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阀 第1291节
抵抗最顽强的大多是锡克族人,他们的枪法奇准,用老式的温彻斯特步枪打死了一些中国士兵步兵。
中国军队在战车的支援下轻松的占领了斯图堰崔克。但他们并没有停止进攻,而是迅速的又把目光投放到了下一个目标:
兰加尼!
天黑了……
黑夜中响起英军寇蒂斯式和喷火式飞机的引擎声显得特别清晰。
所有的车灯一下子熄灭了,中国士兵又在黑暗中摸索。英机投下两颗照明弹,然后俯冲扫射了一通,又投了几枚小炸弹,就飞回去了。
邓华夏估计它们的基地在南方。显然,英军在马来半岛还有不可忽视的力量。他甚至怀疑,英军一旦明白面对的中国士兵只有一个轻装甲师,会不会轻易撤到。
在邓华夏战车营向前推进时,孙连仲早就在计划下一步行动了。他不愿看到英军逃走,他要把兰加尼守军包围消灭。
在战争中重要的不是占领多少地方,而是消灭敌人的技术装备和兵员。其战术原则很像海战的原则,搜索并消灭敌人的舰队。
孙连仲命令海军航空兵派出飞机,冒险在兰加尼机场降落。据空军报告,那个机场已被放弃。一群突击队员将在兰加尼东方和北方的三条小道上埋设地雷,阻止兰加尼的英军车队的撤退。
孙连仲还下令苏星曼中校的战车营派出一个战车连日夜兼程北上,从东方切断兰加尼的道路。他要围歼兰加尼守军。
不过英军已经在兰加尼设置下了重兵,他们显然是决定死守这里了……
进攻发起之前,孙连仲派人带着最后通牒到兰加尼去劝降。但是劝降却在英国人面前碰了壁。这名军官被蒙着眼睛送回来,敌人根本不打算投降。
孙连仲不甘心,在下午又把他派去了。结果还是一样,使者带回来一封字迹潦草的信:
我们决不投降。
这就是英国军人的作风。他们不是法国人,也不是暹罗人。英国军人是最优秀的军人之一,用不了很久,孙连仲就见识到他们的抵抗力了。兰加尼只能通过武力解决,想不付出代价是根本不可能的。
前线的孙立人把兵力重新部署在南方。南方英军疏于防范。他选择了一处低矮的城墙缺口,调整了大炮的射距,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式的进攻。
当大炮和88毫米高射炮把城墙打塌时,机枪营的步兵冲入了缺口。他们遭到兰加尼中英军的反冲锋。正在这时,10辆“电”式6型战车及时赶到了。
突破口迅速撕开,邓华夏和孙立人都乘坐战车冲入城堡,战车在街上横冲直撞,用机枪扫射惊慌失措的英国兵。
半小时后,兰加尼镇被一切为二。东半部的英军开始沿城墙向东和东北方向溃逃,正好遇上了前一天孙连仲部署的地雷和机枪火力。
逃敌被击溃了,大部分投降,小部分消失在丛林中……
兰加尼守军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因为他们估计中国士兵一定会从西边进攻。当镇子中心乱窝后,英军动摇了。从指挥官到士兵,人人都想抢到卡车逃命……
邓华夏的战车横在镇子中央,一炮又一炮地射击,把一辆辆英军卡车打得纷纷起火。道路立即被阻塞了,英军已经无路可逃。孙立人下令招降,一位英国将军绅士般地接受了投降的命令。
兰加尼被孙立人仅用半天的时间就攻占了!
从登陆马来半岛到现在,中国军队一路势如破竹!
第九百九十九章 狂飙疾进
英国人的空中力量明显不足!
英军在马来半岛的空军战斗机中队所配备的水牛战斗机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体型过大及装备不佳;零件供应不足;支援人员不足;飞机场面对空中攻击防守困难;缺乏清楚及协调一致的指挥结构;皇家空军及皇家澳大利亚空军中队及人员间的敌对主义;没有经验的飞行员缺乏适当训练,他们在战事爆发之后付出惨重代价……
剩下的攻击战机都是过时的种类:布伦亨式、洛克希德赫德逊式轻型轰炸机及威格士式鱼雷轰炸机……这些飞机根本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天空都被中国人的飞机占领了……
地面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也同样狂飙突进!
