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第314节

  这厮作为义胜军首领之一,有资格经常出没金军大营,多次听到有人讨论杨长,便留了心眼记住特点,此时刚好用来敷衍作答。

  一万义胜军,一日战损三成。

  耶律余睹想起峡谷大战,心中又生出对杨长的恐惧。

  看到娄室不说话,耶律余睹主动提醒他。

  “既然杨长没去杀熊岭,威胜军又如此能战,我们对他当有所提防,对付姚古得谨慎些.”

  “我省得,等各部兵马赶来再说。”

  娄室微微颔首,看向耿守忠嘱咐:“耿将军仍去徐沟屯驻,监视威胜兵马异动,他们如果已经退回威胜,你就直接推进至盘陀。”

  “啊?”

  “本将会调兵策应。”

  “是。”

  耿守忠吃下定心丸,次日就率兵开赴徐沟。

  而娄室当天宴请众将,并趁宴席派人去义胜军核实,他不但确认耿守忠说谎,也猜出杨长已退回威胜。

  虽然走了种师中可惜,但种家军已全军覆没,太原东部的威胁已然解决,剩下便是按兵不动的姚古。

  至于威胜杨长,娄室仍以监视为主,但把蒲察石家奴,由阳曲调来协防。

  围困种师中的主力刚到,娄室不作休整便开赴汾州,并派人通知去前部的完颜突合速,散布种家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提前给姚古的造成压力。

  姚古所在的汾州,同在太原盆地之内,没险要地势可利用,而娄室用兵大开大合,金军主力又十分骁勇,交战多次皆为金军胜。

  最终,以西路宋军撤走收场,汾州光复不到一个月时间,又重新为娄室率兵占领,此乃后话不表。

  话接威胜,种师中被杨长救走,又得到安道全医治,身上外伤几日即见好。

  他原本想战死殉国,但是杨长冒险舍命相救,再轻视性命就是枉费苦心,便转变心态选择活下来。

  七月中旬,姚古兵败消息传回威胜。

  种师中虽然没完全伤愈,但他心中羞愧难当住不下去,遂让扈成带他向杨长请辞。

  救援太原失败,逃避责任是逃不掉的,只有回京请罪受罚。

  杨长虽有代宋之心,但要收复种师中难于登天,救他也是为帮扈成还人情。

  不过相对于那群软骨头,杨长对种师中的骨气很敬佩,当得知他执意要回京请罪,便在家中设宴为其饯行。

  当日的威胜,凑巧也是乌云盖顶,昭示一场暴雨将至。

  杨长在前堂设宴,为了不影响堂内视线,以及用餐时纳凉需要,前后的门窗皆大开。

  种师中刚举起酒杯,屋外突然刮来一阵狂风,把他斑驳胡须吹起。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我们老了,不中用了,这社稷的重担,得你们年轻人来挑.”

  “胜败乃兵家常事,小种相公不要灰心,以后一定有机会,金军没那么恐怖。”

  “呵呵,老夫在威胜这几日,听了将军不少传说,也知道你能打胜仗,不过.”

  种师中突然话锋一转,望着杨长意味深长说道:“像斩撒卢母这种事,做出来虽然很解气,但却缺乏政治智慧,若是得罪了朝中佞臣,他们就会变做法整人,总之小心为妙才是”

  “听说小种相公之败,根源在枢密院催促你进兵,陛下应该会从轻发落吧?”

  “呵呵,败了就是败了,从轻能有多轻?”

  “莫非枢密院还能塞责?”

  看到杨长义愤填膺,种师中摇头苦笑道:“枢密院的责任,自然有人会承担,老夫的责任得自己负,带出去九万将士,最后就剩下区区一人,还找什么借口?”

  “这”

  “对了,你来!”

  种师中招来李彦仙,当着杨长的面郑重问道:“你似乎与扈成很投契,留在威胜他应能照拂你,但如果陪老夫回京城,或许可以给你要个军职,普通小卒有些屈才.”

  “小人愿留在威胜。”

  李彦仙回答坚定,这让主桌的杨长蹙起眉头,心说此人这般没义气,对于旧主丝毫没眷念,留下他岂不祸患?

  “小种相公伤势未愈,回京途中需要人照顾,你作为他唯一的士兵,不是应该随行护卫?”

  “他并非老夫嫡系,在杀熊岭肯战斗最后,这份情谊已然难得,留在杨将军麾下,必定可以助力杀金人。”

  “即便小种相公的兵,留下依然要从小卒做起,而跟小种相公回京城,很大可能会得个小官,你确定不后悔?”

  “不后悔!”

  听到他这样回答,杨长眉头蹙得更紧,随即浅浅一笑,问道:“可以给我一个理由?”

  “嗯”

  李彦仙略作思索,抱拳铿锵答曰:“禀将军,小人原名李孝忠,曾募三千乡勇赴京勤王,被朝廷授承节郎,但因上书参李纲不知兵,结果被有司下令追捕,逃亡时改的现在名字,所以真不便回京。”

  “参奏李纲?”

