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95节

  他猛然想到望远镜和显微镜,还有洗盐法……

  这些神奇的东西都能弄出来,说不定还真掌握着什么奇特的技艺呢。

  想到这里,他也连忙问道:“景恪,你有办法造出这种一眼可辨真假的宝钞?”

  陈景恪心下很是得意,伱们还不是要求助于我这个穿越者。

  嘴上却习惯性保守的道:“我倒是知道一些特殊的技巧。”

  “但制作条件极为复杂,能不能成我也不敢肯定。”

  朱元璋立即就说道:“那就慢慢做,咱让宝钞提举司的人全力配合你,务必将这种宝钞造出来。”

  陈景恪道:“臣勉励一试。”

  如果是之前,朱元璋肯定会不满意。

  什么勉力一试?必须给我完成。

  和陈景恪接触多了,知道他就是这种性格。

  当医生养成的,从来不说肯定的话,即便有十足把握,也只会说七分。

  朱元璋一开始还觉得,他缺乏自信和担当,后来习惯了也不再说什么。

  制作新宝钞的事情有了眉目,可旧钞的事情依然没有解决啊。

  谁都不知道市面上有多少假钞,全部回收朝廷也承受不住。

  关键是,如果不将造假之风遏制住,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假钞流入市场。

  到时候朝廷怎么办?

  朱标就将当前的困境讲了一遍:“景恪可有解决之法?”

  陈景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朱元璋和朱标也没有打扰他,大殿一时间安静下来。

  过了约莫一刻钟,陈景恪终于开口:“之前发行宝钞时,可有统计过每个地方发行了多少?”

  朱标摇摇头,苦笑道:“并未具体统计过,近几年发行的情况,我们还能推测出一个大致数字。”

  “再往前发行的,就无法统计了。”

  陈景恪心下叹了口气,果然如此。

  老朱真是啥都不懂,全凭自己的想法来制定政策。

  但这会儿说这些已经晚了,只能想办法补救。

  “各地域之间流通性很差,那些人制作出来的假钞,只能在本地使用,且很难流入外地。”

  “先派人去全国各地,悄悄的查一查当地宝钞情况,看哪里的假钞数量最多。”

  “基本就可以确定,当地有人在造假。”

  “然后再查,哪些人手中流出的宝钞最多……差不多就能锁定是谁干的了。”

  本来朱标想说,万一那些人把假钞运送到异地使用呢。

  听到最后一句,顿时就不说话了。

  不管他们将假钞拿到哪里使用,只要规模足够大,就必然需要一个有足够实力的人,往外释放才行。

  找到那个人,就能揪出造假钞之人。

  “此法甚妙,果然还是景恪你对宝钞最为了解啊。”

  陈景恪谦虚的道:“殿下过奖了。”

  朱标似乎想到了什么,眉头又皱了起来:

  “如果百姓拿假钞前来兑换物资,我们是给还是不给?”

  “只是一两个人,我们不兑换还没什么。”

  “若持有假钞的人很多,我们要是不兑换,恐怕会引起百姓恐慌。”

  朱元璋突然开口道:“换,不论真假全换,不论朝廷损失多少钱粮,将来都能十倍百倍的补回来。”

  朱标顿时就明白了这话的意思,敢造假宝钞的,必然都是当地有钱有势的人。

  将他们揪出来,九族灭了,家产全部充入国库。

  到时候不但假钞造成的损失能补回来,还能大赚一笔。

  事情有了解决的办法,他也终于松了口气。

  这是,陈景恪问道:“殿下,之前提议的,组建专门的宝钞管理衙门,不知可有准备好?”

  朱标点点头回道:“已经有了计划,准备等三月份开通宝钞兑换时,再正式组建。”

  陈景恪沉声道:“提前组建吧。”

  朱标疑惑的道:“为何?”

  所谓的专门管理宝钞机构,就是陈景恪之前提议的,管理宝钞发行、流通情况的衙门。

  该衙门会在各大城镇开通分部,以便于更好的完成任务。

  还要观察统计当地的经济情况,比如百姓主要靠什么为生,有多少大地主,多少大商人等等。

  将这些信息汇总到一起,可以推测货币发行量。

  还能帮助朝廷,更详细的了解地方经济情况。

  总之,用处很大。

  朱元璋和朱标,对这个衙门很感兴趣。

  之前还让陈景恪专门写了一本,关于货币、经济类的书。

  陈景恪对这方面了解也有限,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非常超前了。

  朱标找了一帮子人进行研究。

  最近几个月,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这件事情上。

  越研究他就越觉得,经济一道的学问深奥无比。

  对经济一道了解的越多,他就越觉得大明现行政策漏洞百出。

  而对于提出全新经济理论的陈景恪,也就越是佩服。

  此时,陈景恪要提前组建宝钞管理衙门,他第一时间不是反对,而是问为什么。

  陈景恪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新衙门的建立,需要一把火,才能更快的获得世人认可。”

  “就用那些造假钞的人的血,来为新衙门扬名吧。”

  朱标心潮澎湃,但也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

  “你想让新衙门掌握一支武装力量?”

104.第104章 大户就是养肥的猪

  104.

  2023-12-12

  陈景恪的画外音,是让这个新机构自己去查这个案子。

  可是敢造假钞的都是亡命徒,没有一定的武装力量,是查不了他们的。

  武装力量在任何时候都是敏感的,给宝钞管理衙门一支这样的力量,那意义就完全变了。

  朱元璋的表情也凝重起来。

  陈景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殿下可知私铸钱币之事为何屡禁不止?”

  朱标回道:“利润巨大。”

  陈景恪却说道:“不尽然,朝廷对此事不够重视,或者说治理不得法,才是私铸泛滥的根本原因。”

  朱标皱眉道:“大明律规定,私造宝钞者斩,私铸钱币者绞……这还不够严厉吗?”

  陈景恪摇头道:“有法而不执行,约等于无。朝廷只制定了律法,却并没有想过如何更好的执行。”

  “我知道,朝廷每隔几年都会督促各衙门,打击私铸钱币之事,每次都收获颇丰。”

  “可是衙门的主要职责是治理地方,而不是打击铸私钱。”

  “这属于他们职务之外的工作,朝廷督促的时候他们就去做一下,朝廷不督促他们就不管了。”

  朱标沉默了,因为真相确实如此。

  朱元璋缓缓点头,道:“所以你想组建一个机构,专门用来打击铸私钱是吗?”

  陈景恪道:“陛下英明,就是如此。新衙门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打击铸私钱,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权力。”

  “而他们的升迁,也只看打击铸私钱的成绩。”

  朱元璋和朱标都陷入了沉思,这个思路他们之前从未想过,但确实很有道理。

  可一个新机构,尤其是掌握武装力量的机构,太敏感了。

  他们要好好衡量一下其中的得失。

  陈景恪也知道他们的担忧,于是又抛出了另外一个砝码:

  “陛下、殿下,还记得之前我们讨论过的赋税问题吗?”

  父子俩愣了一下,赋税问题?

  想起来了,大户会想办法将自己该交的税,转嫁到百姓头上。

  在土地兼并的情况下,百姓很快就会被榨干最后一滴血。

  到时候百姓活不下去,朝廷收不上来税也难以为继。

  可是,为何他突然重提这个问题?

  和这个管理宝钞的新机构有什么关系?

首节 上一节 95/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