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小军阀

小军阀 第1372节

  回到基地后,他立即开始制定具体营救计划。空军参谋们的意见是:“若从地面强攻难以实施,那只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用伞兵跳伞,一是用滑翔机机降。但是,旅馆后面的着陆场对实施这两种方法来说都显得太小了,参战人数只能限制在20人左右,而对付饭店250人的警卫部队,至少要用同等数量的兵力。”

  参加过突袭贝尔格莱德和伏击蒙哥马利这两项大胆军事行动的王鼎对上述意见很不满,他毅然决定大胆采用滑翔机着陆的办法。

  德国空军司令施托尔腾从法国给他调来了12架滑翔机和90名伞兵。王鼎的具体计划有点像是在玩一场惊心动魄的特特技,1、2号机先行着陆,掩护后续机着陆;他乘坐3号机,同4号机一起营救墨索里尼,其余各机载运伞兵视情况支援并攻占缆车站台,阻止意军向山峰增援,然后用1架轻型飞机在悬崖顶部降落,将墨索里尼送到山脉西部低地的阿奎拉机场,从那儿将起送到希特勒的统帅部。他还进一步研究了打进饭店、撤出战斗、掩护支援等行动要点以及有关问题的细节。

  袭击前夜,王鼎集合起128名袭击队员以及全体飞行员,详细说明了这一行动计划及其巨大的危险性。最后他表示:“我们务必要争取成功。”

  10月6日,是预定袭击的日子。王鼎本来打算在早晨山上气流较稳定时期飞,但滑翔机未能按时到达。为了避开盟国战斗机的袭击,德国飞行员进行了几次费时的长距离迂回飞行,才于11时驾着拖曳飞机和12架滑翔机降落在罗马以南25公里的普拉特克·德·马雷基地,随即接到攻击的命令。起飞时间定于下午1时。

  意大利人有午休的习惯,这是一个有利的机会。利用袭击时间的推迟,王鼎派副手克林根贝格奔赴罗马,找到亲德的意大利苏莱蒂将军,告诉了他即将发起的袭击计划,要求他予以合作,到时说服监禁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卫兵不要反抗!

  苏莱蒂将军听了这个大胆的计划惊愕不已,但又不得不答应克林根贝格的要求。他立即被两个大汉塞进了等候在门口的吉普车。

  行动终于开始了。

  拖曳机的螺旋桨徐徐转动,带动滑翔机一架一架凌空而起。但当飞机在1500米穿出云层时,王鼎发现1、2号滑翔机不见了。原来,它们被陷在跑道的弹坑里,这就意味着只剩下20人直接参加袭击,在他们着陆时将没有人掩护。由于各机之间没有通信联络,拖曳飞机和滑翔机一旦升空就无法改变计划。

  这次行动使用的滑翔机是德国空军中最优良的DS-230滑翔机。DS-230是一种上单翼机,机长11.3米,翼展22米,它有一个用木头盖着的圆形钢构架,可以搭载一名驾驶员和10名乘员,最大曳航时速210公里。这种滑翔机在起飞后便要投掉其特大的机轮,在着陆时靠1个主滑橇。由于它的着陆速度低,因此很受喜欢。德国人为了减少着陆滑行距离,常常在滑橇上再缠上些有刺铁丝。

  10月的意大利,天气仍然潮湿,机舱里就更加闷热难当。队员们昏然无力,肥胖的苏莱蒂将军面色苍白,起喘吁吁。当飞到亚平宁山脉上空时,王鼎发现他在滑翔机内的位置视界不好,看不清下面的情况,抽出刀将两腿之间的布质舱底割了一个洞,他不时地弯下身子观察地面,并将所见情况大声告诉驾驶员。同时,机舱吹进一股新鲜空气,大家也感到好受多了,苏莱蒂将军的脸色也渐渐恢复了正常。

