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02节

  他都尚且保持谦虚,你凭什么骄傲?

  至于徐允恭会不会因此生出妒忌之心,从此和陈景恪分道扬镳,甚至成为敌人。

  徐达并不担心,他对自己的儿子有足够的了解。

  固然有傲气,但绝非心胸狭隘之人。

  果不其然,徐允恭先是不服,然后沮丧,最后化为一抹苦涩的笑容:

  “景恪真绝世之才,我不如他多矣。”

  徐达开心的笑了,儿子没有让他失望。

  使劲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用沮丧,你也不差。”

  “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爹相信以你的能力,必然能大放异彩。”

  徐允恭郑重的道:“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父子俩又谈了一会儿心,就将话题转回了金钞局。

  “你无需去考虑陛下有何计划,将稽查司的差事办好就足够了。”

  “等到假钞的事情查的差不多,就功成身退,记住不要在其中经营自己的人脉。”

  徐允恭不解的道:“为何?”

  功成身退他懂,金钞局属于文官机构,他将来要当武将的,不可能一直在这里任职。

  立下足够的功劳,脱身而去才是最好的。

  他不能理解的是,为何不能留下几个自己人。

  徐达解释道:“金钞局关乎陛下下一步的大计,你拉拢这里的人,就是往陛下眼睛里揉沙子。”

  “干干净净的离开,是陛下乐于见到的,也是对你最有利的。”

  往深一点想,陛下让他当稽查司郎中,也正是基于这方面考虑。

  就算允恭想不到这么深,自己也会告诉他该怎么做的。

  这就是老伙计之间的默契。

  徐允恭有些失望的道:“哦,我知道了。”

  徐达安慰道:“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金钞局是管理宝钞的。”

  “在这里留点后手,将来你带兵打仗,就不怕有人克扣你的粮草。”

  “但你完全多虑了,以你和陈景恪的关系,谁敢在这方面为难你?”

  《横推武道:从预知机缘开始》

  大佬批马甲新作,非常的好看,喜欢玄幻文的书友可以去看看哦。

111.第111章 出关

  111.

  2023-12-12

  有了自家老爷子的指点,徐允恭接下来可谓是彻底放开了手脚。

  不会刻意去得罪谁,但也不会有意去结交谁。

  一切都遵从本心,有能力的就上,没能力的就下。

  除了杜同礼得到了一些照顾,其他人都一视同仁。

  但杜同礼走的是陈景恪的关系,不算他的人。

  而且在明面上,杜同礼帮他摸清了,从锦衣卫抽调来的五百人底细,是立了大功的。

  得到重用的理由也很充分。

  他的做法一开始让大家很是不解,不少人私下腹诽他不近人情。

  但渐渐的大家发现,他也从来不欺凌打压谁,真的做到了一切只看能力。

  口碑开始好转,很快就变成了敬佩。

  即便是最讨厌他的人,也都佩服于他的人品。

  真正有能力的人,开始积极表现自己,并走向领导岗位。

  稽查司的框架,以惊人的速度搭建起来。

  朱标对此非常满意,数次称赞徐允恭有大将之风,将来必为国家股肱之才。

  稽查司自然不可能全用锦衣卫的人,还从卫所抽调了一千五百人。

  总共两千人,全部打乱重新分组。

  其中一千五百人,分成十三组,前往十三个布政司坐镇。

  剩下五百人留在京师总部,随时听候调动支援布政司分部,同时还兼顾培训新人的任务。

  杜同礼自然被留在了京师。

  这倒不全是徐允恭照顾,他的能力也确实很不错,还懂算学。

  太适合在总部工作,兼顾培训新人了。

  这些人本来就是从卫所抽调的,武力方面无需培训,个个都是好手。

  侦查方面,锦衣卫出身的五百人,本身就是干这个的。

  所以稽查司只是经过简单整合,就直接可以投入工作。

  他们的任务是协同地方衙门打击假钞,负责管理宝钞的了解当地经济的,另有其人。

  与此同时,朝廷也接连给地方衙门,下了好几道旨意。

  讲明了金钞局的职权范围,并要求地方衙门配合他们工作。

  地方衙门对金钞局的态度,那自然是反对的。

  皇帝说的轻巧,只是管理宝钞发行和流通情况,稽查造假币。

  可皇帝也说了,他们还有个任务,是了解地方的经济情况。

  对于地方官来说,这可就要了亲命了。

  以后他们弄虚作假的成本,就更高了。

  至少要把金钞局的人喂饱才行,否则人家一封奏疏上去,就要死一大片人。

  至于假钞?和我有啥关系。

  可他们也知道,自己没有能力阻止这件事情。

  现在只能想办法,将对方拖下水。

  其实反过来想想,金钞局是专门管理宝钞的,如果将他们拖下水……

  嘿嘿……

  已经有人开始畅想美好的未来了。

  就是不知道,等真相揭开的那一天,事情会如他们所愿。

  ——

  另一边,陈景恪也一直在忙碌着。

  无酸纸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比如如何处理棉纤维,毕竟之前可没人奢侈到用棉花造纸。

  比如添加多少施胶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纸造出来之后,还要做各种试验。

  撕扯测强度,揉搓、火烤、水洗……各种折腾。

  但凡有一点不达标,就要重新调整配方比例,乃至改进整个制作流程。

  这个过程没有一点捷径可走,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去试验。

  还好,宝钞提举司有一群技艺精湛的工匠,通过群策群力一件件解决了这些难题。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在陈景恪的指引下,发明出了很多新工具。

  二十多天后,终于造出了符合要求的纸张。

  看着最终的成品,工匠们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陈景恪也长出口气,露出欣喜的笑容。

  将近一个月的辛苦,终于有了足以匹配的成果。

  不过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很快他又带领大家梳理了整个生产过程。

  最终拿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生产流程。

  实验了几次,确定流程没有问题,他才拿着一卷样纸走出宝钞提举司,来到朱元璋面前。

  “陛下,不辱使命,纸造出来了。”

  “快拿过来,给咱看看。”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走过来,接过纸张小心的抚摸,只觉入手光滑犹如美人肌肤。

  陈景恪在一旁告诉他,如何测试纸张品质。

  朱元璋一听要如此折腾这些纸,心中竟生出些许不舍。

  随即他就自嘲一笑,没想到自己还多愁善感起来了。

  立即就按照陈景恪说的方法,一通测试。

  不禁露出惊讶之色,这纸的质量太好了。

  拿起普通的纸,用同样的方法试了一下,对比更加的明显。

首节 上一节 102/6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胜利后,我在金三角当军阀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