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战先驱 第749节
张才方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说:“听你这么说,是不是己经有了成熟的想法了?能不能说来听听?”
周卫国说:“我的想法也说不上成熟,但在你面前献丑是一定要的。其实有关防空的问题,我以前也想过,但一直都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路。不过经过今天的事情,又和汽车营李营长和一个老汽车兵聊过之后,我的思路终于清晰了。我们的空军很弱小,美军的空军很强大,这是事实。在现代战争中,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没有相应强大的空中力量或充足防空火力的一方注定将处于劣势,无论是部队机动、兵力集结、攻防作战还是后勤保障都将受到很大限制。相信这也是我们志愿军将来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今后的作战中,制空权将越来越重要。制空权的争夺也必将成为这场战争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张才方苦笑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可关键是,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周卫国说:“这就是我要说的了。我觉得,我们要想在今后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保障部队的行动和后方安全,确保后勤补给畅通,就必须将防空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把防敌空袭当成防空工作的全部。”
张才方沉吟着说:“周营长,我也觉得我们现在的防空存在很大问题,那么你有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法吗?”
周卫国说:“首先,要将防空工作纳入统一的指挥体系,各军兵种密切协同配合,尽一切可能提高效率,这样才能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次,以我们现有的防空力量,我们的防空工作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但我们可以将有限的防空武器、兵力集中使用,重点保卫交通线和主要目标,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再次,‘打’、‘防’结合,提倡积极防空。”
张才方眼睛一亮,说:“积极防空,怎么个积极法?”
周卫国说:“先说‘打’吧,对于专门的防空部队,我们应强调不死守一地,提倡针对敌机的活动路线和活动规律机动布防,以充分发挥防空部队的效率;而除了专门的防空部队,我们还可以将各部队的轻武器,尤其是自动武器组织起来,必要的时候,就以这些武器展开对空射击,这至少对低空飞行的飞机是有效的,今天中午我们营击落击伤各一架敌机的战果己经证明了这一点。”
张才方连连点头,说:“嗯!说的好。你说了‘打’,那么‘防’呢?”
周卫国说:“这‘防’里可以做的文章就更多了。”
张才方说:“我的周营长,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周卫国笑着说:“张参谋你别急啊!这‘防’,第一,是要加强对空观察警戒。我们现在缺少雷达等先进器材,但各部队完全可明鱼过加强人工观察来弥补这个不足。比如,团以上单位可派出3至5人编成的防空哨,配置在指挥所附近的高地上,随时掌握并向下级部队通报敌机的活动情况;步兵连和炮兵分队一级单位,也可派出1至2人携带报警器材,配置在本分队战斗区域内易于了望的较高地点,担任对空观察;此外,还可以设置固定防空哨,由上级统一划分责任地段,在每个地段间隔1至2公里的制高点上设立一个哨位,担任对空观察和报警,指挥来往车辆及人员防空,白天一看见敌机,夜晚一听见敌机的声音,则立刻鸣枪报警。白天,车辆人员听见防空哨的报警枪声立刻就地隐蔽,夜晚则立刻熄灭所有灯光,车辆摸黑行驶或躲避,人员就地隐蔽。”
张才方赞道:“这方法很好,简单实用。”
周卫国说:“第二,是广泛构筑隐蔽部。我们今天是够幸运,才能找到这个溶洞,而且汽车轮胎放气之后也刚好能进溶洞,但我们不可能每次都这么幸运,每次都能找到刚好能容纳汽车进出的溶洞。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去创造条件,在交通线附近大量构筑汽车和人员的隐蔽部呢?”
张才方说:“这么做工程量会不会太大?”
周卫国说:“这么做工程量当然很大,但如果因此能够大量减少人员和物资的损失,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大不了就是大家累一点,流汗总比流血好吧?”
张才方点头道:“这倒是。还有吗?”
