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第22节
杨嗣昌翻开折子,看到“卢象升”三个字时还以为自己眼睛花了,再定睛一看,果真是“卢象升领天雄军围济南”这几个字。
再看,杨嗣昌更是心惊,多尔衮、岳托率建奴入济南,如今正是被围在了济南城中。
杨嗣昌目瞪口呆,想着卢象升什么时候出了诏狱?
想着陛下撤出高阳和济南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想着陛下是真的要议和吗?
军情顺着所有人转了一圈,最后又回到了朱由检手中,他满意的看着下面众人精彩纷呈的脸庞,有的喜有的忧,但一样都有不解。
朱由检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缓缓开口道:“知道朕为何搬来武英殿吗?”
众人听到皇帝的声音,下意识得躬身,可此时脑子还在思考军情所奏之事,居然没有一个人回皇帝的话。
朱由检也无所谓,自顾自说道:“武英殿,太祖肇基,就从这‘武英’二字起。”
朱由检说着,将茶盏重重放在案上,起身走下御座,一路走出殿门,站在院中,殿中诸人也只好跟着皇帝走出去。
朱由检抬头看向殿上牌匾,继续道:“有武而英,遂有天下。我朝至今二百七十年,‘武英’何在?”
朱由检回过身,看着他们“哼”了一声,“‘文华’倒是不少,只会吟风弄月,文而无质,华而不实!说到盗寇全无良策,只会说什么夷夏之辨!”
“臣有罪!”见皇帝隐隐有动怒的意思,众人忙躬身领罪。
“朕御极以来,建奴数次临兵,但从未越过京城,但这次,却是横扫京畿,如果还有下次,你们说,他们会到哪儿?”
“臣有罪!”
“朕不要你们领罪,朕要你们守住大明江山,给大明百姓安身立命之所,而不是惶惶不可终日!”朱由检大声说着,在廊下站定,一一扫过他们。
“眼下什么情况,你们也都看见了,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可有什么想说的?”
孙承宗看了军情,前后一联想,对皇帝此前的做法也是明白得一清二楚,再想皇帝那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更是深感佩服。
而眼下多尔衮大军被围在济南城内,这还有什么好想的。
孙承宗大步踏出,“陛下,臣觉得,杀了!”
朱由检摇了摇头,“太残暴!况且杀了,皇太极也就真急了,建奴可不止多尔衮一个战将。”
孙传庭说道:“那...抓回来?”
“抓回来干嘛?还浪费粮食养他们!”朱由检再次否定道。
二人对视一眼,杀也不行,抓也不行,那应该怎么办?
总不能放了吧!
“啧,”朱由检皱了皱眉,对他们毫无新意的想法很是不满,“人在咱们手里,你们想想,还可以做点什么?”
众人一时静默,朱由检叹了一声,转头看向杨嗣昌,问道:“杨卿,你觉得呢?”
杨嗣昌暗暗叫苦,陛下把自己耍得团团转,明着答应议和,并且大张旗鼓得吩咐人去同建奴传话,黄道周、范复粹等人替卢象升求情,还被陛下声势浩大得下了诏狱。
可实际上,陛下却是同卢象升暗度陈仓,来了一招移花接木,瞒着众人将诏狱的卢象升偷偷放了回去。
陛下和卢象升唱得一出好戏,将自己和朝上一帮大臣都当做了什么?
是了,陛下不信任自己,不信任朝堂上任何一个人!
眼下,孙承宗和孙传庭提的这两个建议,都别陛下否了,还能做什么?自己也想不出来啊?
“陛下,臣愚笨...”
朱由检定定看着杨嗣昌,而后不置一言,转身走回了殿中。
几个大臣只好跟着皇帝又进了殿,心中重又打起鼓来。
孙承宗眯了眯眼,心绪平静下来之后,突然觉得眼前的陛下,自己看不明白了。
他睨了一眼孙传庭,见他也是皱着眉头,低头沉思。
都是常年在战场上的人,不管打的是建奴,还是流贼,本质上都是兵家之事,绕来绕去也不过就是那些东西。
“陛下——”孙承宗开口喊了两字,却见皇帝眼睛仍旧盯着杨嗣昌,朝自己伸了只手,便住了嘴,退了回去。
杨嗣昌心中纳闷,不知道皇帝究竟要自己说什么,他虽然低着头,但却感觉皇帝的目光粘在自己身上,如芒刺背,好不安生。
汗水从他额头上落下,挂在脸颊旁边微痒,杨嗣昌下意识得抬手抹去,继而叹了一声,说道:“陛下,臣以为,同建奴战事不可拖得太久,张献忠虽然接受招抚,但在谷城拒不交出兵权,李自成逃入商洛山中,他惯会蛊惑人心,臣担心他会在此聚集流民,再次发动叛乱。”
杨嗣昌说着,抬眼看了一眼皇帝,见他没有打断自己的意思,继续道:“所以臣以为,眼下多尔衮他们已是被围,可作为同建奴谈判的筹码......”
第四十三章 谁来守卫京师
所以还是攘外必先安内那一套?
孙承宗和孙传庭二人倏地转过头去,看着杨嗣昌,眼下这么好的形势,杨嗣昌居然还想着议和?
大明威严何在?
杨嗣昌感受到另外两股目光,心中叹了一声,自己原本是附议的,是陛下要自己说的呀!
那不附议,不就是议和吗?
难道还有第三条路?
骆养性始终垂着脑袋,反正现在呀,他听着就是了,让他猜,自己这棒槌脑袋,又该猜错了!
