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 第231节
参谋部做出的火炮调整计划中,分为了三个地区调整,第一个是以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为一块,这样利用海运的话进行火炮调整会方便一些,第二个就是利用长江为核心,皖南,苏南的,乃至深入到九江当中进行调整。第三个就是驻扎江西方面的部队。基本上就是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考虑条件。
国民军现有的火炮中,大约有两的营的德造野炮,本来是有三个营的,但是第一师在镇江之战的时候损失了很多,加上其他的损耗下来现在就只剩下两个营了。日本造的野炮不少,加起来足有九个营,前后虽然战斗中有所损失,但是也有部分的缴获,这一来一去就没多也没少。美造野炮现在有六个营,大多数都是最近一年内新买的。这75毫米的野炮加起来总数就是在十七个营,约两百门左右。
75毫米的山炮就有些繁杂,包括外购,自产,缴获的在内,德造山炮有三个营,日造山炮五个营,美造山炮五个营,福州兵工厂自产的有五个营,这些75毫米的山炮加起来总数就是十八个营,也差不多再两百门左右,这山炮里面缴获的数量相当多,接近四个营六十门的样子。
同时还有三个营的60毫米速射炮,缴获而来的57毫米山炮也是集中起来编练了两个营。
至于大口径的105毫米的榴炮团则不再调整范围内,现在独立榴炮团已经辖三个105毫米榴炮营,一个105毫米加农炮营。总数高达48门火炮。
这些火炮中,则是分别配属给各师,而且也不是相同的编制,而是采取了驮马制和挽马制两种编制,驮马制则是编入两个山炮营,一个野炮营,机动能力要快速一些,适合山地作战。而挽马制则是编入一个山炮营,两个野炮营,机动要差一些,适合平原以及道路交通较好的地区作战。除了部队适应性的缘故外,国民军的野炮数量和山炮数量差不多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为国民军的野炮数量有限,而且还缺乏自造能力,和以往一样采取两野炮营配一个山炮营的模式就造成了国民军的众多主力部队野炮营缺编,第六师、第五师这几支部队的野炮数量一直都是缺编的。
相对于野炮,国民军要补充山炮则是要容易得多,福州兵工厂的75毫米山炮已经开始量产,月产数量虽然只有十几门,但是半年下来已经为国民军提供了五个营的山炮大量的补充国民军的火炮损失。另外国民军击败其他军阀部队后,除了北洋军大量装备野炮外,其他军阀大多数都是装备的山炮,这山炮也较容易通过缴获补充。
简单说分为挽马制和驮马制是作战需求也是现实条件的制约。
在参谋部的调整计划中,并没有对各部队的炮兵团进行大规模动作,比如原来就有两个野炮营和一个山炮营的炮兵团并不会去动,直接划分为挽马制,而只有一个野炮营的部队就划分为驮马制,补充部分的山炮。比如第一师原先就装备的德造的野炮和山炮,这一次调整就把原来补充的其他型号的火炮调走,调来德造山炮,重新打造一个完整的德造炮兵团,又如第五师,原来只有一个日造野炮营,一个国产的山炮营,以及少数其他山炮,这次调整的话就直接补充部分的山炮,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一个野炮营,两个山炮营的山地炮兵团。
另外各混成旅不编入野炮,其所属的炮兵营统一为山炮营,编入75毫米山炮或者57毫米山炮等。
根据这一调整计划,参谋将国民军警卫师、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九师划分为挽马制,师属炮兵团配属两个75毫米野炮营,一个75毫米山炮营。其中第一师为德械炮兵团,警卫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都是日械炮兵团,第九师则是美械炮兵团。