周卫国说:“第三,是疏散隐蔽,严密伪装。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作疏散隐蔽配置,人员、武器和各种作战物资均进行伪装。夜晚是天然的伪装,部队如果有较大的行动,原则上都安排在夜间进行。如果非要在昼间进行,除实施伪装和疏散外,还应利用敌航空兵活动的间隙或在隐蔽道路、交通壕进行。第四,加强防空管理,昼夜实施灯火管制。各部队烧水作饭均在黄昏或黎明前进行,或构筑无烟锅灶或利用木炭在隐蔽部内进行。夜间更要严格实行灯火管制,将门、窗、通风口等透光的地方严密遮蔽。”
张才方一拍大腿,说:“周营长,你说的这些真是太有见地了!”
周卫国从公文包里取出那个小本子,说:“张参谋,我总结的改进我军防空工作的一些建议都写在这本小本子上,希望你回兵团部后能把它转女给宋司令员。”
张才方接过小本子,翻看了一遍后,激动地说:“周营长,请放心,我一定转交宋司令员!”
黄昏时分,汽车营开始整装待发。
其间,趁着休息的空隙,田大侮早带着爆破队通过多次小规模爆破将溶洞口加高了二十公分,这样一来,溶洞口完全可以同时容纳两辆汽车进出,大大加快了汽车队进出溶洞的时间。汽车营做好出发准备后,李营长还特地找了周卫国,问他要不要随汽车营一起出发。周卫国思虑再三后,还是决定在没有得到兵团部进一步命令之前,快反营继续留在溶洞里休整。张才方则决定天黑后乘车返回兵团部,至于美军俘虏怀特,自然也由张才方带回兵团部。
天色终于完全黑了下来,汽车营官兵和快反营官兵互道珍重后,登上了各自的汽车,很快一辆辆满载的汽车就鱼贯驶出了溶洞,没入了漆黑的夜色中。
汽车营出发后两小时,天空突然飘飘扬扬下起了雪。
雪越下越大,到了半夜,洞口的积雪己经超过了十五公分!
要是雪再下下去,没有冬装和保暖物品的二十军和二十七军将士该怎么办?在洞口看着天空的周卫国担忧地想着。
周卫国的担忧成了现实。
接下来的几天,长津湖和赴战湖地区所在的整个盖马高原都笼罩在了一片冰天雪地中。百年不遇的寒潮使得盖马高原的气温比往年同期低了足足十几摄氏度,达到历史最低的零下30度!
11月21日早晨,美军第7步兵师第17团抵达鸭绿江边的惠山,距离中国仅一江之隔,成为第一支抵达鸭绿江的联军部队。为此,美军第10军军长Edward Mallory Almond(爱德华·阿尔蒙德)中将特地赶到惠山,并与第7步兵师师长David Barr(戴维·巴尔)少将、第7师副师长Hernnry I Hodes(亨利·霍兹)准将、第7师炮兵指挥官Homer Kiefer(荷马·奇佛)准将等军官在惠山的鸭绿江边以江对岸中国为背景合影留念。第17步兵团的士兵们则效仿当年盟军抵达莱茵河后的举动,解开裤子向鸭绿江撒尿。随后,在其东面的第7步兵师第32团的一支加强排(即由Robert C.Kingston少尉指挥的金斯顿特遣队,有意思的是,这个特遣队里,除了金斯顿的步兵排外,还有隶属于32团的1个重迫击炮排、1个坦克排、1支运输队、1支炮兵营分遣队、1支陆空联络组、1个炮兵前进观测组和第32团3营I连,总兵力达300多人。这里面,军衔比金斯顿高的军官有1名少校和3名上尉,却没人愿意指挥这一特遣队。最终,这支300多人的特遣队竟然由一名少尉排长指挥,也算得一大奇观)和一个韩国团也抵达了江边。
同日,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也终于抵达了赴战湖。
11月23日,感恩节。
这一天,美军第31团分散在朝鲜东北部,团部和第3营在靠近赴战湖东北部的崎岖山路中继续前进。第1营在湖东南部的丰山,第2营则在北青守卫第7师的指挥部。
这一天,美军第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一天的下午,他从陆军航空队第6004战术支援联队得到了一个迟到了5天的消息——该联队由8架战斗轰炸机组成的攻击编队在5天前摧毁了1支由100多辆汽车组成的敌军运输车队(陆军航空兵显然夸大了战果)。当得知航空兵摧毁车队的确切坐标后,麦克莱恩上校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要知道,那地方离自己现在的位置可还不到50公里啊!按照运输车队的规模,应该是为1支师级编制的部队提供后勤补给的(麦克莱恩是根据美军的后勤水平得出这一结论的,他却不知道,这样一来,不但高估了志愿军的后勤运输能力,同时低估了当面之敌的兵力),也就是说,1支师级编制的敌军部队在5天前就距离自己不足50公里!那么,这支师级编制的敌军部队现在又会在哪里呢?该死的航空兵是不用指望的了,他们今天下午发回的对地侦查结果竟然还是——未发现任何敌军大规模集结的迹象!
