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阀 第854节
然而,恰恰是因为东北偏安一隅的缘故,统治者自认为安全的大后方,最后成了空虚的大后方,为未来埋下了祸根,社会治安就成了问题。随着大批移民迁入、列强入侵之后,各自开垦,各地人马不一,时间长了,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很多矛盾、摩擦,加之生活贫富差距的拉开,关系不断恶化。另一方面,由于各种捐税的压力,正所谓,哪里有不平,哪里就会有反抗,一些穷苦人或者被压迫的人为了生存,自发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团体,互相抢夺地盘,争权夺利,加之兵力空虚,内忧外患,促使他们入山为贼,落草为寇,这就是最初土匪形成的根源。
土匪虽然看着表面风风光光,但也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可以说土匪那是脑袋瓜子别在裤腰沿子上的凶险职业,人们不是被逼无奈还是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虽然说各地土匪猖獗肆虐,但终究还是行有行规,土匪也有土匪的规矩,并不完全向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凶神恶煞。
对于土匪没有统一的定义界定,按照不同的分类,有烟匪、林匪、山匪、兵匪等等;按人数的多寡有可以分为散匪、绿林、绺子以及各种帮会等等。
由于各地文化上的差异,对土匪的称呼也各不相同,比如说在山东,叫土匪为“响马”;在中原的河南、河北等地,称呼土匪叫“老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统一称为“胡子”或“土匪”
“胡子”或者“红胡子”,是东北人对土匪的特称。
细说“胡子”的来历,众说不一。但主要有三种起源。
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说从前有一家兄弟十八个,家里是非常的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儿子大了都讨不到媳妇,清一色的光棍儿,老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没办法,为了出路,对他们说:你们兄弟都出去谋生吧,一年后回来见我,看看你们都学了什么手艺、懂了哪些道理、长了哪些见识、能出息啥样儿?
众兄弟叩拜完老妈妈后,收拾完简单的行囊就上路了。他们走了整整一年,看见的都是穷人穷、富人富、穷人多、富人少、穷人受冻挨饿、妇人却是花天酒地,所到之处,处处都是不公平,到处都是苦难。于是,他们一商量,回到家,对老妈妈说:“这个天下,太不公平了。”
“这话咋讲?”老娘问。
“穷人穷死,富人富死,天下就没有穷苦人的出路。”
“那你们想咋办?”
“世上什么行业都有,就是缺少一个杀富济贫的行业!”儿子们说。
老娘一听可吓坏了:“这个你们可不能做,你们一杀人、一抢劫,别人早晚会认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们以后可怎么生活啊?”
“我们想好了,娘,我们都戴上面具,面具上再画上胡子,插上一些毛,别人就认不出我们是谁了,这样就安全了!”
就这样,他们化好妆,出去杀富济贫去了,这就是管土匪叫胡子的一种来由。后来,由于官府抓捕,他们也要各处飘荡,常年累月的在山里野外,很少能剃头刮脸,时间长了,一个个长发披散,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胡子”了。
在东北,还有人把土匪叫做“红胡子”,尤其在吉林省,这也是有来历的,相传在清末年间,东北土匪一般都用土枪,平时枪口处堵一塞木,塞木上系着红缨。当要射击时便将塞木取出衔在口中,远处望去就像红色的胡子,所以人们称土匪为“红胡子”。对此还有一种说法是和俄罗斯人有关,在日俄战争期间,俄国老毛子经常越过边界烧杀抢掠,尤其是哥萨克人,他们生性残忍,经常到我国境内抢劫财物、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因为俄国人都留有大胡子,东北老百姓又管俄罗斯人叫“红胡子”久而久之,中国的土匪也就跟着沾了胡子的光,胡子成为泛称。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由于北方的土匪多啸聚深山老林,为的是防止互相蚕食,或者防止政府和地方武装清剿。隔断时间出来打家劫舍一番,然后又在老巢挥霍,时间一长胡子长得长了,又没有时间打理,另外,由于东北的天气严寒,胡子长了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自然就都长着乱糟糟的长胡子,所以当地人一看这种长相的人就是土匪。见到都四处躲避,时间长了,“胡子”就成了土匪的别称,尽管后来土匪也意识到这一点,拉了理发师入伙,让匪友们能够打理,注重公众形象,以免打草惊蛇,但为时已晚,“胡子”的称号就一直延续至今。
东北的年味儿是特别浓厚的,在旧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生活极其困难,东北的冬天又特别的冷特别的漫长,每年秋收过后,没有事儿干的人们就开始进入漫长的“猫冬”季节。
“猫冬”是东北方言,顾名思义,就是猫在家里不出去,以躲避冬天的寒冷。“猫”在东北土话有“躲藏”的意思,由于东北恶劣的气候条件,冬天无事可做的人们就围坐在热炕头,每天用火盘扒好火,男人打着纸牌,女人一边唠嗑儿,一边做点儿针线活儿打发无聊的时光,小孩子则在炕上围着大人们爬来爬去的嬉戏取闹。
所以整个冬天最热闹的就数过年了,虽然那时候过年不能像现在一样下馆子,吃大餐,但过年了总可以吃几顿白面饺子或者大米饭,饱饱口福,家境好些的还会添置几件新衣服,增添不少喜气,所以小孩儿盼,大人也盼望着。
时值社会动荡,但是,过年还是马虎不得的,欢欢喜喜,讨个吉利,以图明年一年能大吉大利!
