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649节

  “陛下,就算改租庸调为两税新法,但限田令依然还得推行,否则土地都兼并到形势户之手,必生大祸。”

  李世民皱眉。

  土地兼并,历来都是个大麻烦,可问题是想控制兼并又谈何容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土地兼并也是必然的。

  当然,不限确实也不行。

  但又得考虑能不能实行,没有条件,强行颁布某些执行不了的命令,那没有半点好处,甚至会引发动乱。

  “魏相有何好的建议?”

  宰相们都望着魏征,他这一炮打的突然,事先都没跟宰相们通过气,这种行为很不好,让宰相们有点措手不及。

  不过魏征向来如此,大家也都习惯了,这也正是魏征在朝廷不怎么受待见的原因。

  “全面限田。”

  “如何执行?”李世民问。

  “按身份限田,官爵勋兼有者,则择其高者给予,不重复计。”

  萧瑀忍不住直言,“如果按此,则亲王也不过一百顷,职事官一品才六十顷,国公、正二品职事官不过四十顷,男爵、职事官从五品也才五顷,

  散官五品以下,以及勋官十二等各有永业,

  但六品以下,原先是不授永业田的。”

  萧瑀问魏征,就这个根本早就没人执行的田限,如何执行?实际上哪个贵族官僚,没超出这个田额?

  “超出田额的,魏侍中打算如何处置?难道要他们清退田亩?怎么个清退法,谁愿意?”

  萧瑀也是个拗相公,跟魏征在朝堂上差不多,人嫌狗厌的,谁都处不好,但说的这话倒是一针见血,“侍中身为宰相,还是要多务实,总不能要跟汉朝那些大儒一样,要恢复井田制吧。”

  这话攻势凌厉,其实限田令各朝都有,汉代的时候打击豪强,就一直搞限田令,当然也一直没什么效果。

  至于说汉儒们一心复古,想要恢复井田制就更可笑,所谓井田制,就是把一大块地井字划分成九块,中间一块是公田,周边八块是私田,八夫耕一块井田,各耕一块私田,然后合耕一块公田,公田收益上缴归公,私田收益归自己,

  八家为井,同养公田,早在春秋之时就已经实行不下去了,

  原因也简单,任何制度都要契合当时的生产力,制度不能符合生产力,自然就实行不了。

  到汉代时来说井田制,那不过是儒家的乌托邦。

  萧瑀反对魏征,还有一个原因,萧瑀也是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相反之下,魏征这两年贵为宰相,经济条件好了些,但他没置什么田产,主要就是授分的官人永业田,

  侍中正三品,永业田二十五顷,因为这宰相是贞观朝才当的,关中没地可授,还授的是宽乡,实际就是非中原腹心之地,这地授在他老家河北邢州巨鹿。

  他的九顷职分田甚至都没分到实地,是按亩发仓粟二斗,一年发一百八十石粟。

  魏征现在收入还是不错的,一年禄米四百石,每月还有六千钱的月俸、食料杂用,另外各种福利也是不少的,每个月还有十二只头羊发。

  但萧瑀可不一样,

  有次宫廷酒宴时,皇帝赐酒,大家都要争喝第一杯,萧瑀站出来说这杯酒只有我来喝,因为在场臣子我最尊贵,

  当时他说了一句话,然后大家都让他喝了那杯酒。

  “我是梁朝天子儿,隋室皇后弟,唐朝左仆射,天子亲家翁。”

  李世民听了也击掌叫好,把这酒直接赏赐给他喝了。

  萧瑀,西梁明帝之子,九岁封新安王,虽说当时的西梁朝,其实完全就是被隋朝控制着,可毕竟身份尊贵。

  哪怕西梁没了,但萧家也还是兰陵萧氏名门。

  开皇七年,隋废西梁时,也还算是比较温和,没经历什么大战,所以兰陵萧家就算入隋,但依然保留了许多财富和田地,

  甚至是被隋朝武力过江攻灭的南陈,其实也没经历北方一样的均田,因为南方的地基本都是私田,没有什么公田,均田难以进行。

  后来隋朝在南方搞貌阅、量地,还引发江南大叛乱。

  萧瑀是是个大地主,名下的田地,并不比武德朝宰相裴寂少多少。

  虽说萧瑀的地主要是在荆襄江淮一带,可确实是妥妥的大地主。

  按魏征说的,他现在顶多能占地四十顷,但萧瑀实际上田产,百倍于此,他当然不乐意。

  其实看萧瑀平时总跟皇帝提分封这事,就知道萧瑀的立场,他就喜欢分封、世家那一套的。

  今天站在这殿上,跟皇帝廷议的宰相大臣,除了魏征,谁家都是超额了的。

  就连那位没在朝堂上的武相公,这几年那也是到处圈田占地买买买,虽说大量的地都是在陇右、朔方、幽燕边疆,但数量确实也非常惊人了,现在也有几千顷地,

  宰相都个个严重超占,其它人可想而知,都是一样的。

  魏征早有准备而来。

  在中枢数年,魏征这宰相也不是白当的,已经不是早年纯粹靠嘴炮喷人那套了。

  “陛下,臣思虑许久,拟了一个办法,”说着他推出一本奏疏,是他的限田政策。

  内侍替他转呈皇帝,

  李世民翻看,越看越惊讶,不得不说魏征挺胆大,武怀玉搞两税新法,都是小心翼翼,一再讲事缓则圆,

  而魏征却有大刀阔斧一往无前的势头。

  他的限田政策分成几部份,首先还是重申田额,上到亲王,下到庶民,各有相应田额,最高的亲王限田一万亩,最低的庶民百亩。

  按等级限田,不得超占。

  当然,现在情况是都超占了,那怎么办?

