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第138节

  “这是怎么了?”慈庆宫中,宫女听见声响嘀咕道。

  懿安皇后张嫣正在院中给花草浇水,听到声音朝宫墙外看去,脸上浮现笑容,“陛下定然又做了什么利国利民之事!”

  “娘娘说得对!”宫女笑着应了一句。

  钟粹宫中,太子朱慈烺正在温书,听到声音不禁转头朝外看去。

  不知道父皇又做了什么事,让文武百官能有这般动静,下了课就去武英殿。

  “殿下不要分心!”今日侍讲黄道周咳了一声,朝朱慈烺说道。

  朱慈烺忙恭敬应了一声,转头继续读书。

  皇极殿前,声音渐渐平息,朱由检朝骆养性说道:“瑞王府抄家,押解瑞王进京受审!”

  “是,臣遵旨!”骆养性忙出列应道。

  皇帝说了对瑞王的处置之后,张忻更是惊惧不已,伏在地上的身子不住颤抖,他心中祈祷,陛下可千万别和自己一般见识,自己只不过说错了一句话啊!

  “至于张忻,”朱由检看向张忻,这个朝廷右都御史,正二品大员,在建奴进城之后立即就投降了过去,这番骨气,朝廷不要也罢,“视为瑞王同党,抄家,下狱彻查!”

  “陛下恕罪啊!陛下——”张忻不住磕头求饶,虽然他心中万分后悔,可还有什么用呢?

  张忻被锦衣卫拖了下去,朱由检扫了一眼众人,问道:“可还有事要奏?”

  范复粹想了想,出列道:“陛下,瑞王谋逆固然可恶,可李国奇将军确实也犯了法,若一点也不处置,怕是......”

  范复粹这话说完,其余人俱是朝他看去,想着首辅到底是首辅,胆子可真大啊。

  陛下这番处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要维护李国奇了,可他居然还想着要处置李国奇,这首辅才做了没几日,别得意忘形,被撸了职位!

  “陛下,臣附议!”凌义渠出列说道。

  朱由检心中其实也清楚,李国奇是要处置的,不然朝廷这番决议,今后打着没钱粮的旗号,抢藩王或者地方官吏、百姓的会更多。

  此事不能开头,不然再要收就不好收了!

  朱由检点头,“郑崇俭、李国奇各官降一级,戴罪立功,打完流贼再行处置!”

  罚得不重,但也是因为目前形势所驱,范复粹和凌义渠没了异议,二人退回队列之中。

  其余人再次感叹,为何他们每次都能猜准陛下心思,当真要去请教一番才好,和他们比起来,自己真就如无头苍蝇一般!

第二百五十二章 再建两所学校

  散朝,吕大器拿着昨日的章程前往武英殿,走到殿门口,见陛下新任四夷馆提督姜曰广,以及国子监祭酒文安之也在殿外等候。

  “姜提督,文祭酒!”

  三人各自行了礼,就听殿中传来宣诏声,吕大器落后二人一步跨了进去,便站在一旁,想等着他们二人禀完他们的事,自己再说自己的。

  朱由检扫了一眼,看到吕大器说道:“朕的朱批都看完了?效率挺高啊,是有问题?”

  吕大器见皇帝当先问了自己,也只好上前颔首道:“是,臣有几处不明。”

  “坐下说!”朱由检朝三人点了点头,王承恩当即命人取来凳子放在三人身后。

  “陛下,这其一,阶梯算税,是何意?”吕大器翻开章程,看着皇帝朱批问道。

  阶梯税率,朱由检自然是按照现代个税算法而来,这种按照不同的收入水平对税率进行分层次掉整,当纳税人的收入达到某一水平时,就按照相应的税率进行纳税。

  “经营收入低的,就按照较低的税率,而经营收入高的,自然按照高的税率,如此,就可避免对经营低的商贾过度征税。”朱由检细细解释了何为阶梯税率,这无疑让吕大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姜曰广和文安之二人也是听得目不转睛。

  陛下到底是怎么想出来这种收税方式的,如此,对于收入低的商贾,无疑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有多余的银子投入到经营之中去。

  “陛下,那该如何制定税率,又该如何推算经营收入高低?”吕大器问道。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朕也不是什么都知道,对于税率的计算,以及该如何制定高低收入界限,还要你还有户部他们一同商议,不能脱离实际,一定要考察现今商贾收入才能决定,可知道?”

