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63节

  对那里的情况,也大致有一些了解。

  麦荣昌不肯用许柴佬,个中缘由他自然懂,却没有太好的办法。

  强行让麦荣昌用许柴佬,只会起反效果。

  眼见他自己想通了,主动请许柴佬出山,陈景恪才算放下心中的担忧。

  特区不是给几条政策,给一些人就能建起来的,它需要的是一整套的体系。

  前世这套体系是经过几十上百年摸索出来的。

  在大明,特区是首创,谁都不知道怎么做。

  失败的经验也是经验,有个参照物,做起事情来就有头绪多了。

  而事实也证明,让许柴佬过去是正确的决定。

  眼见一切步入正轨,陈景恪也松了口气。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报纸的创办之中。

  解缙不是书呆子,相反他的行政能力相当强。

  上任之后,用最快的速度将报社的框架给搭建了起来。

  至于印刷报纸,现在还不急,要等到字模弄好再说。

  不过解缙已经大致准备好了第一期的稿子,甚至连排版都做好了。

  就等字模制作完毕,就可以直接开始印刷。

  然后就是组建运输体系。

  说起来,给周报单独建立一条运输体系,确实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最开始连内阁那一关都过不去。

  等陈景恪拿出,承揽私人信件、小件货物托运业务的时候,才说服了内阁成员。

  内阁都通过了,百官的意见其实就是可以忽略的。

  拿到旨意之后,解缙就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

  “第一期,一个月内,大运河能连通的水运重镇,全部建立网点。”

  “第二期,三个月内,交通便利的省,要将网点开通到每一个府的府治。”

  “偏远省份的省治,确保开通网点。”

  “第三期,半年内,交通便利的省,所有县开通网点。”

  “偏远省份将网点开通到府一级。”

  “第四期,一年后,网点开通到全国每一个县。”

  “至于乡镇一级……难度太大了,到时候再说吧。”

  这个计划陈景恪也是支持的,且非常的赞同。

  在这个年代,能建立一条沟通所有府县的运输体系,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搞乡镇一级,那就是好高骛远,最后很可能会拖垮整条运输体系。

  当然了,前期的投入只能朝廷出。

  经过磋商之后,户部给出了期限。

  半年后大明周报自负盈亏,户部将不再出一文钱。

  这还是看在陈景恪的面子上,才给出的这个时间。

  按照他们的本意,第一期建设完成他们就不管了。

  就在解缙风风火火建设运输体系的时候,楚王朱桢毫无征兆的给皇帝送了一份大礼。

  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同时送过来的,还有一封家书。

  里面将太上皇、马娘娘、朱标、朱雄英都问候了个遍,甚至还问候了陈伴读几句。

  可以说态度谦恭到了极点。

  直到信的末尾才提出,楚国支持朝廷的革新,准备直接采用新政。

  只是需要一个人才来掌舵。

  许柴佬本就是吕宋人,又有经验云云,是否能让他过来帮帮忙。

  朱标就将信交给了陈景恪。

  陈景恪自然不会阻止,说道:“既然他想去,那等他将经验心得写好,就放他去吧。”

  事情就此决定,陈景恪也不再过问。

  就在这时,书院那边传来好消息,钟表的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第367章 你们准备好钱了吗

  之前给朱雄英说要造一个计算时间的工具,陈景恪并没有忘记。

  回去后,先将自己记得的钟表大致结构画了出来,并将大致原理也写了出来。

  为什么是大致呢,因为他也没造过这玩意儿,实在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

  只能根据印象进行推导,并根据自己的物理学知识进行解释。

  至于对不对……只能看运气了。

  不过虽然没造过钟表,却也了解过这玩意儿的大致发展史。

  对现代钟表影响最大的事件,出现在北宋时期。

  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制作了水运仪象台。

  该仪器首次利用了擒纵器——钟表的核心结构。

  总之就是,经过苏颂等人的设计,该装置能够准确的记录时间。

  并且还制作了报时结构,每刻钟报时一次。

  西方的钟表,就是根据这玩意儿改进出来的。

  可惜该装置毁于战火,之后就再也没有仿制过。

  不过,它的结构图肯定传下来了,否则西方人是咋知道擒纵器,咋仿造出钟表的?

  如果能将结构图找到,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那么,哪里能找到水运仪象台的结构图呢?

  毫无疑问,钦天监。

  天文星象涉及谶纬之事,一般是不允许民间私学的。

  在某些特殊时期,藏匿相关书籍都有可能被判刑。

  但钦天监是可以光明正大研究这玩意儿的。

  水运仪象台这么重要的天文仪器,那里定然有记录。

  他立即去钦天监找到了邬秉让。

  这位钦天监监正靠着嘴巴严,以及那次天象事件配合的好,再加上自己为人低调,活的相当滋润。

  陈景恪找他帮忙,他自然不敢怠慢。

  啥?天文知识涉及机密,不能随便给人?

  呵……

  他立即就将水运仪象台的资料拿了出来,厚厚的一摞子。

  有结构图,有文字介绍,非常的详细。

  并且他还隐晦的表示,能否给皇帝说说话,让钦天监也仿造一台?

  陈景恪并没有直接答应,只是说研究过后再说。

  邬秉让有些失望,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就给陈景恪讲解起整套结构。

  越听陈景恪就越是震惊,也终于明白为啥后来的朝代没有再仿造了。

  这玩意儿的主体结构高十二米,算上别的配套零件,足有十五米左右,也就是五层楼还高一点。

  再研究具体的细节,真有点黑科技的感觉。

  比如,该结构还连接了一百六十二个木人。

  这些木人刷着不同的颜色,身上刻着不同的字符。

  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木人出现。

  大家只要看到木人身上的颜色和字,就能准确知道几时几刻。

  陈景恪看的叹为观止,忍不住在心中爆粗口:

  这踏马是北宋造出来的玩意儿?

  老祖宗这是有多少东西失传了啊。

  不行,这玩意儿一定要仿制一套出来。

  既是为了继承发扬祖宗技艺,也是为后世多留下一些瑰宝。

  不过不着急,先研究钟表。

  把钟表研究出来,再对水运仪象台进行一些改造,保留原有结构的情况下,把表盘装上。

  想到这里,他就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邬秉让。

  听说他要在水运仪象台的基础上做改进,邬秉让很是震惊,然后就是兴奋。

  要是别人说这话,他肯定不相信,会认为对方痴心妄想。

首节 上一节 563/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