抚使府任职司法部次长一事也就婉拒了,其中多少也有些面子上的顾虑,毕竟辛亥时他是担任了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部总长的,这要是换了个名头在东南宣抚使府担任次长,而且还是在一个名不见传的小角色下面担任次长,这让他有些抹不开面子。

  然而今年以来,国民军越来越强势,然后竟然是直接进军江西和皖南,完全的摆出了一副要和北洋军争夺天下的架势,这个时候,伍廷芳就知道,现在继续推迟的话,以后自己要想担任总长次长之类的职务恐怕就彻底没指望了,所陈敬云组建大元帅府后,下设政务院的时候再一次邀请他到政务院中任职的时候,伍廷芳扭扭捏捏的婉拒一次后就在林长明的亲自登门邀请下接受了任职,虽然还是个次长,但是总归不是司法部,而是换成了外交部,这说出去也不算太丢脸。这任职了外交部次长之后伍廷芳也是想要做出一番成绩了,免的让其他人小看了,而在外交部中,他能够插手并立下功劳的地方不多,因为现在大元帅府的对外关系主要集中在对美关系中,而对美关系事关国民军的战略利益,那是陈敬云亲自把握的,连林长明这个外交部总长都不能过问,都是陈敬云亲自和美国驻扎公使嘉乐恒等人谈妥了大方向后,留下一些细节性问题让外交部处理。但是对于其他国家方面的事务,陈敬云就基本不插手了,基本放任外交部自己去处理。但是这也是因为现在其他国家都没有和大元帅府取得太大的联系而已。

  伍廷芳上任后就把自己的主要方向放在了寻求列国承认上,事实上他的确有些手段,和林长明一道和日本方面谈判了几次后,就成功的让日本也紧随美国之后承认大元帅府为内战交战团体,并宣布中立。这中间固然是因为日本有这方面的心思,但是也少不了伍廷芳等外交部诸公的努力。

  而后续几个国家却是让伍廷芳有些无可奈何,谈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这也不能怪伍廷芳,实在是因为国民军和英国等几个国家的利益冲突太大,在国民军和北洋军的胜败分出之前,国民军要想让英国等国家改变态度是很难的事情。

  伍廷芳和林长明等外交部的人员奔走于列国外交官之中的时候,大元帅府的其他诸多部门也是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工商部见福州、杭州两地的经济开发区取得了极大成效后,又在上海华界地区建成了上海经济开发区,并且这个开发区引起了大规模的轰动效应,比杭州以及福州两地的经济开发区要造成的影响大的多,短短一年内,上海经济开发区就已经入住数十家企业,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国内的民营企业以及少数外资企业,这个和当初福州以及杭州两地经济开发区以华夏银行下属公司和美资公司截然不同。

  这个也说明了国内商家已经国民军的经济开发区模式了解已经接受,不然不会这么大规模的入驻经济开发区,这些经济开发区短时间内虽然无法大量直接贡献税收,但是经济活动是相对于的,经济开发区里的企业虽然因为有着税收优惠政策数年内不用缴纳众多的税收,但是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卖出去,而且还是以国内市场居多,同样会带动市场经济的繁荣,而市场经济的繁荣给财政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而同时,国民军控制区内,尤其是以浙江,苏南为主的纺织产业今年的出口量较往年有着较大的增加。

  作为中国传统的主要出口商品,生丝、茶叶、瓷器乃是出口的主力军,然而现在茶叶乃至瓷器的出口已经不能和明清时代相比,现在的主要出口商品乃是生丝。而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和日本乃是主要的生丝供应国,尽管近些年来日本的生丝产业大规模扩大,并且生丝出口量已经超过中国,但是中国的生丝出口任旧是获取外汇的主要方式。

