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陆权强国 第441节
袁世凯眉头微皱,很快就又笑了,“连革命党的河南都督都给解决了,这收获已经不小了。湖北入豫的军队不需要多担心,尤其是那李汉的部队,他无论要夺川督还是鄂督,都必须很快把军队从河南撤回去,河南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北方是咱们的根本,北方稳了,咱们北洋的班底团结了,那就什么也不必怕。这乱世,终究还是要靠枪炮终结,对了还有什么消息吗?”
阮忠枢点了点头,道:“最后一件,上海地方报纸都在传,孙文回来了!”
“是吗?”
袁世凯眼睛猛地瞪得很大,随即嘴角笑意浓烈了起来,阮忠枢离得近,分明能够听到一句喃语:“回来了,终于回来了。那么,我的这步棋子终于可以动了!”
他可能觉得自己话说得多了,挥手让阮忠枢退了下去。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待在屋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随后的几日之中,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很奇怪的景象。在长江中游一线,南北两军已经完全停火。但是北洋军的举止很奇怪,一会通电南方说不要忽略了北方军人的战斗力和决心,一会又联名通电请清室退位。在北方,北洋军却盯着那些起义的民党军队狠剿猛打。河南因为在李汉的运作之下,被纳入了停战协议的省份之中,导致第三镇跟第五镇、第六镇回合之后,似乎为安南方之心,很快第五镇就被调往山西强攻大同、太原。山西大都督阎锡山没多久就被赶出了太原,往晋西地区逃去。
在南方,十三省的代表都盯着才回到上海的孙文。各省内部现在也是纷乱不堪。湖南起事的两位正副都督焦达峰等都已经被杀,各省的军政分府四下林立,荆楚镇守使李汉派遣两军入川,分别成立了川东跟川北军政府,拒绝承认成都政权跟川督,同时,湖北地区开始传出拥立荆楚镇守使李汉继任鄂督的呼声,尤以军队声音最为响亮。面对着革命之后各省混乱的局面,大家都在等着孙文这位传说携带巨额革命款项归国的同盟会总理来收拾局面,结束混乱。
03日,各省代表会议决定临时政府改设南京,并决定会议移往南京召开。陈其美、程德全,汤寿潜三都督约集各省留沪代表开会,议决暂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举孙文、黄兴为正副元帅,并推大元帅负责组织临时政府。同时,各省代表会议议决‘南北议和条款’,以伍廷芳为代表与袁世凯议和。
第二日,清廷授袁世凯为全权大臣,令其委代表驰赴南方商讨大局。次日袁以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南下议和。而大清,已经不是在等待咽气了,而是正在死亡,只差发丧了。
同日,清廷授袁世凯为全权大臣,令其委代表驰赴南方商讨大局。次日袁以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南下议和。而大清,已经不是在等待咽气了,而是正在死亡,只差发丧了。
于此同时,汉阳城中,李汉跟他的情报官独自两人待在一间屋子内,屋内的气氛并不算多好!李汉面前摆着两份情报,都是他的情报官从各处弄来的。
“是吗,我还在奇怪呢,武昌在么突然传出来要我继任鄂督的风声呢……这股风吹得有点邪,背后若说没有人在推动那是不可能的!东来,这几天辛苦你了!”
李汉揉了揉太阳穴,“昨天,先是胡玉珍拐弯抹角的跟我询问是不是有这个意思;接着熊秉坤也过来问我,是不是要争鄂督之位。我当时还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呢,而看他的表情,却明白的告诉了我!这很不好,刚刚送走了吴兆麟,我们谈不上什么好关系,不过他却也出来劝我,湖北已经乱不得了!又把我弄得一头雾水,感情是有人在后面煽风点火,这是逼我尽快做出抉择呢!”
他的脸上表情说不出的难看,从前几日开始军中就开始传他要争夺鄂督之位,并且这消息越传越夸张、越穿越过分,以至于等到正在忙于处理其他事情的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收拾局面了,不仅汉阳,甚至武昌那边也都传开了,这叫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他十分恼火!
湖北,李汉从来都没想过要放弃,但是鄂督,这个位子他暂时却没有任何的想法。天下第一都督是非太多了,以至以他的威望,是根本坐不稳这个位子的,还是留给黎元洪去吧!
