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492节

  如此想着,周应秋转头看向毕自严。

  “要不,我让刑部行文顺天府衙,过问一下?”

  “不用了,陛下在上面看着呢。”

  听到周应秋的提议,毕自严摇了摇头。

  “刘大珰有暗示?”

  这时,韩爌突然精神一振,“小声”问道。

  东林党的南方系损失惨重,东林书院也完蛋了,背后的大户们也都让抓了精光,但东林党的南方系却没有全军覆没。

  皇帝这番清洗,是用东林书院做的抓手,如今被抄家削籍流放辽东的,除了创始人八人的十族外,多是些闲的蛋疼,致仕后跑到东林书院讲学的在野官员。

  毕竟,讲师好找,跑去听讲的学生不好找啊。

  如今尚且在朝,还没牵扯到东林书院盗用金丝楠木案中的人里,就有左光斗,而且韩爌还敏锐的感觉到,皇帝对左光斗有大用。

  为此,他对左光斗颇为上心。

  “。。。”

  听到韩爌的话,在场众人都没出声,同时心中骂了一声脑残。

  这货是翰林院修书修的脑子进水了么,这话是能当众问出来的?

  看了半响,毕自严一甩衣袖,转身向着马车走去。

  “回去吧。”

第455章 恩科放榜

  对于皇帝在科举上动手脚,朝廷的现有高官中,都没有意见,而唯一有意见的人,是韩爌。

  不过现在的韩爌,在开会时那是一点儿的话语权都没有,哪怕权责排在最后的工部尚书徐光启,面对韩爌时也是一点儿都不给面子。

  六部高官对于拉帮结派这种事,心里都跟明镜一样,能群不能党,相互之间可以有权力交换和妥协,但不能破坏科举的游戏规则。

  而韩爌,或者说东林党就不一样了。

  作为文化荟萃之所的南直隶,正处于学阀萌芽之时,在两百多年的内卷下,卷的累了,不想继续再卷,想要垄断科举上升通道,这才诞生了东林书院、复社、几社这种让人想往死里整的存在。

  大明的几次科举舞弊案,基本上都是南方人搞出来的,到了最后没,更是倒腾出个众筹首辅周延儒。

  当时间来到科举的最后一日,写完文章的士子们,从贡院的大门中出来后,迎面就看到了墙壁上张贴的科举新规定。

  “一张卷六人分阅,而后算平均分,这是何意?”

  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看着大字报,有些弄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纷纷议论了起来。

  “就是你的试卷分别要由六个人评阅,然后根据评级给出分数,从甲等至癸等,每等又有十分。”

  “六个人都给出分数后,将六个数加起来,均分为六,取其一,就是你的分数了。”

  对于科举新规,自然是有小黄门在旁边给他们解释的。

  “和前半年举办的官考一样,最后都是将每张试卷的分数加起来后,得出总分,然后进行排名,给出中举之人。”

  “这是皇爷爷新想的办法,对于大伙儿也公平些。”

  “这样啊。”

  听着小黄门的讲解,人群中顿时就响起一阵的了然声。

  这個评分机制,貌似的确是比以前的总裁官+考试官共同阅卷公平了些?

  不过,对于皇帝倒腾出来的这新的办法,有人高兴,那自然也就有人愤怒了。

  特娘的,你这么弄,我走的门路不就白走了吗?

  不过,这些人明显是理智还在,没有当众发作,而是匆匆离去。

  且不说这些人在私下搞的小动作,待到虎贲卫检查过所有的士子都离开后,整个贡院,都被进行了封锁。

  鹿角堵路,士卒警戒,被从翰林院“请”来的翰林院官员们,经过检查后,排队进入翰林院,开始誊抄科举试卷。

  不得不说,在皇帝经过了几轮整治后,大明别的地方不知道,但京城官员们的做事效率是提高了很多。

  一万两千名举人参加会试,三万六千份试卷,一天时间就誊抄了出来。

  当送走翰林院的誊抄员后,又是一百零八位阅卷官被请进了贡院,又是三日,这次参加会题的士子分数,就打了出来。

  十一月初五,旧衙门中,朱由校方才跑完了一圈儿,正在大堂之中吃着早饭,朝廷的一众高官,一起将名录送了过来。

  有趣的是,韩爌没来。

  “此为本次恩科中举名录,臣请陛下朱批。”

