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63节
现在他们在范进的工坊中,丰衣足食,对范进自是充满着感激之情。
……
待范进重回状元邸的大门前后,胡盈盈小声道:“前一阵郑县尊和香山的王县尊扫荡海边,又多出了一两万人的流民,有不少人跟着海盗船走了,咱们家在南海和香山交界地方帮着搭了一千多个窝棚,把流民收拢了大半,每天早晩放两次吃食,早晩施粥。魏大哥他们,各家挑了一些佃农,南海和香山,还有东莞,番禺的士绅都过来挑人,陆续走了近半,现在还有四五千人在那边住着。这边的工坊暂且不缺人,我没敢全招进来,想着给你回来做主,你会不会怪我胆子太大?”
胡盈盈有些惴惴不安。
一下子收容一万多,虽然陆续被几个县的士绅大户挑走了近半人,现在还有好几千人。
早晩虽然只是施粥,还给重病的舍药,请医生救治。
花费可是不小,一天就得好过百贯钱,这个把月下来已经花了好几千贯,等于一个小地主的全部身家,当这个家,胡盈盈压力可是不小。
其余的庄园,工坊,车行,还有家里的事,胡盈盈都没什么感觉,就是收容这些流民的事,叫她感觉有些压力。
毕竟此前这些事连林县尊都解决不好……其实不是林县尊没有这个权力或是不敢去解决。
主要还是大明的财政体系问题。
一个县的财政收和支出基本上是额定的,很少盈余。
知县可以用增加杂税的办法来增收,但势必会引起地方上的反弹。
普通百姓还好,士绅们也不喜欢杂役徭役太多,固然他们可以摊派给佃农分担,但这意味着佃农对士绅们也会不满,徭役多了,就使佃农在土地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了。
所以林县尊尽量用劝士绅募捐和摊派的办法来解决地方公益的难题,主要的矛盾还是在于地方财政收入的不足。
范进几次带头捐钱,鼓励士绅捐助,给了林县尊不小的帮助,也不亏林县尊慧眼如炬,一眼相中了范进,鼓励和扶持于他,等于是在南海士绅团体里打入了一根楔子万。。
第二百二十四 范进从容
林县尊也没想到范进那么出色,几乎凭范进一人之力,把南海士绅的格局搅了个翻天覆地。
现在这些都是后话,范进也是在进入官场之后才深刻理解此前林县尊的各种操作和布局。
在大明当官,各种途径,好官,清官,庸官,贪官,各有不同,现在这位郑县尊的所作所为,就是标准的庸官,再下一步就是贪官了。
“除了咱们在县界收容的流民,别的地方还有吗?”
范进先和母亲,娘子穿过门首,进入正堂花厅。
大票人手川流不息的搬抬着行李,大伙都是喜气洋洋。
两个丫鬟搬来铜盆,还有一个拿着皂角,另一个持着毛巾。
范进一边洗漱,一边问娘子的话。
这是这年头从外地回来的标准流程,一定要先洗漱换衣。
这年头的官马大道也好,普通的府道,县道,村道,大抵就是夯土筑成,雨天没有浮尘,但道路湿滑也不太好走。
若是连续晴天,就是漫天灰尘,走一天路下来,头发里,脸上,身上,都积满浮尘。
洗漱了,换一身干净衣袍,这就叫接风洗尘。
范进其实还好,一直坐船和坐在车里走,不是那种走路赶路或是骑着骡马赶路,那就要辛苦的多,也脏的多。
但必要的程序还是要走的。
胡盈盈在一旁道:“香山,东莞,还有肇州那边都有流民,听说加起来五六万人总是有的。这一次是朝廷的意思,迁了不少海边渔村内附,不准军民百姓近海居住。”
范进抹着脸,神色不愉,慢慢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大明当然不会派出军队,在沿海地方搞屠杀,那是清初的事情。
为了防郑氏水师,清廷是在福建等沿海地方大肆屠杀,内迁百姓,断绝郑家在沿海得到补给。
在海上,清廷是和荷兰人合作,断绝了郑家对外的商道。
这使得郑成功之后的明郑集团失去了活力和对外联络发展的渠道,郑家后来的水师居然打不过清廷水师,可想而知衰落成什么样子了。
大明这边也会搬离渔村,禁止军民百姓出海。
因为按现在的理念,弃父母邦国远赴海外,成为化外之民,这是对中国的背叛。
除了南宋时基本上不理会,大明在中前期是禁绝百姓随意下海的,被逮到了,不管是海盗还是海商,多半难逃一死。
只是地方官员处理这些事,可以和缓也可以急燥,甚至不顾百姓死活。
此前在蔡府尊和林县尊一类的地方官员的努力下,广东流民问题已经基本上要解决了。
谁知道范进出门几个月,问题反而更严重了一些。
主要原因,还是这几个月梁明道发力了。
此人在三佛齐称王后,感觉信的过的还是汉人,所以加大了从广东沿海收容海边移民的力度,近十万人被梁明道收走后,广东三司开始行动,加大了搬迁沿海居民百姓的力度。
力度一大,造成的损伤当然小不了。
“其实魏大哥他们都很着急,流民多了,慢慢会往府城这边来,南海这边的压力也会大,没有人想看家门前几千上万的流民。”
胡盈盈一半忧虑,一半同情,只是也不敢指摘朝廷大政。
关键是朝廷和地方官也是无可奈何。
坐视沿海百姓跟着海盗走,海盗的实力增强了之后可能卷土重来,袭扰大明沿海诸省。
郑和下西洋时,除了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土邦势力,袭击宝船舰队的都是汉人海盗头领,而且实力都不差。
考虑到这个时代背景,也就知道明初禁海也是迫不得已。
当然,也还是因为朱元璋在洪武中期之后没有改弦更张,把内敛的国策略作变化,如果在十余年前开始打造大明的水师舰队,以现在明军的实力,舰队下南洋,可以直接占据整个南洋,掘掉海盗势力的根都不在话下,何必一直保守禁海。
老朱的保守和国策范进也不敢多指摘,好在现在是有了变化,自己被放回广州为沈王府的左长史,就是变化的开始……
范进深吸口气,脸上神色不仅不焦急,反而更加从容。
眼下的这些变化,对范进来说反而是好事情了...
