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第110节
崇祯四年时,王徵在当时的登莱巡抚孙元化的引荐下获授辽海监军道,协助孙元化练兵,却因孔有德吴桥叛变而遭叛军所俘。
之后,孔有德放归俘虏,王徵被发送卫所充军,再而后,王徵遇赦还家,一直到现在。
朱由检此时也是心绪激动,他对于王徵的了解,不仅因为他的科学成就,还有因为他是个教徒,可他并未因为自己教徒的身份而对大明未来没有丝毫的关心。
在李自成攻城之后,当他面对国亡的残酷事实时,在“大节”和“十诫”之间立做判断,深浸儒家传统的王徵,毅然选择了自杀尽节。
朱由检相信,他自小学习的儒家思想,定然还是深刻于他内心,不然也不会在那个时候,作出如此决定。
而王徵的家人,则很好秉承了他的气度。
其妻尚氏,虽然因为王徵信教同她早没了夫妻之实,可在得知王徵死后,忧愤成疾。
而妾室申氏,也想绝食以殉夫,却被尚氏劝下,让她处理自己和王徵的后事,并照顾王家后人。
申氏在其后几十年内,按照尚氏的吩咐,照顾着王家众人。
而当时,因为王家已是家道中落,申氏于是躬亲纺纫以供家用,备尝艰苦。
当王徵之子永春死后,申氏独自扶养永春留下的一子一女,待他们长大成人后,申氏已是七十多岁,可她并没有想着安享晚年,而是觉得自己完成了主母托孤之任,仍旧不食而死。
朱由检并不赞同这种做法,人既然已经死了,剩下的人就要好好活着,可不赞同,并不意味着不钦佩。
这是华夏儒家对于人们的影响,他们信奉家国,信奉家族,有忠,也有贞!
“葵心先生,快快起来!”朱由检扶着王徵的胳膊,又看向他身后这些行李,问道:“这是要进京去?”
葵心先生是王徵的号,对于皇帝这一声“葵心先生”,王徵更是激动莫名,两行热泪顺着脸上的皱纹就流了下来。
朱由检身后的方正化和夏云二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老人家,怎么能得陛下这番礼遇。
王徵,不过曾经做过辽海监军,帮助孙元化练兵罢了,而练兵还没练出什么成绩,就被抓走了。
陛下是看上了他什么?
宋司农还会种番薯呢,这人该不是会种些别的吧!
王徵感动的同时,心里却也很是奇怪,陛下曾经对自己不屑一顾,早先呈上的几本书册更是犹如石沉大海,没有了下文,今日是怎么了?
他不知道的是,如今的朱由检就缺科技人才呢,王徵不比在朝官员,在朝的人员好歹能有个名录可以翻找一下人在哪里,可要找如王徵这种,可如大海捞针呀!
就算知道他家在何方,可他们这种人最喜欢的便是游历,游历起来就是三五年的时日。
朱由检心中也是庆幸不已,自己的科举通告,居然就让王徵自己来了京城。
倏地又想起适才之事,不由对定国公府多了几分怒意。
他们要是对王徵真做了什么,便是死上一万次也不够了!
“草民...”王徵抽了抽鼻子,颇是不好意思开口道:“草民听闻陛下开恩科,多了算法等这些科目,便想着来参加科举,顺便,献此书给陛下!”
王徵说完,将手中的书籍递了上去。
“好,好,”朱由检接过,随后翻了两页,点了点头,“这书编译得很好,朕很喜欢!”
这话说得太敷衍,王徵也是察觉到了一丝,不过他并未有多余的想法,这书中所写都是外国的理论,陛下看不懂也是正常,能得陛下这么一句夸赞已是很好。
只要有了陛下肯定,就能将这些东西传授给更多的人。
朱由检敷衍,可不是因为他看不懂,相反,他对于这本书可是了解甚深,里面不仅记载了西方传来的力学理论,包括重心、比重、杠杆、滑车、轮轴、斜面等理论,更有不少机械样图并附有解说。
更重要的是,里面还有他自己发明的不少器物,比如自行磨、自行车、轮壶、水轮自汲等。
里面有个发明,让朱由检更是有兴趣,便是叫“火船自去”的,便是船只在水中自动航行,而“火”为船只提供动力。
虽然记载并不是很详细,但光看这名字,就让朱由检想起了“蒸汽”。
若是真的,这可比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要早了一百多年啊!
若能用在大明的船只上,还担心开了海禁之后,没有弗朗机他们的船更厉害?
“陛下,草民定不负陛下期望,考取功名为陛下尽忠!”王徵说道。
“哦,你不用考了!”朱由检突然说道。
“不是,陛下——”王徵突然有点不知所措,难道陛下真用不上自己了吗?
“陛下,可是这书晦涩深奥,也要草民来——”
“不是,你别紧张...”朱由检知道王徵是误会了自己的意思,以为只要他的书不要他的人,自己又不傻,书是死的人是活的,王徵这么一个大发明家站在自己面前,哪里舍不得不用!
“朕正有一事需要你!”朱由检说道。
“但凭陛下吩咐!”王徵听皇帝这话,当即又兴奋起来,只要陛下用自己,做什么都行。
“你这样,从这里调转回去,去朕的皇庄,”朱由检说着,朝身后看了一眼,朝方正化道:“你等会就带葵心先生去皇庄,交给宋应星。”
“宋应星?他也在?”王徵是真不知道这几月来发生了什么事,以为宋应星还做着小小的推官呢,却没想到在京城皇庄之中。
“是,朕让他种番薯,不过他遇到了点问题,朕相信有葵心先生在,所有问题便不会有问题了!”
