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542节
武怀玉要跟陇西李姑藏房或仆射房这两著姓大房结亲,李家是犹豫的,最后李玄道主动表示,就让他嫡次子的嫡次女许给武家,年龄合适,而且他以前欠过武怀玉的人情。
这也算是还人情了。
“李学士当初在秦王府,可是被殿下尊称为族叔的,姑藏房是陇西李氏最有名望的大房,而李玄道又是姑藏房里的大宗嫡系,”程咬金非常羡慕,媵妾的儿子还在肚里,居然就能娶到五姓嫡女。
别看李玄道好像官爵不高,但人家家世名望高啊,当初李世民都要喊他族叔,其实还是硬蹭呢,毕竟皇族自称陇西李氏,可别人根本没把皇族李真正算在陇西李。
要说当今皇家,跟陇西李姑藏房仆射房这四房六家,其实还真挺亲,都是出自西凉国皇帝李暠。
姑藏大房出自李暠第六子李翻,西凉国灭后,逃到敦煌,后来他儿子李宝跟随舅舅逃亡伊吾,臣服柔然,他后来还建立了后西凉国,不过最终还是遣使内附北魏,被封为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后来入朝,举家东迁。
李宝长子李承,便是姑藏房始祖,次子李茂是敦煌房始祖,幼子李冲则是仆射房始祖,李宝和其子孙在东迁内附北魏后,十分兴盛,尤其是李冲时,本来汉人士族以崔卢王郑四姓为首,李冲让陇西李氏也挤进了士族领袖之列,始有五姓。
关东五姓七家中的陇西李,也就专指居住在关东的李宝后人。
姑藏房自李承起,然后其后经李韶等,也是十分兴盛,不过自北魏灭亡后,姑藏房也就衰弱了,李玄道祖父仅任西魏八品的著作佐郎,父亲李行之也仅担任都水使者,到李玄道,算是稍有恢复,他初仕隋齐王府,后来又成为李密的记室,
王世充破李密后,又被王世充俘虏,因其五姓子而授其著作郎,李世民平洛阳后,以族叔之礼相待,召为秦王府主簿、文学馆学士,贞观初迁给事中,封姑藏县男,李瑗被诛后,授幽州都督府长史。
两儿子也都选入东宫为官。
李玄道的仕途经历很复杂,但之前官职都不高,也是入唐后才开始平步青云,说到底还是他陇西李姑藏大房家长的身份助力,既是皇族之亲,也还是宰相房玄龄的堂舅,皇帝有意拉拢蹭人家五姓之光。
他两任妻子,一任太原王氏一任范阳卢氏,卢氏还是房玄龄妻的堂妹。
李云将就是卢氏所生,他娶妻博陵崔氏,嫡长女已经与荥阳郑氏联姻,嫡次女许给武怀玉和卢三十五娘未出生的儿子,也是亲上加亲了。
老程两嫡三庶,现在长子订了清河崔,次子尚公主,其它三个庶子还没寻到合适的。
看着怀玉,他忍不住道,“咱们两家也结个亲如何?”
“好啊。”武怀玉没拒绝,一口应下。
老程笑道,“怎么结二郎你说了算。”
怀玉想了想,“要不我跟处默做个儿女亲家?”
程处默还没娶妻,这下丁忧估计又得拖三年,但他也是早纳了妾,还生了好几个孩子的。
“好,那等处默娶崔氏过门后,生了嫡出跟你家联姻。”
怀玉想了想,“樊娘子如今生了二胎名字承宗,又是个男孩,家中排行老七,那就他了。”
“好,”老程很高兴,武家嫡次子,那也是嫡出。“那等处默生下嫡长女,便嫁你家武七郎。”
老程哈哈大笑,十分高兴。
因孙氏缘故,这事口头约定,暂时不能办啥仪式。
虽然老程早把长女嫁给了武怀义,但是吧,老程还是更看中武怀玉的,可惜当年下手还是慢了点,让樊蛮子的女儿抢了先,没能当成武怀玉的老丈人,现在让孙女嫁给武怀玉儿子,也还是不错的。
“对了,李云将呢?”