但是英国人并没有放弃,英国,这是一个奇怪的国家。
1554年玛丽女王和西班牙王子菲利普结婚,天主教成为英国国教,大批信奉新教的平民、贵族和教士被砍头或烧死在火刑柱上。虽然叛乱被平息,但英国举国上下充满了对玛丽女王的仇恨。
正如新教主教拉蒂默在火刑柱前所说的那句话:“上帝保佑,我们今天将在英格兰烧起永不熄灭的火炬。”
玛丽女王死后,伊丽莎白女王即位,英国开始走向兴盛的起跑线。伊丽莎白精明狡黠、深谋远虑,既小心谨慎又能纵横捭阖。而且她头脑敏锐,知人善任。虽然女王也有女人优柔寡断、吝啬小气的弱点,思想阴郁、喜怒无常,但她赢得的崇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国王,她即位的1558年11月17日,几乎每一个英国孩子都能脱口说出。
伊丽莎白从小就是新教徒。她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和才干的新教徒大臣,他们帮助她度过了英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迎来了一个伟大时代的黎明。
伊丽莎白女王限制了比新教更激进的清教徒,她杀死了从罗马教廷派来的狂热的天主教传教士,监禁了对她王位威胁最大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为了防止因婚姻而引起的内战和外战,她一直独身以保持英国的稳定。
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帝国对伊丽莎白恨之入骨,西班牙王室不断策划阴谋,企图杀害英国女王并扶植信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在一个名为巴宾顿的英国天主教徒的密谋被揭穿后,新教的大臣坚决主张杀死玛丽。
伊丽莎白签署了死刑判决书,又一位英国王室成员因为信仰而掉了脑袋。
玛丽女王之死使西班牙国王在英国复辟天主教的幻梦彻底破灭了,取而代之的只剩下战争手段。西班牙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就拥有了世界第一流的庞大舰队。菲利普亲王打算像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一样彻底征服信异教的英格兰。
英国没有值得一提的舰队,却有一些胆大包天的海盗和冒险家。其中一个人写道:
“一个人如果怕死而不愿为国效劳,不愿为自己争光,那么他虽生犹死。人总有一死,但荣誉永世长存。”
英格兰的盟友是低地国家尼德兰,也就是信奉新教的荷兰,当时西班牙军队正在那里镇压异教徒。荷兰人拖住了西班牙的陆军,使英国舰队放手同帕尔马公爵指挥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大战一场。
西班牙舰队彻底失败了,踏上不列颠的计划成为泡影。战前伊丽莎白女王曾有一段精彩的阅兵演说:
“我不会对我可爱而忠诚的人民持不信任的态度,只有暴君才有这种疑虑。你们从我一贯的行动中可以看出,我根据上帝的意旨,把自己的力量和安全寄托在人民的赤诚之中。所以,我来到你们中间,决心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与你们同生死,共患难。为了上帝,为了我的王国,为了我的臣民,为了我的荣誉,为了我的祖先,我不惜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我知道自己是个女人,力微体弱,但是我有国王的心胸,特别是有英格兰国王的心胸,藐视胆敢犯我国土的帕尔马或任何欧洲君主!”
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胜利的激情中写了《约翰王》一剧,其中的一句台词引起了英国人深深的共鸣:
“尽管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敌人,向我们三面进攻,我们也可以击退他们。只要英格兰对自己尽忠,天大的灾祸都不能震撼我们的心胸。”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的装甲兵团突破西线,张伯伦政府辞职,英王授权丘吉尔组阁。
邱吉尔的一生都在为这一天作着准备。他精力过人,文才横溢,辩术超群,当过各种政府要职。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英国本土几乎没有什么重武器了。法国投降后,不列颠面临着自诺曼底人入侵以来最危险的时刻,甚至比拿破仑入侵的威胁更为严重。多亏英国还有舰队,也还有一支值得自豪的空军。
中国军队在战车的支援下轻松的占领了斯图堰崔克。但他们并没有停止进攻,而是迅速的又把目光投放到了下一个目标:
兰加尼!