  旧衙门的大堂中,作为主考官的孙如游跪在地上,将名录高高举起。

  “呈上来吧。”

  将碗中最后一口粥喝尽,朱由校对身侧的刘时敏摆了摆手,

  看了眼皇帝,刘时敏无奈的上前去拿名册。

  本来,这事儿是有个仪式的,但皇帝觉得繁琐,就省去了。

  翻开呈上来的名录后,朱由校仔细的看了起来,而且是越看脸上笑容越多。

  第一名,不出意料,又情理之中,天启二年的状元郎,文震孟。

  除此之外,倪元璐、黄道周、汪乔年等眼熟之人俱在其中。

  不过很快,朱由校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忍不住摸起了手上的扳指。

  这一幕,看的站在皇帝身后的刘时敏头发都立了起来。

  皇帝心情阴晴变化是不是太快了点儿,刚才还在笑,怎么突然动杀心了。

  如果让刘时敏知道,朱由校眼前的这个人名,恐怕他替皇帝杀人的心都有了。

  这人,叫孙之獬。

  对于明末的官员,哪怕是钱谦益这种,知道他骨子软的人,朱由校也只是厌恶,愿意给机会,只要不贪赃枉法,还是能用的。

  獬者,神兽也,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见有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但孙之獬这人,不能说是獬,只能说是屑,简直就是民族罪人。

  这厮主动上疏,请剃发。

  要知道,那怕是吴三桂这种放螨清入关的杂碎,都当面劝阻过多尔衮颁布剃发令。

  从眼前的桌上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朱笔,朱由校刚要动作,却突然停顿,看向在场众人问道。

  “朕可以将有的人名划掉吗?”

  “当然可以。”

  听到皇帝的话,内阁首辅毕自言还没出声呢,礼部尚书孙如游就抢答道。

  不就划掉个人名么,反正他没什么关系人在今年参加科举。

  而且,这次会试还是恩科,这不任凭皇帝动手了。

  再说了,按照大明惯例,别说是划掉一个人名字,要是皇帝觉得有必要,就是将这名录打回去重新考也行。

  当年的南北榜案,朱元璋就这么干过。

  只是划掉一个不喜欢的人而已,这在历朝历代都有。

  听到孙如游的话,朱由校不再言语,提笔将孙之獬的名字从名册上给勾掉。

  又在名册的前页上写了个准字,朱由校合上册子问道。

  “这个文震孟,今年多少岁数了?”

  “回陛下,其今年四十有七。”

  依旧是孙如游回答,这些考生信息,是他们在管。

  “四十七了?这年岁也不小了啊,还能当几年的官?”

  摇了摇头,朱由校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这话听的在场一群官员纷纷心有戚戚,他们的年纪如今也不小了。

  像孙传庭、卢象升这种二十多岁就考中进士的,那在整个大明历史上,都是很罕见的,要知道,大明的进士基本都在三十往上。

  “就这样吧。”

  示意刘时敏将名册还给孙如游,而后到。

  “这些进士全部外放,京城如果缺官,就调外官进京。”

  “臣遵旨。”

  闻言,周应秋与孙如游两人同时拱手应到。

  在来的路上,他们商议过,对此也算是有所预料,猜测皇帝不会留新科进士在京城。

  “陛下,是否要给翰林院和詹士府补官。”

  不过,作为礼部尚书,孙如游觉得自己能争取还是要争取一下的。

  “如今,翰林院、詹士府缺员颇多,很多事情都无人去做。”

  “不补。”

  闻言,朱由校一扭头就道。

  “新科进士补进翰林院,是觉得翰林院的那些人没新的玩物了吗?”

  “臣不敢。”

  听到这话,孙如游慌忙低头俯首道。

  他就知道,翰林院奸污同僚的事,没那么容易过去。

  “前些日子,翰林大学士周嘉谟致仕了。”

  没有理会低头的孙如游,朱由校抬头刚说了一句,就发现他要找的人不在。

首节 上一节 492/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