武怀玉这时才想起自己亲家云将兄没看到。
“李云将五姓子,这文才倒还可以,就是这身子骨终究弱了点,路上受寒生病,便在太原暂住休养,晚些日子才能到了。”
李云将是来安东都护府做录事参军的,这是正七品上职,相比起他原先的正七品下太子通事舍人,升了一级。
太子年幼,这太子通事舍人,跟安东都护府的录事参军,其实是没法比的,尤其是他嫡次女许给武怀玉庶子,有了这层关系,他此次来幽州,其实就是来镀金的,
这当然也是两家联姻后,武怀玉对李家的回报,这个事情虽是房玄龄安排的,但最终落到实处,要让李云将镀金,还得武怀玉。
老程突然凑近了一些,压低了些声音,带着几分好奇八卦,“长安现在都在传你跟淮南公主杨氏的绯闻,你跟叔说说,杨氏真是突利送你帐中的,还是你在金莲川时,半夜摸人家可贺敦帐篷里的?
她现在真在幽州城里大着肚子?”
看他这么八卦,怀玉无奈道,“金莲川那晚,其实是场误会,我开始以为突利送了个奴婢来侍候,谁知会是可贺敦,其实那晚啥也没发生。”
老程嘿嘿一笑,“叔懂,叔啥都懂,叔也是过来人,反正圣人也不在意这事,还让你好好照顾杨氏,
真搞大肚子了?”
“嗯,怀上了,还是个男孩,我打算给这孩子跟博陵崔氏订个婚,”
老程直吸一口凉气。
“你牛,真把人家博陵崔不当干粮了?好歹五姓名门啊,甚至博陵崔可是现如今五姓里混的最好的。”
“正因他们混的好,我才打算跟他们结亲,我还打算跟他们第二房结亲,就挑崔仲方家的嫡系。”
老程直接竖大拇指,
“可杨氏现在没有名份,顶多算是外室别宅妇,生的孩子也是私生子,人家博陵崔怎么可能接受?还是说,你打算给杨氏一个名份?”
“这肯定是要的,她都已经怀上了我的孩子,我自然得给她一个名份,我已经上书圣人,请求给她一个媵告身,”
武怀玉现有七媵,刚好还有一个媵的位置。
“杨氏乃前朝公主,又本是突利可贺敦,让朝廷同意给你做媵?”
“杨娘子已经跟突利和离了,有正式的和离书,我们两情相悦,有何不可?”
程咬金哈哈一笑,“哎,我感觉我老了,真的。”才四十岁的程咬金,感觉真的跟不上现在的年轻人想法了。
(本章完)
第569章 征服者
2023-09-05
北山奚。
泛指燕山以北的山地奚部,西起潮河流域,东至白狼水,在很广阔的大唐幽云北境,散布着许多奚部落。
这些部落比较杂散,还有不少粟特胡、西迁靺鞨、南迁室韦等部落。
现如今,因为武怀玉的手指一划,他们世代生活的山川河谷,被划到了大唐境内,而他们曾经臣服的奚王却也将他们卖了,他们不服,他们要反抗。
“有些证据表明,突厥颉利可汗的人在暗中煽动北山奚起兵,甚至对诸部首领授予俟斤等头衔,许诺他们依附突厥,将来让他们取代可度者他们五部,成为新的奚部掌控者。”
“无所谓,颉利现在自顾不暇,也就敢躲在暗处搞点这种小动作了,他真要有本事,为何不直接出兵讨伐背叛他的突利、可度者、摩会他们?”