  吕大器忙垂首应“是”,想着自己好像太过于依赖陛下了,这些可都是是自己该做的事。

  他又朝后翻了几页,说道:“陛下,对于沿海护卫一事,臣提议之人,可都不妥?”

  姜曰广和文安之听了这话心下好奇,不知道吕大器提了什么人,让陛下都难以抉择。

  朱由检皱了眉头,“郑芝龙的确是最合适的人,他麾下船多,兵也多,可是...”

  如今,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背景下,郑芝龙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并在崇祯初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在郑和船队退出南海二百年后,重新拿回了海上主导权。

  熊文灿招抚了郑芝龙之后,朝廷授予郑芝龙为“五虎游击将军”,坐镇闽海。

  如今的郑芝龙,有部众三万余人,船只千余艘,率领原部,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和番人进攻。

  而当他在金门海战击溃红毛番的东印度公司舰队后,他自己的通商范围广及东洋、南洋各地。

  而且,他的兵力不止有汉人,还有倭人、朝鲜人、南岛屿族,更是有一支黑人兵力。

  若他能忠于朝廷,朱由检也便不操这个心了,直接点他为沿海护卫就行,可他不是啊,不仅利用守备沿海朝番子收取过路费,赚得盆满钵满,更是在之后不听其子郑成功劝说,执意降清,最后被杀!

  朱由检心中叹了一声,可惜郑成功此时年岁还小,若他能再年长几岁,便可由他来领这个命了!

  等等,郑成功虽然小,但也不是不可用啊!

  朱由检想到这一点,朝吕大器说道:“郑芝龙麾下有郑芝豹,可让他去鲁地港口护卫沿海,让他们兄弟分开,传令郑成功入学京师国子监。”

  郑成功入京师国子监,从明面上看,这是给他们的优待,对将来郑成功考取功名更添了一份助力,若他全心全意辅助朝廷,必然会同意。

  而他若是有别的心思,只会将这一条旨意解读出新的意思,便是会以为朝廷以郑成功为人质,逼他从命。

  “郑芝龙骄横,他可会同意?”吕大器并没有十足的信心郑芝龙会领旨,若他不听旨再反了去做海盗,可就得不偿失了。

  “陛下,臣有一人选!”姜曰广也听明白了二人在说什么,此时大着胆子朝皇帝开口道。

  “哦?何人?”

  “陈璘之孙,如今任南乡所指挥使,陈懋修!”

  朱由检听了却是皱了皱眉,陈璘在嘉靖末年屡破广东贼兵,万历年间出征朝鲜,于露梁海战中痛击倭军,立下援朝第一功。

  可他的孙子到底有没有其祖父英勇,朱由检委实不清楚,史料对其记载不详,只知道是个有骨气的,建奴攻打广州时,因不屈而死。

  “传他入京,朕先见一见吧!”朱由检最后决定先见了人再说,若是个有能力的,不妨委以重任。

  皇帝这边打定了主意,吕大器便先应下,合上章程拱手告退。

  殿中剩了姜曰广和文安之二人,他们睁着一双眼睛看向皇帝,等着他开口。

  他们二人可不是有事求见皇帝,而是皇帝传的他们,是以,他们也不知是何事。

  朱由检看向文安之说道:“文卿,你领祭酒一职,国子监中俱是大明未来栋梁,但朕欲再建两所学院。”

  文安之闻言,疑惑道:“陛下是觉得国子监太小?”

  这话刚出口,文安之便先否定了,若是嫌国子监小,那扩建就是了,后山还有地方呢,怎么就要另外建学校了,还是两所!

  “国子监以教授明经子集为主,但大明不仅需要文臣,你刚才也听到了,朕要找个水师之将,却是如此犯难啊!”朱由检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朝廷中找个治国文臣倒是简单,可说其他的,确实少了一些,还不知道民间遗落了多少明珠没被找出来呢!

