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0节
徐达虽然还是第一次接触,但对‘气’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自然也是毫不怀疑。
“不只是人体内含有气,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气。”
“气的种类很多,有些对人有益,有些对人有害。”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道:“这个咱懂,南方的瘴气就是有害的。”
马秀英和徐达也不禁点头表示认同。
陈景恪没有出言纠正,瘴气是多种有害物质的统称,里面确实包含的有部分病菌,倒也不算有错。
“人之所以会生病,一个原因是缺吃少穿,导致体内的某种气不足造成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被有害的气侵染所致……”
“有些有害的气,会生长在水里……”
“很多有害的气,就喜欢肮脏的环境,在其中会孕育壮大……”
“还有些有害的气,会藏在蚊虫、苍蝇等害虫体内,通过叮咬传播给人,导致人生病……”
马秀英恍然大悟,道:“所以,我们喝热水,勤洗澡,爱干净,就可以切断有害气的传播,是吧?”
陈景恪夸道:“娘娘英明,正是如此。”
马秀英喃喃道:“难怪……难怪得了麻风病和天花的病人,隔开之后就可以控制传播。”
“难怪伤寒一旦爆发,就会传染很多人……原来如此。”
陈景恪继续说道:“魏国公会得背疽,除了身体虚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常年生活在军营……”
古代军营的卫生情况不提也罢。
尤其是远征作战,几个月不卸甲一点都不夸张,生病不奇怪,不生病才奇怪。
朱元璋和徐达两人眼中同时冒出精光。
军营,如果在军中推广此法,那该减少多少非战伤亡?
不只是减少伤亡,还能节约海量的物资。
徐达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陈伴读,此法可否在军中推广?”
陈景恪点头道:“自然可以,虽然军中条件有限,无法做的这么细致。但只要做了,总会有所改善的。”
“尤其是伤兵营,用这种方法效果会更好。”
“哦,对了,我给你开的另外一种药物,可以用来治疗伤口感染和炎症。”
88.第88章 我徐达同意他做伴读
88.
2023-12-12
朱元璋等人不是医生,并不知道陈景恪关于气的这一番描述,意味着什么。
疾病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方式。
医家研究了几千年而不可得的东西。
换成懂医术的在这里,就算不顶礼膜拜,估计也会激动的热泪盈眶。
不过虽然他们不懂医术,却懂什么叫感染,什么叫炎症。
伤兵有七成都是死于这种症状。
如果真的有这种药物,那堪称……不,就是神药。
活人无数的神药。
徐达作为统兵大将,对此感触更深,激动的追问道:
“真的有这般神药?陈伴读你可莫要骗我。”
陈景恪猜到了他想做什么,摇头道:“药倒是真的,但其制作不易,成本高昂,且保存也极其不便。”
“制作出来就要及时服用,否则两个时辰后就会失效。”
两人很是失望,如此一来这药就有些鸡肋了。
不过徐达还是说道:“有总比没有好,大不了在伤兵营一边制作一边使用。”
陈景恪笑道:“我还知道一种外用的方剂,对治疗炎症也有一定效果。”
“虽然效果没有刚才那种好,但胜在可以大规模使用。”
他说的是中药消毒剂。
最早可以追溯到孙思邈时期,他在行医过程中发现有些药物对治疗炎症有效果,就制作了最初的消毒剂。
只可惜,碍于科技水平,消毒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
虽然相关的中药洗涤剂很多,有清洗伤口的,也有清洗眼睛的……但效果都不甚理想。
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人制作出了成熟的中药消毒剂。
但因制作复杂,成本高昂,效果也没有化学消毒剂好,所以并没有得到推广。
不过在古代,这玩意确实很实用。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以后有话就一口气说完,不要大喘气。”
陈景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心中叫屈不已,这也不能怪我啊。
你们一开始也没说这事儿啊。
徐达则非常高兴的道:“好好好,这种药最好。”
说着就亲自取过笔墨,摆在陈景恪面前:“陈伴读,有劳了。”
陈景恪也没客气,提笔写下了十几味药材,并详细的写好了煎煮使用之法。
徐达用颤抖的手,小心翼翼的拿起这张药方,看了一遍又一遍。
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好,好,好呀,有了此方,就能少死很多弟兄。”
朱元璋立即拍板道:“先找几处军营试用,如果效果好,就在全军推广。”
徐达连连点头,然后郑重的朝陈景恪下拜:“我代将士们谢陈伴读活命之恩。”
说实话,以前他对朱元璋找了个医生给太孙当伴读,非常的不理解。
只是他性格谨慎,没有表现出来。
但现在,想法完全变了。
医术高明也是能力嘛,保护太孙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会当官的人多的是,但医术这么高明的神童,天下独一份。
我徐达实名支持他当太孙伴读,谁敢反对,先过我这一关。
陈景恪自然非常高兴。
虽然不知道徐达的内心想法,却也知道自己得到了认可。
以徐达在军中的地位,他的认可,约等于是军方的认可。
以后自己在军方那边,也算是有几分面子了。
这对自己以后的计划,有很大的帮助。
他决定趁热打铁,承诺尽快编写一本:军中防疫手册。
以帮助军方更合理的治理规范军营活动,尽可能的避免疫病产生,减少非战减员。
对此,徐达自然更是高兴,朱元璋也非常满意。
之后又聊了几句,陈景恪就很识趣的离开了,将空间留给了他们。
朱雄英则留下凑热闹。
徐达对这个太孙自然很满意,以前就觉得他聪慧,两年没见变得更懂事了。
码头当众那一礼,和那一句‘叔祖’,更是让他在认同之外,又多了几分私人感情。
所以他很是有耐心了讲了许多军中的知识。
朱元璋和马秀英自然能看得出,他对这个孙子很是喜爱,更是由衷的高兴。
作为皇帝他最怕的是什么?
就是继承人无法获得群臣,尤其是军方将领的认可。
朱标是经历过乱世的,顺理成章的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朱雄英就要麻烦许多。
所幸,这个大孙自幼聪慧懂事,尤其是吕氏葬礼上的表现,让他获得了文臣的一致称赞。
至于军方,蓝玉和他的关系,比和太子朱标还要亲近。
毕竟蓝玉和朱标并无血缘关系,但是和朱雄英有。
可以说,他就是朱雄英的天然支持者。
现在又获得了徐达的认可,基本上可保无忧。
这里也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奇特之处。
作为皇帝他从未忌惮过自己的继承人,反而给予了足够的信任。
别的皇帝处处防范,生怕太子掌握权力,尤其是对军权更是视若禁脔。
他生怕继承人威望不足,早早的就开始让他们接触政务,连军权都肯给。
而他的继承人,也没有让他失望。
额……准确说是朱标也没有让他失望,只可惜英年早逝。
后续朱棣虽然不是他培养的继承人,但也发扬了他的优点。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