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44节

  虽然朱允炆一直忌惮着领着重兵的叔王们。

  黄子澄也早就暗地里劝过皇太孙继位之后削藩。

  但老实说,朱允炆也不是要尽灭亲藩,而是想打击一部份,削藩成功之后,逐渐剥夺所有亲藩的兵权。

  先立威,打掉软的,去掉强的,那些俯首听命的可以留着。

  但兵权还是不能留。

  虽然靖难失败是他们操作的太蠢了,但思路上和朱棣没啥太大区别。

  但现在看到范进的封建异同论……

  这简直是给他们推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我去,要是真如范进所说,大明再过百年不就得完犊子了?

  一年一千五百万石的宗室俸禄开支,整个朝廷收入才两千六啊。

  要是真的是这样,维持朝廷都办不到,更谈不上国泰民安了。

  要知道,洪武年间的两千六百万石的收入,中枢掌控的相当有限。

  比如浙江某个县的税额是一年三万石,这其中有相当一部份先送给了就近的几个卫所,还有驿站,河泊,仓储,县里自己的开销,剩下的相当有限了。

  整个帝国的财赋体系,基本上是大半用来维持各地官府和驻军的开销,收归中枢的原本就不多,要是宗室开销真的到这种地步,很难想象百年之后的朝廷怎么维持。

  怎么维持……修修补补呗。

  朱元璋的财赋体系,包括宋朝的都是一样,就是租和庸,两税法的变种,没甚大差别...

  只是和唐宋有专门的计相和三司使来比,他的户部功能相对较差,大量的税赋,直接就是原地消化,能收归中央的份额相当的少,更不要说要考虑到战争甚至是长期的战争消耗大量的钱粮。

  如果大明是僵化不动的,一直以粮食为基本货币,绢,布和少量的金银补充协调,再出个宝钞,基本上也是能维持下去。

  但前提就是二百万卫所军不要多少开销,打仗还能自带粮草。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小农经济就是这样,如果整个帝国算起来有庞大的疆域,亿万百姓,比如洪武二十四年计有耕地三点六亿亩,丁口是六千万左右,两税法的身丁税和田亩税相加,国家收入了两千七百万石粮。

  其后近二百年时间,耕地数字在万历年间增长到七亿亩,人丁数字居然还是六千万,税粮收入还是三千万不到的样子。

  人口增加,税赋不增,主要还是大户投献和隐庇,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

  财赋角度来说,就算张居正改革之后,明朝的白银税赋收入达到了四百万白银左右,到崇祯年间的高峰是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但中枢真正能掌控和使用的,随着朝廷控制力度的降低也是越来越低。5.0

  大量的财富并不能集中使用,而是在无数州县自身就消耗掉了。

  与此同时,英国光是一个羊毛纺织公司一年交税就超过了四十万英磅。

  明末时,大明收上千万两白银赋税的代价是群盗并起,人心尽失,是以加征三饷的代价聚敛的收入,还大量的被挪用,浪费,贪污,所谓一千多万两的收入,很多时候只是帐面数字。

  而与此同时,英国有了六百万到七百万磅的纯财政收入,超过两千万两。

  两者的人口相差着好几倍,财政收入上,英国却是把大明甩在了身后,并且此后差距越来越大。

  这就是工业化的税收和小农经济的最大的不同。。

第一百九十五 范大忽悠

  封建异同论太长,又是博大精深。

  饶是黄子澄等人都是科举精英,也是足足看了一个时辰才看完。

  众人都是瞪眼发楞,一时竟是无人点评。

  范进的论点详实,有理有据,众人先是相信了他的判断,但对他的亲王实封之国,内圣外王的说法,还是一时接受不了。

  朱允炆也是一样,他对塞王和骄横的王叔心怀忌惮。

  但要说叫他们往外头打,替大明开疆拓土,感觉上还是有利有弊

  利者,是解决宗室繁衍带来的朝廷压力。

  同时还能替大明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范进论述中,也是提起辽东边墙之外,光是在松江和嫩江等地就有大量的肥沃平原土地,足有近三千万亩的上等良田。

  地力肥沃,黑土出油,物产丰饶,有无数林业资源,矿产资源,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简单来说,就是棒打狍子瓢舀鱼。

  一点不夸张。

  人口12又稀少,都是一个个小型的部落,还处于蛮荒渔猎阶段。

  大明不占,迟早会出现统一的大部落,将来又是大明边疆大患。

  若能占下来,虽然是亲王之国,但还算是大明疆域,能容纳几百万上千万大明内地的人移居过去,减轻内地的负担,开拓更多的疆域。

  把一个个亲王,郡王,分封辽东,岂不美哉?

