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66节

  算学圈子可不只是单纯的利益群体,也是一个学术圈子。

  很多人加入进来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研究学问。

  没有高深的学术,根本就吸引不来几个人。

  越是如此,大家就越能明白,之前那个小圈子的建立是多么的困难。

  对陈景恪也就越发的认同。

  已经有不少人呼吁,希望他能重新站出来。

  陈景恪只是关注着舆论的转变,并没有此时就站出来的打算。

  时机还没到。

  现在站出来,要不要将那些刺头踢出去?

  如果这么做了,反倒是坐实了他争权夺利的名头。

  虽然大家嘴上不会说什么,心里也会带根刺的。

  等到算经编写完成,小组正式解散,才是他再次出场的时候。

  这几天,他除了抽空去吊唁了一下李文忠,就一直待在家里。

  邱广安倒是给他写了一封信,上面只有一个“?”号。

  陈景恪给他回了一个“=”号。

  双方虽然没有明确结盟,但自有一份默契在。

  很多事情不需要太多语言,只需一个简单的符号,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邱广安写信过来,本身就代表着想继续结盟。

  否则就会继续不闻不问。

  问号,不是问他为什么这么做,而是问他有没有想好收尾的办法,准备何时收尾。

  陈景恪回信代表着同样的意思,大家合作愉快。

  等号,是告诉他,已经有了准备,且耐心等待。

  其实陈景恪还想告诉邱广安一些事情。

  比如他这个户部左侍郎宝座,还能多坐几年,不用着急给自己物色下一个职务。

  朝廷即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论是营建新都,还是水利建设,都需要大量物资。

  这时候是最忌讳工部和户部出现动荡的,即便老朱多疑,也不会在这个时候随便换人。

  只要邱广安自己不出乱子,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坐三五年完全没问题。

  甚至再进一步,成为户部尚书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考虑到自己时刻处在老朱的监视之下,他觉得还是别说了。

  倒不是不能说,而是有些事情没必要多说。

  到时候万一老朱恶趣味爆发,把邱广安给换了,找谁说理去。

  如此又过了两天,眼见连休了七天假,再不上班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就准备入宫。

  还没启程,方孝孺约他老地方见。

  见面后,得到了一个让他不敢置信的消息:

  “什么?叶云流竟然拜你为师了?”

152.第151章 他还得谢咱呢

  152.

  2023-12-11

  “叶云流可是叶先生最得意的后人,怎么会让他拜你为师?”

  陈景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方孝孺很满意这个效果,道:“自然是因为我有能力教好他。”

  这一点倒是不假,作为宋濂的学生,他的文章可是一等一的好。

  他要是说收徒,想要拜师的人能绕秦淮河一圈。

  但叶兑可是和宋濂齐名的大儒啊,也同样以写文章著称于世。

  怎么会让自己的传人拜他人为师。

  陈景恪狐疑的道:“你老实跟我说,是不是做了什么大事情?”

  方孝孺不无得意的道:“这几个月不才写了几篇文章,阐述了学说思想变迁史。”

  “主要是讲环境如何影响学说,而学说又是如何推动时代发展的……”

  “我准备把百家都讲一遍,目前只讲了道儒法墨四家的起源。”

  陈景恪震惊了,这方孝孺是要逆天吗?

  这是要对华夏文明的思想做一个梳理啊。

  一旦完成,对学术界将是一场巨大的冲击,也将彻底破除先贤身上的神圣光环。

  但并不是将先贤拉下神坛,而是将他们镌刻在真正的丰碑上。

  对华夏文明来说,这将是一场无与伦比的盛宴。

  他不禁盛赞道:“此真乃丰功伟业啊,恭喜方兄找到了自己的道。”

  方孝孺却摇头说道:“不,我离道尚远,这不过是寻道之路上的一些发现罢了。”

  看着他不骄不馁的样子,陈景恪心下也不禁为他感到开心。

  几经波折,他终于沉淀下来了。

  照此发展下去,他必将绽放出光璀璨的光芒。

  难怪叶兑会将叶云流送到他身边学习。

  叶兑虽然是大儒,但儒学造诣在他所有学问里,并不是最突出的。

  他最擅长的就是史,其次天文地理。

  所以他对方孝孺不会有任何偏见。

  更能明白方孝孺这几篇文章意味着什么。

  所以才会让重孙拜他为师。

  不过随即陈景恪又疑惑的道:“如此大著,理当名扬天下才是,为何我从未听过?”

  这些文章堪称离经叛道,有多少人认同不好说,但必然会招致儒生群起而攻之。

  可为何他从未听说过?

  方孝孺笑道:“还要感谢景恪,你给我讲的那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无需攻击任何人,也不用刻意宣传,认同我的自然会主动学习。”

  “所以我的文章并未公开,只在小范围传播。”

  “我还叮嘱过他们,暂时不要传出去。”

  陈景恪斟酌道:“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也一下也是好的。”

  “第欧根尼的学问,也是经过追随者宣传,才广为人知的。”

  方孝孺说道:“我知道,但我需要借助翰林院的藏书,帮我梳理自身所学。”

  “若文章传播出去,我无法在此地立足,也就无法再翻阅这里的藏书了。”

  “所以眼下还不是和他们翻脸的时候。”

  陈景恪笑道:“原来如此,方兄好算计啊。”

  方孝孺也跟着一起大笑起来,若是让翰林院那些人得知的打算,想来表情会很精彩。

  笑过之后,他正色道:“景恪,对于如何寻找自己的道,我依然毫无头绪。”

  “我知伱胸有丘壑,今日邀你过来,一是叙旧,二是想问一问你,可有办法助我悟道。”

  陈景恪没有直接回答,思考良久才说道:

  “道不在书中。”

  方孝孺大喜,道:“我就知景恪必有良法教我,快快道来。”

  陈景恪说道:“书中写的都是过往之道,是前人之道……”

  “但并不是说先贤之道就是错的,只是不在适应当前时代而已……”

  “我们所遵循的道,最早是从何而来的呢?”

  “是先贤根据当时的环境,悟出了适合当时的道,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新时代的人,在先贤之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总结出了更适合新时代的道。”

  “可以说,每一代人,都是踩着前人的肩膀在前行。”

  “不同的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总结出来的道也有不同。”

  “于是就有了百家争鸣……”

  “用道家的话来说就是,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方孝孺连连点头,类似的道理在他的文章里也有所阐述。

  他自然听的明白,也深以为然。

  只是陈景恪竟然如此化用,道家的万物化生理论,还是让他眼前一亮。

  道德经果然无物不包啊,以后要好好研究才行。

首节 上一节 166/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