  为了整合浙江以及苏南地区的生丝产业,陈敬云先是推行了福杭纺织公司,虽然这个公司扩张的过程中引入了大量民营资本,倒是华夏银行失去了对福杭纺织公司的控制,但是福杭纺织公司的不断扩张过程中,控制了八成生丝产量的福杭纺织公司也慢慢整合了整个浙江的生丝产业,并且利用资本的优势培育优良蚕种,改进工艺等,使得浙江生丝产业获得了极大的活力,并有效的降低了成本,最后在出口上和日本生丝形成了有力的竞争力,使得出口量大增。虽然生活在最底层的蚕农,纺织工等人可能并不会从这些利好中获取太大的好处,但是微量的收入增幅还是有的,那些资本家们手里数着大把大把钞票的时候,也不会介意从中拿出极小的一部分钱来提供工人们的收入,并利用这小部分收入让这些工人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利润。

  苏南地区的生丝产业就没有浙江的生丝产业一样有那么大的整合优势了,相反还在和浙江生丝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不少商家受到了不小的损失,毕竟浙江生丝的竞争对手除了日本生丝外,国内的其他生丝,尤其是江苏的生丝同样是它的竞争对手。遭遇失利后,江苏的生丝产业也不甘落后,几个大厂很快就整合了起来,虽然规模不能和福杭纺织公司相比较,但是也形成了三家生丝产业的联合体,企图扩大规模来整合资源,进行内部优化降低成本后和福杭纺织公司竞争。

  就这样,中国的生丝产业在陈敬云一开始的推动下,然后在商人的逐利追求下,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大规模的整合,并且形成了五家大型生丝产业公司的规模,这五家生丝公司几乎都是把控着生丝产业的一条龙,从蚕农再到收购蚕茧,然后再到缫丝厂生产生丝,到直接出口,几乎是控制着整个生丝产业链。

  虽然最后的出口环节中还离不开那些洋行,但是下游产业的整合后纺织企业的资本大量增加,已经较少的向洋行贷款再去收购蚕茧,因此在和洋行的接触也回复了一定的主动权,并且,福州纺织公司已经尝试着成立了生丝贸易公司,准备自己接触美国的主要纺织企业,试图绕过洋行直接出口到美国。而这种尝试受到了美国纺织行业的欢迎,小部分美国纺织企业已经和福杭纺织公司开始直接,洽谈生丝直接出口一事。

  生丝出口量大大增加,片面形成了轻工业为主的一时繁荣,这让工商部的诸公极为兴奋,已经完全放下家中生意,全心投入到工商部工作中的洪子泰更是天天忙于工作,并且已经开始着手在广州也建立经济开发区,为南中国也注入这股商业活力!

第〇三四八章 财政支柱

  中国之轻工业发展在庚子年之前虽然已经有部分发展,但是发展速度是极小的,当时清廷并没有完全放开工商业的管制,众多产业都是以官僚资本为主,或者是官督商办,总之就是离不开一个官字。而在庚子年之前,由官僚所控制的资本大多数也投资在重工业方面,比如各省的机器制造局,汉阳铁厂,煤铁矿等,其主要核心乃是军工行业,虽然由于资本有限以及制度等限制导致这些工业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但是任旧给中国近代工业打下了基础,历史上辛亥后直到建国前,中国重工业吃的都是清末时期打下的老本,不但没有前进,反而是倒退了很多。

  相对而言,轻工业在庚子年之前的发展不大,但是清廷在庚子年后施行经济、教育、政治等一系列的改革,虽然改着改着就把清廷自个给葬送掉了,但是同样也给中国近代工商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会,使得轻工业的发展极为迅速,乃至为辛亥后陈敬云在东南沿海地区施行振兴工商计划打下了基础。

  东南沿海数省有着陈敬云的背后支持,更有着出身于工商阶层的一批大政府高官比如洪子泰、郑祖荫这样的高级官员极力支持,使得了福建、浙江乃至苏南地区的工商业完全是放开了前清时期的各种禁制,使得商人进行各种投资时完全不用担心各种政治限制。