第六百五十八章 土匪来了(一)
在东北,过年是非常隆重的事情,要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从进了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张罗过年开始,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结束,人们才开始不断的回归生活,又开始下一年的安排。
东北年味儿浓,讲究也特别多。有一首民谣生动的体现了东北过年的氛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磕头。
这首民谣基本上把东北农村过年的习俗描绘的很真实了,基本上要做几项大的准备工作。为了除旧迎新,首先就是做一次大的扫除,扫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开始;然后就是为了春节能吃上肉要准备杀猪,一直到现在,东北农村在冬季来临的时候也会提前把猪杀掉,然后用冰冻起来,什么时候要吃肉了,就拿出一块儿,杀猪的时候一般都要宴请左邻右舍热热闹闹的摆几桌酒席。
接下来就是置办年货和蒸馒头了,过年了为了图个喜庆,也为明年博个好彩头,家境好点的都回置办点年货或者新衣服、碗筷等,以图人丁兴旺。因为东北做饭都是用的地锅,春节人较多的时候忙不过来,所以就提前蒸好几锅馒头备用,另外就是春节祭祖摆供品用。忙完了这些就是等着过年放鞭炮了。
连年的战祸使东北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饥饿和贫穷笼罩在东北大地上空。但刘家围子今年的大年却显得格外热闹,大院内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人人脸上洋溢着这个战乱年代少见的笑容。
唯有刘府的大管家高德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就带着几个庄丁赶到围子前,此时跳着脚不停向远处张望,好像很是焦急的在期盼着什么,高德个子不高,眉毛高挑,眼睛不大却显得很是有神,宽厚的下巴上一绺浓密的山羊胡,头上只戴了一顶狗皮毡帽,帽檐儿的毛毛上挂满水蒸气结成的冰霜。赤着手,一会儿抄在袖子里,一会儿放在嘴边不停的用嘴呵气取暖。胡子上也是挂满冰凌。
这时候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代,老关东人都叫“鬼呲牙”,天似亮非亮,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凌晨五点左右,连鬼都会冻的呲牙,这个时候也正是平常人们精神状态最差的时候。
天很冷,可围子上值岗巡逻的庄丁却个个精神抖擞,老爷子早早就下了命令,时代不太平了,官匪勾结,匪患横行,为了保好家园,过个平安年,这个时候更是疏忽不得。
为此,不光在春节来临之前加岗加哨,加大了巡逻的力度,而且对晚上巡逻的更是按时供应热水,每人加发一件棉衣,一双棉靰鞡,一副羊皮手闷子。
提起靰鞡鞋和手闷子,可是东北人的宝贝。
靰鞡是一种东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这种鞋就是在零下四十几度穿着都不会冻脚。制作方法也很特别,先将牛皮或者马皮熟好后用谷草熏成杏黄色,用一块大皮子向内翻卷,鞋头部位抽出一圈均匀的“包子褶”,后跟儿缝好,鞋的主体就算做好了,褶儿的后边脚面部分再另外用一块小皮子做成一个凸起的“鞋舌头”,鞋帮儿再用皮条子做成“耳子”用来穿鞋带儿,这样一个靰鞡基本上就做成了。
做工好点儿的为了穿着方便还会在鞋跟上再钉上提把儿,过去冬天的雪较大,为了防止雪灌进鞋里,还会在鞋面上装上很长一段脚腕,穿的时候可以用皮绳绑起来作为绑腿。
靰鞡做好以后穿的时候还要在里边絮上靰鞡草,所以一般这种鞋要比其他的鞋大一些,长一些,没有具体的鞋号。
穿靰鞡的习俗在东北延续流传了很多年,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还保留着冬天穿靰鞡鞋的习惯。
刘府院内,老爷子刘寿才写好的几副对联摆在桌子上还没有粘贴,老爷子倒背着手在厅内慢慢的踱着步,眉头紧锁,似有所思。
已然大年三十了,按照习俗是该请财神,贴春联的时候了。可刘府现在却为了等大少爷而一切都暂停了!
