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就是万历帝

朕就是万历帝 第242节

  缠足反而还耽误做事,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或伤或残。因此许多厂主为了避免麻烦,明令通告不招缠足之妇。”

  申时行接着问道:“如此一来,被断了养活一家人财路的百姓,自然痛恨缠足,希望明令禁止。

  只是某看此次禁缠足,声音最大的是东南商贾,还有不多世家,他们不少人此前痴迷缠足,以为风雅,怎么一下子全变了。”

  “这些世家多持工厂股份,工厂挣钱多,他们分到的股息就多。要是所有女子都缠足,厂里没有工人干活,他们就会失去一大笔厚利。

  汝默,风雅又不能当饭吃!”

  张四维和王世贞抚掌叹道,“丙仲一言,我等是拨开云雾见天日。果真,兵法有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经济,就如这大势。”

  申时行问道:“凤磐公,凤洲公,朝堂上为禁缠足一事争论不休,跟予德公有什么关系?”

  张四维伸手在桌面上转了一圈,“大家吃菜!边吃边聊,不要让这菜冷了。”

  他拎起筷子,夹了几口菜,吃完后用布巾搽拭一番,徐徐答道。

  “支持禁缠足,声音最响者是卓吾先生。他在《顺天政报》、《民生报》、以及《商报》提笔刊登文章,大声疾呼。

  ‘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豼糠。’

  人虽是自私的,有私心,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害人以利己。此不是私心,是坏心。某些士子以所谓风雅,欣赏小足金莲,以摧残妇人为乐,此不是私心,而是坏透了良心。

  更甚者违背了圣人教诲,仁者爱人。”

  “卓吾先生出声,其故交好友,以及门下弟子跟着摇旗呐喊,声势无双。而坚决反对禁缠足的,余昌德就是其中一位。

  他四处疾呼,说男女大防,符合天理。女子缠足,就能安守闺房,不再出现淫秽乱理之事。引经论据,跟李贽斗得不亦乐乎。

  只是一番争斗下,卓吾先生逐占上风,然后那道诏书明行天下。”

  张四维点到为止,不往下说。

  申时行和余有丁在京中待了一段时间,不是小白,知道李贽为什么能占据上风。

  很多人都以为是西苑的太子下场力撑李贽。

  其实那用得着太子殿下出马啊!

  首先现在大明主流舆情体现在报纸上,清流士林对舆情的影响日渐减少。

  可大明的报纸都归太常寺管,李贽是太常少卿,太常寺没有太常卿,他就是老大。

  你一个球员跟裁判吵架,你吵得赢吗?

  其次太常寺掌握着一支宣教队伍,一是教师队伍,分布在各地私塾、学堂和书院;二是宣讲队,分布在各地城镇,以报纸为基础,向百姓们宣讲。

  你说他们是会帮你,还是帮他们最大的上司?

  最后就是李贽背后有一帮有钱人在支持。

  缠足多耽误挣钱,必须明令禁止!

  无数的厂主、股东坚决支持李贽,怎么支持?有钱出钱呗。

  大把的钱花下去,四处找枪手,在报纸刊登文章,批判缠足的恶毒罪行;找到御史清流,明码标价,上疏支持禁缠足,润笔费若干;出钱支持名士大儒开文会,就在名胜古迹或顶级酒楼召开,豪华盛大,说出去倍有面子,但主题必须是《缠足是违背圣人教诲的若干论证》。

  人家有钱有势,余昌德怎么跟李贽斗?

  当然了,在背后支持缠足,反对禁令者不乏高门大户,世家豪右。有些富豪官宦,越有钱有势,心里越喜欢这种变态的调调。

  但是这种爱好还没重要到可以舍弃身家前途。

  谁知道西苑是什么态度?

  他们保持中立,静观其变。

  余昌德等人就显得孤立无援。

  一番争斗下来,禁缠足一方占据上风,内阁票拟、西苑批红。以母仪天下,慈德昭彰的太祖皇帝孝慈高皇后为典范,明诏天下,禁止缠足,违者罚银五十两。

  有风雅士子不屑一顾,五十两银子能得一三寸金莲,足矣!

  别急,明诏后面有细则规定,家中女眷有自隆庆三年正旦日开始缠足者,或强迫、诱使她人缠足者,禁止参加院试、乡试、会试,武举,以及各布政司吏员招录.

  你家有钱,罚得起,尽管叫你家里女眷缠足,或是利诱别人家女儿缠足,只是你以后就无法踏上仕途,只能做一个游荡在乡野之间的闲云野鹤。

  此诏一出,李贽名声大振。

  余昌德成了大笑话。

  恼羞成怒的他把所有的仇恨都算在李贽头上

  申时行和余有丁到现在也明白了,余昌德为何言辞中如此痛恨李贽,口口声声要致他于死地。

  何必呢!

