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83节

  “臣奉旨新立辽东转运司衙门,设转运使一人,正四品,转运同知两人,从四品。”

  随着杨嗣昌拿着奏章给朱由校禀报,转运司的职责在皇帝的眼前铺开。

  辽东转运司,负责从辽东与京师的物资转运,辽东的税收上缴,朝廷的拨款下发,粮饷的押运等事。

  可谓是军政两手抓。

  因为辽东靠海,所以辽东转运司下辖的除了陆运,还有海运。

  为此,工部从登莱拨了3艘万料大船给辽东转运司。

  当然,这点儿船是不够如今京城到辽东的转运量的。

  为此,度支司又拨了十万两本钱银给辽东转运司。

  又因为转运司运输物资需要大量人手,所以兵部又给了辽东转运司部分调兵权。

  听着杨嗣昌的叙述,朱由校缓缓点着头。

  “先帝犒赏、辽饷的押运事关重大,你要谨慎行事。”

  从太监的手中接过杨嗣昌的奏本,拿起新刻的天启之宝在奏章上用印。

  这样,这封新开衙门的奏章才算是真正的合法。

  “既然度支司出了十万两银给你做本钱银,朕也再给你十万两银子。”

  “臣谢陛下隆恩。”

  听到皇帝的话,杨嗣昌连忙跪下,双手高举,从太监的手中接过奏章。

  “伱且去吧。”

  挥手示意杨嗣昌离开,朱由校从龙书案上站起。

  “臣告退。”

  知道皇帝是有其他事要和三位辅臣商量,杨嗣昌连忙退出大堂。

  带着三人走向大堂,朱由校示意三人看向他制作出的辽东、京畿地区沙盘。

  在沙盘上,太监已经根据大明舆图,标记出了重点城市。

  “朕想要在辽东,废卫设府,文武分治。”

  一开口,朱由校就给三人抛出了一个大新闻。

  “陛下这。”

  闻言,毕自严、徐光启、黄克瓒三人具是一惊。

  “如今辽东正值多事之秋,若是废卫设府,恐会影响前线战事。”

  “朕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

  摆了摆手,朱由校道。

  “自李成梁镇辽之后,辽东所需粮饷数额日趋增长,辽东边事日益频繁,这是如今我大明一个流血的口子,必须给堵上。”

  “如今,熊廷弼在辽沈同建奴对峙。前些日子,孙承宗给朕上书,言他欲在辽东屯田,以资军用,朕同意他了。”

  手在舆图上点了点,朱由校给三人道。

  “朕思考辽东之事良久,若是辽东想要屯田,位置无非就是宁远、广宁、海州、盖州四卫。”

  “辽阳与沈阳,目前是不能屯田的。”

  “陛下,这是为何?”

  闻言,毕自严皱了皱眉头,有些不理解。

  “辽阳就在前线,若是屯田,可免运输之费。”

  “辽沈不能屯田,屯田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皇帝还没说话,徐光启就站出来,指着地图给毕自严解释道。

  “广宁、宁远两卫,周边虽有朵颜三部环伺,然我大明在广宁开榷场,同之互市,其我大明恩惠多年,不敢犯边。且如今建奴势大,蒙古各部中,除科尔沁外,其他诸部都与建奴势同水火。”

  “盖、海、复、金、定辽右卫五卫,复、金两卫地处山区,不利屯田。”

  “定辽右卫地处边疆,跨过边墙就是建州女真的地方,也不能屯田。”

  “而辽沈两地,往东是建州女真,往北是海西女真,如今叶赫部被努尔哈赤所并,女真归为一统,人数大增。然其羽翼虽丰,血肉却是不足。”

  “女真不善耕种,多渔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故其民众多为善射、彪悍之徒。但自其兼并建奴诸部后,人数虽多,却苦于粮草不足。”

  “熊廷弼接任辽东后,行坚壁清野之策,努尔哈赤今岁六月、八月秋高气爽之际,两次试探进攻辽沈,均为熊廷弼所阻。”