早在一个月前,老爷子就收到儿子的来信,说是学有所成,今年要回来过年,儿子在外边学艺一晃就是十年未归,老爷子听到这个消息能不高兴吗?所以从过了腊八开始,刘府上下就开始准备,杀猪宰羊而且对仆人们也格外加赏每人五个大子儿。
刘府几代可谓是人丁兴旺,唯有当家人刘寿才,直到四十多岁才算老来得子,生的这么一个独子,那么少公子在刘家大院的地位是可想而知,老太爷可谓是捧在手上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老太爷认为是老天眷顾,为了感谢上天,给儿子取名国栋。
虽说刘府上下都对这位少公子宠爱有加,但老太爷在少公子的教育上却是一点都不马虎,三岁开始请老师启蒙,读四书五经,习春秋礼仪、六岁开始练拳脚强筋骨,八岁更是送到二龙山师从拳师赵化龙,学习国文,练习南拳北腿。
转眼就是十年过去了,为了能让儿子专心习武,老爷子这十年间是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儿子,现在儿子马上就要回来了,老爷子心里的激动自然是难以言表的。可已经是大年三十了,儿子怎么还没有到呢,这世道,兵荒马乱的,不会是路上遇到什么麻烦了吧?种种疑惑和猜想不断在老爷子的脑海中闪现,但又都被老爷子一次次推翻,不会的,一定不会的。肯定是路上因为天气原因耽搁了,儿子马上就会到家了。
十年了,整整十年了。儿子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肯定是长高了,也长壮了,现在是圆脸还是方脸呢?十八岁了,是大人了,学成归来,文韬武略,以后定可撑起刘家的一片基业了。想着想着,老爷子脸上又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忽然,一巡逻的家将慌慌张张跑进内堂。
“老爷,老爷,少爷,少爷!”
刘寿才浑身一个机灵;“别慌张,慢慢说,少爷怎么了?”
“少爷,少爷,少爷回来啦!”家将由于跑的急,缓了几口气才说出话来。
“啊!少爷回来了。”刘寿才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了许多,“在哪儿?快带我去迎接少爷。”
家将回来报信跑的急,出了一头的汗,这会儿才算是舒了口气,把帽子摘下来拎在手里,头上腾腾的冒着热气,像刚掀开锅的蒸笼。
土匪虽然看着表面风风光光,但也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可以说土匪那是脑袋瓜子别在裤腰沿子上的凶险职业,人们不是被逼无奈还是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虽然说各地土匪猖獗肆虐,但终究还是行有行规,土匪也有土匪的规矩,并不完全向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凶神恶煞。
对于土匪没有统一的定义界定,按照不同的分类,有烟匪、林匪、山匪、兵匪等等;按人数的多寡有可以分为散匪、绿林、绺子以及各种帮会等等。
由于各地文化上的差异,对土匪的称呼也各不相同,比如说在山东,叫土匪为“响马”;在中原的河南、河北等地,称呼土匪叫“老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统一称为“胡子”或“土匪”
“胡子”或者“红胡子”,是东北人对土匪的特称。
细说“胡子”的来历,众说不一。但主要有三种起源。
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说从前有一家兄弟十八个,家里是非常的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儿子大了都讨不到媳妇,清一色的光棍儿,老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没办法,为了出路,对他们说:你们兄弟都出去谋生吧,一年后回来见我,看看你们都学了什么手艺、懂了哪些道理、长了哪些见识、能出息啥样儿?
众兄弟叩拜完老妈妈后,收拾完简单的行囊就上路了。他们走了整整一年,看见的都是穷人穷、富人富、穷人多、富人少、穷人受冻挨饿、妇人却是花天酒地,所到之处,处处都是不公平,到处都是苦难。于是,他们一商量,回到家,对老妈妈说:“这个天下,太不公平了。”
“这话咋讲?”老娘问。
“穷人穷死,富人富死,天下就没有穷苦人的出路。”
“那你们想咋办?”
“世上什么行业都有,就是缺少一个杀富济贫的行业!”儿子们说。
老娘一听可吓坏了:“这个你们可不能做,你们一杀人、一抢劫,别人早晚会认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们以后可怎么生活啊?”
