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第248节

  “什么?”诸人得知了义州这么重要之后,以为皇帝一定会下令守好义州,却不想听到了这么一句话,所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作何反应。

  “陛下为何如此?”这次,卢象升却是很快冷静了下来,他相信皇帝不是无缘无故说这番话,“义州城内需要将百姓、粮食都撤走吗?”

  “还要空城计?”朱由检笑着摇了摇头,“他们上了一次当,难道还会上第二次?将百姓、粮食撤走,他们一定就会心生警惕,义州,他们就不会去了!”

  “陛下是想要他们进义州去?”卢象升问道。

  “是,他们要义州,就给他们,但之后的部署,就由不得他们了!”朱由检哼笑一声,又问,“建奴这番布置,是想要长久得围困我松锦,时间一长,最重要的是什么?”

  “粮草!”郑三俊当即道。

  “不错,粮草!”朱由检点头,“建奴粮草不够,他们会怎么做?”

  “自然是抢!”范复粹说道。

  “你们看,”朱由检指向沙盘,“义州位于大凌河畔,地势开阔,土地肥沃,周边就是军田,皇太极占了义州,就会围锦州,锦州被围,皇太极就可以腾出手来,将锦州周围的庄稼收割,给他们补充粮草,同时,他们会扫荡清楚我明军在锦州外围的据点,将锦州和外部的联系全部断绝,这就是他们的战略!”

  卢象升看着沙盘,紧紧皱起了眉头,眼神一路从宁锦防线看到山海关,再顺着长城一路看到晋、陕、冀等地。

  “可能让其他地方的军队前去支援?”范复粹踌躇着问,“山海关离得近,蓟辽总督洪承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可能前去?”

  “不行!”卢象升当即答道:“皇太极的这个战略,就是要围点打援,锦州重要,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他知道我们不会看着锦州被围无动于衷!”

  朱由检笑着点了点头,果然还得是卢象升,看清了皇太极的真实目的,他围锦州,就是想将前来救援的明军精锐全部击败。

  “山海关是进我大明重要的关口,山海关若失,我大明危矣,吴三桂不能动,而三边总督孙传庭、周遇吉他们也不能动,虽然和土默特达成协议,但他们必得在守着喜峰口,防止土默特部联合建奴破关,”卢象升继续解释,“还有李国奇、郑崇俭他们,自然也是不能动的。”

  “卢卿说得不错,所以,能调的只有东协总兵曹变蛟、还有三大营、勇卫营!”朱由检说道。

  众人再度沉默下来,各自想着还能怎么办?

  “卢卿,朕要你不日启程去宁锦防线,给朕好好查,城中是否有奸细。”朱由检见众人沉默,朝卢象升命令道。

  城中如果有奸细,他城池修筑得再坚固,粮草准备得再充分,火器再厉害,城池也守不住。

  “奸细?陛下知道什么吗?”

  “朕不知道,”朱由检摇了摇头,“但宁锦离沈阳这么近,又如此重要,多些防备总是应该的。”

  卢象升和范复粹对视一眼,对于皇帝突然的疑心颇感不妙,卢象升想了想,还是劝道:“陛下,若是对将士不信任,军中怕是没有士气,反而不利啊!”

第四百六十二章 灭蝗方法

  “朕知道,朕会让锦衣卫同去,暗暗排查!”

  看皇帝这意思,好似已经确定三城之中会有奸细,卢象升没有再劝,暗中查探倒是可以接受,若当真如陛下所言有勾结建奴者,早些抓出来,也能少一些损失。

  “姜卿,你同卢卿同去,也将朝鲜送来的东西一并带去山海关,将选出来的将士从登莱先去朝鲜,再由朝鲜去到皮岛,以换防之名,将皮岛的驻军换成我大明将士。”

  “是,臣遵旨!”

