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266节

  而到了现代虽也有茶饼,但工艺却完全不同了,基本上都是把制作好的毛茶中是某类散茶来压饼,而不是直接用鲜茶叶作茶饼,比如白茶饼就是拿制好的散茶通过蒸软压饼。

  另一个不同就是,唐人往往还会在蒸压茶叶后还有个榨汁的工序,要去汁,越是高档的茶,越不可少,比如说贡品龙团凤饼。

  不同的制茶工艺,制出来的茶是不同的,加上不同的喝茶方式,点茶煎茶等更与泡茶不同。

  喜欢喝茶的人,往往只钟爱某一种茶。

  现代的茶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等,也都主要还是制茶工艺的不同,红茶发酵,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

  绿茶讲究的是新鲜,主要工艺就是杀青、揉捻、干燥,俗称炒茶,喝茶主要是冲泡,注水静侯一会就可以喝了,喝的就是那鲜爽味。

  红茶要经过发酵工艺,也是冲泡喝,但比绿茶耐泡。

  至于说黑茶,那属于后发酵茶,以西南茶树为主,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这种茶在明清的时候,以销往青藏草原为主,很得游牧民喜欢。

  武怀玉喝茶,还是比较喜欢喝绿茶的。

  绿茶中的品种也多,但大致都是炒的散茶,本身用的都是嫩芽片,所以比较鲜嫩爽口,不需添加什么,就别有滋味。

  唐朝加各种调料的茶饼煮茶,他确实是一直都不太习惯,当成奶茶或油茶喝还行。

  这次特意安排人跟程咬金到剑南,直接从当地茶园收购鲜茶叶,按他的加工方式,制作了一批新茶。

  其中的蒙顶黄芽绿茶,清明时节雇佣当地少女,只采单芽和一芽一叶的,一斤制好的茶,起码五万个茶芽,这些茶顶绿茶,经过鲜叶摊放、杀青、摊凉、头揉、炒、二青等十三道工艺,最终烘焙提香,定量装箱,然后运回长安。

  单芽头的是其中特级,一芽一叶的是上品。

  另外在剑南还制作加工了一批剑南红茶、剑南黑茶,以及一批茉莉花茶,甚至还有以蒙顶茶加工成的乌龙茶,这些茶都是散茶。

  相比起此时唐代极少量的散茶,这些茶各具特色,配上独特的泡茶饮茶法,还是很不错的。

  反正武怀玉收到茶后非常满意,虽品质上还与他以前尝过的那些好茶还有点差距,主要还是工艺上还不够熟练。

  多炒制以后就肯定越来越好的。

  为此他还特别去信,让管事在那边直接购买一些茶园,自己建茶庄,准备扩大生产,甚至跟当地百姓多签订一些收茶的契约。

  虽说这种茶跟传统的唐茶的饼茶有很大不同,但武怀玉觉得这种茶仍然会有市场,武家也不算头个吃螃蟹的,暂时还是小众,但武家以后在这个小众市场里能占到头部位置,还是很有前景的。

  豆卢怀让见怀玉说的头头是道,来了点兴趣。

  怀玉特意取出一个精美的盒子,还蜡封着,打开,里面还有细瓷器,再打开盖子,顿时一股浓浓的茶香扑面而来。

  这或许就是绿茶与此时团茶的极大不同了。

  那股鲜味太足了。

  从茶罐里夹出一些绿茶。

  一个个的小芽头,豆卢怀让伸手夹起一个细细打量。

  “这不是树叶子吗?”

  “茶叶本就是树叶子,不过别小看这片小芽叶,你知道吗,这可是在清明前,特雇佣当地的少女们采摘,都是处子哦,那些年轻的剑南姑娘们啊,提着茶篮穿行于山上茶园之中,

  雨水、露水茶不采,病虫芽不采,每个芽头,都是由姑娘们用拇指和食指从茶树上折下来,而绝不能用指甲去掐,

  最上等的全是嫩单芽,其次也都只采一芽一叶初展的。”