  魏征的办法是已经超了的,也不用清退收回等,但是不能白超,而是把按身份和其田额,把超占地划等加征税赋,他拟九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田额以内的,就是一等,是正常赋税标准。

  超过一定额度,则升一等,税率提升,最高九等。

  比如一等的上田每亩,地税是四升,而升一等,也就是按其本来拥田额,超过但在一倍以内的,升一等,地税加一升,变成每亩五升地税,其义仓粮、地丁、火耗等自然相应增加。

  以国公、二品职官为例,本来田额四千亩,在田额以内,上田地税一亩四升,超过四千亩,不到八千亩的,则升一档,按每亩地税五升算。

  而超过八千,不到一万二千亩的,升为第三档,按每亩地税六升征收。

  一直往上,最高九等,三万六千亩为限,其每亩地税,也从四升,升到一斗三升。

  国公、二品职官最高能占三万六千亩地,超过怎么办?魏征给的办法,一是把超的地卖掉,允许他们流转。

  其二,如果有地是在宽乡者,可以二、三亩折一亩计算,这里所谓宽乡,专指地广人稀的边疆之地,而不包括山东地区(河北河南山东)江淮等地,这些地方在隋朝时曾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但在隋乱时,也是遭受战乱饥荒最严重的地方,如今人口大减,

  但魏征说这些地方是腹心之地,所以他的宽乡,专指沿边疆州,陇右河西朔方燕云的边境州,甚至是岭南、黔中、南中等边地,

  比如说河北边州,二亩可折一亩,要是岭南、南中边地,可三亩折一亩。

  这样实际占田,能够增加不少。

  要是开垦的边疆荒地,还能再放宽点,三四亩折一亩也行。

  但是,魏征又加了一条,比如国公、二品职官限田是四千亩,虽高最可达三万六千亩,但是在中原腹地,尤其是京畿之地,同一道内,不可超过其原本限田额,就是四千亩。

  比如在关内道,他就最多只能有四千亩地,超出的就得置换到边地,或是卖掉。

  他甚至建议具体到一个州,只能最多拥地千亩。一道内最多四千亩,一州内最多一千亩。

  还有现在许多贵族普遍搞的义庄,他也要求加以限制,最高不得过万亩,一道内不得过三千亩,一州内不得过千亩。

  李世民看完,沉默许久无言。

  (本章完)

第675章 咬钩

  2023-10-22

  “限田?”

  武怀玉听到这消息时很意外,可老武却是一脸忧色,“无风不起浪,听说这是魏侍中在殿上提的,”

  听说是魏征的主意,武怀玉倒是哦了一声,一点不奇怪了。

  魏征魏玄成,一个让人虽敬佩,但不愿意过多接触的人。两家虽说是亲家,但就算如此,站在殿上的时候,魏征也不会念着这亲戚关系的,该喷还是喷,丝毫不讲情面。

  说实话,武怀玉不喜欢这样的人。

  “二郎啊,咱家现在这么多田地,真要是按魏侍中的法子搞限田,那可怎么是好?”

  武怀玉现在有几千顷地,妻妾们各自名下还有不少胭脂地,而老武和怀义名下也各自不少,

  因为老武夫妇还在,所以怀义兄弟俩也还没分家,毕竟唐人以孝治天下,父母在兄弟是不能分家的。

  只有父母不在了亲兄弟才分家,另有规定,大功以下,也就是堂兄弟是必须要分家的。

  “阿耶何必担忧这些,魏相公这提议,一时半会肯定没结果,就算真有结果,也不会按他这样来,”

  武怀玉对限田不太担忧,虽然现在传出来这风声,已经说明了点问题,李世民估计是动了些心思,否则这种廷议,如果皇帝不让传,肯定也没人敢。

  现在不限制传播,明显是皇帝想吹吹风,看看反应。

  限田对于朝廷来说,自然是有好处的,毕竟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历史上好像也只有宋朝短期干过,

  但宋朝经济主要是靠工商贸易,也没能真正统一天下,人口密集,土地上承载不了那么多农民,有许多富余劳动力,适当的放开一些限制,有助于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入城市的工坊,是适应当时的生产力的。

  但在唐朝现在就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肯定弊大于利。

  适当的监管限制还是得有,就是有个度的问题,如何把握并不容易。

  武家当然是严重超额,

  可还是那句话,天塌下来不还是高个么,武家又不是最高的。

  再则,这个事情,可比武怀玉现在搞租庸调改两税法还厉害,他两税都是之前已经推行按亩收义仓粮,搞了几年铺垫,趁着现在皇帝威望如日中天,内忧外患都暂时解决,才能谨慎试行新法。

  魏征上来就搞这么大,

  说句难听点的,他就是在给武怀玉吸引火力,

  或者换句话说,怀玉现在试行两税,类似要在一面墙上打洞开窗,反对的不少,但皇帝威望正隆,大家也还在观望。

  但魏征现在突然站出来,说要把屋顶掀了,这下肯定会有许多人要站出来反对,

  武怀玉能够安心开窗了,

  当然,处理不好,有可能到时那些人把魏征干翻后,也要顺势把怀玉掀翻。

  安慰了老爹一番,看他最近气色不好,怀玉给他把了下脉,然后还给他开了个方子,让他调理调理。

  “阿耶啊,我听说你最近又想纳妾?”

首节 上一节 649/12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炮火弧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