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84节

  而有了未来的蓝玉,也将更加有动力去拼搏。

  为大明创造更大的价值。

  所以,朱元璋是希望他能有子嗣的。

  老朱的这种想法和布局,不可谓不实用。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朱标没了。

  朱元璋所有的计划,所有的布局,都是围绕朱标来做的。

  朱标的死,可以说彻底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

  之前的种种布局,反而成了隐患。

  朱允炆威望不足,压不住下面的人。

  冯胜是周王的老丈人,蓝玉是朱椿的岳父,傅有德和朱棡是亲家……

  很多藩王的岳父,都是军中大将。

  一旦局势有变,想想都知道会是什么后果。

  不让朱允炆当太孙,传位给儿子呢?

  给谁?

  朱樉?拉倒吧,老朱又没疯。

  朱棡?他确实有才,可性格太傲不适合当皇帝。

  虽然经过朱标劝说有所收敛,但骨子里的傲气,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的。

  朱棣?确实还不错,可朱樉和朱棡都不服他。

  尤其是朱棡,估计秒秒钟就能造反。

  别的儿子?

  别闹了,除了他们仨,选谁这仨货都会造反。

  只有选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其他人才不会说什么。

  更何况,当时朱允炆表现的确实很优秀。

  但朱允炆当太孙的坏处就是,之前通过联姻建立的关系网,就成了隐患。

  怎么办?

  只能一个个清理掉。

  优先清理和藩王有联姻的大将。

  反而是没有联姻关系,平时又比较低调的,保住了一命。

  只是老朱又一次失算了。

  他帮朱允炆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可架不住这孙子不当人啊。

  他用命告诉了世人,飞龙骑脸是怎么输的。

  一番骚操作,将皇位送给了朱老四。

  不过不管咋说吧,最后皇位还是他老朱家的。

  就是可怜了那一帮子打天下的老臣。

  但反过来说,其实朱元璋也是希望,能和大家善始善终的。

  他也不愿意背上,‘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骂名。

  这一点,从他特意安排的,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就可以看出。

  然而,万事不由人。

  朱标的死,不但打乱了他的计划,也彻底将他推向了深渊。

  但这一世,嫡长孙朱雄英没死,马皇后也还活着。

  朱标……额,虽然身体出了点‘小’问题,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可以放心大胆的布局。

  不用再担心前世碰到的难题。

  所以,他很希望蓝玉能有子嗣,对此事也非常上心。

  几次叮嘱陈景恪,一定要想办法帮帮永昌侯。

  “以蓝玉对子嗣的重视,若他真能生出儿子,必视伱为大恩人。”

  陈景恪打趣的道:“他的大恩人应该是太孙才对,毕竟太孙可是用国运龙气,替他挡了天谴的。”

  提起那一番操作,朱雄英也很是得意。

  当时他并未多想,下意识就说出了那番话。

  现在想想,确实是神来之笔。

  看着得意洋洋的二人,朱元璋心中非常的欣慰。

  才这么大,就能联手将蓝玉这样的悍将,耍的团团转,大明后继有人啊。

  尤其是两人的关系,更是让他满意。

  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徐达和常遇春。

  徐达有帅才识进退,能明了自己的心意。

  很多时候俩人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这也是他最信任徐达的原因。

  这种信任包含两方面,一是忠心,二是能力。

  相信他不会背叛自己,更相信他出手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常遇春则是他最喜欢的部下。

  胸怀大志,性情直爽,不改初心。

  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往往会变的比较惜身。

  唯有常遇春,即便身居高位,依然每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而且也同样不争不抢,很少惹事。

  说起来,两人相识的过程也算是一件趣事。

  常遇春带着老婆、小舅子蓝玉来投,朱元璋一看这货拖家带口,就觉得他造反的态度不端正。

  造反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你应该将老婆和小舅子安排好再来。

  现在一看就知道,是为了混口饭吃才来的。

  再加上之前常遇春是当土匪的,就更看不上了。

  这种人,俺老朱不要。

  常遇春也不是一般人,你不要都不行,我非跟着你不可。

  就死乞白赖的跟在朱元璋后面。

  老朱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狗皮膏药。

  撵又撵不走,说了也不听,杀了又怕乱了人心。

  那是真无奈。

  没多久朱元璋发动渡江战役,在攻打采石矶的时候,被守备森严的元军数次击退。

  这时常遇春驾驶一艘小船冲入敌阵,以一己之力站稳脚跟,为后续大军登陆创造了条件。

  老朱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顿时就知道自己看走眼了。

  于是常遇春成功入伙。

  而这一番误会,反而让两人的关系增进更快。

  只是可惜,物是人非啊。

  常遇春早早就病逝了。

  徐达不想参与朝争,选择外出带兵。

  本来李善长也算半个至交,也因为胡惟庸一事,变得离心离德。

  现在咱也是……

  哦,不对,咱还有皇后,所以咱不是孤家寡人。

  想起自己媳妇,朱元璋心里就乐呵起来。

  些许伤感,也瞬间消失。

  再看看陈景恪和朱雄英,只希望你们能始终如一,善始善终。

  不要学我们……

  不过,确实有点想念天德了啊。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想起一件事情,连忙问道:

  “景恪,军制改革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需要一位大将坐镇京师才行,你觉得将天德调回来如何?”

  “军中将领都服他,且他本人又通政务,知道该怎么配合朝廷改革。”

  陈景恪心道,您老人家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啥。

  更何况,这么大的事情,您有必要问我一个小小的,太孙伴读的意见吗。

  不过朱元璋考虑的也确实有道理,虽然理论上军方更喜欢军功爵制,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么大的事情,还是稳妥着来比较好。

  徐达作为军方第一人,有他坐镇,可确保不会出问题。

首节 上一节 184/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