可是,他心中的算计自然不能说出来,因此面对这不知道来自什么方向吹来的邪风,他只能被动的应付着,以助于这一场无形的战争还未打响,他便已经落入了下风了!
“东来无能,先生!”
李东来弓着腰站在一旁低着头,他腿上的石膏刚刚拆掉,腿上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头痛,是谁在母口操控的这一切呢?东来,你带来的人到现在还没查到任何风声么?”他询问道。
李东来摇头,“只能确定最早是从汉阳城或者驻守在汉阳的民军中传出来的,不过是谁,东来无能,没法追查下去了!”
他见李汉还在苦思,便道:“先生,黎元洪今天才刚刚重回武昌办公,因为他临战当晚逃走的原因,总之现在武昌不满他的人很多。东来以为,现在有威望领导三镇民军的只有先生您一人,而且,这件事最早似乎是从汉阳的民军之中传出来的,以咱们鄂中的军保,加上咱们的实力,比起黎元洪只强不弱。您看现在咱们接管了汉阳造跟汉阳铁厂,不也没有人说什么闲话吗?熊将军似乎也有推您为大都督的意思,以东来之见,应该是军队自发传播的吧!”
李汉苦笑,这事情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你当在武昌三镇苦心经营了这么久的同盟会、孙武的共进会、还有依附于黎元洪的立宪派跟旧清将势力谁会同意他一个外人夺了自己觊觎已久的位子,不过问他们在汉阳的举动不过是因为势力不足的一种暂时妥协罢了!
不过他这个手下做情报确实很出色,也很会学习。但是在阴谋跟手段上却依旧失去了一些必须的敏锐察觉力。
他只能摆摆手道:“你先坐下吧,这事没那么简单。风吹得太快也太邪乎了,摆明了是要逼我做出抉择来。争夺鄂督、或者立刻离开汉阳以表明自己没有争夺鄂督之心。这两条无论哪个,都少不了武昌三镇几大势力的影子。兴许可能还不止一个势力在里面推波助澜呢!黎元洪有些可能,不过不大。倒是孙武跟同盟会很有可能,让我跟黎元洪拼个你死我活,再出来收拾局面,也不是没这种可能。除此之外,咱们离开了汉阳,清军也能得利,他们也有可能!”
没办法,可用的信息太少了,以至于他根本没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算了,这件事情你多受累一点,给我彻查清楚。”
“是!”
剩下来的烦心事情还有呢,他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当真是小看了日本人的能力,或者说是‘中原鹿正肥’的力量了。未经军政府跟他的批准,入川的第十二标标统李秀昂自立为川北镇守使,成立川北军政府的消息已经确立了,虽说前两日他把才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的张国荃的第十一标派去接管了李秀昂的根基郧阳府,不过最终还是没能改变他的决定,果然还是成立了‘川北军政府’。
不过让他松了一口气的事情也有,比如川东镇守使何进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在跟军政府断了几日的电报往来之后,终于重新拍发了电报,言到愿意领兵解决第十二标的公然不尊军政府号令的行动!
对此,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他多少也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在鄂中的第一批军保之中,有三个编制不在军保之中的,第十一标、第十二标以及孙国安的河南混成协。河南混成协是以为多是河南籍士兵,统计起来困难,只能暂时推后。而第十一标跟十二标一个是因为几乎在之前的战事之中全部遭到毁灭,后来仓惶成军的第十一标有太多的会党势力混在其中,李汉本来打算日后腾出手来清理了十一标之后,再普及军保。而李秀昂的第十二标则干脆是因为得知李秀昂私瞒占去了清军在光化县所掠夺的财务不报的惩罚。
所以,第三协若是何进要变心,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第三协的士兵们会不会跟随他的问题,而李秀昂部却没有这种顾虑了。
眉头微皱,他叹道:“通知川东何进,让他以川东镇守使的身份,宴请李秀昂商谈推选川督的事情吧。告诉他快些动手,叫你安插在李秀昂身边的人注意点,如果两天内还没解决,未免迟则生变,就让你的人动手吧!”
他沉吟了一下,接着道:“吩咐张国荃领第五协协统,责令他入川配合何进接管川北军政府,下令将十一标、十二标纳入军保行列,通知地方军政府开始准备更新第十一标跟十二标的家属户籍。”
“是!东来这就去安排!”