  卢象升眼睛还盯着沙盘,听到“皮岛”二字,瞬间将目光移向皮岛之处,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抬头看向皇帝。

  朱由检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卢象升没有止住笑意,垂头再度看去,诸人见他和皇帝打哑迷,心中虽然好奇,但事关军政大事,也不好冒然开口询问。

  “时间不等人,江南即将到来的大疫和蝗灾,你们不可疏忽,都去准备着,两日内就拟个章程给朕,”朱由检说完朝他们挥了挥手,“卢卿留下,其他人都回吧!”

  众人躬身行礼告退,出乾清宫时,天色已是大暗,宫门都快落锁了。

  “怎么着?去哪儿?”蒋德璟停在宫门口问道。

  “回内阁吧,”范复粹叹了一声,“陛下可只给咱们两日时间,还能回去睡觉不成?”

  众人摇头苦笑,脚步一转,跟在范复粹身后朝内阁走去。

  “你们说,太祖托梦这事,到底是真是假?陛下做事向来有依据,这次可实在太过荒谬了一些!”倪元璐坐下后,忍不住担忧道。

  “不管真假,陛下下了令,就只能当成真的去做。”范复粹忍不住搓了搓胳膊,内阁中奴婢没有想到大过年的,阁臣们还会来内阁办公,尚来不及备炭火和茶水,此时都在准备着,阁中显得尤其阴冷了些。

  “喻使司在京城,傅使司在太原,明日就传信他们即刻赶去杭州府吧,”郑三俊说道:“还得同张国维说一声,他在南京,离杭州也近,有些事必须得通过他来协助周转。”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会发生什么疫病,陛下没有明说,那就是陛下也不知道,只能靠喻使司和傅使司了,但蝗灾,”范复粹看向宋应/星问道:“宋司农可有什么法子?”

  “徐光启曾经在《除蝗疏》中倒是有写过,将草木灰和石灰两种碾压成细末撒在粮食上面,蝗虫就不会啃食农作物,可以一试。”

  “徐光启若是写了出来,定然经过验证,”范复粹点头,“只不过,本官想,是否能在蝗虫长成之前,就做好预防?”

  听到“蝗灾”二字,众人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怎么“治”,可要是能“防”好,比有效得治理,灾害的影响将会降低很多。

  范复粹这话说完,在坐所有人都忍不住点头赞同。

  “本官在江南时,倒也听农人说过,养鸡鸭或者鸟雀,它们可以在田中吃掉蝗虫的幼虫。”郑三俊说道:“咱们可以鼓励江南农户饲养家禽和鸟雀!”

  “是个办法,”范复粹点头,从旁边抽了一张纸记录下来,“还有吗?”

  “唐时,”蒋德璟缓缓说道:“人们会在田里寻找如蜂巢一样的小孔,下面可能会有蝗虫幼虫,用火烧就能将它们烧死。”

  “本官也想到一个,”倪元璐接着道:“开沟陷杀蝗虫幼虫......”

  众人你一句我一言,将从古籍和所听所见到的蝗虫防治方法一一解释,范复粹则将他们所言全部记录下来,最后看着满满当当一张纸,终于露出了一些欣慰的笑容。

  就算太祖托梦没有成真,倒也能将这些法子印制成册,分发给各地府衙,教授给农户,减少蝗灾的发生。

  “这些法子就有一点不好,”郑三俊说着叹了一声,见众人都看向他,才说道:“需要耗费不少银子啊,灭幼虫可不是靠朝廷这些人可以做到的,要百姓齐心合力,总要拨点银子下去,材料啊、人工啊,都是钱啊!”

  姜曰广无奈摇头,突然想起郑三俊曾经说过的话,忍不住问道:“郑尚书,此前说惊债那事,您可同陛下禀报过?”

  “京债?”范复粹忙抬头看去,脸上露出严肃的神色,“郑尚书何意?放什么京债?放给谁?”

  “听下官解释...”郑三俊本一直在犹豫,眼下姜曰广既然问起,阁臣们也都在,他便索性将自己的主意同众人说了个详细。

  “京债屡禁不止,与其这样,还不如让银行来做这件事,收取合理的利息,既能让百姓收益,还能增加朝廷的收入,一举两得!”

