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488节

  “靠一个虚无的幻想,是无法支撑他重塑儒家思想的计划的。”

  “可是今天看了那一套计划我才知道,他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虽然那套计划看起来很难,但仔细想想,一旦成真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徐达情不自禁的去幻想计划里的世界,物资充足,百姓富裕,人民安居乐业。

  大明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似乎大同世界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

  这个念头刚刚生出,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大同世界,变得可以企及了?

  李善长见他想通了,就问道:

  “现在你知道,为何我会同意了吧?”

  徐达下意识的点点头,然后追问道:

  “你觉得……可能吗?”

  李善长叹了口气,语气忽然有些落寞的说道:

  “不知道,因为已经超出我的理解范围了。”

  “但从今天这份计划可以看出,他已经有了一整套的计划。”

  “这份计划虽然很难,但确实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说到这里,他忽然摇摇头,改口说道:

  “不需要全部实施,哪怕只有一小部分能实施,都足以支撑他的大同世界思想了。”

  “一旦完成思想重塑,剩下的计划自会有人争着抢着去实施。”

  一个空洞的思想无法长存。

  有实际道路支持的思想,会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主动性。

  所有的信徒,都会自发的沿着那条道路往前走。

  所有阻拦在他们前方的东西,都会被无情碾压。

  想通了这一切,徐达深吸口气,说道:

  “再造乾坤,好一个再造乾坤啊。”

  “我从来都不敢小看他,没想到他的能为依然超出了我的想象。”

  李善长深以为然的道:“都说我自视甚高,向来不服人,刘伯温我都不放在眼里。”

  “唯独陈伴读,让我心服口服。”

  “不只是能力,人品更是无可挑剔。”

  “陛下数次称赞他真君子也,老夫也以为,他真乃当世唯一的君子。”

  尤其是陈景恪把法治思想无私的分享给他,让他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雅量。

  两个老头吹捧了几句,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了一株火苗。

  徐达率先说道:“如此宏大的计划,能参与进来实在是我等的荣幸。”

  “我必竭尽全力,为其保驾护航。”

  李善长也说道:“于私,陈伴读于我本就有恩。”

  “于公,蒙陛下信任,能参与到这个计划。”

  “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心尽力的呢。”

  本来他们两个只以为,皇帝需要借他们的威望,来快速稳定新内阁。

  已经做好准备,过完年就请辞。

  看到这份计划,他们知道自己想错了,皇帝是真的准备重用他们。

  毫不谦虚的说,真要论治国能力,大明比他们强的屈指可数。

  如果再算上个人威望,他俩已经是金字塔顶端的存在了。

  而这份计划,必须由经验丰富又有威望的老臣来掌舵。

  皇帝都不行。

  别说朱标,朱元璋复辟都干不了这个活儿。

  不是他俩瞧不起朱元璋。

  就老朱的地主思想,是干不了这个活儿的。

  嗯……陈景恪和朱雄英私下开的小玩笑,老朱是地主老财思想。

  在核心圈子里已经不是啥秘密了。

  而且还不是别人传出去的,是老朱自己和老弟兄喝酒,嘴不把风说出去的。

  然后,得到了老弟兄们的一致认同。

  你就是地主思想,太子太孙才是天子思想。

  老朱非但没生气,反而非常得意。

  咱的儿孙有出息啊。

  总之,在这一刻,大明文武两个领袖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定要帮助新皇和陈景恪,完成那个计划。

  非但如此,还要好好培养另外五个阁臣和内阁行走们。

  等将来自己两个干不动退休了,朝廷不至于无人可用。

第326章 有钱任性

  两位大佬亲自出手,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对于工作计划的解析,进展的非常顺利。

  众人逐渐了解了这份计划的内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备可行性的计划。

  太复杂的计划暂时被搁置,只留下一些简单能够施行的。

  李善长说道:“欲速则不达,这次变革牵扯太广,最好由简而繁去做。”

  “前五年先做一些简单的计划,让官吏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朝廷也需要时间,来改革官僚体系。”

  “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再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工作难度。”

  “二十年能完成这个设想,就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朱标也深以为然:“还是韩国公老成持重啊,是朕太心急了。”

  陈景恪也汗颜不已,天天提醒自己实事求是,可总是在某些地方下意识的认为理所应当。

  他以为这份五年计划已经非常简陋了,放在前世互联网上,都能被网文喷的一无是处的那种。

  而且他还特意剔除了很多比较难的计划。

  这样简单且简陋的计划,古代的官吏应该能执行的吧?

  被李善长和徐达这么一解析,他才知道自己又想当然了。

  他太高估这个时代行政系统的能力了。

  不是个人的能力,是行政系统的能力。

  这個年代的行政系统,就只有两个职能,安民和收税。

  架构也完全是为这两个任务而设。

  这样的行政体系,如何低估它的能力都不为过。

  就拿基建来说。

  前世每一个地方政府,都在不遗余力的修桥铺路、建设水利设施,搞各种基建。

  大家见的太多了,下意识的认为这是官僚的基本素质。

  甚至有人会认为,这是为了方便贪钱什么的。

  然而,这些公共设施是否方便了大家的出行?

  我们都是受益者。

  事实上,这是我国的行政体系要求他们这么做的。

  全世界不敢说只有我们会这么要求官吏,但大部分国家的行政系统,都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不少有作为的官吏,修桥铺路,建设水利设施等等。

  但这些成绩是官吏个人能力的体现,不是行政系统对他们的要求。

  这其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行政系统要求他们去做,所有的官僚都会去做,会变成普遍行为。

  就比如前世的大规模基建。

  行政系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愿意这么做的官僚凤毛麟角。

  培训官僚的系统,也不会教他们这些东西。

  不要求他们这么做,也不教他们这些东西,他们又怎么会去做?

  翻一翻历史书就知道,几千年历史,愿意在基建上下功夫的官吏有几个?

  正因为少,一旦有人这么做了才会被历史记录下来,被后人赞颂。

  至此陈景恪才明白,自己的这份计划,对古代的行政系统意味着什么。

  想要实施这项计划,就要对行政体系进行重塑。

首节 上一节 488/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