李东来起身敬礼,不过出去之前却略微顿了顿身子,脸上莫名:“先生,北方的最后一封密码电文,今晚行动!”
等待他的却没有回答,只有深一口的吸气声!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378章追击与反追击
对于施家这样的大户肯主动迁移到北方,而且是最北的沈阳,官府当然乐得其成,这样的大户过去,可以省下官府很多事情,在施家开始变卖店铺之后,朝廷负责移民的官员亲自找上去,对施家进行表彰,而且允诺,若是到了沈阳,允许施家以极低的价格购买附近的土地。
这个价格低廉的难予想像,不到江南同类土地的半成,这让施家得到一个意外之喜,千百年来,在中国人心目中,土地永远是重中之重,施家虽然有钱,可是在江南却难予买到更多的土地,同样的价钱,到了沈阳,施家拥有的田地一下子可以变成原来的二十倍,这让原先强烈反对迁移的几个子女闭上了嘴。
对于朝廷来讲,北方的平定并非一年两年之事,哪怕全部平定了满州,还有更远的西伯利亚要征服,必定会长期驻扎大军,这支大军每年消耗的物资会是一个惊人的数量,若是从江南运输,即使是采用损耗最小的海运,损耗也不是一笔小数,北方大量的土地荒着也是荒着,若是能开垦出来,完全可以节省从南方运粮的损耗,朝庭还可以增加税收,哪怕是白送,朝廷也乐意。正是如此,朝廷才会给予自愿迁到北方的平民土地,只是对于一些大户,那点土地却不足以入眼,只有大量低廉的土地才会吸引他们前往。
在施家的带动下,又有数家原先从北地过来的大户决定向北方迁移,他们也无一例外得到官府的承诺,到了北方允许其低价购地。
借着朝廷收复沈阳的时机,朝廷再次对移民北方的宣传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许多无地的平民终于心动起来,没有自己的土地,辛苦种出来的粮食七八成要交给东家,一年到头只能勉强糊口,如果是自己的土地,相信肯定要比现在过得好上数倍。
负责移民的官员总算忙碌起来,多数人只是先行询问一下,现在并不是移民的季节,真正的效果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才能知道,普通百姓不比大户人家,他们没有多少东西要处理,一旦决定移民,用担子挑着一点最贵重的东西,跟着官府组织的队伍走就行了。
在京城百姓为明军收复沈阳高兴时,此时的沈阳已经下雪了,雪花如同羽毛一样片片落下,不大功夫就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明军多是南方人,此时的地球小冰河期刚过,南方每年冬天也基本下雪,只是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相比,明显是小巫见大巫,南方最大的雪也不过深一尺来余,而沈阳大雪一下,第二天雪深就过膝,一脚踩下,费半天功夫才能拨出来。
这种天气下,本来就是没有圣旨,王公略、殷继盛、孙克咸三人也不会出战,无奈王公略刚到沈阳时,沈阳天气尚是艳阳高照,明军整整三万人马,加上朝鲜一万五千兵马,实力雄厚之极,三人不愿白白错过机会,相商了一下,由孙克咸负责守城,王公略和殷继盛两人各带一万大军,加上一万朝鲜人,共同对清军进行追击。
哪知道大军刚刚出发了才六天,大雪就不期而至,孙克咸本来还为自己不能追击满人而闷闷不乐,看到如此大雪后,不由为王公略和殷继盛的大军祈祷起来,哪怕是没有丝毫战果,只要安然返回也好。
此时明军确实遇到了麻烦,出发的第一天,大军走过的还多是平原,到了第二天,许多地方就被森林密密实实的覆盖,越往北,森林越密实,到了第五天,整个队伍就完全穿行在林中了。
好在此时森林只剩下了枝杆,倒是不用担心遇到满人的埋伏或者迷失道路,只是大雪一下,满目全是雪花,深达过膝的大雪更是让大军寸步难行,虽然他们所在的地方离满人的赫图阿拉城只有一百余里,王公略和殷继盛两人还是萌生退意,指挥大军回返,结束这次追击。
只是去时容易归时难,六天时间,大军已经行走了三百多里,在这样大雪天气里,一日行军却不过十余里,按照这个速度,要返回沈阳差不多要二十多天的时间。
此时大明强大的国力显现出来,大军所带的物资充足,各种棉衣、棉裤、皮鞋、营帐、干粮准备齐全,森林中又可以伐木取火,不缺取暖之物。
阮忠枢点了点头,道:“最后一件,上海地方报纸都在传,孙文回来了!”