敌情不明,就连该死的老天也在跟自己作对!
在华氏零下220(零下30℃)的严寒下,自己的部队己经开始出现冻伤减员。看来,后勤配发给部队用于寒区作战的羊毛内衣、毛衣、毛裤、防寒服、登山服、鸭绒睡袋和配有多层毛毡垫的战斗靴还是不可靠。
今天己经是感恩节,不知联军总司令官麦克阿瑟5星上将所说的“圣诞节前让孩子们回家”的承诺可信度究竟有多高?总之麦克莱恩上校是打死也不相信的。
就在麦克莱恩上校为联军混乱的情报系统和恶劣的天气,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的官兵们为糟糕的路况和后勤没能向他们提供热腾腾的感恩节火鸡大餐而抱怨时,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0军、27军的近十万将士却穿着单薄的衣服,忍饥挨饿地在冰天雪地中静静地等待向他们的敌人发起致命一击!
【第四十章 无名】
第一节
实际上,感恩节之夜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平静的。
因为就在这一天夜里,有两支美军巡逻队在丰山北部与27军先头部队先后发生交火,双方各有损失。
但是,这一切并未引起美国人的重视,或者说,战局的“顺利”使得美国人自动忽略了这种小规模的遭遇战。
正是美国人的这种不经意,给他们在之后的作战中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11月24日,麦克莱恩上校接到命令,率领第31团级战斗队支援部署在长津湖东部的陆战第1师第5团。
尽管第31团级战斗队所在的赴战湖与他们的目的地长律湖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大约40公里,但两湖却被陡峭的赴战岭山脉所阻隔。由于赴战岭山脉横向间没有可供美军汽车通过的道路可行,所以为抵达长津湖东部,全机械化的第31团级战斗队不得不先沿原路返回至海岸,再向长津湖进发。为此,他们的行军距离一下子就变成了220多公里!