曹化淳也是,自进殿之后,从始至终没有出声,他甚至不知道这件事同自己有什么关系,陛下为何要把自己召来。
眼下听了这么些话,他也算是听出了点意思。
陛下并不想把多尔衮他们围杀在济南城中,但陛下是不是想要议和,也还是个未知数。
他不动声色,朝王承恩看了一眼,见他也是一脸懵懂的模样,想必也并没有知道什么。
看来啊,陛下疑心还是这么重,始终不相信身边之人。
“臣反对,”孙承宗忙出声道:“议和,把多尔衮、岳托他们放回去?然后再让皇太极撕毁合约,继续肆虐我大明?”
“陛下,建奴不讲诚信,这次答应了,回头就能继续打进来,咱们将士好不容易将人围了,纵虎归山之事,臣也觉得不妥!”孙传庭说道。
朱由检看了眼杨嗣昌,见他又不说话了,端起茶盏“咳”了一声,杨嗣昌听见皇帝这声咳嗽,又茫然抬头看了一眼,见皇帝看着自己点了点头,心中酸楚,简直要哭出来了。
陛下到底是闹什么?
拉自己来当这个恶人的吗?
杨嗣昌叹了一声,遂即说道:“陛下,臣以为...多尔衮不是泛泛之辈,若是作困兽之斗,让他们破城而出,想来建奴之劫掠会变本加厉,朝廷如今缺钱、缺粮,只怕适得其反呀!”
曹化淳冷眼瞧着这一切,突然明白了朱由检的意思,开口道:“陛下,皇太极在山海关牵制洪总督和关宁铁骑,勇卫营牵制着流贼,孙侍郎护卫京师,济南那里,尤有变数,臣觉得,杨阁老说得有理,议和好,让建奴退出关外,也让我大明休养生息,全力对付流贼呀!”
“陛下——”孙承宗向来反对太监参与兵事,又听曹化淳替杨嗣昌说话,心气更是不顺,瞪了一眼曹化淳,就要再劝。
朱由检摆了摆手,道:“朕是要议和,但朕这次,是要让皇太极亲自来求朕!”
孙承宗想着,这不就是为了出口恶气吗?
陛下是不是太儿戏了些,杀了多尔衮、豪格他们,难道不能出气?
“杨卿,在皇太极提出议和之前,围困济南的粮草,便由你来负责,朕的要求,不得再增加百姓负担,你且回去想想!”
杨嗣昌忙领命,抬头见皇帝看着自己,忙告退出了武英殿。
朱由检又朝曹化淳道:“勇卫营你在管着,你亲自去谷城一趟,两件事,其一,杀了张献忠,其二,李自成躲在商洛山中,找出来,杀了!”
张献忠不会真的归明,他多次接受招抚又再次反叛,只有杀了他才能扼制流贼的壮大。
至于李自成,如今正好是他最低谷的时候,带着十八个人躲在商洛山中,可最后却是他攻占了北京城!
李自成,自然也不能留!
“之后,迅速将勇卫营带回护卫京师,朕需要他们!”
曹化淳领命告退,殿中只剩下孙承宗和孙传庭二人。
“孙太傅,你是不是觉得朕做错了?”朱由检看着满脸不虞的孙承宗,笑着问道。
孙承宗看皇帝居然还笑得出来,又气呼呼得道了声“不敢”,可紧接着又说道:“陛下,建奴乃大患,陛下同卢象升好不容易制定了这计划,把人堵在了济南城,为何还要和皇太极议和呀!这...这...不能放他们回去啊!”
“朕什么时候说要放他们回去了?”朱由检却是淡淡一笑,看着殿中二人说道。
“什么...什么意思?”孙承宗茫然道。
朱由检朝王承恩看了一眼,王承恩当即带着武英殿中所有人退了出去,看到这个架势,孙承宗和孙传庭二人只觉得全身血液都涌了上来,眼中露出兴奋的光芒。
陛下这是要说大事了吧!
陛下是不是又有什么计划?
陛下终于要用到自己了吗?
朱由检看着二人神色,不由好笑,“坐着说!”
“多谢陛下!”二人谢了恩,也不扭捏,坐在了殿中椅子上。
孙承宗急不可耐,刚坐下又问:“陛下说不准备放他们回去,那议和,也是骗他们的?”
“不,议和是真,而且,朕还要亲自去和皇太极谈!”
朱由检这话刚说出口,孙承宗和孙传庭二人立即起身,异口同声道:“陛下不可!”
陛下说的是“去”,而不是“来”,说明什么?
说明陛下要出京,甚至出关,去到边境和皇太极和谈!
想想也是,皇太极若是要和谈,自然不可能来京城,他没那么傻自投罗网,而济南城中虽然有豪格这个长子,但皇太极子嗣多啊,就算豪格死了,他还有新的继承人。
可是咱们呢,太子也不过才十岁...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况且陛下乃一国之君,若陛下有何差池,大明该怎么办?”孙承宗当即反对。
“陛下,太子尚且年幼,陛下万不能离京!”
“坐下,听朕说!”朱由检知道他们会反对,反对也正常,可若自己不去,后面的事就无法进行下去,自己也实在不想建奴每过一段日子就来劫掠一番,搅得大明不得安宁。
自己可还有不少事要做呢,哪里能将精力一直放在建奴身上!
中兴大明,不是打跑建奴就可以的!
“当初撤城时,朕就下令,高阳城粮仓不动,留给多尔衮,让他看到朕和谈的决心,可是济南,朕也吩咐了,所有粮草和食物,能带走的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就销毁,留给他们是,是座空城...”
朱由检扫过殿中二人,缓缓道:“所以,多尔衮势必有两种选择。”
“求援...或者破城而出!”孙承宗说道。
上一篇:红楼:我靠福地空间,黄袍加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