  “两次动兵,空耗钱粮,想来,建奴今岁这个年是不好过的。”

  “嗯。”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对徐光启的军事分析能力表示赞同。

  不要觉得人徐光启只是个科学家好吗,人在军事上的眼光也是可以的。

  而且,徐光启的军事策略和皇帝差不多,都是靠修堡往前推。

  “徐爱卿所言甚合朕意。”

  手在沙盘上点了点,朱由校看向三人道。

  “朕意已决,宁远、广宁、海、盖、复、金诸卫,废卫设府!”

  没什么说的,求个月票吧。

第94章 辽东改制

  “朕意已决,宁远、广宁、海、盖、复、金诸卫,废卫设府!”

  “辽沈两地,施行坚壁清野之策,不能屯田。”

  竹竿在辽沈周边的平地上点了点,朱由校说起了一个不相干的事情。

  “《三国演义》这书,诸位想来都是听过的,为张士诚昔年谋主罗贯中所修,其书虽然不能当真,却是深含兵法之理。朕听说,那努尔哈赤就拿《三国演义》当兵书看。”

  “前番萨尔浒之败,与《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曹操对袁绍各个击破有异曲同工之妙。”

  “朕担心,若是在辽沈屯田,建奴恐怕会学当年诸葛五出祁山,抢割陇上之事。”

  “陛下明见。”

  闻言,黄克瓒当即出声道。

  “如今辽东兵马疲惫,主守练兵为上,强行出战,恐会再酿惨剧。若是在辽沈屯田,恐怕真的会便宜了建奴。”

  “此言有理。”

  听了皇帝和黄克瓒的话毕自严也捋着胡子赞同道。

  毕自严的话音刚落,就有小太监进来禀报道。

  “皇爷,杨镐来了。”

  “让他进来。”

  “臣杨镐恭请圣安。”

  待杨镐进来后,朱由校并没让其平身,而是看向司礼监掌印太监刘时敏。

  “朕说,你记一下。”

  “宁远、广宁、义州三卫,合为宁锦府,府治放在宁远。”

  “海州卫、盖州卫,分别改为海州府、盖州府,治所放在海城、盖县。”(现盘锦、营口)

  “复州、金州两卫合为旅顺府,治所放在金州卫城。”(现大连)

  “内帑出银二十万两,度支司再出粮二十万石,每府给银、粮各五万石,由辽东转运司运往各府。”

  朱由校说着,看向毕自严三人道。

  “你们三人,回去之后,汇同吏部尚书周应秋,从六科、都察院尽快选出四个知府来,派去辽东,配合孙承宗屯田。”

  “臣等遵旨。”

  闻言毕自严三人连忙躬身道。

  挥手示意三人离开,朱由校转头看向了杨镐。

  “杨镐。”

  “臣在。”

  闻言,杨镐连忙躬身道。

  “萨尔浒之败前夕,你上书神祖,请求缓攻,然言官不知兵事,屡催进兵,终于酿成惨败。”

  “如今,朕再给伱一次机会,让你去整顿辽东兵马,你愿意吗?”

  “臣愿意。”

  闻言,杨镐连忙跪地道。

  “好。”

  点了点头,示意杨镐站在沙盘前,朱由校给杨镐指着地图开始道。

  “你昔年,同麻贵诸将,镇守边方,威慑北狄,对于军事,是了解的。”

  “前番萨尔浒之败,起因是某些不知军事之人,胡乱参谋军事所致,朕不怪罪于你。”

  转头看向杨镐,朱由校轻声问道。

  “朕设武略院,亲自在这南海子练兵,在辽东废卫设府,你能猜到,朕想要做什么吗?”

  “臣、臣以为。”

  看着皇帝眼中的精光,杨镐咽了口唾沫道。

  “臣以为,陛下想要将军兵事务从兵部剥离出来。”

  “不,还不够。”

首节 上一节 83/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