天黑了……
黑夜中响起英军寇蒂斯式和喷火式飞机的引擎声显得特别清晰。
所有的车灯一下子熄灭了,中国士兵又在黑暗中摸索。英机投下两颗照明弹,然后俯冲扫射了一通,又投了几枚小炸弹,就飞回去了。
邓华夏估计它们的基地在南方。显然,英军在马来半岛还有不可忽视的力量。他甚至怀疑,英军一旦明白面对的中国士兵只有一个轻装甲师,会不会轻易撤到。
在邓华夏战车营向前推进时,孙连仲早就在计划下一步行动了。他不愿看到英军逃走,他要把兰加尼守军包围消灭。
在战争中重要的不是占领多少地方,而是消灭敌人的技术装备和兵员。其战术原则很像海战的原则,搜索并消灭敌人的舰队。
孙连仲命令海军航空兵派出飞机,冒险在兰加尼机场降落。据空军报告,那个机场已被放弃。一群突击队员将在兰加尼东方和北方的三条小道上埋设地雷,阻止兰加尼的英军车队的撤退。
孙连仲还下令苏星曼中校的战车营派出一个战车连日夜兼程北上,从东方切断兰加尼的道路。他要围歼兰加尼守军。
不过英军已经在兰加尼设置下了重兵,他们显然是决定死守这里了……
进攻发起之前,孙连仲派人带着最后通牒到兰加尼去劝降。但是劝降却在英国人面前碰了壁。这名军官被蒙着眼睛送回来,敌人根本不打算投降。
孙连仲不甘心,在下午又把他派去了。结果还是一样,使者带回来一封字迹潦草的信:
我们决不投降。
这就是英国军人的作风。他们不是法国人,也不是暹罗人。英国军人是最优秀的军人之一,用不了很久,孙连仲就见识到他们的抵抗力了。兰加尼只能通过武力解决,想不付出代价是根本不可能的。
前线的孙立人把兵力重新部署在南方。南方英军疏于防范。他选择了一处低矮的城墙缺口,调整了大炮的射距,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式的进攻。
当大炮和88毫米高射炮把城墙打塌时,机枪营的步兵冲入了缺口。他们遭到兰加尼中英军的反冲锋。正在这时,10辆“电”式6型战车及时赶到了。
突破口迅速撕开,邓华夏和孙立人都乘坐战车冲入城堡,战车在街上横冲直撞,用机枪扫射惊慌失措的英国兵。
半小时后,兰加尼镇被一切为二。东半部的英军开始沿城墙向东和东北方向溃逃,正好遇上了前一天孙连仲部署的地雷和机枪火力。
逃敌被击溃了,大部分投降,小部分消失在丛林中……
兰加尼守军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因为他们估计中国士兵一定会从西边进攻。当镇子中心乱窝后,英军动摇了。从指挥官到士兵,人人都想抢到卡车逃命……
邓华夏的战车横在镇子中央,一炮又一炮地射击,把一辆辆英军卡车打得纷纷起火。道路立即被阻塞了,英军已经无路可逃。孙立人下令招降,一位英国将军绅士般地接受了投降的命令。
兰加尼被孙立人仅用半天的时间就攻占了!
从登陆马来半岛到现在,中国军队一路势如破竹!
第九百九十九章 狂飙疾进
英国人的空中力量明显不足!
英军在马来半岛的空军战斗机中队所配备的水牛战斗机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体型过大及装备不佳;零件供应不足;支援人员不足;飞机场面对空中攻击防守困难;缺乏清楚及协调一致的指挥结构;皇家空军及皇家澳大利亚空军中队及人员间的敌对主义;没有经验的飞行员缺乏适当训练,他们在战事爆发之后付出惨重代价……
剩下的攻击战机都是过时的种类:布伦亨式、洛克希德赫德逊式轻型轰炸机及威格士式鱼雷轰炸机……这些飞机根本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天空都被中国人的飞机占领了……
地面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也同样狂飙突进!