“是吗?”
袁世凯眼睛猛地瞪得很大,随即嘴角笑意浓烈了起来,阮忠枢离得近,分明能够听到一句喃语:“回来了,终于回来了。那么,我的这步棋子终于可以动了!”
他可能觉得自己话说得多了,挥手让阮忠枢退了下去。只留下自己一个人待在屋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随后的几日之中,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很奇怪的景象。在长江中游一线,南北两军已经完全停火。但是北洋军的举止很奇怪,一会通电南方说不要忽略了北方军人的战斗力和决心,一会又联名通电请清室退位。在北方,北洋军却盯着那些起义的民党军队狠剿猛打。河南因为在李汉的运作之下,被纳入了停战协议的省份之中,导致第三镇跟第五镇、第六镇回合之后,似乎为安南方之心,很快第五镇就被调往山西强攻大同、太原。山西大都督阎锡山没多久就被赶出了太原,往晋西地区逃去。
在南方,十三省的代表都盯着才回到上海的孙文。各省内部现在也是纷乱不堪。湖南起事的两位正副都督焦达峰等都已经被杀,各省的军政分府四下林立,荆楚镇守使李汉派遣两军入川,分别成立了川东跟川北军政府,拒绝承认成都政权跟川督,同时,湖北地区开始传出拥立荆楚镇守使李汉继任鄂督的呼声,尤以军队声音最为响亮。面对着革命之后各省混乱的局面,大家都在等着孙文这位传说携带巨额革命款项归国的同盟会总理来收拾局面,结束混乱。
03日,各省代表会议决定临时政府改设南京,并决定会议移往南京召开。陈其美、程德全,汤寿潜三都督约集各省留沪代表开会,议决暂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举孙文、黄兴为正副元帅,并推大元帅负责组织临时政府。同时,各省代表会议议决‘南北议和条款’,以伍廷芳为代表与袁世凯议和。
第二日,清廷授袁世凯为全权大臣,令其委代表驰赴南方商讨大局。次日袁以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南下议和。而大清,已经不是在等待咽气了,而是正在死亡,只差发丧了。
同日,清廷授袁世凯为全权大臣,令其委代表驰赴南方商讨大局。次日袁以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南下议和。而大清,已经不是在等待咽气了,而是正在死亡,只差发丧了。
于此同时,汉阳城中,李汉跟他的情报官独自两人待在一间屋子内,屋内的气氛并不算多好!李汉面前摆着两份情报,都是他的情报官从各处弄来的。
“是吗,我还在奇怪呢,武昌在么突然传出来要我继任鄂督的风声呢……这股风吹得有点邪,背后若说没有人在推动那是不可能的!东来,这几天辛苦你了!”
李汉揉了揉太阳穴,“昨天,先是胡玉珍拐弯抹角的跟我询问是不是有这个意思;接着熊秉坤也过来问我,是不是要争鄂督之位。我当时还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呢,而看他的表情,却明白的告诉了我!这很不好,刚刚送走了吴兆麟,我们谈不上什么好关系,不过他却也出来劝我,湖北已经乱不得了!又把我弄得一头雾水,感情是有人在后面煽风点火,这是逼我尽快做出抉择呢!”
他的脸上表情说不出的难看,从前几日开始军中就开始传他要争夺鄂督之位,并且这消息越传越夸张、越穿越过分,以至于等到正在忙于处理其他事情的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收拾局面了,不仅汉阳,甚至武昌那边也都传开了,这叫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他十分恼火!
湖北,李汉从来都没想过要放弃,但是鄂督,这个位子他暂时却没有任何的想法。天下第一都督是非太多了,以至以他的威望,是根本坐不稳这个位子的,还是留给黎元洪去吧!
可是,他心中的算计自然不能说出来,因此面对这不知道来自什么方向吹来的邪风,他只能被动的应付着,以助于这一场无形的战争还未打响,他便已经落入了下风了!
“东来无能,先生!”
