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进,我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第141节
这样反而促进了宗室自我谋生的本事,两宋时,宗室很少有参与争夺权位的,也很少有躺平享受的,整体来说,在华夏两千多年的王朝史中,宋朝宗室存在感弱,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极小,甚至民间都是诸如八贤王这样的传闻,可见宋朝宗室胡作非为的少,形象还是相对要正面的多。
陈安生和郭子卢对视一12眼,神色都有些古怪。
这……
明明是大宋的宗室制度更合理吧?
不知道为什么皇上要用现在的办法?
范进笑了笑,解释道:“宋人制度,宰相权重,亲王都位在宰相之下。是以用强相压的住宗室,另外两宋地域都不大,国初是禁军都在东京,后来主要也是河北禁军,西军,中央禁军三大股,边疆帅臣,也多用文官。而我大明,早期用武勋拓边守境,然后皇上用了诸亲王为屏藩统帅,局面是不同的……”
两个家伙鸡啄米一样频频点头……这一下理解了。
皇明之初,中书省权重,皇上悍然废中书省,哪还有强相秉国,压制宗室和武勋?
用武勋持续守边,难免又会有尾大不掉之忧。
用皇子亲藩守边,在当时也是洪武皇上的最优解,没有别的好办法。
不象宋初时,经过五代十国的锤炼,最精锐的武装就是禁军,大半力量都在东京城里。
加上宋太祖为了压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以相权压制禁军大将,顺带把宗室也给压制住了。
从宋朝推本朝,就发觉两国立国初的情形是完全不同。
大明的边疆局面十倍复杂于宋初之时,地域广阔也数倍于北宋,更不要说只剩下江南半壁的南宋。
两国局面不同,面对的选择也不同,无法苛责。
范进由宋至明,再推至唐,更有不同结论。
唐得国看似艰难,其实和宋,隋,新,晋都相差不多。
隋和宋都是篡逆而得,同样的还有晋和新。
杨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也算是原始股东。
赵家则是禁军将领世家,宋太祖掌握着当时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唐也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发迹超过百年。
自太原起兵,一路上守将多半投降,很容易就得了关中之地。
诸多唐初大将,程知节也就是程咬金也是士族,尉迟敬德也是士族,根本不是什么贫家寒门子弟出身。
至于很多大将,更是出身关陇将门,和李家不过是依附的关系。
所以李唐之初,重府军,重勋贵,连李唐宗室,很多都是行军大总管,其后就是重开拓,重节度使,发展到玄宗朝时,乃有安禄山兼四镇节度,领二十万胡汉精兵造反的局面。
其实在安禄山之前,早就有节度使兼两镇,乃至三镇节度的局面了。
李唐的宗室,除了开国时领兵的几个外,剩下的就是只能遥领州郡刺史,而实际上只能在长安闲居,因为大唐重军功,太平时节又不可能把宗王放出去领兵,所以大唐宗室,基本上是养废了的格局。
边郡用外人乃至胡将为节度使,自然而然的又会有安全隐患。
帝国疆土太大,必然导致武夫专权,离心力上升。
不论是罗马,还是大唐,都面临这样的难题。
至于汉初,则是因为先剪除了大量的异姓诸侯王,那些异姓王和刘邦的关系并不是天子和臣属,而是类似于大老板和小老板,大家是股东对股东,只是刘汉的本钱更雄厚,所以老刘被公推成了天子而已。
韩信,彭越,英布等诸王,都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有自己的班底,有自己的地盘,军队,大臣。
刘邦是分化而击之,用打败项羽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一消灭剪除。
而六国旧地,非得用强力的武装镇守,否则当时汉初,老刘家威信未立,根本无法真正臣服地方势力。
封王,而且是实封的大国诸王,也是刘邦的无奈之举。
也只能说非刘不能王,但还是得实土封建,刘氏诸王,最大的有几十个城市,能自己煮盐铸币,蓄养大臣和军队。
七王之乱,瞬间席卷全国,汉武之后,中枢力量完全恢复,立国百年,天下归心,诸侯王的作用远不如汉初之时,还是祸乱根源,于是汉武借故黜落铲除一批,接着用推恩令,汉之诸王就完全不具有威胁了。
时势不同,做出的决策也是完全不同……
范进一边说,一边写,陈安生和郭子卢目瞪口呆的在一边瞧着。047过不多时,韩克忠和焦胜,王恕等人也陆续过来,他们也是留在京师没有返乡,毕竟都是贫门小户出身,舍不得来往的钱财。
相反之下,反而是范进的朋友,早期相识时就都是南海的地方世族,一个个早请假离开京城,估计都快到家了。
一群新科进士,一边听范进解说,一边看范进运笔如飞,下笔成文。
一字不可易,一字无可易。
不论是文章,见识,都不是他们这些进士同年能相比的。
甚至各人搜肠刮肚,也不觉得现在朝中的所谓大儒能比。
刘三吾?
