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第10节

  然而,凡事不能操之过急。

  武大郎早餐铺没成名之前,仓促推新品容易不被市场接受。

  最主要炊饼价格低廉,是百姓用于充饥的选择,煎饼果子定价必然高些,即便味道不是一个概念,也容易让人望而却步。(炊饼即蒸饼,无馅,传说因避讳仁宗赵祯,而改名炊饼)

  好高骛远是生意大忌,杨长曾看到一个新闻,某人花几十万开餐饮店,只经营了几天就关门,失败原因是对市场误判。

  武大在家营业,不能单卖炊饼。

  杨长建议增加几种带馅的面食,再根据客人反馈持续调整菜品,最后保留市场反应好的、放弃反应差的。

  等积攒了一批忠实食客,能接受价格略高的早点,再着手置办摊煎饼的器具,刚开业就卖蒸类面食。

  宋朝带馅的面食品种很多,但制作工艺及调味差异,大多不及杨长吃过的未来面食。

  杨长结合阳谷县早点特点,把薄皮儿包子作法教给武大,让其用猪肉搭配葱、萝卜等蔬菜。

  买好蒸笼、炉灶、铁锅回家,武大就在家和面,准备做包子准备试吃。

  自家人觉得美味,再觉得是否售卖。

  不得不说,武大做面食,比做买卖有悟性。

  杨长示范一遍,马上就能上手。

  趁武大在厨下忙碌,杨长来到前堂方桌摊开纸笔,宣传口号、价目表需提前准备。

  杨长前世没练过书法,写出的字只勉强能认,完全谈不上美观。

  “三郎才思敏捷,奴家猜到你会写字,果然.写得好.”

  潘金莲突然出现在身后,但夸到后面显然是恭维,她在大户人家做过使女,见过工整美观的字迹。

  “大嫂休夸。”

  杨长回头尴尬一笑,指着纸上墨团直摇头。

  “我幼年偷懒,没有好好练字,这丑字实在拿不出手,回头要找人捉刀”

  “字丑,人可不丑,而你这脑袋里,装了多少奇思妙想.”

  潘金莲用手在杨长头上一点,说话口吻与举止尽显暧昧,惊得杨长身子往旁边一躲。

  “大嫂还是去厨下帮忙,我被人盯着就写不出来,宣传话得早些琢磨好,明早开业好得用上,少开一天就赚一天钱,大嫂也想多挣钱吧?”

  “谁会和钱过不去?三郎可真会说话,那你忙”

  看到潘金莲转身,杨长舒了一口气。

  他刚才回头仰望,只能看到小潘的额头,上身本钱非常傲人。

  杨长显然在婉拒,但不像武松那么粗暴直接。

  潘金莲听后一点不恼,反而觉得逗少年郎更有意思。

  武大郎在后厨忙活一下午,调整馅料比例、面皮厚度,潘金莲对没改良几版都很满意,更别提被杨长拍板定案的作法。

  “原来这样做包子,竟可以如此美味”

  “也不看看谁教的。”

  武大咬得满嘴是油,他的感叹虽被潘金莲揶揄,但心里面一点也不愤。

  杨长却及时作出解释:“大嫂别误会,我哪里懂这些?是二哥走南闯北,从外面学来的法子,我就是传个话。”

  “原来是二郎”

  武大吞下一口热包子,烫的胃里一时说不出话。

  他捂着肚子舒缓后,才一脸凝重看向杨长。

  “锅里还有些剩的,三郎等会回衙门,带给二郎尝尝鲜”

  “这么着急作甚?我们都没吃饱。”

  潘金莲听到武松就来气,怼完武大又调转话锋问杨长:“对了,三郎算过本钱没?这些包子卖多少才有赚?”

  “之前炊饼卖两文,包子少说也得五文起,葱香猪肉、葵菜猪肉卖五文,酱香猪肉卖六文,另外开业前三天,包子都先降价一文,对外说是成本价。”

  听到杨长如此定价,武大不待潘金莲发声,抢先追问:“三郎,伱之前说开业买五送三,现在还要降价卖包子,咱们卖得越多赔得越多,是不是换成买五送一好些?”

  “没大便宜占,别人凭啥远来捧场?”

  杨长突然站起身,抓起一个包子自言自语:“对外宣传买五送三,没说买五个包子送三个包子,送三个炊饼就行。”

  “那买炊饼呢?”

  武大咽了咽口水,心说还能这么玩?

  “炊饼送一个就行。”

  “那这不是骗人么?就不怕砸了自家名声?”

  见武大一脸老实,杨长摇头笑道:“怎么能叫骗人呢?咱们包子不是买五送三?炊饼有多少利人尽皆知,再说他们大老远跑一趟,哪怕多一个也觉得占了便宜,你以为真要开业亏本?不挣钱谁做买卖?”

  “我是怕.”