  郑三俊说完,屋中所有人都没有说话,他自嘲得笑了笑,“本官也觉得不合适,所以一直没有说——”

  “不,可行!”范复粹突然开口,他扫了一眼屋中众人,最后目光定在郑三俊的脸上,“本官觉得是个好办法,若是按照陛下所言,今年的确需要很多银子,将京债拿在朝廷手中,是个好办法!”

  郑三俊目光灼灼得看向范复粹,“范首辅当真觉得可行?”

  “是,这样,”范复粹斟酌了片刻道:“你将京债这事写个折子,将具体的章程都写上,过两日咱们将灭蝗的折子一同呈给陛下!”

  “好,下官明白了!”郑三俊忙应下。

  ......

  乾清宫暖阁中,所有人都离开后,殿中顿时安静了下来,卢象升看着面前的皇帝,突然有种回到一年前的错觉。

  正是一年前,建奴寇关,陛下在这里召见了自己,同自己商议了济南的空城计,给了建奴一个狠狠地教训,也才能让之后的和谈能够顺利进行。

  也才让大明有了喘息的机会,才有了今日这番情势。

  建奴狼子野心,他们从未放弃对中原的觊觎之心,所以当今日陛下说建奴会有所动作的时候,他丝毫不觉得惊讶。

  “陛下的意思,是要海战?”卢象升指着皮岛所在位置,问道:“所以将士们才顶着朝鲜将士的身份在皮岛上驻军?”

第四百六十三章 未雨绸缪

  “正是!”朱由检点头,“皮岛在沈阳的后方,只要将皮岛控制住,我大明登州就能将我将士通过海路运送到皮岛,再通过皮岛进入建奴后方,”朱由检指着沙盘,“你看,拿下宣州、铁山,再朝北去,镇江、旋城、昌城等,继续朝北可抵他们老巢赫图阿拉,往西,就是沈阳了!”

  “臣明白了,”卢象升兴奋不已,“他们拿下义州,是为了将义州作为攻打宁锦的前哨,也方便他们后撤,他们只会想到我们会从长城各关口出兵求援,可他们万万想不到,我们的将士,会通过海路,攻他们的后方!”

  “正是,届时,就是我们围他们的城、打他们的援,直接便可解锦州之围!”

  “陛下英明!”卢象升神情激动,他本以为皇帝驻军在皮岛,只是为了牵制建奴罢了,他可万万没想到,陛下竟然会如此大胆,直接想要通过皮岛而深入建奴后方,从而改变辽东战场的局势。

  “你不日启程去辽东,便以巡防的名义,哦,对了,”朱由检突然问道:“李信不是在兵部观政么?这一年多来,表现如何?”

  “这个小子是个狠的,”卢象升点头,“江淮一战,臣让李信跟着去了,虽是第一次上战场,可这小子倒是没见怕的,杀人不手软,利落得很,要不知道他是去岁榜眼,还以为是个老兵呢!”

  “自然,朕选中的人,哪里还有有差了,”朱由检得意一笑,“既然你都认可他,这样吧,你兵部四个清吏司中哪里还有空的,给他安排进去,这次去辽东,将他一并带上吧!”

  “是,臣领旨!”

  ......

  翌日,卢象升就为辽东之行开始了完全的准备,而阁臣们在写了一日章程后,终于在皇帝给的日子前,将灭蝗的章程放在了朱由检的御案上。

  “都试一试吧!”朱由检看了这些法子,也都是普遍能使用的,就是需要耗费的人工不少,还有一点,史籍只说浙江发生蝗灾,可蝗虫真的没有可能从其他地方飞来吗?

  若是蝗虫不是浙江的,而是从其他地方飞来的,他们就算将田地中的蝗虫幼虫全部杀死,也阻止不了这次灾害的发生啊!

