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62节
“回皇上,并没有。”
翻开杨嗣昌的奏报看了看,李汝华紧皱眉头。
“想来,南直隶暂且能控制形势,故此暂未上报。”
“能控制,就不上报了吗?淮北闹饥荒,居然要户部江西司主事进京路过时,朕才能知道。”
闻言,朱由校冷哼一声。
“传诏都察院,让他们派遣去南直隶的人,顺便去淮北给朕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奴婢领旨。”
闻言,刘时敏连忙吩咐人写条子。
“陛下,如今度支司虽分户部钱粮之权,然部事纷杂,难免有所遗漏,臣请立新饷司,专理辽饷之事。”
见到皇帝对南直隶的事情定了性,毕自严又拱手道。
“新饷司?”
闻言,朱由校伸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饷司,通俗的说就是掌管军粮的部分。
而新饷司,则是明末特意成立,为辽东提供物资供应的部门。
“饷司为军用,往辽东转运物资,以新饷司为名不妥。”
朱由校摇了摇头,道。
“朕记得,赵宋之时,诸道置转运使,专司转运各道租税以供国用。如今辽东物资匮乏,需要大批物资北调,就依前朝之例,设辽东转运司吧。”
“至于品级,就定正四品吧。至于人选,就这个杨嗣昌吧。”
说着,朱由校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
“转运司之职,乃为朝廷与地方沟通物资之所在,官衙就放在何地、属员给多少,这些事情,就由你们两来定吧。”
“臣等遵旨。”
闻言,毕自严与李汝华拱手道。
“辽东如今缺少的不是银子,而是物资。这个杨嗣昌,进京之后,让他到南海子来见朕一面,有些事情,朕要当面与他说一说。”
说着,朱由校示意刘时敏在备忘录上记下这一条。
“方才,说到开源节流。”
示意两人平身,朱由校继续回到了最初的问题。
“田税,是能不能再加了,要加,如今也只能加杂税银了。”
“但朕对大明如今杂税是如何收的,并不清楚,李爱卿回去之后,将杂税之事,给朕列个条陈,呈上来,朕要看。”
“臣领旨。”
闻言,李汝华拱手道。
挥手示意两人离去,朱由校翻开毕自严呈上的奏本,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唉。”
看了半响,朱由校将奏本丢到一边,让人将上次的黑板拖了出来。
要加快进度,将中央朝廷部门从顺天府剥离出来。
明朝的中央朝廷侵占了太多属于地方官府的权责了。
“朕让周应秋出题,他出好了吗?”
写写画画一会儿后,朱由校突然转头看向刘时敏问道。
“回皇爷,周尚书还未回应。”
闻言,朱由校皱了皱眉头。
五天了,出个题这么难的吗?
这阉党狗头的办事效率也不行啊。
“准备宣纸,给朕把《到任须知》拿来,再拿本《算经》、《大明律》来。”
“是。”
闻言,刘时敏连忙去让人去准备。
坐在龙书案前,朱由校瞬间就想起了上辈子作为一个考公党的痛苦回忆,而后连忙甩脑袋将那种感觉丢出去。
“咱是出题的,不是做题的。”
安慰了一下自己,朱由校提起笔开始在身前的纸上出题。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目前,他需要一批低级官员,所以文采就不考了,只考实用技能,分为律、政、算三部分。
律,判案。
政,行政。
算,算账。
每部分二十道选择题、二十道判断题,二十道应用题,最后再加一道论述题。
整张试卷采用分数制,而不是科举常用的等级制。
肯定会有人哔哔,说什么,分级制比分数制要好。
别闹,分级制在中国存在老早了好吧。
大明科举阅卷官在批阅密封试卷时,会根据自己的标准评定等级,画上圈、尖、点、直、叉五种标记,这难道不是分级制了?
笑话。
从书中随便翻抄出了十几个例子,按照前世做题的样例转换成题。
两个时辰,朱由校就弄出了这个世界上第一张试卷。
看着卷子上自己费尽脑汁弄出来的题,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去找几个会写字的太监,让他们按照朕的排版,将这个抄录一遍。”
“抄录出来之后,给朕拿来。”
“然后,明日让内阁辅臣、六部九寺的主官都到南海子来。”
“奴婢遵旨。”
闻言,刘时敏躬身道。
他这个小主子又整什么幺蛾子。
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第70章 秦良玉出川了
2023-12-11
内阁辅臣韩爌、吏部尚书周应秋、户部尚书李汝华、礼部尚书孙如游、兵部尚书黄克瓒、工部尚书徐光启、大理寺卿邹元标、光禄寺卿张卿、鸿胪寺卿余起元、太常寺卿林学曾、尚宝司卿柯曰永、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
这些人,组成了大明如今最高权力机构。
但是这会儿,大明的明公们却是一脸懵逼的看着自己眼前桌子上的试题。
一人一套试卷,一套桌椅,一副笔墨,再加一个华盖,就在旧衙门前的校场上,相互间隔五米。
这是要干嘛啊?
小皇帝这又玩的是哪出。
众人中,唯一有所悟的,应该就是吏部尚书周应秋了。
他昨晚还在想着如何按照大明科举试题案例,给皇帝弄套题出来。
哪里想到,今天皇帝就给他出了一套题来。
一众高官里,周应秋、毕自严这种亲民官,以及徐光启这个平日里接触西夷的异类,再加上一个日常接触账本的毕自严,那做起题来,可真是下笔如有神。
而以韩爌、孙如游为首的翰林院系官员,这会儿却是抓耳挠腮。
写了一辈子的文章,逻辑思维基本已经固定,这突然换条赛道,让人有些无法接受啊。
外面的京官大佬们同试卷较劲的时,朱由校可没空陪他们晒太阳。
“九十四台省,直缺巡抚九、藩司(左右布政使)三十一、臬司(提刑按察使)十九。”
“这特娘是少了多少官?”
呲着牙花子,看着吏部上的各省官员分布,朱由校感觉到一阵眩晕。
好家伙,难怪历史上天启上位后,东林直接就势大了。
原来王安和东林是顺势而为啊,怎么缺了这么多官。
有万历这么个虫豸在,两京十三省缺官员缺的这么严重,这大明能好的了吗?
双手在自己的脸上拍了拍,朱由校有种让人去把万历给刨出来的冲动。
“陛下。”
就在朱由校头疼的时候,刘时敏拿着本奏本前来。
“代石柱宣抚使秦诰命率兵三千五百余人,八月已至襄阳,请朝廷配给粮饷。”
“嗯?!”
“谁?秦良玉?秦诰命?”
正着急缺官问题的朱由校听到刘时敏的话,猛的转过头来,厉声问道。
“她出川了?”
“回陛下。”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