剩余的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第十一师都是驮马制,师属炮兵团配属一个75毫米野炮营,两个75毫米山炮营。其中第八师和第十一师由于是新组建的部队,所以其炮兵团为统一的美械炮兵团,其他的第五师是用了日造野炮营,再配了两个福州自产的山炮营,第六师、第七师则是美械野炮营再配上了福州产或者缴获的两个山炮营。
第十师则是个特殊例子,没有装备野炮,暂时只装备了三个营的60毫米速射山炮,日后也是要慢慢给它换成标准的挽马制编制,也就是一个七十五野炮营和两个七十五山炮营,至于那60毫米速射炮那是用来应急的东西,不能长久装备。
其他的五个混成旅也都是各配属一个山炮营,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二混成旅都是配属的75毫米山炮,里头有新有旧。正在组建当中的第四混成旅和第五混成旅则是准备用缴获的57毫米山炮营。
如此一番调整后,国民军的各部队对野炮的编制需求就大大下降,而对山炮的需求则是大大增加,现有的数量根本就无法满足国民军各部队的需求,好几支部队的山炮营还是个空架子,等着装备。不过福州兵工厂的山炮产量也已经慢慢上来来,一个月不说多,十几门还是有的,过上几个月时间也就能够把部队所缺的山炮给配齐了。
如果按照计划对国民军所有的部队完成调整的话,那么国民军将会拥有六个挽马制野战师,六个驮马制野战师,五个驮马制混成旅,一共有十八个野炮营,二十三个山炮营。
展望这个计划是美好的,不过也存在了一些具体地方问题,比如第十师的炮兵团要换装的话,估计要等很久很久,毕竟其他部队也都等着装备呢,倒是一些细节上的调整很容易完成,而且也不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趁着皖赣战事结束后,北洋军也在调整兵力部署,双方都处于一个休整状态的情况下,陈敬云除了指示参谋部对各师炮兵团进行细微调整,并划分挽马制和驮马制这两种编制外,同时也正式对国民军军级指挥机构作出了重大调整。
国民军的军级指挥机构自从设立以来就是问题多多,非但没有提高作战的指挥效率,甚至造成了国民军的指挥机构臃肿,导致部队指挥不通畅等问题。皖赣战事中陈敬云已经尝试对指挥的方式作出调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一场皖赣战事打下来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如此情况下,陈敬云也就打算的把军级指挥机构彻底调整过来,免的夜长梦多,时间越来越久导致越来越僵硬也就越来越难调整。
四个军级指挥机构不变,人事不变,但是调整他们所管辖的部队以及负责的防区。
首先是第一军,辖驻扎上海的第一师、驻扎南京的第二师、驻扎杭州的第四师、驻扎镇江的第七师,一共四个师。沈纲还是军长,第一军指挥部里的各种机构也不会进行其他的变动,简单说就是把原来第二军的第二师和第七师第划分到第一军来。第一军将负责苏南战线。
第二军的指挥部则调往皖南地区,辖驻扎皖南的第六师、第九师、第五混成旅,军长还是马成,军部其他机构人事不变。第二军负责皖南战线。
第三军还是待在广东,辖驻扎广州的第三师,粤北的第一混成旅。军长还是林肇民,负责的还是广东战线,变化不大。
第四军指挥部则从福州调往江西,辖驻扎江西的第十师、驻扎宜春的第二混成旅,驻扎南昌的第三混成旅、驻扎九江的第四混成旅。军长还是林成坤,除了所辖的部队有所变化和驻地发生变化外,其他的军指挥部都没变化,人还是那些人。