但是英国人并没有放弃,英国,这是一个奇怪的国家。
1554年玛丽女王和西班牙王子菲利普结婚,天主教成为英国国教,大批信奉新教的平民、贵族和教士被砍头或烧死在火刑柱上。虽然叛乱被平息,但英国举国上下充满了对玛丽女王的仇恨。
正如新教主教拉蒂默在火刑柱前所说的那句话:“上帝保佑,我们今天将在英格兰烧起永不熄灭的火炬。”
玛丽女王死后,伊丽莎白女王即位,英国开始走向兴盛的起跑线。伊丽莎白精明狡黠、深谋远虑,既小心谨慎又能纵横捭阖。而且她头脑敏锐,知人善任。虽然女王也有女人优柔寡断、吝啬小气的弱点,思想阴郁、喜怒无常,但她赢得的崇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国王,她即位的1558年11月17日,几乎每一个英国孩子都能脱口说出。
伊丽莎白从小就是新教徒。她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和才干的新教徒大臣,他们帮助她度过了英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迎来了一个伟大时代的黎明。
伊丽莎白女王限制了比新教更激进的清教徒,她杀死了从罗马教廷派来的狂热的天主教传教士,监禁了对她王位威胁最大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为了防止因婚姻而引起的内战和外战,她一直独身以保持英国的稳定。
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帝国对伊丽莎白恨之入骨,西班牙王室不断策划阴谋,企图杀害英国女王并扶植信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在一个名为巴宾顿的英国天主教徒的密谋被揭穿后,新教的大臣坚决主张杀死玛丽。
伊丽莎白签署了死刑判决书,又一位英国王室成员因为信仰而掉了脑袋。
玛丽女王之死使西班牙国王在英国复辟天主教的幻梦彻底破灭了,取而代之的只剩下战争手段。西班牙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就拥有了世界第一流的庞大舰队。菲利普亲王打算像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一样彻底征服信异教的英格兰。
英国没有值得一提的舰队,却有一些胆大包天的海盗和冒险家。其中一个人写道:
“一个人如果怕死而不愿为国效劳,不愿为自己争光,那么他虽生犹死。人总有一死,但荣誉永世长存。”
英格兰的盟友是低地国家尼德兰,也就是信奉新教的荷兰,当时西班牙军队正在那里镇压异教徒。荷兰人拖住了西班牙的陆军,使英国舰队放手同帕尔马公爵指挥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大战一场。
西班牙舰队彻底失败了,踏上不列颠的计划成为泡影。战前伊丽莎白女王曾有一段精彩的阅兵演说:
“我不会对我可爱而忠诚的人民持不信任的态度,只有暴君才有这种疑虑。你们从我一贯的行动中可以看出,我根据上帝的意旨,把自己的力量和安全寄托在人民的赤诚之中。所以,我来到你们中间,决心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与你们同生死,共患难。为了上帝,为了我的王国,为了我的臣民,为了我的荣誉,为了我的祖先,我不惜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我知道自己是个女人,力微体弱,但是我有国王的心胸,特别是有英格兰国王的心胸,藐视胆敢犯我国土的帕尔马或任何欧洲君主!”
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胜利的激情中写了《约翰王》一剧,其中的一句台词引起了英国人深深的共鸣:
“尽管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敌人,向我们三面进攻,我们也可以击退他们。只要英格兰对自己尽忠,天大的灾祸都不能震撼我们的心胸。”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的装甲兵团突破西线,张伯伦政府辞职,英王授权丘吉尔组阁。
邱吉尔的一生都在为这一天作着准备。他精力过人,文才横溢,辩术超群,当过各种政府要职。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英国本土几乎没有什么重武器了。法国投降后,不列颠面临着自诺曼底人入侵以来最危险的时刻,甚至比拿破仑入侵的威胁更为严重。多亏英国还有舰队,也还有一支值得自豪的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