  杨长听得直咽口水,心说我猜到你有点故事,没想到故事如此精彩。

  你小子,原来是个刺儿头?

  “李孝忠?原来是你?”

  种师中激动站起来,指着李彦仙向杨长介绍:“我听兄长说起过,当时汴梁勤王军众多,就是因他参奏李纲,陛下才封兄长为宣抚使统一指挥,而李纲此时如日中天,他不回去也好”

  “哈哈,他这样的脾气,颇为江湖啊。”

第221章 拨云见日(6k)

  杨长出身梁山,麾下的主要将领,也多是江湖人士。

  他一句颇为江湖,讲出了对李彦仙的认可。

  种师中一脸欣慰,即向李彦仙嘱曰:“你既然选择留下,就好好跟着杨将军,他日必有一番作为。”

  “是。”

  李彦仙站得毕恭毕敬。

  女人慕强,男人更慕强。

  杀熊岭宛如天神降世,回程途中夜行不迷路,麾下骑兵三千打一万,还能斩杀三千敌首

  桩桩件件,都让李彦仙佩服,所以他到了威胜,就没打算离开。

  种师中颔首之时,突然拉着杨长的手,语重心长说道:“太原乃河东重镇,现今已被金人围困半年以上,若再不救援则危矣,杨将军有如此大才,又多次打退金人进攻,岂能不委以重任?老夫此番回京请罪,必定全力举荐。”

  “举荐末将?去救太原?”

  杨长指着自己,连续追问后连续摆手,苦着脸对曰:“小种相公谬赞,末将之前能打退金兵,皆因地利之故,我麾下兵马仅两万余,粮草短缺、兵甲不足,哪有能力营救太原?将军切不可捧杀。”

  “杨将军所言不无道理,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夫此次兵败杀熊岭,就是当初行军匆忙,携带的粮草与赏赐不够,才使将士不满而溃”

  种师中叹了口气,跟着又继续补充曰:“陛下既有收复太原之心,朝廷自会准备相应兵马物资,届时交将军指挥”

  “等一等。”杨长打断种师中,抱拳正色说道:“种将军切莫如此,末将出身绿林且资历尚浅,为帅恐为各军将士不服,还是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努力保证平北、威胜不失。”

  “这”

  种师中听罢蹙眉捋须,心道杨长这话倒是没错,要想统摄三军需要威望,而这少年刚刚崭露头角,在大宋军中并不知名。

  他正沉思间,杨长又开口补充:“威胜、平北两地从田虎手里收回,又经历了几场大战元气未复,特别是不给钱就要跑的兵,杨某自问财力有限,这种兵实在养不起.”

  “军中约定的习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唉.”

  “不见得吧?年初东京被金军围困,守城将士也要天天要钱?”

  “不,那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不都有性命之虞?”

  杨长言罢虚起眼,一掌拍得桌面脆响,冷声说道:“当兵吃粮,拿钱卖命,这本来也没错,但要看时候分场合,若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还坚持没钱就不干活,这种有奶才是娘的兵,给再多我都不要!”

  “说得好,但”

  种师中虽然认同这观点,但又认为杨长太过理想化,于是转移话题追问:“对了,听您刚才的意思,莫非威胜军外出作战,不用发钱?”

  “不用。”

  “胜了也没有?”

  看到杨长一脸淡然,种师中露出不相信的表情。

  “如果有缴获,会按功劳分发,如果没有缴获,则减免家里税收”

  “我就说嘛,怎么可能完全不发?否则谁愿意上阵拼命?减税不就是变相发钱?老兵好商量得多,新募之兵就.”

  “小种相公有所不知,末将的兵不但要打仗,农闲要帮着修路、修桥,农忙要帮着收粮,有时军中粮草短缺,他们还要自己携带粮食。”

  “这怎么可能?我不相信.”

  种师中直摇头,他不相信有这样的兵,认为杨长吹嘘过头。

  而杨长也不解释,指着堂外悠悠说道:“将军若然不信,可以随意找人问,我府上的守卫,街上的路人,巡逻的士兵,问问便知真假。”

  “这”

  种师中见他言之凿凿,刚刚的不信变成了疑惑,“是真的?你是怎么做到的?”

  “很简单,要让每个士兵,都明白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有国才有家!”

  杨长扶着桌案站起来,任屋外的风吹在身上,给人气场满满的感觉。

  不待种师中追问,杨长又继续补充:

  “我麾下这两万将士,有少部分来自梁山,大部分是本地人,以及太原过来的流民,他们都是穷苦农民出身,都清楚频繁征募徭役,对一个家庭有多大的影响,所以末将把徭役差事,都让军中将士们一并干了,老百姓只安心种地。”

  “我不能理解”

  “很简单,因为士兵多出力,同时也能惠泽到家人,至于他们愿意拼命,将军不妨问城中太原流民,旧家园被金人强占,父母妻儿死于屠刀,如果继续浑噩度日,新家园谁来守护?”

  “这”

首节 上一节 314/3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朕的大明朕做主

下一篇: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