“我们想好了,娘,我们都戴上面具,面具上再画上胡子,插上一些毛,别人就认不出我们是谁了,这样就安全了!”
就这样,他们化好妆,出去杀富济贫去了,这就是管土匪叫胡子的一种来由。后来,由于官府抓捕,他们也要各处飘荡,常年累月的在山里野外,很少能剃头刮脸,时间长了,一个个长发披散,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胡子”了。
在东北,还有人把土匪叫做“红胡子”,尤其在吉林省,这也是有来历的,相传在清末年间,东北土匪一般都用土枪,平时枪口处堵一塞木,塞木上系着红缨。当要射击时便将塞木取出衔在口中,远处望去就像红色的胡子,所以人们称土匪为“红胡子”。对此还有一种说法是和俄罗斯人有关,在日俄战争期间,俄国老毛子经常越过边界烧杀抢掠,尤其是哥萨克人,他们生性残忍,经常到我国境内抢劫财物、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因为俄国人都留有大胡子,东北老百姓又管俄罗斯人叫“红胡子”久而久之,中国的土匪也就跟着沾了胡子的光,胡子成为泛称。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由于北方的土匪多啸聚深山老林,为的是防止互相蚕食,或者防止政府和地方武装清剿。隔断时间出来打家劫舍一番,然后又在老巢挥霍,时间一长胡子长得长了,又没有时间打理,另外,由于东北的天气严寒,胡子长了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自然就都长着乱糟糟的长胡子,所以当地人一看这种长相的人就是土匪。见到都四处躲避,时间长了,“胡子”就成了土匪的别称,尽管后来土匪也意识到这一点,拉了理发师入伙,让匪友们能够打理,注重公众形象,以免打草惊蛇,但为时已晚,“胡子”的称号就一直延续至今。
东北的年味儿是特别浓厚的,在旧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生活极其困难,东北的冬天又特别的冷特别的漫长,每年秋收过后,没有事儿干的人们就开始进入漫长的“猫冬”季节。
“猫冬”是东北方言,顾名思义,就是猫在家里不出去,以躲避冬天的寒冷。“猫”在东北土话有“躲藏”的意思,由于东北恶劣的气候条件,冬天无事可做的人们就围坐在热炕头,每天用火盘扒好火,男人打着纸牌,女人一边唠嗑儿,一边做点儿针线活儿打发无聊的时光,小孩子则在炕上围着大人们爬来爬去的嬉戏取闹。
所以整个冬天最热闹的就数过年了,虽然那时候过年不能像现在一样下馆子,吃大餐,但过年了总可以吃几顿白面饺子或者大米饭,饱饱口福,家境好些的还会添置几件新衣服,增添不少喜气,所以小孩儿盼,大人也盼望着。
时值社会动荡,但是,过年还是马虎不得的,欢欢喜喜,讨个吉利,以图明年一年能大吉大利!
第六百五十八章 土匪来了(一)
在东北,过年是非常隆重的事情,要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从进了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张罗过年开始,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年才算结束,人们才开始不断的回归生活,又开始下一年的安排。
东北年味儿浓,讲究也特别多。有一首民谣生动的体现了东北过年的氛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磕头。
这首民谣基本上把东北农村过年的习俗描绘的很真实了,基本上要做几项大的准备工作。为了除旧迎新,首先就是做一次大的扫除,扫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开始;然后就是为了春节能吃上肉要准备杀猪,一直到现在,东北农村在冬季来临的时候也会提前把猪杀掉,然后用冰冻起来,什么时候要吃肉了,就拿出一块儿,杀猪的时候一般都要宴请左邻右舍热热闹闹的摆几桌酒席。
接下来就是置办年货和蒸馒头了,过年了为了图个喜庆,也为明年博个好彩头,家境好点的都回置办点年货或者新衣服、碗筷等,以图人丁兴旺。因为东北做饭都是用的地锅,春节人较多的时候忙不过来,所以就提前蒸好几锅馒头备用,另外就是春节祭祖摆供品用。忙完了这些就是等着过年放鞭炮了。
连年的战祸使东北大地满目疮痍,民不聊生,饥饿和贫穷笼罩在东北大地上空。但刘家围子今年的大年却显得格外热闹,大院内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人人脸上洋溢着这个战乱年代少见的笑容。