  “陛下的意思是...”文安之问道。

  “朕不是考核锦衣卫、三大营之兵将么,自然有淘汰下来的人...”而其中,定然以纨绔居多。

  “朕想着,与其让他们无所事事,不若就进学院再行操练,若有优秀者,朕可以再给他们一个机会!”朱由检的意思,这些纨绔淘汰之后便是斗技走狗,倒是给京师治安添了麻烦,还不如送学校回炉再造,说不准还能再造几个能人出来。

  “当然,要出学费,就是束脩,一年就一百两吧!”这样算算,也能收不少银子回来,一举两得。

  文安之惊呆了,他私心里认定皇帝完全就是为了收银子才要给纨绔开学校。

  不过想想也不是不行,这样一来,不仅能培养些武将出来,还能给太仓库增加银两。

  “那还有一所学院呢?”文安之问道。

第二百五十三章 科举试题

  “朕是这么想的,”朱由检端了茶盏饮了一口说道:“大明需要有手艺之人,这次科举,工科不也要选拔人才么,待选出来之后,便授予职位,顺便入学校教授技艺!”

  这是要培养匠人啊!

  文安之想起王徵、毕懋康和薄珏几人,他们被陛下授予官职,可不就是因为其技艺,可光靠他们几人,委实也太少了些。

  可是,还有个问题!

  文安之抬头问道:“陛下,束脩如何算?匠人多为贫苦出身,他们要学技艺,可交不了一百两的束脩啊!”

  “朕知道,匠人学艺,不收束脩!”纨绔所交的学费想必也能维持这两所学院的运转了。

  “姜卿,”朱由检看向姜曰广,“你提督四夷馆,若有兴趣教授番文的夷人,朕允他们入国子监,除了语言文字,随便教什么都好,但是,他们在教授时,必得有懂番文之官员从旁监督!”

  “是,臣遵旨!”姜曰广也算知道皇帝叫自己来是为了什么了,对于这事,他没有什么异议。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晓夷人语言文字,乃至风俗文化,对于同其通商交流都有好处,况且陛下也考虑周全了,有官员从旁监督,想必夷人想要闹什么幺蛾子也闹不出来。

  文安之和姜曰广刚告退,黄道周跟在太子朱慈烺身后就进了殿。

  “琅儿来了?”自开了年,朱由检还未让朱慈烺协助理政,今日见他自己来了武英殿,自然而然得让王承恩将桌上的折子搬到了旁边小桌上。

  王承恩忍不住腹诽,陛下这也太欺负人了,太子可还小呢!

  可看太子面上却是露着笑意,丝毫没有勉强,王承恩只好在心中喟叹一声,还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朱慈烺在小桌上坐了下来,一边翻看着折子,一边拿着笔像模像样得写着建议,朱由检看了一会儿,见没什么问题,这才看向黄道周问道:“石斋先生何事找朕?”

  一声石斋先生,让黄道周心中极是熨帖,他脸上带着恭敬的笑意,从袖中摸出一本册子说道:“陛下,各科的试题已是都送了上来,请陛下过目!”

  王承恩忙将册子取了呈给皇帝,朱由检翻开,当先便是正规的八股,中规中矩的题目,朱由检当即取了笔便划了去,继而在旁写道: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造就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

  朱由检写的这道试题,不是他自己想的,而是光绪三十年,最后一次科举的试题。

  其主旨便是造就人才为眼前最急,培养政治、军事、经济、法律、外交等专业的人才,才能发展国力。

  眼下大明也是如此,人才不均衡,导致政治人才辈出,可在其余方面,就是薄弱得很了。

  朱由检也想看看如今这些士子的态度,对于招贤纳士有何见解。

  朱由检停了笔继续朝下看去,法科的试题是范复粹出的,没什么问题,算科是郑三俊给出的,朱由检看了也没什么问题。

  看到工科,朱由检又皱了眉头,蔡国用出了两题,让参与考试之人任选其一,第一题问了如何提高金银纯度,第二问了屋檐建造。

  朝廷的匠人可不止涉及金银制造和建筑呀!

首节 上一节 138/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我靠福地空间,黄袍加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