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149节

  不过拿下本也只是时间问题,那一座座城池,很快将成为他们的战利品,

  结果武怀玉派人前去,

  要他们停止进攻,因为高昌国向大唐投降了,大唐已经接受高昌投降,高昌国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大唐西州。

  谁要是再攻城,那就是在攻打大唐。

  那就是背叛天可汗。

  这帽子扣下来,诸部不管愿不愿意,也只得停止进攻。

  但,

  没有谁甘心,毕竟当初答应的好好的,大家也很卖力攻城,还付出了伤亡,现在一无所获,

  这不耍人玩吗?

  各部首领停止了攻城,但都没撤兵,他们首领赶来高昌,向武怀玉讨要说法。

  高昌城中,

  原来的高昌令尹府,也就是宰相府,挂上了安西大都护府的牌子。

  宰相武怀玉,也正式就任安西大都护,不过西征行营也还暂时没解散,两衙合署办公,

  “这次事不好平息啊,”

  “嗯,确实是我们食言在先。”

  衙中,武怀玉跟几位总管在谈话,

  眼下西域,暗流涌动,

  大家都能感受到那股子风暴在酝酿,

  本来按计划,武怀玉先让突厥诸部分攻高昌各城,让他们斗个两败俱伤,最后唐军出手收拾烂摊子。

  就算突厥人能攻破城池,

  那大不了按约定,城中钱帛牲畜奴婢他们一半,大唐一半,而高昌百姓和城池土地这些,仍归大唐。

  只要土地和人口仍在,那大唐仍是最大赢家。

  诸部能抢到些东西,可攻城也要伤亡人马,也算削弱他们实力。

  但因郭孝恪他们不听军令擅自出兵,打乱了节奏。更怪的是契苾何力在浮图城直接跟朱邪部冲突,还死了不少人。

  这就造成很坏的影响,

  而他在浮图城中随后的抢掠与屠杀,更让唐军的信用与威望,极大受损。

  “武相打算怎么处理?”

  “只能先给突厥诸部一些补偿了,从各城府库中拿出一半钱帛,赏赐给各部。”武怀玉也头痛,但事情总归要处理。

  大唐现在西域还没站稳脚跟,不可能跟所有人为敌,这次又是唐军理亏,只能给些补偿。

  但能退让的也只有这么多。

  不可能把高昌城池和人口给他们,

  顶多分他们点钱帛。

  “他们要不答应呢?”

  武怀玉没回答,只能先随机应变。

  他心中有股不好的预感,总觉得事情会向最不好的方向发展。

  “尽快把欲谷设父子,还有麹智盛兄弟等送去长安,”

  “还有,得派人带兵去接手浮图城,契苾何力与契苾部的人,都调回来,不能再留在浮图城,否则还不知道要出多少乱子。”

  武怀玉皱眉安排,

  “我去吧。”老程主动请缨。

  武怀玉本来想安排兄长怀义去,但老程主动请求,他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窦诞问,“浮图城在贪汗山北,处于朱邪和沙陀两部间,此城不给他们吗?”

  “伊州也紧邻浮图城,”武怀玉道,浮图城在地理上,确实与伊州、西州,都有山脉分隔,与沙陀两部确实更是一个版块的。

  但既然现在此城都在唐军手上,这么重要的一座城池,没理由再让出去。

  控制此城在手,则大唐对沙陀两部,也相当于抓住了一個要害,既可护卫西州、伊州,是在山北的一个堡垒。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随时进攻的基地据点。

  更何况,浮图城还是丝路北线支线上的重要节点。

  没有理由放弃。

  (本章完)

第1147章 大唐西州

  西域,高昌城。

  由于吐鲁番是天山陷落最深的盆地,热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巨大的热火炉,热的人受不了。

  尤其是对从中原内地来的唐军们来说,这简直是煎熬。

  有士兵把烙好的面饼贴在屋外石壁上,少顷烙熟。

  而把鸡蛋用湿纸包裹,埋进沙窝里,半个多小时也烤熟了。

  如此炎热,当地百姓也有避暑办法,晚上都睡在屋顶,那边干旱少雨屋顶也大多是平的,晚上睡屋顶就凉快的多,在屋里是热的没法睡的。

  白天则尽量早上和傍晚去做事,中午最热的时候,大家要么进入地窖休息,这里家家都有地窖,里面还是比较阴凉的。

  要么就在渠边树荫下休息,

  如果离坎儿井近,那就享福了,坎儿井是西域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大体上由竖井、地下渠、地面渠和蓄水池组成,

  大部份是穿行在地下,隔一段会开一个竖井,里面流淌的大部分是天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十分冰凉,坎儿井里就跟空调房一样凉快。

