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44节

  “是。”

  内阁成为中枢最高行政机构,他们这些行走也水涨船高,可不就是很激动吗。

  这几名行走抱着奏疏离开没多久,内阁外面就传来了欢呼声。

第356章 当面抽老朱大嘴巴子

  苏州府昆山县,老朱和马娘娘一身朴素的行走在乡间小路。

  汤和带着两名侍卫跟在身后,更多的护卫则在远处警戒。

  路两旁是整齐的农田,田间有许多百姓在劳作,还有一些小孩子在地头玩耍。

  一幅欣欣向荣的美好画面。

  老朱神情里非常的满意,嘴上却说道:“冬日还需劳作,百姓苦啊。”

  马娘娘岂能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却并没有配合,而是故意说道:

  “都是当政者无道,才让百姓终年劳作不得片刻喘息。”

  老朱脸一黑,这媳妇一点面子都不给啊。

  只是还不等他反驳,就听路边一放羊的老汉说道:

  “大妹子这话可说不得,若没有太上皇和当今圣上,百姓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老朱顿时乐了,朝马娘娘使了个得意的眼神,然后蹲下身笑呵呵的道:

  “老哥此话怎讲?”

  那老汉也是个碎嘴子,见老朱搭话顿时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前半辈子经历了北元乱世,那世道才是人吃人。”

  “地全是大户人家的,就我们村和隔壁村,全是一个姓赵的大财主家的。”

  “两个村子的人,都是他们家的佃农,未经他们家允许,路边的一根草都不能动。”

  “一年到头忙碌就为了混口饭吃。”

  “后来乱世一起,连饭都吃不上了,草根树皮都吃光了。”

  “等到太上皇建立了大明,我们的日子……嘿……”

  朱元璋见他一言难尽的样子,非常的好奇,追问道:

  “大明建立后怎么样了,老哥你怎么不说了。”

  马娘娘似乎猜到了什么,露出一幅看好戏的表情。

  老汉左右瞅了瞅,小声说道:“我和你说了,你可别乱传。”

  老朱一拍胸脯,说道:“老哥放心,咱这张嘴那就是铁打的,保准不外传。”

  老汉这才说道:“大明建立后,我们也就是从牛马不如,变成了牛马罢了。”

  老朱大吃一惊,没想到会是这個结果。

  马娘娘戏谑的表情,更是让他脸上有些挂不住。

  不过他也没有和老头置气,而是不服气的问道:

  “为何会如此?咱可听说太上皇最恨贪官污吏,爱民如子……”

  老汉应该是嘴不把风,听到这话顿时乐了:

  “嘿,要说太上皇恨贪官污吏老汉不反驳,要说爱民如子……”

  说到这里,他反问道:“听口音老弟是北方人吧?”

  老朱点点头,说道:“北方人,过来做点小生意。”

  老汉说道:“那就难怪喽……这么给你说吧,洪武十六年以前,我们这里的田税是别处的两倍。”

  “还有苛捐杂税加起来三十多种。”

  “风调雨顺的年景还好,能混一口吃的。”

  “要是年景不好,辛辛苦苦劳作一年,最后一算账还要倒欠朝廷一大笔。”

  “为了纳税,多少人被逼的卖儿卖女。”

  “生了孩子养不活只能溺死,我们村东头乱坟岗里面有个大坑,就是专门用来扔死婴的。”

  “老人为了不拖累孩子,选择自我了断的也不在少数。”

  “那日子……惨呐。”

  老汉一脸的不堪回首。

  这话无异于当面抽大嘴巴子,朱元璋彻底破防又羞又怒,面容也有些狰狞起来。

  老汉也被他的表情给吓到了,一时间不敢说话。

  这时马娘娘上前一步,拍了拍老朱的手,说道:

  “你看,一说起悲伤的事情又开始急了。”

  然后对老汉说道:“我家老头子当年也不容易,打小给人放牛,父母兄弟都饿没了,就剩他一个人熬了过来。”

  “所以一提起这些悲伤的事情啊,他的情绪就会失控。”

  “不是针对你的,老哥不要害怕。”

  老汉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的说道:“老弟刚才的眼神太吓人了……”

  “哎,理解理解,都是苦过来的。”

  然后他忽然想到什么,说道:“老弟这经历,倒是和太上皇差不多啊。”

  老朱两口子:“……”

  马娘娘趁机转移话题道:“既然太上皇当政百姓日子不好过,老哥为何还说他的好话呢?”

  老汉顿时就忘了方才的事情,滔滔不绝的道:

  “以前是我们老百姓见识短,不懂国家大事,只觉得太上皇严苛。”

  “前两年朝廷弄了预备役,我四个儿子六个孙子都去参加过训练。”

  “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才知道太上皇也是没办法。”

  马娘娘故作好奇的道:“哦,此话怎讲?”

  那老汉愤愤的道:“还不是北元造的孽,虽然大明建国了,可北元余孽一直想打回来。”

  “为了彻底将北元击败,太上皇只能征收重税养活军队。”

  “听说北方更惨,人都快打没了。”

  马娘娘颔首道:“确实如此,宋末北方还有几千万人口,到洪武十年统计人口,只有不足千万了。”

  老汉说道:“所以啊……太上皇也是没办法,一开始我们确实觉得太上皇不公平。”

  “后来了解了真实情况就不恨了。”

  “不把北元打跑,我们还要过牛马不如的日子。”

  “而且把北元打败之后,太上皇就马上调整了政策,将我们的税减了下来。”

  “还下令停止征收所有的苛捐杂税,连人头税都免了,现在除了田税再无别的赋税。”

  “那真是几千年没有过的善政。”

  “我们老百姓只是见识少,又不是真的不知道好歹。”

  “这样的明君,感谢还来不及,怎么会去恨他。”

  远处的几个老农见他们聊天,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纷纷打开话匣子,述说着以前的苦,以及今日的甜。

  总之,话里话外对目前的生活非常的满足。

  对太上皇和皇上,更是感恩戴德,期望他们都能长命百岁。

  “大明合该坐拥天下,太上皇、皇上还有太子,都是明君啊。”

  “三代明君,未来的日子能有多好,不敢想,不敢想啊。”

  “对对对,还有太子殿下,别看年龄小,将来肯定是明君。”

  “我们南方的血吸虫病,哎呀当年把我们祸害惨了,多亏了太子才给治住。”

  “要不都说太子是天命圣君吗,还有陈伴读也是天命贤臣。”

  “织布机就是陈伴读改良的,用了新梭子,织布比以前快了十倍。”

  朱元璋的脸色好转了不少,但还是感觉火辣辣的。

  因为按照他的本心,巴不得多征税,从来没有考虑过减税的事儿。

  这些惠民政策,都是陈景恪力主之下才推行的。

  但老百姓不知道这些啊,将功劳归在了他身上,对他感恩戴德。

  妥妥的属于白捡的便宜。

  当然了,朱元璋的强势,才是这些政策落实的主要因素。

  在这件事情里,他的功劳并不比陈景恪小。

  可是对于他来说,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因为后来的功就忘记之前的种种苛政。

  所以,他依然觉得羞愧。

  马娘娘见他脸色有所好转也放下心来,继续问道:

  “朝廷强制拆分宗族,将部分百姓迁到北方去,听说民间反对声音很大?”

  那老汉顿时就乐了:“嘿……说起这事儿才好笑。”

  另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也乐呵呵的道:

首节 上一节 544/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