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第124节

  “是,陛下!”

  汪直领命之后,拱手告退。

  所谓腰斩,也是一门十分残酷的刑罚。

  是用铡刀,从犯人的腰部行刑,将人斩成两段。

  因为人体的主要器官都在上半身,所以犯人被从腰部砍作两截后,还会神志清醒,过好长一段时间才断气。

  有些犯人受刑后,可持续一炷香的时间不死,实在残忍至极。

  受过此行的有大秦帝国左丞相李斯,和建文四君子之一的方孝孺。

  靖难之后,朱棣腰斩方孝孺于南京聚宝门外。

  传说方孝孺被腰斩后,还以肘撑地爬行,以手蘸血连书十二个半“篡”字才断气。

  ……

  文渊阁。

  正在阁里值班的徐溥和刘健,正有一塔没一塔的聊天。

  两人面前的桌案上,都还翻开着《大明律》,和没写完的《问刑条例》。

  但此时,两人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热情,编写《问刑条例》了。

  最重要的官员问罪处刑规定,都被朱祐樘强行改成了《御制大诰》。

  徐溥已经彻底绝望了,加上天气又寒冷,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

  就在这时,司礼监的小太监将徐昌的信,送到了文渊阁。

  “两位阁老,这是西北前线送来的最新战报。”

  “陛下要内阁尽快从犒赏三军,抚烈士家属,处理烈士遗骸,处理哈密卫和高昌城这几个方面,拿出个章程来。”

  听到前线的战报,徐溥和刘健总算是来了点兴趣。

  “行,知道了。”

  徐溥拿起徐昌的战报,和刘健一起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两人心中都已经有了计较。

  “徐首辅,你认为当如何管理哈密卫和高昌城?”刘健询问。

  徐溥思忖了一会,便有了答案。

  “哈密卫和高昌城,依旧交由大明忠顺王管理吧。”

  “只是这人选嘛……我觉得安定王千奔的侄子陕巴,就很合适。”

  刘健微微一笑:“看来我和首辅大人,心意相通啊。”

  安定王千奔和忠顺王罕慎一样,都是降明的少数民族。

  但不同的是,罕慎是畏兀儿人,也就是现代维吾尔族人祖先。

  而千奔和陕巴,则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人,还是蒙元宗室后裔。

  于是,徐溥和刘健两人,一直忙到了日落,才拟好了一个折子。

  又拖司礼监的小太监,将其送到了朱祐樘的乾清宫。

第114章 百万人造反,那朕就重打一个大明!

  乾清宫。

  朱祐樘接过司礼监送来的折子和票拟,翻看起来。

  当他看到内阁建议朱祐樘,封陕巴为新的大明忠顺王时,不由得脸色一沉。

  大明对西北的治理,总体来说是围绕河西走廊来进行的。

  为了牢牢控制住河西走廊,大明在河西走廊附近,采用了三种形式进行管理,并形成了多层次的防卫体系。

  第一种,在河西走廊以东,以兰州府为分界线,实行与内地完全相同的郡县体制,由陕州布政司直接管理。

  第二种,兰州府以西至肃州卫,是大明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大明朝廷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州行都司统辖。

  第三种,在肃州卫以西至哈密卫,册封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大明忠顺王,以羁縻的方式拱卫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

  大明朝廷对西北实行的册封外族王制度,有些类似于在西南区域实行的土司制度。

  总体上来说,都是属于土人治土,当地土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大明朝廷只有名义上的统治权。

  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特点,就是世官、世土、世民。

  世袭的官爵,世代管理同一块土地,世代管理同一块土地上的子民。

  这种制度,暂时维护了地方的稳定,和巩固了王朝的统一。

  同时加强了中央和边疆的交流,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发展。

  但这种制度,也造成了民族之间的隔阂,无法真正做到民族融合。

  而且各地土官拥有过大的自主权,相当于裂土封王了,随时都会叛乱大明朝廷。

  永乐年间,朱棣南征安南,将从唐朝末年便已经独立于中原王朝的安南,重新纳入明朝版图。

  随后朱棣宣布撤销安南王国,改称交趾省,管辖十五个府,四十一个州,二百一十个县。

  在派出两广的汉族官员管理交趾的同时,又大封交趾土官,以交趾人来治理交趾。

  结果在宣德二年,交趾再次叛乱,杀害汉族官员,起兵造反。

  宣宗皇帝无奈,只能承认交趾独立,重新册封交趾为安南王国。

  就这样,因为土官政策的弊病,回归了二十年的交趾省,重新变成了安南王国。

  成化年间,汪直欲亲征安南,收复交趾。

  可惜朝中大臣统统反对,先帝最后也放弃了收复交趾的想法。

  土司造反的事,在明朝发生了不只这一件,只是这件事影响最大。

  弘治年间的米鲁之乱,万历年间的播州之乱,天启年间的奢安之乱。

  都是土司制度带来的弊病。

  而现在,朱祐樘要彻底解决这个土人制土,高度自治的弊病。

  大明朝廷册封大明忠顺王,本质上就是在西北设立了一个地位超然的土官。

  而内阁的这个提议,也非常有意思。

  罕慎死后,他的子女同样被阿黑麻汗屠戮殆尽,所以大明忠顺王在罕慎这一代就绝宗了。

  但是罕慎是有弟弟的啊!

  奄克孛剌是罕慎的亲弟弟,同为畏兀儿人,理应由他来继承忠顺王位。

  而陕巴是第二任忠顺王脱脱的从孙,血脉隔着八辈子远。

  他和上一代忠顺王罕慎的关系,远没有他和安定王千奔的关系来得近。

  但内阁建议封陕巴为忠顺王,令奄克孛剌为都督同知辅佐陕巴管理哈密卫。

  这样一来,倒是在哈密卫中埋下一颗钉子,让哈密卫不是那么铁桶一块。

  平心而论,内阁的这个提案,还是非常有水平的。

  但这对朱祐樘来说,还远远不够。

  朱祐樘既然要动土司制度,那不妨就借此机会,废掉大明忠顺王这个爵位!

  朱祐樘按下内阁的票拟,留中不发。

  ……

  翌日。

  又是一日朝会日。

  朱祐樘穿好朝服,坐上步辇行向奉天门。

  奉天门外,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等待朱祐樘上朝。

  随着奉天门下,司礼监小太监的一句唱礼:“皇帝驾到!”

  朱祐樘坐上龙椅,阶下百官纷纷跪地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祐樘挥手:“众卿平身。”

  “谢陛下!”

  叩首之后,文武百官起身。

  朱祐樘率先开口:“昨日朕收到前线战报,大明远征军已经收复了哈密卫,还攻下了高昌城。”

  “此事,乃是大功一件啊!”

  百官听后,心中了然,齐声道贺:“恭贺陛下!贺喜陛下!”

  “天佑大明!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固!”

  朱祐樘听到这句话,心里还是有些高兴的。

  “呵呵,只是对这哈密卫和高昌城的治理,各位卿家有何想法?”

  听到朱祐樘的问话后,阶下的徐溥和刘健两人,却是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这件事,他们在昨天的票拟上,不是已经给出建议了吗?

  难道是,陛下对他们内阁给出的提案,并不满意?

  可是他们提议的忠顺王人选,已经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当今这个局势,再没有比陕巴,更适合成为新一代大明忠顺王的人了。

  徐溥和刘健面面相觑,惊疑不定。

  他们猜不透朱祐樘心中的想法,却是不敢再当面提议,由陕巴担任新一任的大明忠顺王。

首节 上一节 124/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第一神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