陈敬云的这一番调动没给人升官,也没给人撤职,再给那些大将们的军令也是明显说,这是对军级指挥机构的一次调整,不会涉及到人事方面。而这四个军基本上都是各自负责一个战线了,随着国民军的地盘越来越大,出现这样情况是必然的,至于部队忠心和控制问题,那就要靠其他手段了,总不能一直把部队都握在手里不放权。
除了这四个军外,司令部还有几支直属部队,警卫师、第五师、第八师、第十一师这几支部队都是。现在国民军的总司令部已经准备搬迁的南京,同时由于拿下了江西后,福建本省已经没有外部威胁,内部的镇压或者剿匪事宜完全可以交给地方守备队,而不用浪费主力部队驻扎在福建了。
所以陈敬云这次来南京的时候,也就把警卫师给带了过来,然后已经编练成军的第八师也从陆路上向浙江进军,只在福州留下一个还没编练成军的第十一师。
这从国民军现在的军事布局来看,明显是把北洋当成了主要敌人,在皖南和苏南地区都部署了重兵,这长江以南的苏南和皖南地区已经集中了国民军八个师又一个旅加一个独立炮团,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万人。相对而言,江西不过是一师三旅,兵力不过两万余,广东也不过才一师一旅,加起来才一万多人,这明显是没把桂军的威胁放在眼里。哪怕是等第十一师训练完毕成军后,如果广东和江西没有发生什么变数,那么也应该会调往苏南或者皖南地区。
第〇三〇九章 袁世凯的调整
国民军把北洋军当成了最大敌人,北洋军自然的也把国民军当成了最大的敌人,北洋军拿下安徽后,在长江沿线已经汇集了众多兵力,包括苏南地区中冯国璋第二军下属的靳云鹏第五师、王汝贤第七师、于有福第二混成旅,驻扎清江浦的张勋第八师一个旅。安徽地区的曹锟第三师、第九师之第十七旅申保亨部,以及收编了皖军众多部队并改编为了三个师,番号分别为安徽陆军第一师,安徽陆军第二师,安徽陆军第三师;段芝贵所在的湖北,兵力也不少,有个第六师,另外从黎元洪手中接过鄂军后,段芝贵不用两个月工夫就把这些鄂军彻底整编,改为湖北陆军第一师、湖北陆军第二师、湖北陆军第三师。湖北和安徽那边一样,走的是省陆军师的。
不但是安徽和湖北,北洋军所统治的其他省份中,那些地方部队也是走的这个模式,尤其是袁世凯把善后大借款拿到手后,除了大力扩编嫡系的中央陆军外,还下令各省的地方部队进行整编,各省原来的部队,比如河南第一师,河南第二师此类的番号一律撤销,统一编为某省陆军第几师,或者某省陆军第几旅。
这一招除了要精简各省份地方部队,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外,也是想要限制地方部队的数量,毕竟像之前河南那边,除了一个中央陆军第九师外,还有诸多地方部队,番号也是乱七八糟,袁世凯要想汇集全部力量和陈敬云决一死战,一扫南方诸大军阀,他也知道想要把内部给理顺了。所以,北洋所统治下各省从年初就开始改制,各省编练两到三个师守备地方。河南、山东、等省都是如此,连阎锡山掌控下的山西也是不得不服从袁世凯的命令,将山西的四个师缩编为两个师加两混成旅,不过这个他里面的旅可比其他省军的混成旅要正规多了,比起中央陆军的混成旅都不弱多少。袁世凯虽然想要整顿地方军队,但是基于北洋体系的特殊性,那些地方军队连饷银和枪械都是自己筹备的,根本不可能因为袁世凯的一句话就裁撤部队或者是增加部队数量,所以各省都是挂了个名头而已,有的直接部队番号一改就完事了,里面的根本动都没有动过。
所以现在尽管看上去北洋体系下除了中央陆军各师旅外,还有北方各省的省陆军,这番号看上去似乎一目了然,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部队还是那些部队,袁世凯能够掌控的也就是中央陆军那些嫡系部队,那些省军的地方部队能不能听他袁世凯的还是另外一回事,而这些省军的战斗力也是有着极大的差别,比如阎锡山手底下的那两师两旅,可是他用着整个山西的财力养起来的,而且由于山西这两年没有收到太多的战争伤害,所以这武备方面还是不错的。而河南的三个混成旅就要差得多,连枪支都无法做到配齐。前线的湖北和安徽这两个省的省军都是从原有的鄂军和皖军改编而来,本来的战斗力就不怎么样,这一番整编后战斗力还能剩多少还是个疑问,不过这两个省的省军武备却是不错的,原先的黎元洪和柏文蔚等人也不是吃干饭的,武器还是弄了不少,所以这两个省的地方部队武器方面不缺,至少轻武器方面不必北洋正规军差,重武器甚至还有不少的重机枪和火炮。
