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我是大明藩王,我不摆烂 第245节

  生活好了之后,所关心的事情就多了起来,也就成为了民族主义最好的受众,所以这几年京城已经成了民族主义的大本营

第497章 舆论的力量

  朱厚照要远征西域的事和安西军的故事更是激起了京城百姓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感情。

  皇家集团的文宣部也在不断的推波助澜,在朝会结束的第二天就印发出了很多宣传页,宣传页上的地图重点标示出了西域的位置。

  通过这些宣传页京城的很多百姓甚至士子官员们第一次知道了西域的位置,知道了西域的大小形状。

  他们也是第二次开始去关心万里之外的事情,第一次关心万里之外的事情还是极东大陆的黄金。

  不过西域的事情他们能更加深入的参与,为此他们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这一段时间京城的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远征西域的事情。

  民间百姓看问题的角度就大臣们就不太一样了,首先西域故地是肯定要收复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然后就是朱厚照御驾亲征的事情,这一点民间反而比朝中的大臣们看得开

  在他们看来朱厚照就是大明第一名将,毕竟这几年皇家集团一直在不遗余力在宣传朱厚照的事迹,光朱厚照的系列连环画都出了十几本了。

  朱厚照事迹已经家喻户晓了,不仅如此,朱厚照每次指挥作战的经过也都传到了民间,民间和朝堂上的喜欢纸上谈兵的人有很多,他们在闲时也会讨论朱厚照指挥的一些战役,特别是最为精彩的应州之战。

  经过很多次讨论后,他们惊讶的发现朱厚照真是有名将之姿的,朱厚照的指挥风格非常稳健,且不乏奇招,最重要的是几乎很少犯错

  那是他们并不太清楚总参谋部的作用,有了总参谋部的查漏补缺,指挥官确实很少会有犯错的机会

  再加上有真实战绩的支撑,朱厚照的大明第一名将的名头在民间是越来越盛了

  在民间的百姓们看来,西域之地毕竟地域广大,距离遥远,狮子搏兔也当用全力,就应该让现在的大明第一名将率军远征,争取一战而下,免得弄得战事反复,让战事连绵多年,空耗国力.

  至于朱厚照不在京城会影响江山社稷的论调,京城很多百姓们更是嗤之以鼻,他们作为京城本地人士,可太清楚了这几年是谁稳固了江山社稷,是已经断断续续监国了七年的荆王,荆王在这七年的监国中给京城和京城周边,甚至可以说是大明北方带来了太大的变化了.

  甚至有不少人私下里认为现在大明国力强盛,还有朱厚照大部分时间不在京城的缘故.

  京城作为政治中心,京城的舆论也肯定是要朝四周扩散的,很快就在北方几省的占据了主流

  民间的舆论先是对低级的年轻的官员产生了影响,然后又开始往上传导.

  而文宣部很敏锐的抓住了京城舆论的变化,又是一阵推波助澜.

  就在这种情况下,朱厚照闭门不出,很多官员仍去伏阙上书,请求朱厚照不要御驾亲征,但这些官员的举动无疑是与最近京城的舆论风向相悖的,引起了不少京城百姓的不满

  不知道谁先跨出了第一步,京城的百姓们忽然就对伏阙上书的官员们开始扔起了烂菜叶子、臭鸡蛋

  把那些官员砸的很是狼狈,他们向周围的锦衣卫、巡城士兵,还有新成立没两年的顺天府公安局的警察求助,但这些人却表现的很冷漠,对他们的遭遇视而不见.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怎么回事

  这是赤裸裸的默许和纵容!!!

  执法人员的默许和纵容让京城百姓这种行为在接下来几天愈演愈烈,甚至有京城百姓直接指着这些官员的鼻子大骂他们是误国之人。而京城的执法机构的人员仍对他的遭遇仍然视而不见。

  当然如果百姓们做的太过分了,这些执法人员还是会管一下的

  京城百姓们的行为没给这些伏阙上书的官员们身体上造成什么伤害,却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他们没想到等待他们的不是廷杖,而是京城百姓们的攻击

  他们之前都是天之骄子,各个家族的骄傲,哪里受过这样的折辱,但一个个却都又无可奈何.

  很多人因此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他们不怕朱厚照打他们庭杖,他们反而很期待朱厚照的廷杖,只要挨上了廷杖他们瞬间就可以名满天下了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被这些京城百姓们这样攻击和折辱,他们能得到什么呢?估计也会名满天下,但名满天下可能就不是什么正直敢谏的清名了,可能到最后会落得一身污名.

