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380节

  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后,叶向高开口解释到。

  “自陛下登基之日起,先帝留下的那些个大臣,如今还有几人?方从哲、刘一燝、李汝华、黄嘉善、张问达五人致仕去职,韩爌如今是内阁一挥笔书生,周嘉谟是翰林一学海书蠹,仅仅留下黄克瓒与孙如游两人。”

  “黄克瓒为人勤勉,只顾手中政务,孙如游为人迂腐刻板,难成大事。”

  “而陛下亲自任命的毕自严、袁可立、王三善、周应秋、袁世振、徐光启诸人。”

  “他们或起于田亩,或精于政务,但都有一个明确的特点,就是没有明确的党派之分。”

  “毕自严接任内阁首辅后,朝堂、四野弹劾横起,言其入阁不附我大明祖宗之制,陛下可有理会?”

  “朝堂大事,只握于陛下一手啊。”

  说着,叶向高给了王化贞一个你自己体会的眼神,而后又道。

  “张居正故去之时,群臣借神庙对张太岳的怨气,掘其墓、毁其政,而后又以奏疏为笼,将神庙困在了宫内。”

  “但陛下不同,他借徐光启所练之新兵,整顿京营,震慑京畿。以周应秋为吏部尚书,选拔能干之吏,用毕自严、袁世振两人整顿财经。”

  “因为朝中党争,众口铄金,对于文官口中说的那些事情,对于那些遍布朝野的溢美之词,陛下并没有能力去分辨是真是假,对于朝堂之上的众臣,陛下不知道谁可用,谁不可用。”

  说着,叶向高脸上露出了一个不知是笑还是哭的表情。

  “所以,陛下就有了现在的办法,谁能做事儿,就提拔谁,谁是亲民官,就任用谁。”

  说着,叶向高看向王化贞问道。

  “你私下去拜访周应秋,他收你的礼物了?”

  “没有。”

  闻言,王化贞叹了口气。

  “我想送他冰敬炭敬,周应秋以为我们没有交情而拒不接受,给他一些商行的暗股,周应秋也以官员不得经商为由而搪塞。”

  “那是肯定了,周应秋如今每月朝廷给的俸禄,不但能够让全家人活的滋润,还能造福乡里,怎么可能会再污了自己的手呢?”

  听到王化贞的话,叶向高点了点头。

  “他是外官入京任事,是不会轻易蹚朋党这摊浑水的。你能进京,是因为前番恩科之时,韩爌向周应秋推荐,说你在广宁任上干的不错,能够安抚蒙古人。”

  “广宁互市之事,将来你若是你做的好,是他周应秋善于用人。而你若是做的不好,他就会将责任推卸到韩爌的身上,与自己毫不相干。”

  “明白了吗?”

  说着,叶向高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伺候神庙七年,你知道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吗?”

  “敢请恩师教我。”

  闻言,王化贞连忙拱手道。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伸出一根指头,指了指天上,叶向高缓缓的道出了八个字。

  “我们这些读书人,看似是在辅佐天子治理天下,但本质上,连宫里的那些个家奴都不如。大明的天下,终究不是我们这些读书人的,是人家朱家的。”

  “朝堂上的那些人,再是弹劾于你,若皇帝不点头,任凭他们跳着脚去骂,还是雇佣流民去火烧你家,对你没有官帽丝毫没有影响。”

  “而若是皇帝要你倒,你再是贤良,再是海内人望,你都在朝堂上立不住脚。”

  说着,叶向高有些感慨的摇了摇头。

  当年,他真的是想要离开吗?

  不,他在给自己塑形,塑造一个天下缺了他就要大乱的贤才形象。

  然后,万历就顺水推舟,让他滚蛋,由方从哲接掌内阁首辅了。

  “自那日在南苑见了陛下一面后我就知道,我的仕途已经结束了。”

  “不会吧。”

  听到叶向高这话,王化贞震惊的睁大了眼睛。

  他今天之所以来拜访叶向高,就是指望着叶向高借助修完神宗实录的功劳,再为首辅,到时候能够照拂于他。

  “没有什么会与不会。”

  看着学生的脸上的震惊,叶向高心里微沉。

  常言道知子莫如父。

  在这个年代,座师差不多就是半个爹,他一眼就看出了王化贞的想法。

  “我大半辈子都在翰林院中修书,蒙神庙重用,方才得以入阁。但自我回京以来,不知有多少人举荐我为首辅,陛下一律留中不发。”

