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77节
朱元璋点点头:“这几年确实苦了百姓了,接下来你可有什么大计划?”
陈景恪摇头说道:“暂时没有了,我准备好好经营书院。”
开书院传授新式学问,这是早就计划好的,朱元璋也同意了的。
就连书院都有朝廷亲自筹建,和洛阳新城一起修筑的。
所以朱元璋并不奇怪,而是挥退跟在身边的人,问道:
“你对大明接下来的政策,有何建议?”
陈景恪说道:“有,我建议接下来五年,大明以休养生息为主。”
朱元璋眉头一挑:“哦?这和你以前的激进完全不同啊。”
陈景恪解释道:“说起来也不怕您生气,以前的大明在我看来,就像是一座四处漏风的房子。”
“虽然您已经在尽力修补了,但您实在不擅长修房子。”
“表面看这座房子在您的修缮下已经稳固了,实则留下了大量的隐患。”
“在这种时候,我只能用激进手段将有隐患的地方拆除,然后重新夯实地基,并重新加固。”
这话要是别人说,朱元璋肯定会嗤之以鼻,什么玩意儿也敢说咱的政策有问题?
但陈景恪说,他却觉得理所当然。
“是啊,若非你出现,咱还不知道大明有如此多的隐患。”
“你现在建议缓一缓,可是觉得地基已经夯实?”
陈景恪点头回道:“是,也不是。如果大明的目标是汉唐,这些已经足够了。”
“要想走的更远,想实现帝国计划,还需要做的更多。”
朱元璋并不意外这个答案,而是继续问道:“那为何你要缓下来呢,需知时不我待啊。”
陈景恪回道:“张弛需有度,之前我们连年对外征战,内部又进行大变革,已经让百姓不堪重负。”
“现在是时候让他们好好歇息一下了。”
大明连年征战,国库和民间都已经没有存粮了,再打下去就会陷入汉武帝的窘境。
内部变革虽然都比较顺利,但也带来了动荡,极大的影响了生产力。
比如强迫百姓迁徙,虽然稀释了部分地区的人口,让更多百姓分到了土地。
可那些土地不会自己长出粮食,需要人花费三五年的时间,把荒田改造成良田,然后才能生产出粮食。
说白了,大明表面看强盛无比,内里实则已经被掏空。
现在需要时间重新积蓄力量。
“而且很多新法的推进其实并不彻底,很多地方依然是新旧法并行……”
“大明也需要时间将新法贯彻到每一个人……”
“开海之后必然带来工商业的发展,朝廷也需要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
“交趾需要时间才能消化,楚国也需要时间才能打造好……”
“云南那边的土司叛服不定,也需要时间去处理……”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这个时间我预计是五年。”
“所以接下来五年,大明需要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政治环境。”
朱元璋眼睛里露出一丝赞赏,继续问道:“为何是现在呢?”
陈景恪回道:“因为北元,不把北元彻底打痛,他们是不会让我们休养生息的。”
“而且我们休息的同时,他们也在积蓄力量……”
“到时候双方就会陷入无止境的拉扯中去。”
“现在永昌侯一举击溃了北元王廷,虽然让伪帝逃走,但直属于伪帝的部众损失惨重。”
“他已经无力再弹压下面的大贵族……”
“据我所知,也速迭儿一直对汗位虎视眈眈。”
“如果我是他,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所以接下来几年,北元内部大概率会陷入内乱。”
“这正是我大明坐山观虎斗的好时机。”
朱元璋反问道:“难道大明不应该趁此机会扩大战果吗?”
陈景恪摇头道:“如果大明继续进逼,面临生死存亡,他们反而会放下成见联合抵抗。”
“只有他们感觉安全了,才会斗的更狠。”
“不过草原人有个习惯,为了彰显自己的强大收获人心,必然会南下劫掠。”
“所以我推测,接下来几年有志于竞争汗位的草原大部落,必然会频繁南下叩关。”
“大明最好做好防守反击的准备。”
“而且咱们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计划了那么久的碉堡网计划,也可以慢慢的实施了。”
朱元璋终于大笑道:“哈哈……好好好,你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宰相了。”
第266章 无题
“张弛有度?”马皇后惊讶的说道:“这真是他说的?”
朱元璋颔首道:“是啊,谁都能看得出来,他的很多革新有未尽之意。”
“咱以为他会趁着迁都,大刀阔斧的推进变革。”
“没想到他竟然说要休养生息五年,着实出乎咱的意料。”
马皇后欣喜的道:“好好好,他有此认识我们也就放心了。”
“大明立国二十一年,从来都没有消停过,百姓已经不堪其扰,是时候歇息一下了。”
朱元璋赞叹的道:“若他再年长二十岁,咱不介意恢复丞相制,让他来当大明的丞相。”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说道:“你这是恩将仇报,没看到他一直在竭力避免权势吗。”
朱元璋嗤笑道:“呵……规避权势?他太天真了,站在那个位置上,很多事情都由不得他了。”
“以雄英对他的信任,以及他的能力,将来必然要行宰相事的。”
“虽然他竭力避免与权贵相交,可他的计划总要有人去实施。”
“他弄一帮子人研究算学形学,其目的就是从中选拔合适的人才。”
“现在又准备开办书院,教授他的那一套学问……”
“将来他培养的人出仕,必然会推着他前进的。”
“嘿……到时候他就知道,什么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马皇后也知道此事在所难免,只能无奈的说道:
“希望他们君臣能善始善终吧。”
朱元璋不在意的道:“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时咱们早已经是冢中枯骨了,操这个心做什么。”
“不过他能知道张弛有度的道理,应当也知道如何保全自身,咱们就别瞎担心了。”
马皇后点点头,说道:“雄英心中有股气,想要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景恪以前行事更是雷厉风行。”
“我就怕他们两个做事太冲动,反而坏了大事。”
“现在我已无忧矣。”
朱元璋点点头,也非常认同这个说法。
然后他又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既然接下来五年以休养生息为主,咱是不是可以让位给标儿了。”
马皇后哭笑不得的道:“你就这么不想当这个皇帝?”
朱元璋连忙摇头道:“妹子你是懂咱的,不是不想当这个皇帝,而是该让了。”
“这五年朝廷也不是什么都不做,陈景恪说要深化革新。”
“可是现在咱已经无法理解他的革新了,再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是拖后腿。”
“让标儿来当皇帝,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大展拳脚。”
“而且皇位更替必然会带来朝野动荡。”
虽然朱元璋和朱标两父子共用一套班子,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有些位置还是要换人的。
而换人就必然会带来一些政局的动荡。
现在朝廷要休养生息,能将这种动荡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等修养生息结束,朝廷必然会有大动作。”
“到那个时候再换皇帝,会影响到朝廷大计的。”
马皇后也被他说服了,微微颔首道:“你考虑的也不无道理。”
“不过你也说了,换皇帝是一件大事,不能仓促而行。”
“这样吧,先找个机会让标儿监国。”
“等再过上一年半载的,如果局势稳定,你就顺势传位给他。”
朱元璋说道:“这个法子好,就这么办了。”
夫妻俩关起门就这样商量好了国家的未来。
-----------------
船队很快就来到洛阳,远远的就看到一座高大巍峨的城池,犹如一座大山横跨在伊洛二水之上。
船上也响起了一阵阵惊呼声。
上一篇:我刷的视频成了古人的百科全书!
下一篇:直播穿越:开局给政哥送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