  同时,陈敬云为了集中财政权力的税收改革不但让财政部掌控了所有财政权力,使得下属的各地方政府失去了前清时期的各项收税等财政权力,保障了中央权威。更因为整合税收制度让税收制度更为合理,尤其是极为重要的厘金方面,东南宣抚使府时期陈敬云就已经整合了所属各省之间的厘金,裁撤了一大批重复、明显不合理的厘金关卡,并且设立新的商税,称之为营业税,分两头收取,一个是从产品生产的工厂收取,然后再在产品售卖的终点收取营业税等,试图慢慢用这种方式来代替各关卡的厘金。

  虽然这个计划还没有完全施行,厘金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但是现在已经展现出新的税收制度带来的好处,国产商品有效的降低了运输成本,厘金主要是在沿途收取,裁撤部分厘金关卡后就可以最直接的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最终影响到零售成本。然而政府的税收却没有因此而减少,因为商品价格的降低,市场活力极大,国产各种轻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大增,这方面可以有效的补充因为部分厘金关卡的裁撤而造成了税收损失。

  税收的改革现在只是涉及到表面而已,真正要完成国内税收的改革还需要一段路要走,而更重要的是,得把关税也拿回来才能够完成真正的税收改革。而从列强手中拿回关税的自主权,这个难度可不小,不比从列强手中收回众多租界来的容易多少,因为海关税的制定权乃是列国把中国的当成产品倾销地的最有力武器,众多进口商品的关税都是极为低廉,有效的降低的成本挤压中国国产商品的市场。

  可以说,一天不把海关税自主权收回来,中国工商业就永远都发展不起来。而要把海关税自主权收回来,是现在的南京大元帅府或者北京的北洋政府都做不到的,这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事情是需要一个强大的统一政府!

  尽管有着众多坎坷,但是洪子泰等工商部门的官员们依旧对下半年以及明年的工业发展保持很乐观的状态。并说明,按照目前的状态发展下去,沿海数省,包括福建、浙江、广东地区,苏南地区的工业发展将会保持快速度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上海地区(不包括租界)明年的工厂数量将会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是因为设立在上海华界的经济开发区入驻了大量的工厂企业,其中部分是新设立的工厂企业外,有部分都是原先在租界或者其他搬迁而来的工厂企业,这些新搬迁或者新设立的工厂当中,很多都在紧张建设当中,在明年的时候会有一大批工厂集中开始营业,所以才会有增加半数企业数量的豪言。

  陈敬云一手倡导的经济开发区之所以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除了入驻经济开发区会有税收优惠外,更吸引众多商人的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陈敬云已经多次公开表示,将会保证经济开发区的延续性和独立性,绝不会被国内的动荡局势所影响,更加保障资本进出自由。这个就是所谓的政治保证。

  另外,经济开发区乃是集中式的工业产区,将会有开发区自身进行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建设,包括路上交通,水电供应,乃至开发区专用的码头等。当初建设福州和杭州两地经济开发区的时候,迈的步子并不大,虽然有陈敬云的支持,但是洪子泰等人还是小心翼翼的,开发区的规模和占地都不算很大,顶多算是一个普通的工业园而已。而有了这两个成功例子后,工商部策划的上海经济开发区规模庞大,占地足足有数十平方公里。福乐电气公司甚至为这个经济开发区专门设立了一个发电厂,部署了整个经济开发区的电力供应网。而经济开发区方面甚至修筑了一条型支线铁路,连接到沪宁线、沪杭线等铁路线。除了铁路运输外,更为重要的自然是河运和海运,经济开发区在黄浦江修建了专门的码头,如此种种可以说这个上海经济开发区的硬件条件乃是全中国最好的。

  为了兴办这个经济开发区,工商部可是花费了极大心血的,由于开发区的基建工程耗资极大,上海市地方政府根本就无力承担,毕竟陈敬云大力推行的税收改革极大的打压了地方政府的财政空间,使得地方政府的收入只剩下极少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地方政府都需要财政部进行财政补贴,所以现在的上海市政府根本就拿不出太多的钱来进行开发区的建设。而现在大元帅府的中央财政都为了打仗而操心的,根本拿不出数百万资金来去进行地方的基础建设,所以洪子泰等工商部的官员们就是决定开创一个新模式,直接组建了一个上海房地产公司,邀请资本家入股,负责整个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和建设。