如此粗略一算,北洋军长江北岸已经准备了第六师、第三师、第五师、第七师这四个满编中央陆军师,然后还有第二混成旅、第九师之第十七旅、第八师之第十五旅这三个中央陆军混成旅,这主力部队的兵力已经将近八万人。再加上安徽陆军三个师,湖北陆军三个两个省的省军约五万余人,这总兵力达到了十三万之多。
而这个还能只是前线部队,在方面津浦线眼下,京汉线沿线,河南,直隶,山东北洋军还有大量的后备兵力,比如京畿地区以及直隶山东等铁路沿线上,驻扎着第一师、第十六师、第一混成旅、第九师、第十师、第十一师、第三混成旅。东北地区还有两个师,河南那边还有三个省军旅,阎锡山的部队现在也还在听从袁世凯的调令,然后陕西那边还有毅军等等。
说起这总兵力来,北洋军可比国民军和滇军这些新生的军阀部队要多得多,轻松超过三十万是没有问题的。
北洋军兵力那么庞大,那么也就可想而知国民军的压力有多大了,也就可以理解陈敬云为什么现在要拉拢唐继尧了。
“先前那批还嫌不够?”陈敬云皱着眉。
身边的袁方道:“滇军那边的人说,现在他们又新建了两师,所以枪械还是不去足。”
“又是两个师?这唐继尧的手笔还真不小!”陈敬云略微讥笑着,这个唐继尧的扩军速度也是不慢的,而如果根据云贵两省的财政情况来看,那么唐继尧现在这种规模的扩军完全是疯狂了的,他之前有五个师又十个旅,现在又扩编两个师,那么总兵力都要接近国民军了。而国民军为了养这么多的部队,一年所花掉的军费中不计算战争费用,单单是和平时期的维持和训练等费用就已经超过五千万,这么多钱唐继尧就算是把整个云贵两省翻个底朝天也搜刮不出来。没钱的唐继尧为了扩军自然就只能压缩开支了,部队的武器装备也就不可能做到和国民军或者北洋军一样,然后部队的军饷也拖欠着,总之先把总兵力的人数给拉起来再说,不然没有个十几万兵力在背后撑着,在陈敬云和袁世凯面前说话都没底气。
“既然他还要买,那再给他一批!反正仓库里日造步枪和其他步枪还是不少的!”陈敬云没有担心唐继尧继续扩军会威胁到自己,唐继尧再扩军那也是有限的。再说了那些杂枪自己存着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卖给唐继尧增加点收入。
此时,袁方道:“陆荣廷的人昨天又来找我了!”
陈敬云听罢道:“还是老一套?”
袁方道:“没错,其他不说,就一个劲地想要找我们买军火!”
陈敬云道:“不用管他们,要枪炮就得拿出诚意来,不是说买就买的!”
现在南方三大军阀中,唐继尧已经和陈敬云走的很亲密,也公开发表过电报支持陈敬云,而且两者基于地缘政治,算得上是天然的盟友,所以关系要好一些。而剩下的陆荣廷却是被夹在这两者中间,他是不敢和国民军对抗,但是又不想就和国民军联合被吞并,所以就想保持现状,这让陈敬云相当不满意。所以就干脆停掉了对桂军的军火交易,虽然军火商那里都有,但是在中国向那些洋人进口军火的价格和从国民军手中购买二手枪支的价格可是天差地别,桂军根本就没那么多的财力来靠进口扩大部队的规模,这也算是陈敬云的一个小手段了。
袁方道:“属下明白!”
等袁方出去后,陈敬云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秘书处的于世峰就是走了进来:“司令,嘉乐恒先生已经过来了!”
陈敬云听到是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过来,当即道:“哦,快请进来!”