李东来弓着腰站在一旁低着头,他腿上的石膏刚刚拆掉,腿上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头痛,是谁在母口操控的这一切呢?东来,你带来的人到现在还没查到任何风声么?”他询问道。
李东来摇头,“只能确定最早是从汉阳城或者驻守在汉阳的民军中传出来的,不过是谁,东来无能,没法追查下去了!”
他见李汉还在苦思,便道:“先生,黎元洪今天才刚刚重回武昌办公,因为他临战当晚逃走的原因,总之现在武昌不满他的人很多。东来以为,现在有威望领导三镇民军的只有先生您一人,而且,这件事最早似乎是从汉阳的民军之中传出来的,以咱们鄂中的军保,加上咱们的实力,比起黎元洪只强不弱。您看现在咱们接管了汉阳造跟汉阳铁厂,不也没有人说什么闲话吗?熊将军似乎也有推您为大都督的意思,以东来之见,应该是军队自发传播的吧!”
李汉苦笑,这事情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你当在武昌三镇苦心经营了这么久的同盟会、孙武的共进会、还有依附于黎元洪的立宪派跟旧清将势力谁会同意他一个外人夺了自己觊觎已久的位子,不过问他们在汉阳的举动不过是因为势力不足的一种暂时妥协罢了!
不过他这个手下做情报确实很出色,也很会学习。但是在阴谋跟手段上却依旧失去了一些必须的敏锐察觉力。
他只能摆摆手道:“你先坐下吧,这事没那么简单。风吹得太快也太邪乎了,摆明了是要逼我做出抉择来。争夺鄂督、或者立刻离开汉阳以表明自己没有争夺鄂督之心。这两条无论哪个,都少不了武昌三镇几大势力的影子。兴许可能还不止一个势力在里面推波助澜呢!黎元洪有些可能,不过不大。倒是孙武跟同盟会很有可能,让我跟黎元洪拼个你死我活,再出来收拾局面,也不是没这种可能。除此之外,咱们离开了汉阳,清军也能得利,他们也有可能!”
没办法,可用的信息太少了,以至于他根本没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算了,这件事情你多受累一点,给我彻查清楚。”
“是!”
剩下来的烦心事情还有呢,他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当真是小看了日本人的能力,或者说是‘中原鹿正肥’的力量了。未经军政府跟他的批准,入川的第十二标标统李秀昂自立为川北镇守使,成立川北军政府的消息已经确立了,虽说前两日他把才刚刚恢复了一点元气的张国荃的第十一标派去接管了李秀昂的根基郧阳府,不过最终还是没能改变他的决定,果然还是成立了‘川北军政府’。
不过让他松了一口气的事情也有,比如川东镇守使何进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在跟军政府断了几日的电报往来之后,终于重新拍发了电报,言到愿意领兵解决第十二标的公然不尊军政府号令的行动!
对此,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他多少也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在鄂中的第一批军保之中,有三个编制不在军保之中的,第十一标、第十二标以及孙国安的河南混成协。河南混成协是以为多是河南籍士兵,统计起来困难,只能暂时推后。而第十一标跟十二标一个是因为几乎在之前的战事之中全部遭到毁灭,后来仓惶成军的第十一标有太多的会党势力混在其中,李汉本来打算日后腾出手来清理了十一标之后,再普及军保。而李秀昂的第十二标则干脆是因为得知李秀昂私瞒占去了清军在光化县所掠夺的财务不报的惩罚。
所以,第三协若是何进要变心,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第三协的士兵们会不会跟随他的问题,而李秀昂部却没有这种顾虑了。
眉头微皱,他叹道:“通知川东何进,让他以川东镇守使的身份,宴请李秀昂商谈推选川督的事情吧。告诉他快些动手,叫你安插在李秀昂身边的人注意点,如果两天内还没解决,未免迟则生变,就让你的人动手吧!”
他沉吟了一下,接着道:“吩咐张国荃领第五协协统,责令他入川配合何进接管川北军政府,下令将十一标、十二标纳入军保行列,通知地方军政府开始准备更新第十一标跟十二标的家属户籍。”
“是!东来这就去安排!”
李东来起身敬礼,不过出去之前却略微顿了顿身子,脸上莫名:“先生,北方的最后一封密码电文,今晚行动!”
等待他的却没有回答,只有深一口的吸气声!