  “不用怕。”

  杨长继续对武大讲道理,“炊饼到处都有卖,而大哥主要是卖包子,想要这个味儿,就得来紫石街,大哥你要转变观念,在家开店不同贩夫,要靠味道吸引客人。”

  “我不懂这些道理,既然三郎信心十足,那就按你说的办,但怕自己嘴笨坏事.”

  “你怕什么?”

  潘金莲听了一会,蹙起蛾眉望向武大:“三郎自家兄弟,人家从头帮到尾,难道明天不来帮衬?庸人自扰!”

  “小弟自然会来,还会带衙中兄弟来捧场,帮大哥凑凑人气。”

  杨长话音刚落,武大想说会影响武松,可看身旁两人面露喜色,便没有继续出言阻止,而是转身走向厨房。

  “我去装些包子,三郎等会带给他们先尝尝,要是不合口就别白跑一趟。”

  “好。”

  武大刚才说给武松尝鲜,却被潘金莲吐槽自己没吃饱,此时便拐弯换了个说法,他相信杨长听得懂。

  此话杨长的确听懂了,旁边的潘金莲也懂了。

  等杨长带着包子离开,潘金莲怀抱双手盯着武大,阴阳怪气道:“就忘不了那莽夫兄弟是吧?”

  “娘子说什么呢?三郎是带给同袍品尝,再说这几天忙前忙后,不都是二郎授意么?不是兄弟也得知恩不是?”

  “呵?”

  武大的解释引来潘金莲嗤笑,随即冷哼:“你真信三郎的话?武松除了一身蛮力还有啥?他要真有这脑子,至于等到现在才教你?”

  “啊这.”

第12章 细水长流

  阳谷县下了雪、气温低,包子带回县衙余温已不高,但武松仍吃得津津有味。

  “三郎,这真是兄长做的?若能保持这手艺,在家做买卖必然能成。”

  “那是自然。”

  杨长颔首补充:“不过明早大哥开业,哥哥最好叫上麾下兄弟,到紫石街去捧捧场,只有先把名气打出来,后续生意才有保障。”

  “这不合适吧?若被知县相公得知,岂不说我假公济私?”

  武松言罢咬下半个包子,立刻摆手否了杨长的建议。

  但杨长听后却没放弃,他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

  “若自己请兄弟们吃包子,外人非但不会说哥哥假公济私,还得夸哥哥体恤下面的兄弟,这钱为大哥、二哥两边赚名,非常划算!”

  “言之有理,不过这钱得我出,不过下面几百个兄弟,倘若每人请一个.”

  “最多二三两银子。”

  不待武松把话说完,杨长已抢先算出经费,并提醒:“明早我先去紫石街帮忙,哥哥画完卯也别叫人都去,可分作三天再分批前往,否则要吓到街上行人。”

  “三郎想得周到。”

  武松点头肯定,跟着好奇追问:“这是哪里的做法?感觉和别的做法有区别,我也算走了好些地方,一次没见到。”

  “我幼时家里有远亲串门,好像是长江南边某个地方,他们那边就是这个做法,但具体是那个地方想不起来,幸好留恋这味道记起做法,否则也没办法教给大哥”

  杨长无论是对叔婶,还是面对武家兄弟,说不通就推给原身家庭,反正全家瘟疫死光光,即便核实也死无对证。

  毕竟死者为大,武松不疑不追问。

  他现在对杨长的情谊,胜过之前遇到的宋江,完全当着亲兄弟看待。

  次日画完卯,武松带着一队人,着便服来到紫石街,远远看到家门前,已围了不少食客。

  寒冬清晨,天光大亮。

  武大摊前围的人,多是郓哥吆喝来的。

  没天亮之前,郓哥就来到武大家,得杨长再面授机宜,揣几个包子就去干活。

  郓哥是阳谷县人,自幼混迹在大街小巷,他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多,依次走街吆喝宣传,把武大郎的包子早点,夸得天花乱坠。

  有人想占便宜,有人想尝新鲜,便陆续前往紫石街。

  武松不愿近前,与同行弓手发了铜钱,让众人各自去买包子,然后再去巡街做事。

  至于其余凑人气者,会根据时辰分批来到紫石街,持续稳定早点铺红火景象。

  当然,这都是杨长的主意。

  除此之外,门头上悬着红布横幅,上书‘武记早点,开业大酬宾,前三天买五送三。’摊位后方门上挂着木板,包子品类、价格一目了然,武大再不用怕嘴笨挨个介绍。

  杨长字丑不能示人,武大拿着他的手稿,借着到对门胡记买冷酒,请店主胡正卿捉刀代笔。

  武大摊前人头攒动,胡正卿望着自己的墨宝看,暗忖武大虽然其貌不扬,却有能文能武两兄弟。

  用红布做宣传这法子,看来引客效果挺不错,自己要不要也学学?

  胡正卿捋须沉思之际,隔壁开纸马铺赵仲铭靠了过来。

  “昨日武大来过,看他门上的招引,应是出自贴司之手?真是写得一手好字,他摊前能有这么多食客,贴司要占五成功劳。”

首节 上一节 10/3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朕的大明朕做主

下一篇: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