  看到两人神情,张四维劝道:“两位,世事未卜,人心难料。俗世洪流,如履薄冰,我们能走到这一步,已是千难万险。

  有些人为了意气之争,甘愿押上前途身家,劝不住的,也没有必要去劝。”

  此话一出,不仅申时行和余有丁深有感触,连王世贞也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辽河河套赤峰城以北一百多里的山丘上,上百辆车首尾相连,依着山势围成一个圈。

  数千北虏骑兵,舞着刀,嘴里嗬嗬地大喊着,策动着坐骑,围着山丘打转,时不时地张弓搭箭,对着山上的明军来上一箭。

  上千明军士兵举起世子滑膛枪,躲在车厢后面,三五人一组,对着北虏骑兵,砰砰地齐射。

  时不时地有北虏骑兵应声落马。

  “轰!”,偶尔会有子母炮响起,一发霰弹飞出,马嘶人叫中,三五个北虏骑兵应声倒地。

  在山丘上,叶梦熊扶着浑身是血,奄奄一息的李成材,泪流满面。

  镇北关,无非就是一道石墙沿着山势搭建,关隘上有一座半石半木的城寨,已经东倒西歪,不少地方冒着火,腾起烟。

  图们汗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站在旁边一处山岗上,意气风发地看着一队队兵甲齐备、士气高昂的察哈尔骑兵,策马走进镇北关。

  他扬起马鞭,指着南边大声道。

  “孩儿们,我们已经攻破天险镇北关,明军望风而逃。前面就是开原城,拿下它,我们在辽阳过冬!”

  “大汗万岁!”

  数万北虏骑兵,挥舞着刀枪,兴奋地齐声高呼。

  声音响彻天地,山河为之变色。

312.第312章 柔佛国王,听说你被欺负了?

  312.

  海风从北方呼呼地吹来,把旗舰船首斜桅杆上的三角帆,吹得像一面圆球。

  三根桅杆上,后桅杆上的两面横帆被被吹得鼓鼓的,如同两个大包子。

  前桅杆和主桅杆上的硬蓬帆,哗哗地乱响,拉住它的数十根绳子像一张网,每一根绳子都被拉得笔直,在风中吧吧乱响,仿佛下一息就会绷断。

  “几点了?”站在艉楼上的朗声俞大猷问道。

  “报将军,上午十一点十一分。”测量员大声答道。

  “校过时间了吗?”

  “昨日子夜有校。”

  “记住的了。”

  “是!”

  俞大猷忍不住转身对旁边的一位文人说道:“钦天监搞得这套玩意,确实好用,就是太麻烦娇贵了,要每天正午、子夜校时,稍有疏忽就是或快或慢几分钟。

  差几分钟,经纬度就差了几秒,码得,老子脑子都搞晕了,幸好这事交给测量员在搞。”

  说到这里,俞大猷顿了一下,“思文老弟,你好点没,不再吐了吧?”

  宋应昌苦涩一笑,“都吐习惯了,不再吐了。”

  此时的他脸色黝黑,上穿着一件短袖汗衫,下穿一条束腰扎脚裤,腰间扎着一根皮带,挂着一把开平出产的水兵刀,头戴一顶头笠,跟一般船员无异,一点都看不出这是位两榜进士。

  他现在的官职是南海宣慰使司参谋军事。

  上月在香江港召开军事会议,胡宗宪命令俞大猷率南海水师左营主力,南下满剌加,择一扼守海道的良港,进驻警戒,一旦西班牙人窜之该海域,他率部堵截围剿,不得让西班牙人一船一帆西逃。

  宋应昌随俞大猷南下,负责港口营建和镇抚当地土著。

  “思文,安不纳岛的事妥当了吗?”

  “俞将军放心,妥当了。置县复归大明管辖。此地三宝太监曾经给它取名万生石塘屿,后宣宗皇帝赐名安不纳岛。上百年一直孤悬海外,这次终于可以复归大明管辖。”

  “那就好。那片群岛,位于南下至满剌加海峡的要道上,尤其是它的主岛,有山高耸,在万里无边的海面上,一眼就能看到。所以它才叫崎头岛。”

  “将军英明,在崎头岛山峰上设哨楼和烽火台,一旦发现西班牙船只或莫氏船只,立即点起黑烟警示。

  再经过淡水岛(阿南巴斯岛)的烽火台传递,到时我们在满剌加海峡东南角占个地方,设哨楼烽火台,就能收到警示,再向前传递警示。”

  “这些都是小事。西班牙人都是老海贼,精得很,肯定比王直那些海贼要难对付,得多上些手段。

  对了,安不纳岛听着难听,要置县,最好换个名字,思文老弟有想好什么名字。”

  “万生县如何?”

  “好!万生石塘屿,万生县,还是三宝太监取得名好听。”

  宣宗皇帝取得安不纳岛名字又如何,不好听就得改。

  这事禀到太子那里,肯定要改名字的。只是改祖制的事,还是让我们做臣子来背吧。

  “报!”

  “何事!”

  “前哨船发来旗语,说前方发现陆地,疑是大岛。”

  俞大猷眉头一皱:“疑是大岛?”

  他低头想了想,转头对宋应昌说道:“按照跑海老船首的说法,过安不纳岛,顺风一两天必到满剌加海峡东南角。

  算算行程,我们应该到了。”

  “将军派前哨去探视一番就是。”

  “传令!前队派前哨船登岸侦查。主力降半帆,左队外围警戒,全军待命!”

  “是!”

首节 上一节 242/3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也是皇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