  这样的模式果然引起了众多大富豪的注意,除了华夏银行投入了五十万和东南银行投资了六十万外,剩下的将近三百多万股本全部被其他商家包揽,其中甚至有不少是洋人的资本。但是这经济开发区乃是长期投资,这钱一旦投进来,未来的收益虽然很多啊,但是短期内是别想抽身出去了,所以洪子泰等人并不阻止外国资本的进入,有了庞大资本做本钱后,这经济开发区才红红火火的兴办起来。

  洪子泰做的这些事情陈敬云也是看在眼里,虽然说他本人对洪子泰这个人没什么好感,甚至有些厌恶,但是陈敬云也不得不说,这个人办工商的能力绝对是顶尖的,放眼中国怕是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有能力的人了,当初洪子泰利用权势大捞特捞扩张家族产业的时候,陈敬云就想着以后要把这个人除掉,但是时间慢慢过去,洪子泰对于钱财完全收敛,一心投入工商部工作后,陈敬云也就放下了。

  人嘛,不可能都是完人,多多少少总会有些缺陷,只要用好了,一样可以成为助力。

  “洪总长,广州经济开发区的事你工商部那边虽然要抓紧,但是现在你们工商部的重中之重乃是上海这边,财政部的半年报告里头也是说了,现在苏南地区的财政收入已经占据我们的四分之一多,而苏南又以上海为重,单凭这一城就能够带给一千多万的财政收入!可不能轻视了!”陈敬云合上了洪子泰递过来的报告,这份报告乃是工商部提出的设立广州经济开发区的策划案。

  洪子泰道:“大帅放心,我等也是知道事情轻重的,苏南,浙江两地乃是我南方临时政府的财赋重地,工商部绝不会让这两个地方有所闪失的!”

  国民军现在控制的地区包括了广州以东的广东东部地区,福建,浙江,长江以南的苏南地区,皖南地区,以及江西。

  其中皖南和江西打下来不过两个多月,甚至连税制改革都还没有完成,国民军在这两个地方还在进行整合,而起还是以军事力量为主,并没有完全的纳入到国民军的统辖之下,所以短时间内不可能给国民军提供太多的税收,顶多就是下半年的时候收获千万左右。

  苏南地区尽管处于最前线,但是由于上海这个极为特殊的城市所在,加上苏南地区的农业发达,一县田赋就可比福建这些穷省的一府收入,所以国民军掌控苏南地区后是收入大涨,少说也能够贡献两千多万的税收。

  而浙江乃是国民军现在的财政支柱,年初的时候财政部预计浙江在1913年度能够贡献四千余万的财政收入,但是实际上实行了税制改革后,大量地方政府的收入被集中到中央财政部手中使得财政收入大增,财政部已经预计今年浙江能够贡献的财政收入会突破五千万,增长主要来之于财政集中以及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

  福建本来就是个穷省,本来再怎么压榨也就是千来万的样子,但是由于陈敬云在福州兴建了众多的企业,比如福州兵工厂,华夏银行,福州飞机制造厂等相关企业,这些企业也给福建创造了一定的税收,财政部预计明年已经可以达到两千万的财政收入。

  唯一比较尴尬的是广州,现在国民军和桂军虽然已经结盟,甚至表面上已经组建了联合政府,也就是大元帅府。然而实际上桂军和国民军依旧是两个体系,双方虽然没有在广东部署重兵对峙了,但是陈敬云还是在广州部署了第十四混成旅,而陆荣廷也还在梧州方向留下了一个师的兵力,而广东依旧是被分割成两部分,不管是桂军还是国民军都很理智的没有去打破这个平衡。而这两年国民军的主要工商发展方向也没有放在广州,而是把精力都集中在浙江和上海地区,所以广东地区的收入和前清时期变化不大。