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打响。
西线志愿军第38、39、40、42、50、66军全面出击,向轻敌冒进的南朝鲜第7、8师,美军第2、24师,英军第27旅和南朝鲜第1师发动了大规模反击。随着战局发展,联军土耳其旅和美军骑兵第1师也先后被投入战场。一时间,西线到处都展开了激战。
与此同时,东线战场却是一片沉寂。
原本根据志司的计划,为了达成作战的突然性,东西两线的反击是要同时进行的,但是,由于东线志愿军九兵团入朝仓促,后勤补给严重短缺,加上天气严寒,出现了大量冻饿减员,因此九兵团的战役准备工作无法按时完成,不得不向志司请求将战役发起时间推迟。考虑到东西两线被狼林山脉阻隔,大部队根本无法逾越,敌我双方都无法利用地利以奇兵影响到另一线的作战,因此东、西两线可视作独立战线,故志司同意了九兵团的请求,将东线的战役发起时间推迟了两天。
周卫国说:“我的想法也说不上成熟,但在你面前献丑是一定要的。其实有关防空的问题,我以前也想过,但一直都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路。不过经过今天的事情,又和汽车营李营长和一个老汽车兵聊过之后,我的思路终于清晰了。我们的空军很弱小,美军的空军很强大,这是事实。在现代战争中,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没有相应强大的空中力量或充足防空火力的一方注定将处于劣势,无论是部队机动、兵力集结、攻防作战还是后勤保障都将受到很大限制。相信这也是我们志愿军将来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今后的作战中,制空权将越来越重要。制空权的争夺也必将成为这场战争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张才方苦笑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可关键是,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周卫国说:“这就是我要说的了。我觉得,我们要想在今后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保障部队的行动和后方安全,确保后勤补给畅通,就必须将防空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把防敌空袭当成防空工作的全部。”
张才方沉吟着说:“周营长,我也觉得我们现在的防空存在很大问题,那么你有什么具体的解决方法吗?”
周卫国说:“首先,要将防空工作纳入统一的指挥体系,各军兵种密切协同配合,尽一切可能提高效率,这样才能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次,以我们现有的防空力量,我们的防空工作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但我们可以将有限的防空武器、兵力集中使用,重点保卫交通线和主要目标,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再次,‘打’、‘防’结合,提倡积极防空。”
张才方眼睛一亮,说:“积极防空,怎么个积极法?”
周卫国说:“先说‘打’吧,对于专门的防空部队,我们应强调不死守一地,提倡针对敌机的活动路线和活动规律机动布防,以充分发挥防空部队的效率;而除了专门的防空部队,我们还可以将各部队的轻武器,尤其是自动武器组织起来,必要的时候,就以这些武器展开对空射击,这至少对低空飞行的飞机是有效的,今天中午我们营击落击伤各一架敌机的战果己经证明了这一点。”
张才方连连点头,说:“嗯!说的好。你说了‘打’,那么‘防’呢?”
周卫国说:“这‘防’里可以做的文章就更多了。”
张才方说:“我的周营长,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周卫国笑着说:“张参谋你别急啊!这‘防’,第一,是要加强对空观察警戒。我们现在缺少雷达等先进器材,但各部队完全可明鱼过加强人工观察来弥补这个不足。比如,团以上单位可派出3至5人编成的防空哨,配置在指挥所附近的高地上,随时掌握并向下级部队通报敌机的活动情况;步兵连和炮兵分队一级单位,也可派出1至2人携带报警器材,配置在本分队战斗区域内易于了望的较高地点,担任对空观察;此外,还可以设置固定防空哨,由上级统一划分责任地段,在每个地段间隔1至2公里的制高点上设立一个哨位,担任对空观察和报警,指挥来往车辆及人员防空,白天一看见敌机,夜晚一听见敌机的声音,则立刻鸣枪报警。白天,车辆人员听见防空哨的报警枪声立刻就地隐蔽,夜晚则立刻熄灭所有灯光,车辆摸黑行驶或躲避,人员就地隐蔽。”
张才方赞道:“这方法很好,简单实用。”
周卫国说:“第二,是广泛构筑隐蔽部。我们今天是够幸运,才能找到这个溶洞,而且汽车轮胎放气之后也刚好能进溶洞,但我们不可能每次都这么幸运,每次都能找到刚好能容纳汽车进出的溶洞。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去创造条件,在交通线附近大量构筑汽车和人员的隐蔽部呢?”
张才方说:“这么做工程量会不会太大?”
周卫国说:“这么做工程量当然很大,但如果因此能够大量减少人员和物资的损失,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大不了就是大家累一点,流汗总比流血好吧?”
张才方点头道:“这倒是。还有吗?”
