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第107节

  这修宪修的好啊,光靠《大明律》,确实已经杀不怕大明这些官员了。

  那就重新用《御制大诰》来杀!

  正好,就以王氏兄弟这个例子入手,重新推行《御制大诰》!

  朱祐樘看着手中的《御制大诰》,眼中精芒闪过。

  ……

  朱祐樘拿着手中的《御制大诰》,回了乾清宫,又让尚膳监送些膳食来。

  用完膳,朱祐樘正准备就寝,突然有司礼监的小太监来报:“皇爷,西厂厂督汪直求见。”

  “让他进来吧。”

  “是,陛下。”

  很快,汪直便满脸严肃地走进乾清宫。

  “微臣失职,请陛下责罚!”

  朱祐樘目光一凝:“发生什么事了?”

  “回陛下,崇善伯王清受不住刑,已经死在西厂大狱里了。”

  “这是瑞安伯王源,写下的认罪书。”

  汪直说着,将手中的密信,献给了朱祐樘。

  一位伯爵,因为受刑而死在西厂大狱,这本应是一件影响力很恶劣的事情。

  但是这点小事,对朱祐樘来说,还没放在心上。

  朱祐樘原本提起的心,又重新放下,有些无奈地笑笑:“朕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只是死了个王清而已。”

  “虽然王氏三兄只剩下一个王源了,但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朱祐樘接过密信,展开看完后,冷笑了一声:“三十万亩地,王氏兄弟真是好大的胃口。”

  汪直又报:“启禀陛下,覃鲁来信说,这几天他们在顺天府周围,发现很多无主的良田。”

  “特别是顺天府到津门卫这片区域,昌平,怀柔,密云,通州,永清,武清,西青这些地方,被抛弃的良田最多。”

  “这些良田原本都属于一些员外郎,但这些员外郎现在全都跑了,地现在属于无主之地,其面积接近一百万亩。”

  朱祐樘微微皱眉:“无故抛弃良田?”

  “莫非这些田地,也是那些官员们强行侵占的良田?”

  “现在见王氏兄弟下狱了,就赶紧抛田保命?”

  “微臣不知。”汪直回道:“这些良田的主人,也就是那些员外郎,有些是最近跑的,有些已经跑了好几个月了。”

  “现在西厂正在组织人手抓捕,等抓到这些逃跑的员外郎,就能弄清楚这些田是什么来历了。”

  朱祐樘点了点头:“好,尽快调查清楚抛田一事。”

  “是,陛下。”

  “对了,你明天上朝的时候,把王源和张海押到朝堂上来,当众宣判他的罪行。”

  朱祐樘将手中的密信又扔给了汪直:“退下吧。”

  “是,陛下。”

  汪直领命后,恭敬地退出了乾清宫。

  ……

  京城。

  徐溥家宅。

  徐溥的书房里,内阁四位阁老,个个愁眉苦脸,长吁短叹。

  “徐阁老,修宪一事,到底行不行得通啊?”

  “我们只是减轻了一些罪名的刑罚,就被陛下勒令修改。”

  “这《问刑条例》都过不去,又如何修得出来《大明会典》呢?”

  “而且就算成功推行了《大明会典》,陛下他会遵守吗?”

  谢迁心里已经在打退堂鼓了,并且他从心里认为,在朱祐樘这种暴君的眼里,是没有法律这种东西的。

  就算成功推行了《大明会典》,朱祐樘也会掀桌子,不依法治国,直接随意处死官员。

  但徐溥不仅不气馁,反而更加的有激情。

  “于乔,这你恐怕就错了。”

  “陛下对这《问刑条例》严格审阅,正好说明了陛下具有极强的法律意识。”

  “若是对修改法律表现地轻描淡写,那才是蔑视法律条令的行为。”

  “法律条例逐渐放宽,是大势所趋。”

  “想想洪武年间的《御制大诰》,再看看现在的《大明律》,这已经是先辈们的一次胜利了。”

  “我们要是能把《大明律》,变成《大明会典》,这可是能够名垂千古的美事!”

  “此事若成,不仅关乎你我和天下官员,更关乎未来数百年的大明官员!”

  “后世官员,能不对我们歌功颂德吗?”

  想到洪武年间《御制大诰》的内容,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面色发白,齐齐打了个冷颤。

  洪武年间,可谓是官员最为恐惧的一段时间。

  其中《御制大诰》,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凡是看过《御制大诰》的人,都不会想着在洪武年间为官。

  幸好建文朝的那些文官们,及时纠正了太祖皇帝的错误,让朱允炆废掉了《御制大诰》。

  这件事,让他们这些后世官员,感恩至今。

  而如今,他们也是正在做着这样一件,功垂千古的伟大事业。

  想到这里,三位内阁阁老,又重新充满了干劲。

第101章 剥皮揎草,凌迟处死,即刻行刑!(上)

  翌日。

  朱祐樘换好朝服,前往奉天门上朝。

  自从上次先帝毒杀案后,朱祐樘便把原来的三日一朝,改为了十日一朝。

  此举令百官为之庆贺,少见朱祐樘一面,京城的文武百官们,都感觉自己能多活几天。

  朱祐樘来到奉天门,立刻便有的司礼监的小太监唱礼。

  “皇帝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祐樘坐上龙椅,俯视朝中百官,语气冰冷地没有一点感情。

  “平身。”

  “谢陛下!”

  满朝文武起身后,朱祐樘并未宣布文官们有事上奏,而是直接点名内阁首辅徐溥。

  “徐阁老,说说吧,内阁最近在忙些什么。”

  徐溥被突然的点名,弄得有些猝不及防。

  但多年的为官经验,让他迅速冷静下来,手持笏板出列,恭敬地对朱祐樘行礼。

  “回陛下,内阁认为当今《大明律》律行既久,条例渐多,很多条例判决已经脱离实际。”

  “故请愿重修一部《大明会典》律法,代替《大明律》。”

  内阁要修宪这件事,暂时只有朱祐樘和内阁的几位阁老,六部的几位尚书知道。

  满朝文武,都还不知道这个劲爆的消息。

  徐溥本来准备,等到内阁联合翰林院,将这部《大明会典》修好之后,再昭告天下。

  但朱祐樘突然在朝廷上面这么一点,徐溥便知道朱祐樘这是要正式向文武百官,宣布修宪之事了。

  于是,徐溥顺势就将这件事说了出来。

  果不其然,此举立刻便让朝堂震动,众多官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讨论着这件事。

  话都说到这了,徐溥也不藏着掖着了,干脆继续说道。

  “回陛下,律法修纂需耗费大量时间,所以在新法正式编成之前,臣请出台一部《问刑条例》,用做临时过渡法案。”

  “内阁现已有临时草案,不日便可请陛下过目。”

  “善!”

  朱祐樘微笑着点了点头。

  顿时,朝堂上额度文武百官们看向徐溥的目光,都变得炽热了起来。

  “徐首辅这是……这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为我等请命啊!”

  “徐首辅这是想效仿建文四君子,造福天下官员啊!”

  “我辈能有徐阁老为首辅,真是我辈之幸!徐首辅真是经天纬地的大才!”

  “徐阁老德高望重,志虑忠纯,是会被传颂千古的能臣,重臣,忠臣啊!”

  “……”

  所谓的建文四君子,就是朱允炆称帝时,全力支持他的四大文官,分别是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练子宁。

  朱允炆的登基诏书,就是方孝孺写的。

  废除《御制大诰》,也是这几个文官的意思。

  朝中百官们,光听这几句话,便很快明白了过来。

首节 上一节 107/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第一神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