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52节

  “让大伙儿长长见识呗。”

  “御窑出的茄皮紫釉瓷碗,那是能随便拿出来的吗?”

  闻言,陆文昭甩了一个白眼。

  “我在家里供着呢。”

  说着,陆文昭显的颇为自傲。

  皇帝的碗,那也不是随便就给人的,只有在高兴的时候才会随手赏人的好吗。

  “老大你就是扣。”

  “就是,让弟兄们掌掌眼啊。”

  听到陆文昭的话,身边的几个人纷纷出口声讨道。

  “嘿,你们,那是我要传给我儿子的。”

  虽然到现在还没娶老婆,但陆文昭已经想好了,这碗就是以后他陆家的传家宝了。

  “老大就是命好。”

  “让我们沾沾光都不肯。”

  “行行行,改天我带你们去我家看看。”

  最终,陆文昭还是抹不过面子,答应几个人去沾光。

  “咳。”

  一行人刚走出小巷,就听到一声咳嗽。

  “毕大人。”

  见到出声的人,陆文昭等人连忙拱手道。

  “你们辛苦了。”

  知道眼前这个领头的是平日里在皇上身边听调的,毕自严也没什么恶感。

  “如今是多事之秋,粮仓事关重大,你等一定要小心为上。”

  “毕大人放心,我等一定保护好粮仓安全。”

  “嗯。”

  对陆文昭点了点头,毕自严带着四五个账房先生经过检查后,进入粮仓。

  “这位就是新来的毕大人?”

  待毕自严等人进去后,沈炼好奇的问道。

  “对。”

  陆文昭点了点头,给几个人介绍。

  “我听说啊,这位毕大人盘账是把好手。今后,我们的俸禄都是这位大人任职的度支司发放。”

  “而且啊,这位毕大人颇得皇上看重,是皇上的老师。”

  “原来如此。”

  闻言,沈炼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刚才说到俸禄,这文官都涨的发实俸了,我们这些扛刀的呢?”

  “也会涨。”

  闻言,陆文昭肯定的点了点头道。

  “许指挥和皇上吃饭的时候,我在边上听皇上提过一次,锦衣卫也要整兵,发放实俸。不过,我们要把锦衣卫的番号让出去。”

  “番号让出去?”

  闻言,沈炼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我们以后叫什么?”

  看得出来,锦衣卫这个名号还是很让人有归属感的。

  沈炼的话音落下后,陆文昭贼眉鼠眼的看了一下周围。

  没有旁人,跟在自己身边的都是能信的过的。

  “我告诉你们,在整兵之前,你们可别给我传出去啊,传出去我们要一起掉脑袋的。”

  “大哥放心,我等省的。”

  闻言,众人连忙表示,自己的嘴肯定严。

  “我们以后啊,要叫从龙卫。”

  “从、从龙卫?”

  ps:求追读求追读,我要撅了前面那货。

  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第59章 南方欠税问题

  2023-12-11

  一大清早,内阁辅臣、六部尚书等重臣,就在南海子旧衙门里和皇帝开起了小会。

  “毕爱卿,已经完成了度支司的初步组建,对于我大明财政的收入与支出,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核算。”

  手中拿着毕自严呈上来的初步核算账本,朱由校看着下方的众人道。

  “且就来说说吧。”

  闻言,熬了一双黑眼圈的毕自严,拿出准备好的奏本,开始说了起来。

  “臣据李尚书所修初录,结合《会计录》,初步核算,今岁我朝岁入折银1461万两,辽饷累计三次加征,亩收征银九厘,共520万两。故今岁岁入合1981万两。”

  “其中,内帑岁入六百余万两,余者计一千三百八十一万两,归入外廷。”

  “臣查验仓储账本,除各仓实物,共有折色银九百二十万两。”

  “杨成秀,这六百万两,你这个内帑管家,给朕解释解释。”

  闻言,朱由校眼神闪烁,内帑岁入六百万两,哄鬼呢。

  “回皇爷,内帑岁入确为六百万两,然除金花银、皇庄籽粒银外,余者皆为丝绵、绢匹、茶蜡、等物。”

  听到皇帝的话,已经初步得出了内帑每年账目的杨成秀连忙出声道。

  “原来是这样,你稍后,弄个详细的奏本,拿来给朕看。”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

  “毕爱卿,你接着说。”

  “臣遵旨。”

  闻言,毕自严接着说自己的统计结果。

  “臣核查太仓,仅查验入库、支出账本,发现今岁太仓应入银九百二十万两,实际入库五百八十三万两,相差三百三十七万两。”

  “三百三十七万两。”

  听到国库收入少了这么多,朱由校有些惊讶。

  “李尚书,钱呢?”

  听到皇帝的问话,李汝华也有些麻爪,不过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李汝华听皇帝发问,连忙道。

  “回陛下,缺额如此之大,主要是地方拖欠甚多,税银被地方留用了。”

  “那伱给朕说说,哪些地方这么能拖欠,这么能留用?这不是三十万两,这是三百万两啊。朕记得,神祖给建奴贼酋的赏格是,无论死活,赏银一万两。三百三十七万两,都够买三百三十七个建奴贼酋的脑袋了。”

  “回皇上,臣核算今岁税入,有本奏上,请陛下预览。”

  “呈上来。”

  闻言,朱由校挥了挥手,让小太监去拿。

  “回陛下,南直隶欠银一百五十余万两,浙江欠银五十余万两,江西欠银三十余万两。”

  “哦,欠大头的都是南方,是为什么?”

  “回陛下,南方官员缺额甚多,官府无人可用。”

  知道不能让李汝华接着说了,韩爌此时站出来道。

  “臣具本弹劾吏部尚书周应秋,臣令吏部尽快补足南方缺员,前吏部尚书周嘉谟已拟好名单,然周应秋却将奏本追了回去,其不补南方官吏缺员,反而提调南方官员入京,臣请罢吏部尚书周应秋之职。”

  “回陛下,并非臣不想补官。”

  听到韩爌这个时候给自己上眼药,周应秋眉头狠跳。

  “如今,朝廷百废待兴,为助陛下用人有据,吏部正在为官员立档。”

  第一步,先说出自己最近都在干嘛。

  “如今朝廷京官缺员严重,京官不齐,则号令不一,臣窃以为,当先补足京官之数。”

  第二步,说出自己这么做的理由。

  “然,如今朝廷官员数量确有不足,臣请开恩科。”

  第三步,说出自己的解决方式。

  “嗯。”

  听到周应秋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表示了肯定。

  “周尚书言之有理,京城,是我大明国都,京城不畅,则天下不通,的确要先补足京城缺额。至于开恩科之事,暂且不议。”

  “回陛下,臣曾为南赣巡抚,治下也算是在江南。”

  知道韩爌是在给周嘉谟出头,周应秋在听到皇帝的夸奖完后,当即阴恻恻的回问到。

首节 上一节 52/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