周卫国说:“第三,是疏散隐蔽,严密伪装。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作疏散隐蔽配置,人员、武器和各种作战物资均进行伪装。夜晚是天然的伪装,部队如果有较大的行动,原则上都安排在夜间进行。如果非要在昼间进行,除实施伪装和疏散外,还应利用敌航空兵活动的间隙或在隐蔽道路、交通壕进行。第四,加强防空管理,昼夜实施灯火管制。各部队烧水作饭均在黄昏或黎明前进行,或构筑无烟锅灶或利用木炭在隐蔽部内进行。夜间更要严格实行灯火管制,将门、窗、通风口等透光的地方严密遮蔽。”
张才方一拍大腿,说:“周营长,你说的这些真是太有见地了!”
周卫国从公文包里取出那个小本子,说:“张参谋,我总结的改进我军防空工作的一些建议都写在这本小本子上,希望你回兵团部后能把它转女给宋司令员。”
张才方接过小本子,翻看了一遍后,激动地说:“周营长,请放心,我一定转交宋司令员!”
黄昏时分,汽车营开始整装待发。
其间,趁着休息的空隙,田大侮早带着爆破队通过多次小规模爆破将溶洞口加高了二十公分,这样一来,溶洞口完全可以同时容纳两辆汽车进出,大大加快了汽车队进出溶洞的时间。汽车营做好出发准备后,李营长还特地找了周卫国,问他要不要随汽车营一起出发。周卫国思虑再三后,还是决定在没有得到兵团部进一步命令之前,快反营继续留在溶洞里休整。张才方则决定天黑后乘车返回兵团部,至于美军俘虏怀特,自然也由张才方带回兵团部。
天色终于完全黑了下来,汽车营官兵和快反营官兵互道珍重后,登上了各自的汽车,很快一辆辆满载的汽车就鱼贯驶出了溶洞,没入了漆黑的夜色中。
汽车营出发后两小时,天空突然飘飘扬扬下起了雪。
雪越下越大,到了半夜,洞口的积雪己经超过了十五公分!
要是雪再下下去,没有冬装和保暖物品的二十军和二十七军将士该怎么办?在洞口看着天空的周卫国担忧地想着。
周卫国的担忧成了现实。
接下来的几天,长津湖和赴战湖地区所在的整个盖马高原都笼罩在了一片冰天雪地中。百年不遇的寒潮使得盖马高原的气温比往年同期低了足足十几摄氏度,达到历史最低的零下30度!
11月21日早晨,美军第7步兵师第17团抵达鸭绿江边的惠山,距离中国仅一江之隔,成为第一支抵达鸭绿江的联军部队。为此,美军第10军军长Edward Mallory Almond(爱德华·阿尔蒙德)中将特地赶到惠山,并与第7步兵师师长David Barr(戴维·巴尔)少将、第7师副师长Hernnry I Hodes(亨利·霍兹)准将、第7师炮兵指挥官Homer Kiefer(荷马·奇佛)准将等军官在惠山的鸭绿江边以江对岸中国为背景合影留念。第17步兵团的士兵们则效仿当年盟军抵达莱茵河后的举动,解开裤子向鸭绿江撒尿。随后,在其东面的第7步兵师第32团的一支加强排(即由Robert C.Kingston少尉指挥的金斯顿特遣队,有意思的是,这个特遣队里,除了金斯顿的步兵排外,还有隶属于32团的1个重迫击炮排、1个坦克排、1支运输队、1支炮兵营分遣队、1支陆空联络组、1个炮兵前进观测组和第32团3营I连,总兵力达300多人。这里面,军衔比金斯顿高的军官有1名少校和3名上尉,却没人愿意指挥这一特遣队。最终,这支300多人的特遣队竟然由一名少尉排长指挥,也算得一大奇观)和一个韩国团也抵达了江边。
同日,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也终于抵达了赴战湖。
11月23日,感恩节。
这一天,美军第31团分散在朝鲜东北部,团部和第3营在靠近赴战湖东北部的崎岖山路中继续前进。第1营在湖东南部的丰山,第2营则在北青守卫第7师的指挥部。
这一天,美军第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一天的下午,他从陆军航空队第6004战术支援联队得到了一个迟到了5天的消息——该联队由8架战斗轰炸机组成的攻击编队在5天前摧毁了1支由100多辆汽车组成的敌军运输车队(陆军航空兵显然夸大了战果)。当得知航空兵摧毁车队的确切坐标后,麦克莱恩上校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要知道,那地方离自己现在的位置可还不到50公里啊!按照运输车队的规模,应该是为1支师级编制的部队提供后勤补给的(麦克莱恩是根据美军的后勤水平得出这一结论的,他却不知道,这样一来,不但高估了志愿军的后勤运输能力,同时低估了当面之敌的兵力),也就是说,1支师级编制的敌军部队在5天前就距离自己不足50公里!那么,这支师级编制的敌军部队现在又会在哪里呢?该死的航空兵是不用指望的了,他们今天下午发回的对地侦查结果竟然还是——未发现任何敌军大规模集结的迹象!