很快,嘉乐恒就是身穿着外交家的那身标准服装燕尾服,手中拿着圆顶黑帽,还带着手杖进来了。
国民军现有的火炮中,大约有两的营的德造野炮,本来是有三个营的,但是第一师在镇江之战的时候损失了很多,加上其他的损耗下来现在就只剩下两个营了。日本造的野炮不少,加起来足有九个营,前后虽然战斗中有所损失,但是也有部分的缴获,这一来一去就没多也没少。美造野炮现在有六个营,大多数都是最近一年内新买的。这75毫米的野炮加起来总数就是在十七个营,约两百门左右。
75毫米的山炮就有些繁杂,包括外购,自产,缴获的在内,德造山炮有三个营,日造山炮五个营,美造山炮五个营,福州兵工厂自产的有五个营,这些75毫米的山炮加起来总数就是十八个营,也差不多再两百门左右,这山炮里面缴获的数量相当多,接近四个营六十门的样子。
同时还有三个营的60毫米速射炮,缴获而来的57毫米山炮也是集中起来编练了两个营。
至于大口径的105毫米的榴炮团则不再调整范围内,现在独立榴炮团已经辖三个105毫米榴炮营,一个105毫米加农炮营。总数高达48门火炮。
这些火炮中,则是分别配属给各师,而且也不是相同的编制,而是采取了驮马制和挽马制两种编制,驮马制则是编入两个山炮营,一个野炮营,机动能力要快速一些,适合山地作战。而挽马制则是编入一个山炮营,两个野炮营,机动要差一些,适合平原以及道路交通较好的地区作战。除了部队适应性的缘故外,国民军的野炮数量和山炮数量差不多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因为国民军的野炮数量有限,而且还缺乏自造能力,和以往一样采取两野炮营配一个山炮营的模式就造成了国民军的众多主力部队野炮营缺编,第六师、第五师这几支部队的野炮数量一直都是缺编的。
相对于野炮,国民军要补充山炮则是要容易得多,福州兵工厂的75毫米山炮已经开始量产,月产数量虽然只有十几门,但是半年下来已经为国民军提供了五个营的山炮大量的补充国民军的火炮损失。另外国民军击败其他军阀部队后,除了北洋军大量装备野炮外,其他军阀大多数都是装备的山炮,这山炮也较容易通过缴获补充。
简单说分为挽马制和驮马制是作战需求也是现实条件的制约。
在参谋部的调整计划中,并没有对各部队的炮兵团进行大规模动作,比如原来就有两个野炮营和一个山炮营的炮兵团并不会去动,直接划分为挽马制,而只有一个野炮营的部队就划分为驮马制,补充部分的山炮。比如第一师原先就装备的德造的野炮和山炮,这一次调整就把原来补充的其他型号的火炮调走,调来德造山炮,重新打造一个完整的德造炮兵团,又如第五师,原来只有一个日造野炮营,一个国产的山炮营,以及少数其他山炮,这次调整的话就直接补充部分的山炮,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一个野炮营,两个山炮营的山地炮兵团。
另外各混成旅不编入野炮,其所属的炮兵营统一为山炮营,编入75毫米山炮或者57毫米山炮等。
根据这一调整计划,参谋将国民军警卫师、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第九师划分为挽马制,师属炮兵团配属两个75毫米野炮营,一个75毫米山炮营。其中第一师为德械炮兵团,警卫师、第二师、第三师、第四师都是日械炮兵团,第九师则是美械炮兵团。
剩余的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第十一师都是驮马制,师属炮兵团配属一个75毫米野炮营,两个75毫米山炮营。其中第八师和第十一师由于是新组建的部队,所以其炮兵团为统一的美械炮兵团,其他的第五师是用了日造野炮营,再配了两个福州自产的山炮营,第六师、第七师则是美械野炮营再配上了福州产或者缴获的两个山炮营。