  所以去伏阙上书的官员越来越少了,直到没人去伏阙上书了。

  在对伏阙上书的官员们取得完全的胜利之后,京城百姓们开始把目标对准朝堂上其他官员了

  不少官员享受到了被烂菜叶和臭鸡蛋投掷的待遇,甚至府邸门口都有激进的京城百姓堵在门口骂.

  甚至连杨廷和都被殃及了,他的下车被扔了一个臭鸡蛋,也有人堵在他家门口骂,不过对杨廷和的保护比较严密,执法人员们很快就驱散了那些人,但仍然给杨廷和心头笼罩上了一些阴影.

  面对这股舆论风潮,越来越多的官员们放弃了原本的立场,开始变得中立起来了

  这股风潮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朱厚照也在紧密的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朝堂上反对朱厚照御驾亲征的声音越来越弱了,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虽然还有反对的声音,但所有人心中都清楚他们阻止不了朱厚照御驾亲征的脚步,朱厚照取得了事实上的胜利。

  这让朱厚照很是开心,他现在为名声所累,不可能像正德十一年那样带着军队偷偷跑到边关,他还是需要统一朝堂上的声音,压制住反对的声音.

  至于在大明的北方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有关远征西域的讨论会不会对西域的各个势力打草惊蛇,提前进行准备和动员,去应对大明的远征.

  朱厚照的回答是他巴不得西域的各个势力能够动员起来,聚集起来,然后被他一鼓而下,省得他去到处在广阔的西域之地搜索敌人了

  朱厚照这么说的底气来源之一就是近卫军的大规模换装.

第498章 正德十八年

  皇家集团的军工部门这几年在湖广找到了高品质的燧石矿,也改进了燧石的击发装置,让燧发铳的击发成功率达到了九成以上。

  新的燧发步铳定型后的名字是正德十六式步铳,还有骑兵型号为正德十六式骑铳。

  新定型的步铳射速更快,操作也更加简单,经过一年的生产,所生产的步铳和骑铳也足以近卫军换装了,近卫军步兵的火器装备率也提高了60%以上。

  其实以西域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使用火器进行作战。

  至于近卫军换下来的装备则装备给了在开拓一线的卫所。

  京城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朱厚照很快就感觉在京城呆着无聊了,于是就跑到辽东去盯卫所改革的事情了。

  因为辽东是第一批进行卫所改革的都司,卫所改革在辽东引起了世官们普遍的不满,因为在这次卫所改革中辽东二十五卫基本都要往北迁移。

  这对普通的军户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能重新分到土地,而且朝廷也为他们提供了不少经济上的补贴。

  但对于卫所的世官们就难受了,因为朝廷对他们没有补贴,这就意味他们要放弃他们经营了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卫土地,去一个更靠北的地方重新开始。

  这让他们怨声载道,朱厚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领兵到达了辽东.

  朱厚照一出现辽东的各个卫所的武将们顿时安静如鸡,朱厚照根据一些军户的举报,杀掉和罢免了几十个武将,辽东的武将们顿时对北迁的事情表示无条件支持。

  朱厚照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武将们完全生不出忤逆的心思,一个个乖乖就范

  辽东卫所逃亡的情况也很严重,很多卫所只剩下不到编制的一半人了.

  只能进行合并整编,最后整编出了十二个卫,被整体改编为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加上家属能有个三十万人。

  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重心也变成了经营开拓大明的东北边疆地区,只承担比较少的军事任务,大明官军在朱厚烇和朱厚照的推动下也在不断的进行军事改革,开始转向精兵政策。

  日常只会维护数量比较少的精锐野战部队,这些精锐野战部队会承担大部分的军事作战任务。

  这十二个卫所将分别迁移到原先努尔干都司辖区内,具体来说是后世的吉林、黑龙江省以及黑龙江北岸地区,毕竟快要进入小冰河时期了,再往北也不太现实了.

  各个驻地都是水运便利,自然条件很好的地方,比如海参崴就被放了一个千户所。

  皇家集团之后能利用廉价的水运把内地的东西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以减少在此的开拓之苦。

  其实此时的黑龙江流域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苦,冷是真的冷,但自然资源却极其丰饶。

  以很多人都很熟悉的宁古塔为例,宁古塔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清朝的吴兆骞因科举弊案,被流放宁古塔22年。儿子吴桭臣出生于宁古塔,17岁回到江南。晚年写了一本回忆《宁古塔纪略》,写了他们家在宁古塔的事。

  他的记述是这样的:

  “江中有鱼,极鲜肥而多。有形似缩项鳊,满洲人喜食之,夏间最多。予少时喜钓,每于晡夕持竿垂钓,顷刻便得数尾而归。”

  “冬则河水尽冻,厚四、五尺。夜间,凿一隙如井,以火照之,鱼辄聚其下,以铁又叉之,必得大鱼。”

  这捕鱼的难度,简直是钓鱼者的天堂啊!

