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99节

  到达之后发现,朱标、朱雄英、陈景恪以及七位内阁学士全都在。

  见过礼之后,众人纷纷落座。

  老朱当政的时候,大臣觐见皇帝是没资格坐下的。

  在律法上见皇帝,只能跪着回话。

  当然,这只是礼法规定。

  实际操作并不会如此,一般都是站着回话。

  如果对面是老臣,也会赐座。

  如果是徐达、汤和等人,甚至能围在一张桌子上,边吃边喝边聊。

  朱标当政之后,又略作调整。

  除了朝会群臣要站着之外,单独接见某个臣子,一般都会赐座。

  在内阁商议事情的时候,更是直接在会议室摆放了座椅,默认大臣可以坐下回话。

  顺便啰嗦两句,很多人认为朝会上不允许上厕所什么的。

  所以上朝之前,百官要先去茅厕把生理卫生解决了。

  事实上压根就不是这样的。

  朝会进行过程中,是允许大臣外出如厕的。

  大殿里面有礼部的官吏专门负责此事,大约是八九品的样子。

  谁憋不住了,找这名礼仪官说明情况,就可以去厕所了。

  而且在召开会议的宫殿附近必然有厕所。

  哪怕是找个房子摆个马桶临时充当一下,也要有。

  言归正传。

  等众人落座,一个怪异的局面就出现了。

  朱元璋坐在主位,明朝以左为尊,朱标坐在他左下首,朱雄英坐在他的右下首。

  这很正常,并没有什么。

  真正有问题的,是陈景恪的位置。

  他竟然坐在朱标的下首,本该坐在这个位置的李善长,则坐在了对面朱雄英的下首。

  其他人依次排列。

  官场最讲究规矩,座椅的先后顺序尤其讲究。

  李世民宴请百官,尉迟恭就因为座位问题大闹会场。

  李道宗去劝说,差点被打瞎眼睛。

  现在陈景恪抢了李善长的位置,如果给外人看到,肯定非常的震惊。

  而在场的人,却都觉得理所应当。

  就连气量狭小的李善长,都没有一点不开心的样子。

  实在是一个大奇观。

  事实上,一开始陈景恪也不愿意坐在这个位置,太高调了。

  我只是个太子伴读,有啥资格坐在百官之长的位置上?

  与礼法不符啊。

  而且,他坐在这里,置李善长于何地?

  就算他不在,还有内阁次辅徐达,还有其他五位内阁成员。

  坐在这里,就是把他们都得罪了。

  然而,事实上这个位置是李善长主动让给他的。

  徐达也表达了支持,邱广安就更不用说了。

  其他几个人见上面的人都同意了,自然也不会说啥。

  于是座位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排了下来。

  陈景恪自然知道大家的想法。

  李善长主动让位置,不是因为他变大度了,恰恰是他气量不足的表现。

  他屁股不干净,不可能再如之前那般被信任。

  朱元璋和朱标之所以让他当内阁首辅,不过是为了借用他的威望罢了。

  改革的事情有陈景恪主导,他的任务就是执行决议,帮朝廷摆平百官。

  如果他拎不清这一点,真把自己当首辅,恐怕就把自己弄成笑话了。

  之前已经被敲打过一次,好不容易恢复了和老朱的关系,他可不想再作死。

  而且现在当务之急是为李家谋求一个封国。

  什么首辅、什么争权夺利,和封国比起来一文不值。

  万一把封国折腾没了,那就真的没地儿哭了。

  所以,老老实实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最好的办法。

  把头把交椅让出来,就是向朱元璋和朱标表态,以换取他们的信任。

  但换别人坐头把交椅,他是定然不服气,也是不愿意见到的。

  即便是徐达坐,他也会有怨言。

  我李善长才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你徐达只能排第二。

  咱俩同时出现的时候,你想坐头把交椅?

  想多了。

  但这个位置又必须有人坐,那他宁愿是陈景恪。

  首先陈景恪的能力他确实很佩服。

  其次陈景恪数次帮过他。

  他和胡惟庸的事发的时候,陈景恪帮他求情,之后又和马娘娘一起做局让老朱原谅他。

  这次复出,也是借着陈景恪的改革为契机。

  关键是,陈景恪把‘法治’概念毫不保留的传给他。

  从这一点来看,陈景恪算是他的老师。

  李善长虽然善妒,但作为一名文人,最基本的尊师重道还是懂的。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对陈景恪都非常的佩服。

  所以,李善长才会主动把这把椅子让给陈景恪。

  至于徐达,他现在是真佛系。

  长女徐妙云是燕王妃,未来的燕国王后。

  小女儿徐妙锦是钦定的太子妃,未来的大明皇后。

  长子徐允恭和朱雄英、陈景恪关系莫逆。

  他什么都不需要做,帮皇帝看好军队就足够了。

  未来徐家就是大明第三望族。

  至于为啥是第三,第一肯定是朱家。

  如果让皇家在陈、徐之间二选一,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定然是徐家消失。

  所以第二只能是陈家。

  不过徐达也很满足,前三甲啊,这要是在不满足就要天打雷劈了。

  所以他心态很平和,什么都不需要争。

  当然他也不能争。

  有时候争的太多,就是自取灭亡。

  你一个外戚要掌握军政大权,你想干什么?

  陈景恪都懂的道理,他不可能不懂。

  但他和李善长也有差不多的想法,这个位置我不坐,其他人想坐也要先问问我的意见。

  陈景恪坐,他自然是支持的。

  两家的关系实在没的说,不只是现在要好,未来也基本是绑定在一起的。

  陈景恪的儿子,就是自己未来的外孙女婿。

  他的女儿,就是自己未来的外孙媳妇。

  如果有多余的孩子,那肯定是和徐允恭的子女结亲。

  可以说,几十年后的事情,今天就已经确定了。

  在自己没有办法争的情况下,他自然要抬陈景恪一手。

  啥,你说陈景恪也需要低调?

  那是以前,现在他也渐渐羽翼丰满,不怕别人的攻击了。

  况且现在大明朝野,谁不知道他才是无名宰相。

  以前你问阁老们头上的人是谁?

  大家都会说是太子、皇上、太上皇。

  现在大家会说,阁老们头上是陈伴读,陈伴读上面才是皇家三人组。

  所以,他再低调就没什么意思了。

首节 上一节 599/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