第四卷帝国东升第378章追击与反追击
对于施家这样的大户肯主动迁移到北方,而且是最北的沈阳,官府当然乐得其成,这样的大户过去,可以省下官府很多事情,在施家开始变卖店铺之后,朝廷负责移民的官员亲自找上去,对施家进行表彰,而且允诺,若是到了沈阳,允许施家以极低的价格购买附近的土地。
这个价格低廉的难予想像,不到江南同类土地的半成,这让施家得到一个意外之喜,千百年来,在中国人心目中,土地永远是重中之重,施家虽然有钱,可是在江南却难予买到更多的土地,同样的价钱,到了沈阳,施家拥有的田地一下子可以变成原来的二十倍,这让原先强烈反对迁移的几个子女闭上了嘴。
对于朝廷来讲,北方的平定并非一年两年之事,哪怕全部平定了满州,还有更远的西伯利亚要征服,必定会长期驻扎大军,这支大军每年消耗的物资会是一个惊人的数量,若是从江南运输,即使是采用损耗最小的海运,损耗也不是一笔小数,北方大量的土地荒着也是荒着,若是能开垦出来,完全可以节省从南方运粮的损耗,朝庭还可以增加税收,哪怕是白送,朝廷也乐意。正是如此,朝廷才会给予自愿迁到北方的平民土地,只是对于一些大户,那点土地却不足以入眼,只有大量低廉的土地才会吸引他们前往。
在施家的带动下,又有数家原先从北地过来的大户决定向北方迁移,他们也无一例外得到官府的承诺,到了北方允许其低价购地。
借着朝廷收复沈阳的时机,朝廷再次对移民北方的宣传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许多无地的平民终于心动起来,没有自己的土地,辛苦种出来的粮食七八成要交给东家,一年到头只能勉强糊口,如果是自己的土地,相信肯定要比现在过得好上数倍。
负责移民的官员总算忙碌起来,多数人只是先行询问一下,现在并不是移民的季节,真正的效果要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才能知道,普通百姓不比大户人家,他们没有多少东西要处理,一旦决定移民,用担子挑着一点最贵重的东西,跟着官府组织的队伍走就行了。
在京城百姓为明军收复沈阳高兴时,此时的沈阳已经下雪了,雪花如同羽毛一样片片落下,不大功夫就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明军多是南方人,此时的地球小冰河期刚过,南方每年冬天也基本下雪,只是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相比,明显是小巫见大巫,南方最大的雪也不过深一尺来余,而沈阳大雪一下,第二天雪深就过膝,一脚踩下,费半天功夫才能拨出来。
这种天气下,本来就是没有圣旨,王公略、殷继盛、孙克咸三人也不会出战,无奈王公略刚到沈阳时,沈阳天气尚是艳阳高照,明军整整三万人马,加上朝鲜一万五千兵马,实力雄厚之极,三人不愿白白错过机会,相商了一下,由孙克咸负责守城,王公略和殷继盛两人各带一万大军,加上一万朝鲜人,共同对清军进行追击。
哪知道大军刚刚出发了才六天,大雪就不期而至,孙克咸本来还为自己不能追击满人而闷闷不乐,看到如此大雪后,不由为王公略和殷继盛的大军祈祷起来,哪怕是没有丝毫战果,只要安然返回也好。
此时明军确实遇到了麻烦,出发的第一天,大军走过的还多是平原,到了第二天,许多地方就被森林密密实实的覆盖,越往北,森林越密实,到了第五天,整个队伍就完全穿行在林中了。
好在此时森林只剩下了枝杆,倒是不用担心遇到满人的埋伏或者迷失道路,只是大雪一下,满目全是雪花,深达过膝的大雪更是让大军寸步难行,虽然他们所在的地方离满人的赫图阿拉城只有一百余里,王公略和殷继盛两人还是萌生退意,指挥大军回返,结束这次追击。
只是去时容易归时难,六天时间,大军已经行走了三百多里,在这样大雪天气里,一日行军却不过十余里,按照这个速度,要返回沈阳差不多要二十多天的时间。
此时大明强大的国力显现出来,大军所带的物资充足,各种棉衣、棉裤、皮鞋、营帐、干粮准备齐全,森林中又可以伐木取火,不缺取暖之物。
上一篇:如果这是宋史
下一篇:抗战之红色警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