  半小时后,王鼎通过舱底的洞口看到了阿奎拉山谷,大萨索山快到了。由于1、2号机不在,他决定3号机第一个着陆,并让队员们戴上头盔,做好准备。把驾驶员引导到预定山峰后,王鼎告诉驾驶员使滑翔机与拖曳机脱钩。于是,他们就从3660米高空缓缓地划着圆圈盘旋降落,其余滑翔机尾随在后。

  驾驶员转向王鼎,露出惊疑的神色,他不相信所看到的就是预定的登陆场,万一撞到悬崖上,那么他们都得完蛋。王鼎又弯下身子谨慎地检查了一遍,然后向驾驶员骂道:“没错,就是这儿,再罗唢我们把你扔下去!”

  滑翔机继续降落,旅馆后面的那块空地实在太小,而且坡度也比想象的陡得多,上面还到处有岩石和松动的鹅卵石。但现在已无法返回,驾驶员开始拉杆使滑翔机减速。随后“咚”的一声钝响,滑翔机沉重地落在地上,摇晃着向前滑行,舱底裂开了,机翼也触地损坏,但总算平安着陆,人员没有受伤。飞机在距饭店18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王鼎第一个跃出机舱,向大门冲去。门口的卫兵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是飞机遇险迫降,反而跑过来准备救援。他们立即被解除了武装。后面的4名突击队员迅速占领了门口的机枪阵地。门左边的土堆上有一名哨兵,似乎刚反应过来,举枪正准备射击。

  此时苏莱蒂将军一声高喊:“不要开枪!”

  迅即他也束手就擒!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代号——突击!

  这时,另外3架滑翔机也安全降落,只是在滑过岩石时,机翼均被撞坏。各机人员集结在一起,无1人受伤。但有一架滑翔机因未找到着陆场,撞毁在丛林和岩石上,人员损失惨重。其余5架滑翔机向山谷和缆车站台滑去。

  王鼎带队冲入院内。靠门口的耳房里,1名意大利士兵正坐在电台前准备发报。王鼎一脚踢翻了他的座椅,顺手用枪托捣毁了电台。这时,王鼎看到室外有个阳台,他踩着1名队员的肩膀跳了出去。

  突然,他发现在对面的窗口,墨索里尼正像看守他的士兵一样,发呆地观看着这次袭击。被捕这一段时间以来,他被辗转拘禁在许多地方,对一切都感到麻木了,王鼎赶忙用德语喊道:

  “快从窗子里跳出来!”

  墨索里尼呆若木鸡,憔悴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后到的突击队员们成群结队地涌进旅馆,同卫兵交火,并打散了从山下冲来的援兵。意军的抵抗不一会儿就结束了。

  王鼎跑步登上附近的台阶,从两个年轻的意大利军官手里救出墨索里尼,并命令突击队员施贝尔中尉保护墨索里尼先到一个房间休息。

  这时,10架滑翔机均已着陆,所有的意大利士兵在一名上校的带领下全部投降。到此,整个营救过程只用了4分钟。

  王鼎来到墨索里尼所在的房间,跑到这位胡子老长的前意大利政府首脑面前,“啪”的敬了一个军礼:“尊敬的领袖,我的大总统王恒岳和德国希特勒元首命令我营救您,您自由了!”

  墨索里尼欣喜若狂,激动地紧紧抱住王鼎说道:“我知道我的朋友王和阿道夫是不会抛弃我的!”