敌情不明,就连该死的老天也在跟自己作对!
在华氏零下220(零下30℃)的严寒下,自己的部队己经开始出现冻伤减员。看来,后勤配发给部队用于寒区作战的羊毛内衣、毛衣、毛裤、防寒服、登山服、鸭绒睡袋和配有多层毛毡垫的战斗靴还是不可靠。
今天己经是感恩节,不知联军总司令官麦克阿瑟5星上将所说的“圣诞节前让孩子们回家”的承诺可信度究竟有多高?总之麦克莱恩上校是打死也不相信的。
就在麦克莱恩上校为联军混乱的情报系统和恶劣的天气,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的官兵们为糟糕的路况和后勤没能向他们提供热腾腾的感恩节火鸡大餐而抱怨时,志愿军第九兵团第20军、27军的近十万将士却穿着单薄的衣服,忍饥挨饿地在冰天雪地中静静地等待向他们的敌人发起致命一击!
【第四十章 无名】
第一节
实际上,感恩节之夜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平静的。
因为就在这一天夜里,有两支美军巡逻队在丰山北部与27军先头部队先后发生交火,双方各有损失。
但是,这一切并未引起美国人的重视,或者说,战局的“顺利”使得美国人自动忽略了这种小规模的遭遇战。
正是美国人的这种不经意,给他们在之后的作战中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11月24日,麦克莱恩上校接到命令,率领第31团级战斗队支援部署在长津湖东部的陆战第1师第5团。
尽管第31团级战斗队所在的赴战湖与他们的目的地长律湖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大约40公里,但两湖却被陡峭的赴战岭山脉所阻隔。由于赴战岭山脉横向间没有可供美军汽车通过的道路可行,所以为抵达长津湖东部,全机械化的第31团级战斗队不得不先沿原路返回至海岸,再向长津湖进发。为此,他们的行军距离一下子就变成了220多公里!
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打响。
西线志愿军第38、39、40、42、50、66军全面出击,向轻敌冒进的南朝鲜第7、8师,美军第2、24师,英军第27旅和南朝鲜第1师发动了大规模反击。随着战局发展,联军土耳其旅和美军骑兵第1师也先后被投入战场。一时间,西线到处都展开了激战。
与此同时,东线战场却是一片沉寂。
原本根据志司的计划,为了达成作战的突然性,东西两线的反击是要同时进行的,但是,由于东线志愿军九兵团入朝仓促,后勤补给严重短缺,加上天气严寒,出现了大量冻饿减员,因此九兵团的战役准备工作无法按时完成,不得不向志司请求将战役发起时间推迟。考虑到东西两线被狼林山脉阻隔,大部队根本无法逾越,敌我双方都无法利用地利以奇兵影响到另一线的作战,因此东、西两线可视作独立战线,故志司同意了九兵团的请求,将东线的战役发起时间推迟了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