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 第290节

  程亦铭沉吟片刻后,道:

  “这就多了,东南西北皆有。

  不过最为频繁的乃是南部。

  太湖南部水网密布,纵横交错。

  水匪驾船而来,劫掠一番后,回到船上,很快便能隐入太湖,根本无处可寻。

  仅去年,便有十几次在南浔镇登陆。”

  “这么多次劫掠,王凤仪可曾一起上岸?”

  “这就不得而知了。”

  宋应阁闻言,微微颌首,没有继续追问。

  “宋科长,你们二人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去餐馆吃了中饭后,下午歇息一番,等晚上我再带您逛一逛这姑苏城?

  姑苏与秦淮河比较起来,亦不遑多让。”

  程亦铭吃不准宋应阁与林琳的关系,说到最后一句时,特意压低了声音。

  宋应阁笑了笑,道:

  “程区长的好意,在下心领了。

  不过任务在身,不能在此久留。

  吃过中饭后,我二人便要辞别了。

  等归程之时,定当好好见识一番姑苏的美景。”

  程亦铭一再挽留,宋应阁却推脱不就。

  “既然如此,我便在此敬候佳音了。”

  一顿饭后,离别之际,程亦铭将宋应阁拉到了一旁,开口道:

  “宋科长此行务必当心。”

  闻言,宋应阁心中一动,开口问道:

  “程区长可是有话要说?”

  程亦铭犹豫一番后,道:

  “实不相瞒,这一年多,我也曾使钱买通过王凤仪的手下。

  在他劫掠之前,在联络民团或守军暗中布控,只待其上岸之时,便将其一网打尽。

  可无一例外,每次的计划都以失败告终,连水匪的影子都没见到过一个。

  此事极为蹊跷,我怀疑陆上有王凤仪买通的眼线,而且不止一人。

  宋科长此行切莫轻易相信任何人。

  否则空手而归事小,真遭了王凤仪的算计,便得不偿失了。”

  宋应阁面色严肃,思忖片刻后,道:

  “华东区的人,也有王凤仪的眼线?”

  程亦铭犹豫道:

  “我暗中探查了许久,又多次设陷,但并未发现有可疑之人。

  想来是不会有。”

  宋应阁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随后,宋应阁向程亦铭借了一辆汽车,朝着朝着南浔镇匆匆赶去。

  林琳负责开车,宋应阁在后排闭目养神。

  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到了傍晚时分,终于赶到了南浔镇。

  宋应阁顺着穆峒等人留下的标记,很快在一处村庄之中,找到了人。

  穆峒等人见到宋应阁后,立刻跪地请罪。

  宋应阁先是问了穆峒、叶佑的伤势,见二人无恙后,道:

  “犯了错,就得受罚。

  你们一行九人,连一个神田久之都保护不了,我真不知道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虽说有意外情况,但败得这么惨。

  说出去,我都觉得丢面子。

  但念在尚有任务需要执行。

  处罚一事,延缓到回京之后执行。

  对此,尔等可有不服?”

  九人畏畏缩缩,哪里还敢有意见。

  随后,众人将宋应阁、林琳二人迎进了他们暂时落脚的民居之中。

  “穆峒、叶佑、古强三人留下,其余人去忙吧。”

  待人走后,宋应阁道:

  “穆峒,你是这次行动的带队人,说一下具体情况。”

  穆峒面露羞愧之色。

  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来了机会。

  结果却被他搞砸了。

  不过他更觉得对不起宋应阁的信任,甚至不敢面对后者。

  “组长,这次行动的责任皆在我一人身上……”

  “这不是批斗大会,我在问你事情经过。”

  宋应阁摆了摆手,打断了穆峒的话。

  “是。”穆峒顿了顿,继续道:

  “前期计划十分顺利。

  神田久之知道南浔镇有一名为段郄的屠夫,是王凤仪的眼线。

  我们通过段郄与王凤仪联系上了。

  他也答应三日之后与神田久之见面。

  就在我们布局完、耐心等待之时。

  万万没料到,其上线竟然是木下小淳。

  此人曾跟随山下二郎去过金陵,见过神田久之夫妇。

  木下小淳发现我们之后,当晚便带人发动了袭击。

  若不是神田久之临死前,说出了木下小淳的身份,我们还搞不清哪里出了问题。”

  “木下小淳住在哪里,掩护身份查出来了吗?”宋应阁追问道。

  “卑职无能。”穆峒三人站在原地,低头看脚。

  “看清木下小淳的相貌了吗?”

  “那日晚上,光线太暗,袭击之人有五六个,我们并不知道哪个是木下小淳。”

  宋应阁叹了口气,道:

  “穆峒,三人之中,你资历最老,我对你期望最大。

  这个机会,我本可以给别人。

  但既然你效忠于我,我自然不会亏待了你。

  可你心自问,现在真让你去当个组长。

  凭借你的能力,能胜任吗?”

  “卑职辜负组长的期望,罪该万死。”穆峒羞愧难当。

  宋应阁眼光扫视过三人,沉声道:

  “我可以给你们机会,也可以容忍你们犯错。

  但却无法容忍你们一直犯错。

  干咱们这一行的,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为某个旁枝末节的错误,而丢了性命。

  懂了吗?”

  一番训斥后,宋应阁见敲打的差不多了,便道:

  “走吧,一起去镇上吃个饭,我请客。”

  “是,组长。”

第174章 颜人美

  说到南浔,便不得不提“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

  以动物身躯,来比喻富商之家财,颇具趣味。

  其中财产达千万两白银的富商称为“象”,五百万为“牛”,百万“狗”。

  南浔四象之首便是鼎鼎大名的刘镛。

  张颂贤也是四象之一,其孙子张静江更为出名,有“国民党四大元老之称。”

  其余之人,不再赘叙。

  南浔之富,可见一斑。

  王凤仪选择多次劫掠南浔,并非脑袋一热,而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首节 上一节 290/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