  他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

  有趣的是,负责警卫墨索里尼的库耶里将军,这天偶然也来到大萨索山,不幸也乖乖地做了德军的俘虏。

  现在剩下的问题是如何把墨索里尼从山顶送到希特勒那里。

  王鼎未能用电台与阿奎拉机场取得联系,因而不知道营救用的飞机是否确实等在那里,只好按备份计划呼叫一架轻型“汉莎”飞机在下面山谷的缆车站台附近降落。飞机来了,但在着陆时期落架受损,不能再起飞。现在只剩下一个机会:德国的下牌飞行员格洛克上尉正驾驶着1架“弗塞勒怪鸟”式飞机在山头上盘旋侦察。王鼎向他发出作好试降准备的信号。

  每一个人,包括墨索里尼在内,都动手清除这块小小场地上撞毁的滑翔机残骸和一些小鹅卵石,然后格洛克试行着陆。在稀薄的空气中,“弗塞勒怪鸟”飞机很快就以几乎失速的速度侧滑进来,接着就在这块倾斜的着陆场上对着上坡,连滑带跳地停了下来,并没有受到损坏。真幸运,王鼎长吁了一口气。

  万一飞机受损不能起飞,那么这个小着陆场就真成了垃圾堆,他们可真走不了了。

  下一步就是要让墨索里尼乘这架飞机逃走。格洛克认为这架小飞机只能载1个人,根本不可能同时装下墨索里尼和王鼎两个“重量级”人物。

  但是,王鼎不想让已经到手的荣誉再分给其他人,他坚持一定要随同这架飞机一起飞走。经过协商,飞行员格洛克意识到这一胆大包天的怪人的后台一定是个强硬人物,于是,3人爬进了停在倾斜的着陆场边缘的飞机。

  场地太小,飞机不可能达到起飞所需的速度,必须想别的办法。格洛克让12名士兵聚集在小小的机身周围,用力抓紧机翼,叉开两腿,向后拉住这架飞机。格洛克踩着刹车,把发动机油门加到最大。当他放开刹车,发出了让12名士兵松手的信号后,飞机猛地向前一冲,然后就吼叫着向下坡滑去。

  飞机起落架碰在一个大鹅卵石上,但是格洛克终于使飞机保持了平稳。未等完全加速,飞机就已滑离崖边,一头向山谷跌去!

  墨索里尼惊恐地捂上双眼……

  这是格洛克认为可行的唯一方法。飞机未充分加速而强行拉起,只能导致飞机失速坠毁,只有先让飞机向山底俯冲以获得飞行速度,才能有效地控制飞机。格洛克不愧是王牌飞行员,慢慢地,机头终于拉了起来。

  “弗塞勒怪鸟”飞机机型小,速度慢,到达普拉特克·马雷机场时,已快下午4点钟了。墨索里尼和王鼎匆忙换乘一架德国的“亨克尔”轰炸机,向维也纳飞去。

  当晚,他们住进了帝国饭店。蒋百里、希特勒、希姆莱、戈林、凯特尔等相继打来电话向他们表示祝贺。

  翌日,墨索里尼飞往慕尼黑,见到了已逃出意大利的妻子和两个孩子。10月8日,他在腊斯登堡同希特勒重逢。

  突袭成功了。王鼎因此而被希特勒授予骑士十字勋章。对他的祝贺电报纷至沓来,在柏林和维也纳,庆祝大会接连不断。柏林的报纸把王鼎的这次奇袭称为“魔鬼的杰作”。

  “你做得很好。”蒋百里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是一次成功的营救。春轩,我向你表示祝贺!”

  “谢谢!”王鼎身子站得笔直得道。随即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元帅,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一定要营救墨索里尼?我和弗里茨·克林根贝格一致认为意大利如果换上一个人来领导的话也许更好。”

  “也许更差?”蒋百里反问了他一句:“我们需要维持意大利的现状,我们需要的不是意大利的军队在战场上如何英勇善战,而是一个独裁者继续统治着这个国家。”

  “是的,我明白了。”王鼎大声回答道。

  墨索里尼被救出来了,但巴多利奥政府已向盟军投降,而现在彻底解决意大利问题的时候也已经到了。

  尽管巴多利奥秘密的向盟军投降,却还信誓旦旦的向中德两国保证,意大利绝不会背叛轴心国。

  但是意大利却已经失去了中德两国的信任……
首节 上一节 1372/1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锦衣为王

下一篇:国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