黄观?
还是方孝孺?
范进现在说的这些,得有多丰富的史学知识储积?
纵贯古今,挥洒自若,侃侃而言,自信从容。
范进的气质原本就极为出色,晋升为一代文宗之后,更是有点言出法随的感觉……
不知不觉间,一群进士同年,神色由原本的吃惊和诧异,转为无比的敬佩与尊敬。
达者为师啊。
哪怕范进并不是年龄最大的,或者说科名是状元,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便是眼前范进所说的一切,充满着说服力,令人不知不觉间就被他完全的折服。。
第一百九十一章 胆大如斗范文进
和范进书写南北异同论时的情形一样。
开笔的第一段,就是写两汉,唐宋,及至大明的宗室亲藩的异同。
极为详尽,叙述也是层次分明,只要将文章看下来,就基本上明白了范进要说什么。
大明和唐宋异同,唐有关拢集团,大唐天子就是大东家,关拢贵族是小伙计。
刘邦则是大股东,诸王是小股东。
宋之立国是以文制武,诸多宰相是商铺伙计,管着禁军大将这些打手。
宗室就可有可无,所以宋之宗室待遇最差,但也最为自由。
大明则是国初时武勋扫荡四方,中书省权重。
待朱元璋废中书省,武勋就是一家独大。
老朱又不重太监,不用太监压文官武将。
只能把宗室抬起来,用亲藩镇边守国。
所以亲藩之制,到目前来说没有大的麻烦。
但麻烦在于,世代相袭,皇子一律为亲王,亲王之子一律为亲王和郡王,郡王长子一律为郡王,其余诸子一律为将军。
这样传袭下去,宗室不能科考,经商,务农,只能由国家养着。
然后若非塞王,长居内地,不思进取,诸王国又不是裂土实封,诸王宗室只能用鱼肉百姓的办法来补俸禄之不足。
就算如此,也是诸王,郡王,近支镇国将军可以锦衣玉食,而其余的中尉之类的远宗,不免有饥寒之忧……
写到这里,范进更是有数据支撑。
从《宋史》的宗室记录可以看出,至南宋时,赵匡胤一脉宗室成员为一万八千八百六十二人,赵匡义一脉为两万三千八百七十人,赵匡美一脉为一万六千六百七十三人,总计五万四千九百四十五人。
并且,这些宗室成员不包括女性和早亡人数。
三百多年时间,宋之宗室从国初的三兄弟十来人,变成了五万多人。
还不算女性。
宋朝宗室女可是一律嫁出后就没有什么高规格的待遇,甚至被婆家刁难也没有办法替公主出头。
宋仁宗时,爱女在婆家受了委屈,奔赴皇宫找父皇出头。
结果呢?
被仁宗拒之门外。
若按大明的宗藩之法,就以一百五十年来算,怕是人口就不比赵宋少多少。
到时候几百上千的亲王郡王,几万将军,中尉,还得有几万的公主,郡主,县主……
这其中的严峻之处,几个进士同年一眼就瞧的出来。
原本是觉得范进有些危言耸听。
但看看数据模型,看看宋史记录,众人顿时都是明白过来。
韩克忠沉声道:“怪不得传言皇上在文进这里呆了很久,走的时候似乎不太愉快……俺现在是明白过来了。”
焦胜面色苍白,拱手道:“俺平素不太服人,文进兄写南北异同论时,俺服了一回。这一次这个封建论,俺又是服了,文进啊,你真是胆大如斗啊!你知不知道,你写南北异同论,是大家伙都承你的情,因为你写进了南北的异同和不易,又有加分之法,解决了南北异同的难题,从皇上到朝廷大臣,再到俺们这些举子,哪一个不佩服你?这个封建论,看到现在,怕是除了皇太孙一党人,亲藩诸王都要恨死你了。还有皇上,虽然知道你是对的,但皇上的性格……”
焦胜没敢把话说明白。
朱元璋万般好,但有两条不好。
一条不好是苛刻。
管你当年效力多久,出生入死,干冒矢石奋不顾身,立下多少汗马功劳,该罚时,绝不会顾及旧情。
就象朱文正,守南昌是多大的功劳?没有朱文正死守南昌,朱元璋一定会惨败给陈友谅,没有成就帝王基业的可能。
但朱元文身为亲侄儿,又立下大功,犯了一些小错,照样被鞭打禁锢,不是马皇后说情,搞不好要被处死。
其二,就是滥杀。
这是朱元璋的缺陷,没有什么可替他隐藏或曲笔回护。
滥杀就是滥杀,骨子里就是无情残酷。
除了马皇后和朱标,还有自己的亲儿子,别人都是可杀之辈。
范进现在看似被老朱看重,但真的惹翻了老朱,谁知道老朱会怎么做?
焦胜的担心,也正是在场所有人的担心。
上一篇:特种兵:每周一个签到大礼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