  “我没有地方官的经历,就算再入内阁,也是如同韩爌一般,沦为一个起草诏书的捉笔人,不会有丝毫权力。”

  说着,叶向高的双眼隐隐竟有泪水浮现。(本章完)

第360章 两头下注

  读书人一辈子最高的追求是什么,是入阁拜相,主政天下。

  朱元璋废除宰相后设置的内阁,在两百年时光的流逝后,渐渐变成了实际上的宰相。

  而在翰林院一系官员的运作下,内阁成员的选拔,被严格的限制在了翰林院。

  而能够进入翰林院的官员,全都是殿试名次最为前列的进士。

  这就让有心人看到了如何垄断上升阶梯。

  如东林书院,致力于培养科举名列前茅的学生。

  但如今,皇帝不顾祖宗之制,选择代表着亲民官的毕自严为内阁首辅。

  虽然翰林院一系的清流言官们进行了激烈的反扑。

  但结果显而易见,不是被外放,就是送到南海子去搬砖了。

  叶向高清楚的知道,与毕自严这种从亲民官干上来的实干派外,他只有文章写的好这一个优点。

  皇帝看重的东西,他一个都没有!

  察觉到有些失态,叶向高举起右手,用衣袖擦了擦自己的眼旁后,看着眼前的学生。

  “我虽然没有机会再入阁主政,但你还有机会继续往上走。”

  “敢请恩师教我。”

  听到叶向高的话,王化贞双眼瞬间就亮了起来,连忙拱手请教。

  “将广宁互市的事情做好,不要为了金银之物,去压榨蒙古诸部,导致边境纷争。”

  见到学生这个样子,叶向高内心叹气一声。

  接下来他要做的,是要给东林寻找另外一条路,就和历史上一样,两面下注。

  一方面,在广宁之败后,身为东林要员,叶向高学生的王化贞带着部份东林成员投靠了魏忠贤,混进了阉党。

  而有能力解决辽东问题的熊廷弼,在看到朝堂上东林势力如此之大,轻轻松松的就能坏了他的事儿后,无奈投靠了东林。

  大明朝堂的正反面,全都有东林的人,他们在皇帝的眼皮子低下唱起双簧,整死了阻碍他们财路的熊廷弼。

  王化贞投靠魏忠贤,是政治交易。

  魏忠贤想要用王化贞手里的料子扳倒东林,就必须要保住他,而广宁之败一定要有一个背锅的,只能是熊廷弼。

  而对于东林来说,用酷烈手段打击走私行为的熊廷弼是一定要除掉的。

  为此,在正反双方的作用下,熊廷弼就成了一个必死之人。

  而现在,叶向高就要让王化贞投靠毕自严,让东林多一条路可走。

  低下头,王化贞没有去看叶向高的窘态。

  “是。”

  点了点头,看着低头的王化贞,叶向高嘱托道。

  “你到了辽东之后,多看,少说,少做。”

  “广宁的那个孙传庭,是皇帝的心腹,你若与他起了争执,朝堂上没人能够护的住你,到时候一定是你离职,他留任。”

  “你要做的,就是干好你的本质工作,安抚好蒙古诸部。”

  “那些走私的人呢?”

  听到叶向高的话,王化贞点了点头,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韩爌介绍的那些商人,一直都有向建奴走私物资,就算熊廷弼在辽东严厉打击,但广宁卖给蒙古的物资,有很大一部分都被绕道运到了原来叶赫部的地头上,被建奴买走。”

  “这个你要注意。”

  听到王化贞一眼就看出了关键点,叶向高点了点头道。

  “对于那些走私之人,你要暗中将这些人记下,对他们有所提防。”

  “恩师的意思是?”

  表情惊恐的看向叶向高,王化贞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必要的时候,卖了那些人捞取功劳。

  “我们与韩爌,不过是陌路相逢,不要对那些人太过于信任。”

  用孺子可教的眼神看着王化贞,叶向高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道。

  “与蒙古的互市,不止是他们晋商能做,徽商、浙商都能做。”

  “诛三族的事儿,少掺和。”

  说着,叶向高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

  “你且回家收拾行李吧,稍后我会让一些徽商与浙商去寻你。”

  “对土默特的封贡,是山西那些地头蛇促成的,所以宣府的互市也就只有晋商能做。但广宁的互市我们东林合力促成的,你又是主管之人,这赚钱的路子自是不能让他们独享。”

  “学生明白了。”

  见到叶向高端茶送客,王化贞从椅子上站起来,又对恩师行了一礼后,应道。

  “嗯。”

首节 上一节 380/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