第十师则是个特殊例子,没有装备野炮,暂时只装备了三个营的60毫米速射山炮,日后也是要慢慢给它换成标准的挽马制编制,也就是一个七十五野炮营和两个七十五山炮营,至于那60毫米速射炮那是用来应急的东西,不能长久装备。
其他的五个混成旅也都是各配属一个山炮营,第一混成旅、第二混成旅、第二混成旅都是配属的75毫米山炮,里头有新有旧。正在组建当中的第四混成旅和第五混成旅则是准备用缴获的57毫米山炮营。
如此一番调整后,国民军的各部队对野炮的编制需求就大大下降,而对山炮的需求则是大大增加,现有的数量根本就无法满足国民军各部队的需求,好几支部队的山炮营还是个空架子,等着装备。不过福州兵工厂的山炮产量也已经慢慢上来来,一个月不说多,十几门还是有的,过上几个月时间也就能够把部队所缺的山炮给配齐了。
如果按照计划对国民军所有的部队完成调整的话,那么国民军将会拥有六个挽马制野战师,六个驮马制野战师,五个驮马制混成旅,一共有十八个野炮营,二十三个山炮营。
展望这个计划是美好的,不过也存在了一些具体地方问题,比如第十师的炮兵团要换装的话,估计要等很久很久,毕竟其他部队也都等着装备呢,倒是一些细节上的调整很容易完成,而且也不会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趁着皖赣战事结束后,北洋军也在调整兵力部署,双方都处于一个休整状态的情况下,陈敬云除了指示参谋部对各师炮兵团进行细微调整,并划分挽马制和驮马制这两种编制外,同时也正式对国民军军级指挥机构作出了重大调整。
国民军的军级指挥机构自从设立以来就是问题多多,非但没有提高作战的指挥效率,甚至造成了国民军的指挥机构臃肿,导致部队指挥不通畅等问题。皖赣战事中陈敬云已经尝试对指挥的方式作出调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一场皖赣战事打下来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如此情况下,陈敬云也就打算的把军级指挥机构彻底调整过来,免的夜长梦多,时间越来越久导致越来越僵硬也就越来越难调整。
四个军级指挥机构不变,人事不变,但是调整他们所管辖的部队以及负责的防区。
首先是第一军,辖驻扎上海的第一师、驻扎南京的第二师、驻扎杭州的第四师、驻扎镇江的第七师,一共四个师。沈纲还是军长,第一军指挥部里的各种机构也不会进行其他的变动,简单说就是把原来第二军的第二师和第七师第划分到第一军来。第一军将负责苏南战线。
第二军的指挥部则调往皖南地区,辖驻扎皖南的第六师、第九师、第五混成旅,军长还是马成,军部其他机构人事不变。第二军负责皖南战线。
第三军还是待在广东,辖驻扎广州的第三师,粤北的第一混成旅。军长还是林肇民,负责的还是广东战线,变化不大。
第四军指挥部则从福州调往江西,辖驻扎江西的第十师、驻扎宜春的第二混成旅,驻扎南昌的第三混成旅、驻扎九江的第四混成旅。军长还是林成坤,除了所辖的部队有所变化和驻地发生变化外,其他的军指挥部都没变化,人还是那些人。
陈敬云的这一番调动没给人升官,也没给人撤职,再给那些大将们的军令也是明显说,这是对军级指挥机构的一次调整,不会涉及到人事方面。而这四个军基本上都是各自负责一个战线了,随着国民军的地盘越来越大,出现这样情况是必然的,至于部队忠心和控制问题,那就要靠其他手段了,总不能一直把部队都握在手里不放权。
除了这四个军外,司令部还有几支直属部队,警卫师、第五师、第八师、第十一师这几支部队都是。现在国民军的总司令部已经准备搬迁的南京,同时由于拿下了江西后,福建本省已经没有外部威胁,内部的镇压或者剿匪事宜完全可以交给地方守备队,而不用浪费主力部队驻扎在福建了。