  至于南方也是,现在欧洲殖民者未至。

  安南和占城分裂,缅甸尚属大明疆域,还有暹罗,直腊等诸国,已经有不少从唐宋时期跑过去的移民,要占下来也很容易。

  南边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治,明朝到清中期前一直有大量土司,主要原因还是没有象样的开辟征服,没有那个决心。

  就象安南,明明打下来还是放弃了,因为地方难治,安南的地方势力时降时叛。

  如果把一个国公放在安南,给予世镇权力,就象是洪武年把黔国公沐家放在云南一样。

  云南土司也多,实力雄厚,也经常反叛,为什么沐家能镇守下来?

  是因为沐家是公府,能调集云南和朝廷在云贵的力量,洪武之初,云南的复杂之处不比别的地方好多少,就是一个黔国公府就稳稳镇守了下来。

  按范进的说法,南征北讨,亲藩,勋贵,都有出头之路。

  那些普通的武将,也能跑到亲王府谋一个前程,亲王也能给他们封侯伯之爵。

  打下来的地方,还是大明疆域,行大明律……

  范进在阐述时,感觉就象个大忽悠,说的人人都心动不已。

  “太复杂,我想的脑仁疼。”

  这一次居然是齐泰。

  齐泰的头脑和城府见识,相比纯粹的几个书生是要强的多,这一次连他都这么抱怨,实在是真的没办法把范进的这个内圣外王的扩张之法给吃透。

  连黄子澄都是频频点头,不知不觉的道:“范进此子,不论如何,心智真是一等一的高绝,此人果真是罕见的人才。他的提议,别的也罢了,中尉可以科考,可以务农,行商,而且加诸的限制,和宋人的宗室之法相同,这样咱们确实可以用,最少,这一条是可以用。”

  朱允炆道:“诸位饱学之士,范进说的宋史的宗室记录,还有宗室之法,是不是属实?”

  这个还真是难倒了众多饱学之士。

  他们看的是经义,典籍为多,史书还真未必通读。

  这里有很多人有个误区,以为翰林学士,状元榜眼,必定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其实不然,科举成功之后,确实会有不少士大夫开始涉猎杂学。

  但史学可能就是随意看看,不会精研,得专门有兴趣的人才会认真去学习。

  而普通的士大夫,可能对水利,天文,算学,农书,医术,或是下棋弹琴和书法绘画这样的风雅之事感兴趣。

  有兴趣,好玩的东西多了,未必是人人都精通杂学。

  就象南宋的士大夫成千上万,能写出梦溪笔谈的不过沈括一人,明朝士大夫虽多,写出农政全书的只有徐光启,写出天工开物的也只有宋应星一个人而已。

  医术上头,华夏两千年,出名的医家,还不过就是那寥寥无几的几人?

  朱允炆见状,心中有数,做了一个手式。

  一个宦官赶紧跑了出去,此时天气早就黑透了,宫门上锁。

  不过不打紧,现在是在外朝,一会有宿舍给这几个大臣临时睡下休息。

  没过多时,几个宦官抱着小山一样的宋史折返回来。

  “蠢才,把宋史里的宗室志带来不就好了?”

  朱允炆骂了一声,其余的几个大臣已经扑了过去。

  虽然范进写的叫他们相信,但还是眼见为实比较好……

  众人翻看了一会,甚至是仔细看了好几次,最终都是抬起头来。

  抬头时,黄子澄和黄观还碰在了一处,发出砰的一声响。

  两人也不呼痛,只是眼神中满是迷惘之色。

  他娘的,这范进是什么鬼啊?

  真的这么妖孽吗?

  宋史浩瀚如烟,而且修的乱七八糟,是元初时那帮骚鞑子找的投降的文人修的,既不放在心上,也不当要紧事。

  汉人王朝刚成立的时候,头等大事就是修史。

  把前朝的史修好,盖棺论定,等于是帮前朝的棺材板860给盖牢靠了。

  这样新朝才是名正言顺,江山稳固。

  达子们哪知道这些?

  无非是投降文官按惯例提出,达子也没当回事,随便就答应了。

  所以宋史算是修的相对较差的一版史书,而且时间太他娘的短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修好了,草草而就。

  明史可是修了一百年,但可信度也相当拉跨。

  女真鞑子和蒙古鞑子拼最巅峰的战斗力是肯定拼不过,但论阴险,蒙古鞑子是肯定比不过女真鞑子。

  同化汉人,打压汉人,摧残文化,这些都是女真鞑子擅长的。

  一部官修明史,错漏百出,甚至故意混淆黑白。

  不论怎么说,眼前这几个算是读书人中顶尖的存在,但也没有认真细致的通读过宋史。

  不奇怪。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第一长,五百万字。

首节 上一节 144/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特种兵:每周一个签到大礼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