  如果要这么想,就得将灭幼虫的工作扩散到浙江临近的城镇,甚至整个南直隶都需要参与进去,这期间不说耗费多少钱,就是官吏和百姓的配合程度,都要大打折扣。

  “这样,”朱由检看向范复粹,“朕记得《农政全书》里还写过,蝗虫多生于大泽之涯、涸泽之处,徐光启提出的方法就是除草弭蝗,还有一个改陆田为水田,蝗虫多在夏秋之际发生,抓紧一些,当时能来得及,另外,蝗虫不喜绿豆、芋头、豌豆、茭白等作物,可引导百姓多种植这些,降低蝗灾影响。”

  “是!”范复粹忙应下。

  “朕记得在湖北曾有过一个法子,就是在捕获的蝗虫身上刺孔痘浆,然后将其放出,便会在蝗虫进行传染,你们也可一试。”朱由检想起用病毒治理蝗虫的先例,一并说了出来。

  “还有你们之前有说,用石灰撒在叶子上,朕知晓还有一种更方便的,用油和水混合洒在汁液上,蝗虫不会啃食沾上油的农作物。”

  朱由检说的这几个是清朝时期常用的法子,另外在清朝《除蝗备考》一书中,还记载了用木杆、稻草杆等东西燃起浓烟,借助烟雾来驱除蝗虫,都有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种法子,”朱由检看向宋应/星道:“这就得靠宋卿了。”

  宋应/星忙抬头看向皇帝,只听皇帝说道:“就算做到如此地步,蝗虫还会有,那便需要专门的器具进行扑打,朕在一本书上看到过,用一块一丈宽,一尺左右的布,两头各套一根插入土中的木杆,等到蝗虫来的时候,迎面将布落下就可以将蝗虫困在布里!”

  这也是在清朝常使用的捕蝗器具,朱由检说完之后,宋应/星的脑海中便已经有了一个大致轮廓,这东西造起来,比他《天工开物》里那些简单多了。

  “是,臣这就回去打制试一试!”这东西当是不难,可自己倒是从未想到过,不得不说陛下博学,可以从各种书籍上看到各种有用之物!

  “防治蝗虫还是第一步,”朱由检说完这些之后,却没有让他们离开,“太祖托梦,说明这次蝗灾规模很大,不是往年可以比的,咱们也要做好若是防治没用,还如何办的准备。”

  “陛下说得是,”范复粹点头,“灾时救治百姓不得不考虑。”

  “朕的意思,当灾情发生,首先得及时报告灾情,不得有所隐瞒,如果有瞒报、误报、漏报,皆按律处置。”

  朱由检朝王承恩递了个眼色,王承恩当即从案上取了纸币,将皇帝说的这些都给记录了下来。

  “朕此前让左懋第去往江南丈量土地,年前听他述职,倒是有了一些成果,正好可以用上,”朱由检看向范复粹和郑三俊二人,“届时若有百姓受灾,根据左懋第记录的田地顷亩、征税税粮数目造册,报户部立案,并写明受灾情况。”

  “之后,朝廷的赈济官员根据这些册子,下发赈粮、赈钱,大口六斗,小口三斗,解决百姓温饱问题。”

  “陛下,那粮食从何处调?”郑三俊问道,“就本地府衙准备开仓?这...或许不够啊!”

  朱由检看向宋应/星,“宋卿将番薯、玉蜀黍调往南直隶,浙江所有府衙粮仓储备好一些,朕会让郑芝龙再去南洋采购一次粮食,所得六成给南直隶,剩下四成送入京师!”

  宋应/星不由点了点头,若是如此,就算蝗虫将所有粮食都啃食干净,也不用担心百姓会饿死,便能避免人相食的惨剧。

  “最后,”朱由检看向郑三俊,“灾害过后,要组织流离失所的百姓,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切记不可让他们被有心人利用,若有人借此造反,后果就严重了。”

  “陛下,臣以为,若蝗灾当真发生,是否可免除灾区赋税,也有利于百姓恢复生产!”郑三俊说道。

首节 上一节 248/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我靠福地空间,黄袍加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