  好商品还得有好故事。

  武怀玉虽没去过剑南茶园,但讲起故事来也是茶茶是道,好在他也算是要些脸的人,并没说这是乳前龙井啥的。

  反正以前就有个什么乳前龙井的,说是做这种茶,要先挑选青春处子,在谷雨前采摘茶叶,把摘得的茶叶要放在胸前用体温滋润着,让茶叶吸收少女的体香,才能做成这珍贵的乳前龙井,茶叶才更上品。

  这种话怀玉编不出来。

  一斤茶要五万个芽头,一片片的都放胸上滋润,这一天能滋润出几片茶叶来,带烘干的机器采花少女,也不行啊。

  就连他说的少女采茶,其实也不全是事实。

  毕竟采茶也是要抢天时的,芽叶一出,就得赶紧采,还什么未婚二八处子少女采摘,上到八十,下到三五岁,管他男女老少,能上阵的都赶紧采。

  还手指折不能指甲掐,那都是讲故事。

  甚至也不可能真正做到说有点雨、露水都不能采。

  只能说采下来的茶叶,还会有个再筛选的过程,越高档越贵的,筛选的越好,但茶叶炒出来后,也还会有许多碎叶等,这些就是便宜处理的碎茶,其中大点的还能成为高碎,至于更细的,那就可以做茶包,或压饼了。

  总不会浪费的。

  武怀玉开的这罐,确实是极品,一个个的单芽头,这是特供给他的,自家生产,给家主的岂能差。

  为了配这茶,怀玉甚至还特意弄了两水晶杯,本来用玻璃环喝绿茶也不错,好看,但武怀玉还没有精力和技术,把玻璃搞出来,这时的玻璃则普通很一般,但是水晶杯还不错,除了贵没别的毛病。

  煮开的水,稍放了一下,然后冲泡。

  杯里倒三分之一水,拿起杯晃一晃。

  举到面前一闻,那茶叶的鲜香,直扑而来。

  豆卢怀让有样学样,确实好闻。

  再注水倒七分满。

  放个两分钟,再把茶水倒入茶海,分杯。

  端起茶杯吸溜几口,爽。

  豆卢怀让学着怀玉的样,也端起小水晶杯吸溜,茶水很热但不烫嘴,入口能感受到那很直接的感觉。

  这味道,比起他以前常喝的煮茶煎茶,最大的区别就是味道初尝很淡,很单纯,没有各种复杂的味道。

  细一品味,回甘。

  “初喝有点苦,有点寡,但慢慢感觉回甘,挺不错。”

  “再来一杯。”

  又一杯细品,豆卢怀让已经接受了这种不一样的泡茶。

  “水晶茶泡绿茶,这倒是挺雅的。”

  怀玉呵呵一笑,“优雅,永不过时。”

  豆卢怀让虽然以前也天天喝茶,毕竟唐初喝茶还属于贵族士人中的一种有格调的生活方式,普通庶民是够不上的。

  但他还真不知道茶叶原来有这么多种制作方式。

  当怀玉又给他泡了一壶红茶,看着倒出来的这红红的茶汤,更加愣住了。

  品味之后,惊叹不已。

  “想不到武兄,医书画诗四绝,居然还有这制茶的独到本事。”

  “都是师门传承,茶也是药,益寿延年甚至能治病的。”

  喝着茶,聊着各家的庄子。

  豆卢家也正忙着补种,他家主要种的还是荞麦、谷子、糜子还有燕麦、莜麦、高粱这些,以耐旱的杂粮为主。

  “我送你些玉米土豆种子,”

  两个玉米能薄种一亩地,怀玉送给豆卢怀让十个玉米,又送了两袋土豆作种块,还送了些红薯。

  看到这些祥瑞,豆卢怀让挺喜欢,这玩意也只是杂粮,但现在还有个祥瑞的名头啊。

  走的时候,他不仅高兴的带着了二十个玉米、两袋土豆红薯,还笑纳了怀玉送他的几罐茶叶。

  不过豆卢怀让那是很讲究礼尚往来的贵族,到家就挑了二十个女婢,二十个蕃丁奴,还有两匹好马给怀玉送来,又送了怀玉一盒龙团凤饼。

  “二十个玉米回我二十个婢女,两袋土豆直接回二十个丁奴,一点红薯还回了两匹马,豆卢驸马总是这般礼重啊。”