唯有刘府的大管家高德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就带着几个庄丁赶到围子前,此时跳着脚不停向远处张望,好像很是焦急的在期盼着什么,高德个子不高,眉毛高挑,眼睛不大却显得很是有神,宽厚的下巴上一绺浓密的山羊胡,头上只戴了一顶狗皮毡帽,帽檐儿的毛毛上挂满水蒸气结成的冰霜。赤着手,一会儿抄在袖子里,一会儿放在嘴边不停的用嘴呵气取暖。胡子上也是挂满冰凌。
这时候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时代,老关东人都叫“鬼呲牙”,天似亮非亮,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凌晨五点左右,连鬼都会冻的呲牙,这个时候也正是平常人们精神状态最差的时候。
天很冷,可围子上值岗巡逻的庄丁却个个精神抖擞,老爷子早早就下了命令,时代不太平了,官匪勾结,匪患横行,为了保好家园,过个平安年,这个时候更是疏忽不得。
为此,不光在春节来临之前加岗加哨,加大了巡逻的力度,而且对晚上巡逻的更是按时供应热水,每人加发一件棉衣,一双棉靰鞡,一副羊皮手闷子。
提起靰鞡鞋和手闷子,可是东北人的宝贝。
靰鞡是一种东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这种鞋就是在零下四十几度穿着都不会冻脚。制作方法也很特别,先将牛皮或者马皮熟好后用谷草熏成杏黄色,用一块大皮子向内翻卷,鞋头部位抽出一圈均匀的“包子褶”,后跟儿缝好,鞋的主体就算做好了,褶儿的后边脚面部分再另外用一块小皮子做成一个凸起的“鞋舌头”,鞋帮儿再用皮条子做成“耳子”用来穿鞋带儿,这样一个靰鞡基本上就做成了。
做工好点儿的为了穿着方便还会在鞋跟上再钉上提把儿,过去冬天的雪较大,为了防止雪灌进鞋里,还会在鞋面上装上很长一段脚腕,穿的时候可以用皮绳绑起来作为绑腿。
靰鞡做好以后穿的时候还要在里边絮上靰鞡草,所以一般这种鞋要比其他的鞋大一些,长一些,没有具体的鞋号。
穿靰鞡的习俗在东北延续流传了很多年,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还保留着冬天穿靰鞡鞋的习惯。
刘府院内,老爷子刘寿才写好的几副对联摆在桌子上还没有粘贴,老爷子倒背着手在厅内慢慢的踱着步,眉头紧锁,似有所思。
已然大年三十了,按照习俗是该请财神,贴春联的时候了。可刘府现在却为了等大少爷而一切都暂停了!
早在一个月前,老爷子就收到儿子的来信,说是学有所成,今年要回来过年,儿子在外边学艺一晃就是十年未归,老爷子听到这个消息能不高兴吗?所以从过了腊八开始,刘府上下就开始准备,杀猪宰羊而且对仆人们也格外加赏每人五个大子儿。
刘府几代可谓是人丁兴旺,唯有当家人刘寿才,直到四十多岁才算老来得子,生的这么一个独子,那么少公子在刘家大院的地位是可想而知,老太爷可谓是捧在手上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老太爷认为是老天眷顾,为了感谢上天,给儿子取名国栋。
虽说刘府上下都对这位少公子宠爱有加,但老太爷在少公子的教育上却是一点都不马虎,三岁开始请老师启蒙,读四书五经,习春秋礼仪、六岁开始练拳脚强筋骨,八岁更是送到二龙山师从拳师赵化龙,学习国文,练习南拳北腿。
转眼就是十年过去了,为了能让儿子专心习武,老爷子这十年间是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儿子,现在儿子马上就要回来了,老爷子心里的激动自然是难以言表的。可已经是大年三十了,儿子怎么还没有到呢,这世道,兵荒马乱的,不会是路上遇到什么麻烦了吧?种种疑惑和猜想不断在老爷子的脑海中闪现,但又都被老爷子一次次推翻,不会的,一定不会的。肯定是路上因为天气原因耽搁了,儿子马上就会到家了。
十年了,整整十年了。儿子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肯定是长高了,也长壮了,现在是圆脸还是方脸呢?十八岁了,是大人了,学成归来,文韬武略,以后定可撑起刘家的一片基业了。想着想着,老爷子脸上又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忽然,一巡逻的家将慌慌张张跑进内堂。
“老爷,老爷,少爷,少爷!”
刘寿才浑身一个机灵;“别慌张,慢慢说,少爷怎么了?”
“少爷,少爷,少爷回来啦!”家将由于跑的急,缓了几口气才说出话来。
“啊!少爷回来了。”刘寿才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了许多,“在哪儿?快带我去迎接少爷。”
家将回来报信跑的急,出了一头的汗,这会儿才算是舒了口气,把帽子摘下来拎在手里,头上腾腾的冒着热气,像刚掀开锅的蒸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