  坎儿井旁也能凉快许多。

  武怀玉也是有些热的受不了,白天就搬到了坎儿井下,

  这里就跟大山溶洞一样清凉,清凉的渠水缓缓流淌,水里浸着西瓜、葡萄等瓜果,

  “这高昌啊不应当叫西州,而是应当取名火州,就没见过这么热的地方,人都能烤熟。”

  武怀玉老丈人樊兴一头汗水的下来,递给武怀玉一兜东西,

  “埋沙子里烤熟的鸡蛋,还有石壁上烙的饼,娘的,真是长见识了,两刻钟不到,就都烤熟了。”

  武怀玉笑,“水里冰着西瓜、葡萄,你自己捞。”

  樊兴老家安陆,那地方在夏季也算热的,后世武汉还有火炉之称,但他这南方人都扛不住高昌的热。

  “你在看什么呢?”樊兴捞起一个西瓜,啪的一掌拍下,西瓜就已经裂成两半,递给怀玉一半,他自己那半再一掰,一手一大块,左右开弓,冰凉的西瓜沁人心脾,樊兴舒服的直叫。

  怀玉把手里的书给樊兴看了眼,

  《高昌内藏奏得称价钱账》,这是高昌麹氏王朝统治下,对贵重金属、生丝、药材、香料等商品的交易税收记录,参与交易的商人主要是粟特昭武九姓胡商,少数是突厥人。

  高昌是丝路重要节点,粟特胡商大老远把货物带到高昌,许多人并不会再继续东进,他们在高昌将货物买卖,再购入一些其它商品运回西方,

  高昌就成为粟特胡商们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高昌国自然不会错过这资源,来我地盘做生意,当然得抽税。

  高昌人收税很有意思,他们是称重估计,向交易双方都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称为称价钱,每半个月统治一下收取金额,税钱采用银钱结算。

  这种仿波斯萨珊银钱,每枚重量跟唐开元差不多,但一枚能换三十二枚唐铜钱。

  “看这個做什么?”樊兴大口吃着西瓜,瞧了两眼,就不感兴趣了。

  “这是从高昌王宫拿来的钱帐,里面的记录很有价值的,”武怀玉笑着说道,“你看这个,每交易生丝十斤,交易双方需缴纳银钱一文。交易白银一斤,缴纳一文,交易黄金四两,缴纳一文。”

  “从这些就可知,高昌的生丝、白银、黄金的价值比例。”

  大体就是十斤生丝一斤白银,四两黄金。

  黄金一两、白银四两。

  而中原内地,黄金一两,大约是兑白银五两。

  不过高昌帐上的斤,用的是魏晋时的斤,相当于隋唐的小斤,也就唐斤三分之一不到,约二百二十克,用一高昌斤纯银打造仿波斯银钱,每钱约重四克,能打造五十五文。

  一斤银的交易税为一文,税率大概就是百分之一点八。

  “高昌的这个称价钱税法,其实类似东晋时的输估、散估。”

  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为散估。

  东晋抽税比例是百分之四,高昌的税率大约是百分之二。

  高昌国征税,以银钱结算,最小单位是半文,因此商品总值超过二十五文,征称重钱。

  从这帐册中还能得出,高昌一两黄金,实际是兑换十二文,到十三文半左右,金银质量兑换就是一比四左右。

  而在高昌,一斤生丝价格为五文银钱,值唐钱一百六。

  在中原,一匹绢值钱二百左右,而一般两斤生丝可换一匹绢,则在高昌一匹绢当值钱三百二,中原一匹绢却值二百,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差价可图。

  除了这份内藏收税帐本外,武怀玉这些天还看了许多高昌帐册。

  从那些数字里面,就能窥到高昌底细。

  比如说高昌征收田赋,是按两亩半交纳银钱两文计算,高昌国帐上一年田租是七万两千文银,那么高昌征税的田,不到七万亩。

  而据《兵部条列买马用钱头数奏行文书》显示,高昌的平均马价是三十七文银,折唐钱不过一千一百八十四文钱,这个马价真的挺便宜,这也与高昌地处西域,这里不缺马有关。

  再根据其帐本,武怀玉看到,高昌国每年各类途官方用马约四千匹左右。

  高昌的田租,却仅能购马两千匹,缺口则还是转移到了百姓身上。

  高昌的课户平民,一般一丁能够分到的田地平均只有两亩半,总收入就二三十文,

  但高昌却要求百姓每户为官养一匹马,这马的价值都超过他们田地收入了。

  更遑论还要缴田租,各种税赋力役,百姓无奈之下,只好发展副业了,或是以家庭为单位搞棉花纺织,又或是在城里市场给商人打工等等,

  更有许多百姓直接破产,或逃匿隐户。

首节 上一节 1149/12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炮火弧线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