  “而梨子虽小,味极美。梨与葡萄做酒,色味俱精。此二种,内地所无者也。山查大而红,亦为糕。予家常食榛子腐、松子糕,不觉其珍也。产人参,尔时多贱,竟如吾乡之桃李。”

  在冬季还会组织围猎:“成围时,无令不得擅射。二十馀日乃归。所得者,虎、豹、猪、熊、獐、狐、鹿、兔、野鸡、雕羽等物。猎犬最猛,有能捉虎豹者。虎豹颇畏人。惟熊极猛,力能拔树掷人。野鸡最肥,油厚寸许,辽东野鸡颇有名,然迥不及矣。每一猎,车载马驼,不知其数。”

  “地极肥饶,五谷俱生,惟无稻米。四月初播种,八月内俱收获矣。农隙,俱入山采樵,以牛车载归,足来岁终年之用乃止。”

  “凡宁古山川土地,俱极肥饶,故物产之美,鲜食之外,虽山蔬野蔌,无不佳者。皆无所属任人自取。”

  由此可见此时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之丰饶。

  宁古塔的最大的问题是路途太过遥远,离京城3000里,流放过去的犯人有三分之二死在了路上。

  所以皇家集团进行移民的时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用水运方式进行移民,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而在此时的京城,朱厚烇正在主持第一次归化等级考试。

  这个归化等级考试是朱厚烇专门设立的,是针对新归附的非汉人设立的考试,考试的内容内容除了汉语的读写之外,还有关于大明民族主义的相关理论。

  归化蒙古人通过了相应的等级考试之后,就有了在燕然都护府担任官员的资格。

  燕然都护府是朱厚烇在新征服的蒙古高原地区成立的统治机构,承袭的是唐制,归中央直管。

  燕然都护府的辖区很大,新建了十几个州,因为这燕然都护府统治的大多都是归化蒙古人,所以用的是主官双元制,主官分为汉官和归化官,汉官为主,归化官为辅,归化官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的去统治归化蒙古人。

  文官们并没有去反对这个归化等级考试,在他们看来这个考试出来的都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归化官,他们根本看不上。

  正德十七年就这样过去了,正德十八年过了正月之后,朱厚照就率领着8万近卫军抵达了长安城,其中有四万骑兵,四万步兵,除此之外,还有一万归化蒙古骑兵响应天可汗的征召,通过蒙古高原前去嘉峪关集合.

  对西域的远征很快就要开始了

第499章 西域的消息

  最终大军在嘉峪关汇合了,嘉峪关的城区已经扩大了很多,在关城的后方多了很多的建筑,嘉峪关将会成为西域远征军最后的后勤转运中心。

  最后远征西域的兵力是3万近卫军骑兵和3万近卫军步兵,外加一万人的归化军,这个军力是经过反复讨论的结果。

  7万大军的应对西域的各种势力的威胁绰绰有余,而且对后勤的压力虽然比较大,但也在皇家集团的承受范围之内。

  朱厚照之所以要带上一万归化军骑兵,是因为这次主要面对的敌人是蒙古人,带上熟悉蒙古人战术的归化军肯定有奇效。而且这些归化军现在都处于一种皈依者狂热的状态,作战悍不畏死,军心可用。

  其实在朱厚照内心的深处还有一个野望,他现在实际上已经是蒙古人的大汗了,如果按照统治的区域来讲,他统治的区域是蒙古人的发源地,所统治的蒙古人算是蒙古人中的正统,所以他很自然的就想去统治更多的蒙古人,瓦剌诸部、吐鲁番汗国和叶尔羌汗国就是他的新猎物。

  他也认为他掌握着统治蒙古人的方法,对蒙古人搞土改、开公审大会和民族主义思想同化在这几年里被证明是效果显著的。

  他想在击败西域的蒙古人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去在西域建立统治,而这一万归化军骑兵就是他在西域建立统治的种子…

  还有一万近卫军骑兵和一万近卫军步兵留守嘉峪关,他们是远征军的后备军。

  远征西域的消耗超乎想象,历史上清朝去攻打准格尔,每运到西域一斤粮食,就要消耗掉二十斤粮食,因为运粮的民夫们也要消耗粮食。

  朱厚烇最近三年远征西域做了很多准备,在铁路和公路上投入了很多资金,大大降低了运粮的消耗,不过要把河南的一斤粮食运到西域也需要消耗十斤左右的粮食。

  朱厚烇已经在嘉峪关囤积了足够大军一年所需的物资。

  随着朱厚照的一声令下,西征正式开始了…

首节 上一节 245/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悟性逆天,我在鬼谷长生

下一篇:三国:绝命毒士,老曹劝我冷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