……
“这是成套的京师金匠打的首饰头面,几个交好的同年兄长家里一家送一套,我出面不好,用娘子你的名义来送。”
“这是上好云锦,贵的很。”
“这是景德镇的白瓷,细密洁白,都是上品,同年各家,一家送一套就好。”
“这是南安板鸭,我买了二百来只,一会大姐儿你派人挨家送到魏,李,潘等各家,每家六只。范家村那边,每户送一只。”
“这是铅山纸,每户送一刀。”
“这是鄱阳湖的银鱼,买了一百斤,每家送六斤就好。”
一家人围坐堂上,范进指着堂檐下堆积如山的物品,也是每样吩咐,各家送多少,一会由帐房写好礼单,胡盈盈负责提调人手,挨家赶紧送过去。
南安板鸭一类,惠而不费,可以给每户族人一家。
另外江西那边的米也不错,每家给二十斤。
还有银鱼之类的特产,也是家家都有。
这也算是范进中状元之后,给各户族人家里发放的福利。
虽然钱不多,好歹也是热闹喜气。
毕竟消息传回来之后,族人自发的动员百多个男丁,到这里忙活了十来天,修了十来天的牌坊。
胡盈盈也是给了工钱,1.6当然不能说是工钱,只说是请叔伯兄弟们喝酒,大家面子上都好看一些。
范进额外给的,就是范进的心意而已。
母亲坐在上首,笑吟吟看着范进和胡盈盈分派礼物。
这些上等的外地的好东西,此前范母想都不敢想。
早晨一个鸡蛋还要省下来给儿子吃,这些江南,江西的名贵货物都是展开来,摆在堂上。
范进当然也是给母亲带了一套,金银首饰头面,上好胭脂水粉,还有一些精巧的器物用具等等。
“进仔你有心了,不过娘不喜欢用这些,吃穿用度不叫人发愁就好,现在的日子就很好了,娘也不盼大富大贵,就你平安在家,媳妇添丁进口,娘能多看几个孙儿孙女长大,这一生也就知足了。”。
第二百二十五 帐房,听帐
范进笑道:“娘请放心,孩儿心中有数,不会太靡费,但该有的好东西咱们也得有,不然凭白叫人看低了去。”
老年人再俭省,听到这样的话也不会再说什么了。
况且眼前的精致首饰,胭脂,云锦,蜀锦,湖丝,上等的松江布,这些东西,对女人的诱惑力也是大的惊人。
从母亲这里离开,胡盈盈便是陪着范进一起到帐房。
五个帐房先生都站在帐房里等候多时了。
范进也不摆架子,进屋先道:“诸位久等了,有没有用过饭?”
“用过了。”为首的中年帐房笑道:“半年时辰前就给咱们先摆了饭,有酒有菜,东翁放心好了,没屈着咱们。”
“那便好。”范进笑道:“不然千里迢迢请诸位前来,慢待了可是不好。”
这几位帐房,有两位是广东本地请的,一个叫胡致庸,南海人。
一个叫严大临,高要人,范进问过,和严贡生严监生是同族堂兄弟,不过是很疏远的关系了。
另外三人在12上个月同时抵达,都是苏州人,两位是同族兄弟,一个叫张宏量,一个叫张宏远,都是苏州算学世家出身,精通苏州码子,也就是用在当铺,药房的一种算筹数码,精通的毫无疑问是在算学上较为精通。
这些家族培养出子弟,在苏州这样繁华地方很容易找到出路和饭碗。
范进特别派人到苏州寻访,找到张家兄弟,还有一位沈瑞凌,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帐房先生,都是被范进高薪请了来。
他们一年的收入,高的是三十来贯,比知县的俸禄不差,低的也有十来贯一年,反正足够养家糊口。
任何年代,精通一门手艺都不愁没饭碗,何况是算筹这种比较高深的技术。
范进给的薪水是年俸四十贯,这已经超过了平均水平。
当然这不足叫三个苏州先生背井离乡,年底还会给他们分配花红,要是一年帐目无错,高效廉洁,范进承诺是再给二三十贯的花红赏赐。
这样一年六七十贯,在苏州这种物价较高的地方也能买到一百三十石谷子,甚至还要更多些。
打一年工,够一家人吃好几年,很值得离家三千里辛苦个十年八年了。
东主还要负责一年四季衣裳,供给饭食,每年再给帽子,几双鞋子之类。
这都是后来游幕师爷的标准,薪金,衣袍,鞋袜,年节赏赐酒肉,年底给些花红奖励。
上一篇:特种兵:每周一个签到大礼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