  纵观以上诸省的财政情况,就可以发现浙江和苏南地区已经成为国民军的财政支柱。

第〇三四九章 蔡凝(上)

  南京的八月持续炎热,如此炎热的天气里办公自然也是件苦差事,陈敬云在办公室里放下笔后站起来,此时他后背已经是被汗湿透了,自己拿了个扇一边扇起凉来,而这会办公室外的秘书也是走了进来并且端上了一碗冰镇糖水。

  “这是夫人刚才派人送过来!”秘书处的这个一等秘书带着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他把糖水放在了桌上。此人名为蔡诞,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他却是个名副其实的高材生,辛亥之前刚从英国剑桥法律学院毕业,回国后就是加入了国民军当中,先是在司法部任职一名普通科长,后来被秘书处处长于世峰看重,直接调到了秘书处任职二等秘书。这个二等秘书可不比其他部门的秘书,陈敬云的秘书处里的秘书虽然足足有十几个之多,但是一等秘书不过三四人,而剩下的都是二等秘书。加上由于秘书处的工作和陈敬云关系亲密,可以说不管私事公事都是通过这个秘书处来办,于世峰这个秘书处处长更是号称陈敬云的两大狗腿子,抡起权势而言不比民政部总长郑祖荫和洪子泰这些政务院高官弱多少。于世峰在陈敬云面前恭恭敬敬的,但是在外头那可是和沈纲、袁方、郑祖荫、洪子泰这些军政高官都是称兄道弟的,身份稍次一些的人见了他那个不得恭恭敬敬的喊上一句:“于处长!”

  而这个蔡诞在秘书处熬了一年多后,终于是从二等秘书升为一等秘书,而一等秘书秘书处里一共也就三四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轮班担任陈敬云的随行秘书,陈敬云出席重大场合的时候,也都是他们这些一等秘书在身边处理杂物,哪怕是秘书处处长的于世峰在也是如此。毕竟于世峰也是事情繁多,不比陈敬云的事务少多少,所以就算待在陈敬云身边大多也是重要场合或者有重大事务,而其他小事杂事一般都是那些随行秘书处理。

  由于天天跟在陈敬云身边,而且于世峰当初选择这些秘书的时候要求也极为严格,大多都是高学历的高材生,这才能自然也就被陈敬云看在眼里,既然有了人才自然就不能一直让他们坐着端茶倒水的工作,所以一有机会,陈敬云就会把一些有才能的秘书打发到外面任职,比如蔡诞的前任一等秘书,由于是学的工商,就派陈敬云派到了杭州担任杭州经济开发区的区长,职权已经比普通省政府里的司长级别中级官员大多了。由于陈敬云这样做,于世峰在挑选秘书的时候也就更注重候选人的学历和才能了,众多例子过去后,这个秘书处就变成了众多高学历年轻人眼中的殿堂,只要进入秘书处熬上一两年,再一次出去的时候那最次也是司长级别的中层官员了。

  这个就跟参谋部里的作战司一样,从作战司司长到作战司下属的各科科长都是国民军军队系统中最为热门的职位。作战司司长乃是众多少将眼中的最佳升职跳板,而那些科长职位也是众多上校、中校的热门职位,在这里熬上一段时间有了资历后,升迁可谓是容易得多。

  “嗯!”陈敬云点头,喝起了加了冰块的糖水,放下后拿起桌上的一份公文:“把这个转交司法部!”

  蔡诞把文件收好,准备出去之前他似乎有话想说的样子,陈敬云是何等角色,这察言观色的功夫这几年里已经是历练出来了,尤其是看下属的脸色更是能够一眼就看得出来,当即就是道:“有事就说,不用支支吾吾的。”

  当即蔡诞深吸了口气,下了决心后道:“大帅,秘书处的里的三等秘书林天阳五天前因病亡故,这秘书处里空出了一个三等秘书的位置,卑职斗胆向大帅推荐一个人!”

  听到这话,陈敬云却是浓眉一皱,心里暗道这人好不懂规矩!
首节 上一节 254/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