所以陈敬云这次来南京的时候,也就把警卫师给带了过来,然后已经编练成军的第八师也从陆路上向浙江进军,只在福州留下一个还没编练成军的第十一师。
这从国民军现在的军事布局来看,明显是把北洋当成了主要敌人,在皖南和苏南地区都部署了重兵,这长江以南的苏南和皖南地区已经集中了国民军八个师又一个旅加一个独立炮团,总兵力已经超过十万人。相对而言,江西不过是一师三旅,兵力不过两万余,广东也不过才一师一旅,加起来才一万多人,这明显是没把桂军的威胁放在眼里。哪怕是等第十一师训练完毕成军后,如果广东和江西没有发生什么变数,那么也应该会调往苏南或者皖南地区。
第〇三〇九章 袁世凯的调整
国民军把北洋军当成了最大敌人,北洋军自然的也把国民军当成了最大的敌人,北洋军拿下安徽后,在长江沿线已经汇集了众多兵力,包括苏南地区中冯国璋第二军下属的靳云鹏第五师、王汝贤第七师、于有福第二混成旅,驻扎清江浦的张勋第八师一个旅。安徽地区的曹锟第三师、第九师之第十七旅申保亨部,以及收编了皖军众多部队并改编为了三个师,番号分别为安徽陆军第一师,安徽陆军第二师,安徽陆军第三师;段芝贵所在的湖北,兵力也不少,有个第六师,另外从黎元洪手中接过鄂军后,段芝贵不用两个月工夫就把这些鄂军彻底整编,改为湖北陆军第一师、湖北陆军第二师、湖北陆军第三师。湖北和安徽那边一样,走的是省陆军师的。
不但是安徽和湖北,北洋军所统治的其他省份中,那些地方部队也是走的这个模式,尤其是袁世凯把善后大借款拿到手后,除了大力扩编嫡系的中央陆军外,还下令各省的地方部队进行整编,各省原来的部队,比如河南第一师,河南第二师此类的番号一律撤销,统一编为某省陆军第几师,或者某省陆军第几旅。
这一招除了要精简各省份地方部队,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外,也是想要限制地方部队的数量,毕竟像之前河南那边,除了一个中央陆军第九师外,还有诸多地方部队,番号也是乱七八糟,袁世凯要想汇集全部力量和陈敬云决一死战,一扫南方诸大军阀,他也知道想要把内部给理顺了。所以,北洋所统治下各省从年初就开始改制,各省编练两到三个师守备地方。河南、山东、等省都是如此,连阎锡山掌控下的山西也是不得不服从袁世凯的命令,将山西的四个师缩编为两个师加两混成旅,不过这个他里面的旅可比其他省军的混成旅要正规多了,比起中央陆军的混成旅都不弱多少。袁世凯虽然想要整顿地方军队,但是基于北洋体系的特殊性,那些地方军队连饷银和枪械都是自己筹备的,根本不可能因为袁世凯的一句话就裁撤部队或者是增加部队数量,所以各省都是挂了个名头而已,有的直接部队番号一改就完事了,里面的根本动都没有动过。
所以现在尽管看上去北洋体系下除了中央陆军各师旅外,还有北方各省的省陆军,这番号看上去似乎一目了然,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部队还是那些部队,袁世凯能够掌控的也就是中央陆军那些嫡系部队,那些省军的地方部队能不能听他袁世凯的还是另外一回事,而这些省军的战斗力也是有着极大的差别,比如阎锡山手底下的那两师两旅,可是他用着整个山西的财力养起来的,而且由于山西这两年没有收到太多的战争伤害,所以这武备方面还是不错的。而河南的三个混成旅就要差得多,连枪支都无法做到配齐。前线的湖北和安徽这两个省的省军都是从原有的鄂军和皖军改编而来,本来的战斗力就不怎么样,这一番整编后战斗力还能剩多少还是个疑问,不过这两个省的省军武备却是不错的,原先的黎元洪和柏文蔚等人也不是吃干饭的,武器还是弄了不少,所以这两个省的地方部队武器方面不缺,至少轻武器方面不必北洋正规军差,重武器甚至还有不少的重机枪和火炮。