幽州衙城内,武怀玉召开军议。
安东都护府治所在营州柳城,不过都护武怀玉工作重心还是在幽州,所以这次军议,仍在幽州举行。
参会的是安东都护府的一众官将、参军们,也有三蕃的都督、刺史、将军们,长安天子已经同意了对北山奚用兵,武怀玉的用兵方略被直接同意,这次战事将由安东都护府统领,三蕃协同,幽府支援。
坐在那,翻看着统计的数字。
北山奚加起来得有两三万帐,人口还是不少的,在隋乱的时候,奚人基本上是占据着滦河流域的,也占据着潮、白河流域,甚至营州这边的白狼水、青龙河一带,他们都过来游牧打猎。
他们还曾经跟着奚王可度者,应高开道的请求出兵抢掠檀州、蓟州、平州、北燕州、营州等地,
现在滦河流域虽不及护真河流域的重要,但也完全是他们掌控,而潮、白河,白狼水青龙河一带,则也是大部还在他们控制着。
武怀玉看着地图,
他打算这次既然气氛这么好,机会难得,那就干脆借机,要把边境线推到滦河,起码要把燕山以北的滦河西岸地区,全都纳入大唐统治,而滦河以东地区,其东南就以瀑河为界。
滦河以西,瀑河以南的这广大区域内的奚部,要么臣服,编户齐民,要么就被联军讨灭,被大唐和三蕃瓜分掉人口牲畜,土地仍归大唐。
“大家觉得如何?”
“谁有不同意见?”
“谁支持,谁反对?”
武怀玉三连问。
大唐这边的将领们虽惊讶武怀玉的胃口,却也没人反对,安东副都护、营州刺史、兼平卢军使程咬金巴不得把滦河东岸也吞进来呢。
幽州都督府长史兼安东都护府长史、蓟州刺史、兼静塞军使的卫孝节,也是不仅不反对,而且还将目光在三蕃的酋长们身上扫来扫去,很有威慑。
幽州都督府司马苏烈也兼都护府司马,他还是燕州刺史、清夷军使,这位更只是一直在那呵呵的笑,也不知道在笑什么。
幽州司马武胖子更是直接手提一支笔,看着大家,谁反对就记住名字。
代突利管北安都督府的摄图笑了两声,率先表态,反正这次要打的是北山奚,虽里面也有些突厥小部落啥的,但主要还是奚人和奚族地盘,所以他是很轻松的。
跟着大唐干北山奚,既能表表忠心,也还能顺便抢一把,以恢复一下上次战败的惨重伤亡损失。
“我北安都督府,愿出兵一万精骑。”摄图高调表态,打北山奚在他看来毫无困难,多出点兵就能多抢多分,诸部落都愿意。
北安都督府司马卢承业跟着道,“北安都督府四州,各出兵两千,都督府再出两千,合精锐一万,我们可以沿滦河而下,也可以自潮、白河上游南下。”
契丹汗摩会也是不甘落后。
“我们契丹八部十州,也愿出精兵一万,直接沿护真河而下。”
奚王李可度者是没料到武怀玉突然又把边界往前推了这么多,直接把整个滦河西岸都划走了,之前划的可是以潮河为界,这可是又往东划了百里。
虽说很久以前,滦河也确实成为奚部界河,但他们早就跨过了滦河放牧发展,
但看今天这情形,
武怀玉态度强硬,志在必得。
突厥和契丹人一副看好戏的样子,甚至想要趁火打劫。
李可度者知道这次自己也只能接受。
武怀玉纳了自己女儿为妾,自己也得大唐天子册封为楼烦县公、饶乐都督,赐国姓李,可现在看来他们也并没真正把他当自己人。
咬咬牙,李可度者艰难的点头。
“都听大都督安排。”
燕山北以滦河为界,那里有约两三万帐北山奚部落,这些人虽不全是奚部,但如果他们能够识大体,为自己所用,那也相当于整个奚部两三成的人口,可惜现在却要被唐联合其它几蕃瓜分掉。
“大都督,某只有一个请求,希望大都督开战前,能够让某再派人去招抚他们,让他们恭顺朝廷,若有愿意北迁的,还请给他们一个机会。”
武怀玉点头,痛快答应。
“只要天兵到前,他们自愿北迁过滦河的,仍听其自便,朝廷不追究,天兵也不过界打击,
当然,如果是自愿选择留下,并归附朝廷编户齐民的,那么以其部落置县,划乡里村落,联军也不能再攻打劫掠,
只有那些冥顽不灵起兵对抗天兵者,按既定计划讨伐攻灭,土地归大唐,人口牲畜钱帛先三分,缴获得先得一分,大唐得一分,余下一分联军各部再平分。
如何?”
“我们突厥愿意!”
“契丹同意大都督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