  再祥瑞,也不过就是杂粮,一个玉米棒子也不过出几两干玉米粒而已,三个玉米棒都未必能出一斤,现在一石粮食在朔方也不过千把钱,所以真算起来,一个玉米棒若仅以杂粮来算,顶多就值几文钱。

  而一个婢女,可是值七八千钱。

  而更让他意外的是,他在那二十个婢女里,居然还发现了那天他在口马市拍卖台看到的那个最先拍卖的龙骧将军之女。

  豆卢家来还礼的管事说,那个女婢仍是完璧,是豆卢怀让特意割爱赠送的,这段时间一直在豆卢家接受礼仪训练,本来是要带回长安的,现在送怀玉了。

  那姑娘当时可是豆卢家花了二十三万钱竞拍下来的。

  两三文钱一个的玉米,换了一个二十三万钱的龙骧将军之女?

  这豆卢怀让啊,让人说他什么好,想起当初他们在陇右时,那时他还是从九品下呢,豆卢驸马爷就对他挺照顾的。

  怀玉笑了笑,也没说回礼太重不收的客套话,跟豆卢怀让之间,没必要太过客气,大家心里有数就好。

  怀玉回屋给自己又泡了壶蒙古芽茶,也许这散茶买卖,可以拉着豆卢怀让一起干,他是驸马爷,豆卢又是关陇名门,他奶奶隋朝公主,妻子唐朝公主,在长安贵族圈里那也挺有地位的,让他站出来为这新茶背背书,引领引领一下新风尚,到时这新茶估计也就能火起来。

  (本章完)

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

  2023-05-09

  “这个青莲居士是谁啊,太狂妄无礼了,居然敢随意编排我们永康公府。”

  环灵大道边的一个驿站,李三娘的侍婢司琴看着京报上的虬髯客传,气的直咬银牙,差点就要拍桌子了。

  弹的一手好琴的司琴,跟以前叫司棋的陈润娘一样,也是李家的家生奴,打小在府里打大,因聪明伶俐长相好,自小被挑选中了做李三娘的贴身婢女,对李家是十分感恩,哪见的有人如此行为。

  李三娘倒只是笑笑,并没太放在心上。

  这份京报是她在青刚川驿站买的,冲着东宫司经局崇贤馆的名头买的,本来只是听驿卒说这京报上有武青阳最新三首边塞诗作,写的非常好,足称经典,便掏钱买了一份。

  这京报还不便宜,而且她们买的这个还不是正经司经局发行的,而是青刚川驿站这里雇人抄的,因为这份京报上既有朝廷诏令、人事等,又有武怀玉的诗和两篇传奇小说,还有些长安洛阳的物价等,各种零零总总的消息内容很多。

  这种新颖的东西还是头次见,金刚川驿处于环灵大道的必经节点,如今往来商旅很多,对于这份京报都挺有兴趣,想要的人多,驿站的人也就动了脑子找了书生赶紧抄了一些。

  李三娘拜读了武青阳的边塞新诗三首后,十分喜欢。

  这位打小跟着李靖学兵法,不爱红妆爱武装,习的弓马娴熟,只恨不是男儿身,去年更是曾经离家出逃,独自跑到会宁关,路上甚至还招募一群人手,被马贼打劫,结果马贼最后反被他们给俘虏投降了。

  武怀玉的边塞诗里那些奇异的塞上风光,配上刀光剑影、金戈铁马,十足的豪杰壮志,充满男儿气。

  将门虎女,就喜欢这样的诗,一看就感觉极为亲切激昂,不比魏晋以来那种华丽词藻的宫体诗,总感觉透着一股无病呻吟的腐朽味道,就好比南陈后主陈叔宝,隋军都陈兵江北,他却还写下玉树后庭花,还让一千多名漂亮的宫女演唱。

  整天就想着这些浮词浪调,最后亡了国,被俘虏押到长安,最后还天天喝酒给喝死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多大气啊,还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才是男儿大丈夫。

  李三娘想着出神,司琴几个在旁边絮絮叨叨的,她倒没听进去。

  “三娘?”

首节 上一节 266/12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炮火弧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