如此粗略一算,北洋军长江北岸已经准备了第六师、第三师、第五师、第七师这四个满编中央陆军师,然后还有第二混成旅、第九师之第十七旅、第八师之第十五旅这三个中央陆军混成旅,这主力部队的兵力已经将近八万人。再加上安徽陆军三个师,湖北陆军三个两个省的省军约五万余人,这总兵力达到了十三万之多。
而这个还能只是前线部队,在方面津浦线眼下,京汉线沿线,河南,直隶,山东北洋军还有大量的后备兵力,比如京畿地区以及直隶山东等铁路沿线上,驻扎着第一师、第十六师、第一混成旅、第九师、第十师、第十一师、第三混成旅。东北地区还有两个师,河南那边还有三个省军旅,阎锡山的部队现在也还在听从袁世凯的调令,然后陕西那边还有毅军等等。
说起这总兵力来,北洋军可比国民军和滇军这些新生的军阀部队要多得多,轻松超过三十万是没有问题的。
北洋军兵力那么庞大,那么也就可想而知国民军的压力有多大了,也就可以理解陈敬云为什么现在要拉拢唐继尧了。
“先前那批还嫌不够?”陈敬云皱着眉。
身边的袁方道:“滇军那边的人说,现在他们又新建了两师,所以枪械还是不去足。”
“又是两个师?这唐继尧的手笔还真不小!”陈敬云略微讥笑着,这个唐继尧的扩军速度也是不慢的,而如果根据云贵两省的财政情况来看,那么唐继尧现在这种规模的扩军完全是疯狂了的,他之前有五个师又十个旅,现在又扩编两个师,那么总兵力都要接近国民军了。而国民军为了养这么多的部队,一年所花掉的军费中不计算战争费用,单单是和平时期的维持和训练等费用就已经超过五千万,这么多钱唐继尧就算是把整个云贵两省翻个底朝天也搜刮不出来。没钱的唐继尧为了扩军自然就只能压缩开支了,部队的武器装备也就不可能做到和国民军或者北洋军一样,然后部队的军饷也拖欠着,总之先把总兵力的人数给拉起来再说,不然没有个十几万兵力在背后撑着,在陈敬云和袁世凯面前说话都没底气。
“既然他还要买,那再给他一批!反正仓库里日造步枪和其他步枪还是不少的!”陈敬云没有担心唐继尧继续扩军会威胁到自己,唐继尧再扩军那也是有限的。再说了那些杂枪自己存着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卖给唐继尧增加点收入。
此时,袁方道:“陆荣廷的人昨天又来找我了!”
陈敬云听罢道:“还是老一套?”
袁方道:“没错,其他不说,就一个劲地想要找我们买军火!”
陈敬云道:“不用管他们,要枪炮就得拿出诚意来,不是说买就买的!”
现在南方三大军阀中,唐继尧已经和陈敬云走的很亲密,也公开发表过电报支持陈敬云,而且两者基于地缘政治,算得上是天然的盟友,所以关系要好一些。而剩下的陆荣廷却是被夹在这两者中间,他是不敢和国民军对抗,但是又不想就和国民军联合被吞并,所以就想保持现状,这让陈敬云相当不满意。所以就干脆停掉了对桂军的军火交易,虽然军火商那里都有,但是在中国向那些洋人进口军火的价格和从国民军手中购买二手枪支的价格可是天差地别,桂军根本就没那么多的财力来靠进口扩大部队的规模,这也算是陈敬云的一个小手段了。
袁方道:“属下明白!”
等袁方出去后,陈敬云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秘书处的于世峰就是走了进来:“司令,嘉乐恒先生已经过来了!”
陈敬云听到是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过来,当即道:“哦,快请进来!”
很快,嘉乐恒就是身穿着外交家的那身标准服装燕尾服,手中拿着圆顶黑帽,还带着手杖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