王徵想着自己也不会种地啊,怎么说自己能帮上忙么,不过既然陛下开了这口,自己便去看看也无妨。
况且,自己也好久没见着宋应星了,老友相聚也是喜事!
“是,草民遵旨!”王徵躬身领命。
第二百章 取消夜禁
方正化骑了夏云的马匹,带着王徵折返皇庄,抵达皇庄时,已是黄昏,宋辅宸和庄头见了方正化,以为皇帝又回来了,忙疾步上前恭候,心中疑惑难道是忘了什么事。
直到看到车中只下来了一个老人家,他们才知道不是皇帝回来了,可又是奇怪怎么会由方正化领了来。
“方掌印,这是怎么回事呀?”宋辅宸上前问道。
“陛下命咱家送这位先生来的,宋大人可在?”
“在,在的。”宋辅宸忙朝不远处喊了一声,蹲在田埂间的一个身影当即站了起来,朝他们这里看了几眼之后,迈步走了过来。
“长庚!”王徵看着一身短衣的宋应星,兴奋得挥动着双臂,六十岁的老者,此时兴奋得仿若像个小孩子一般。
“良辅!”宋应星离得近了,才意识到是哪个,忙小跑了过来,“真是你,良辅,你怎么会来这里?方掌印,怎么是你...”
自己早晨还在纠结要不要同陛下引荐王徵,又担心他罪臣的身份而被陛下不喜,却不想一日不到,自己就在皇庄见到了王徵。
是陛下能掐会算,还是自己在做梦呀?
“陛下在路上救了我,让我来这里给你帮忙!”王徵长话短说,将路上发生的这些事简单同宋应星说了一遍,继而问道:“陛下说你遇到了问题,是什么?”
说到这个,宋应星当即取出怀中的图册,走到王徵身旁翻开,“这是陛下说得‘地龙’,是取地下水,走地下沟渠用以灌溉,可我这里不明白......”
两个科学家凑到一起之后,便没有了旁人什么事。
宋辅宸无奈笑了笑,朝方正化道:“宋大人一做事便是如此,怕是连晚饭都会忘记用。”
方正化见王徵已是蹲在地上,用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宋应星在一旁看着,不时又说上几句,哪里能让人插进去话呀!
“掌印,您今晚还回去?”宋辅宸问道,若是不回,可要命人准备饭食和卧具了。
“不用忙,咱家这便走了,你照顾好两位大人,上元节之后咱家会命人来接手皇庄,你回京准备考校一事。”
“是!”宋辅宸当即点头,脸上露出兴奋笑意来。
方正化解下马车上的马匹,翻身而上,一拍马臀,便朝着京城方向疾驰而去。
这边,朱由检坐在马车中,掀开车帘,朝赶车的夏云问道:“如今锦衣卫是有多少人?”
夏云想了想,回道:“按照名册,加上各地卫所千户,约有十五万左右。”
“不按照名册呢?”朱由检哼笑了一声,问道。
“臣不敢说!”夏云心中有了个猜想,徐熹那番作为,定然是看在陛下眼中了。
锦衣卫是世袭制,可如今也是达官子弟的好去处,真正做事的能有几个?
多的是占个名额吃饷的,顺便仗着自己家世和锦衣卫的名头在外作威作福。
“朕恕你无罪!”朱由检淡淡道。
“不过万余人!”夏云轻声道。
“哼,万余人,吃十五万人的饷,”朱由检嗤笑一声,“百户一个月俸禄多少?”
“五两银,一石米!”夏云道。
“一年就是六十两,”朱由检慢慢算着,“朕就算十万人吧,嚯,六百万两啊!”
夏云没有说话,朱由检也没再说话,王家栋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只看得出二人面色俱是不佳,夏云脸上带着些惶恐,而陛下,满脸的嘲讽之色。
王家栋默默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怎么看,都觉得有人又要倒霉了呢!
之后的几日风平浪静,徐熹和定国公府并没有被陛下斥责,骆养性也很是闲暇,直到这日皇帝下令,正月取消夜禁。
也就是说,除了上元节三日灯会如往年一般取消夜禁,允许百姓赏灯游玩,这一个月内都没了夜禁。
对于皇帝的这一政令,有人并未觉得有什么,鞑子退了,流贼貌似也平静了许多,京师多玩乐几日也没什么不可。
江南那地方,夜禁早就形同虚设了,夜晚亮如白昼,花灯游船,热闹得很。
可有人,已是从这政令中嗅出了些不寻常来。
早先金光辰在朝会上提了重开海禁之事,陛下没有驳回,这便说明陛下是认可的,可朝上反对声音太大,以至于让陛下不满拂袖而去。
眼下,又说上元节这一个月都取消夜禁,陛下这一点一滴的,是要鼓励经商呀!
“舍本逐末,舍本逐末啊!”刘宗周听闻这个命令之后,很是痛心。
要都从商去了,田地谁来种?
没了田地,百姓吃什么?
看看如今的江南成了什么样子,因为丝织品的广泛生产,而使得农户们不种粮食,都种起了桑和棉花。
甚至什么都不种,放弃了田地进城府做工,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啊!
桑占稻田!棉占麦田!
耕者不能半,贫民就算有田,犹贱卖以贾!
“嗨,你急什么。”范复粹坐在刘宗周身旁,他手中拿着一支笔,正是将陛下这些日子来的政令一一写下。
“能不急?”刘宗周长叹一声,“陛下已是违了多少祖制,不说科举要加试算科这些,这些我都理解,可发展经商之道,却是万万不行的呀!”
“为何不行?”范复粹继续手下的书写,一边问道。
刘宗周皱着眉头,说道:“民以食为天,这不是就能说明一切问题了?没人种田,哪里来的粮食?”
上一篇:红楼:我靠福地空间,黄袍加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