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357节

  这是朱由校让刘时敏写下的。

  而在龙通商行的附近,还立有各色的长幡,上面写着比如:

  龙通商行,天下同行。

  龙通商行,最安全的货运选择。

  长幡就是这个时代的广告牌子了,不过写的这么直白的,却是少见。

  微微掀开窗帘,看了眼龙通商行的牌匾,朱由校眼神一阵思索。

  在没有火车的年代,漕运就是南北贯通的一条大动脉。

  掌握了这条大动脉的运输能力,也就有了能力对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一定的干涉。

  接下来,龙通商行就是要带着拉拢一批人后,和既得利益者去拼刺刀了。

  而与此同时,刘程也看完了徐光启与张开阳的作秀,回到了通州的宅子里。

  “老爷。”

  见到刘程回来,管事匆忙迎上来,递过用冰块冷却过的茶水。

  刘程接过来,便神色凝重的直奔书房。

  管事一见,慌张的跟在身后,道。

  “老爷,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闻言,刘程脚步一顿,楞了下后,方才道。

  “没事,对了,你拿着我的拜帖,去叶阁老府上,我明天要去拜会他。”

  叶向高是东林党温和派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虽然现在让皇帝用修史的事儿给打发了,但在朝堂上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而作为南方的商人,几乎都与东林有着牵扯。

  管事答应一声,刘程便端着茶杯来到了书房。

  来到书房,在椅子上坐下。

  即便是手中端着冷饮,但刘程头上的汗水一直在往外冒。

  今天沈浪的话,让他心里一直有团火,难以平静。

  “到底该怎么做呢?”

  强自让自己心神镇定下来,刘程一边喝着茶,一边拧眉苦思。

  沈浪的那些话,一直在刘程的心头回荡。

  是做树倒下的猢狲呢,还是做被人推倒的墙头之草呢?

  漕运的历史太久了,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开始至今,虽然河道有所变化,但沟通南北的用处却是没有改变。

  而本朝太祖之后,随着漕运的不断发展,其中的势力交错复杂,里面牵扯到的利益也无比的庞大。

  如今,皇帝要对漕运动手,是逆天命而行,让“天”见识见识他们的本事。

  还是说,顺应天命,取个富贵呢?

  “难啊。”(本章完)

第335章 漕运下的暗流涌动

  就当刘程要去和叶向高走动一下之时,朱由校已经在回南海子的路上了。

  不过,路过一处府邸的时候,刘时敏突然喊停了马车,在窗户边上轻声的说了一句。

  “这就是李三才的家?”

  听到了刘时敏的话,朱由校的眉头皱了皱,抬脚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怎么说呢,很意外。

  曾听闻,李三才在漕运上干了几十年,肥了几圈儿。

  但他家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多有钱,三进三出的大院子,在通州也不算什么啊。

  “你确定,这是李三才家?”

  眯起了眼睛,朱由校看向刘时敏。

  “回皇爷,这就是李三才的府邸。”

  站在皇帝的身侧,刘时敏躬着身子道。

  “不过,李三才如今并不住在这里,致仕之后,他就在南直隶东林书院以教书为业。”

  “东林书院,教书?”

  手中的扇子啪的一声打开,朱由校淡淡的到。

  “前段时间,朕让人查李三才家财,查的怎么样了?”

  “回皇爷,李三才有两子,一名李元,一名李仁。李元住在京城,是国子监的监生,而李仁跟着李三才在南直隶。”

  “家资呢?”

  “锦衣卫察查之后发现,李元的家资并不丰厚,李仁那边,南下的锦衣卫还没有回报。”

  “但,奴婢估计也查不出来。”

  “哦,为何?”

  闻言,朱由校挑了挑眉毛,意外的看向刘时敏。

  “回皇爷,万历年间,曾经有人弹劾李三才贪污,当时先帝令李征仪带领给事中吴亮嗣前去调查,最终什么都没查出来。”

  “吴亮嗣去查都没查出来?”

  听到这话,朱由校有些意外。

  吴亮嗣是楚党,李三才是东林。

  楚党查东林没查出来,这就很有意思了。

  “赵于奎弹劾李三才公器私用,朕就不信,李家是一点儿都没贪。”

  “告诉锦衣卫,不要只查李家人,将他的三族,乃至于九族都给朕查上一遍。”

  摸着自己的下巴思索了一会儿后,朱由校道。

  “另外,让锦衣卫把李三才家的各项支出、收入都查上一遍,看看能不能对的上。”

  “主要的,是要看是不是有人代持,给李三才的生活开支出钱。”

  身为一个后世人,对于官场上的一些道道,还是听说过的。

  把政治献金说成捐赠,把行贿说成游说,把地下交易说成政治回馈,玩的再花的都知道。

  “奴婢遵旨。”

  听到了“代持”两个字,刘时敏抬头惊悚的看了眼皇帝后,连忙低头应道。

  这两个字,皇帝是怎么知道的!

  真要这么去查,李三才绝对是完蛋了。

  这么看来,皇帝是真的要对李三才下手了。

  “等等。”

  突然,朱由校收上了扇子,叫回了刘时敏。

  “写一封匿名的举报信到正廉署,让陆文昭去查。”

  “奴婢遵旨。”

  有些弄不懂皇帝这手的意思,刘时敏看皇帝再没有了安排后,方才离去。

  “李三才。”

  临上马车之,转头再看了眼“李府”二字后,朱由校放下了手中的帘子。

  当朱由校冒着炎炎夏日到处蹓跶时。

  赵南星的府邸上,一群东林党人也在忧国忧民。

  赵南星坐在主位,前河道总督王佐陪坐,此外还有些官员在此。

  “那家船行,确定了吗?”

  长久的沉默之后,赵南星看向王佐问道。

  “查都不用查,一定是宫里的。”

  闻言,王佐颇为晦气的摇了摇头。

  “除了我们的那位皇帝陛下,这天底下还有谁敢用‘龙’字头。”

  “没有查出什么,不过我听说,有宫里人曾出现过。”

  “天子经商,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虽然早就有这预料,但听到了王佐的话,还是忍不住捏紧了拳头。

  “满朝文武,俱是阿谀奉承之徒,天子行事如此荒唐,居然无人劝谏!”

  东林,或者说文官们,一直都在想尽办法斩断皇帝伸出宫里的手。

  无论是皇帝还是别人,但凡在宫外搞点事情,在他们看来都是不遵守规矩,都是不能原谅的,需要严厉劝谏。

  “周起元如今还在南苑搬砖,按陛下对劝谏之人的那个处理方式,现在谁敢贸然上书劝谏?”

  听到赵南星气愤的话,王佐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

  “如今,漕运变法,还是先想办法保住这条弄银子的路子,不然我们连明年给那些书生的资助都拿不出来。”

  “大人。”

  王佐话音刚落下,就见一个官员插话道。

  “工部那边如今正在对各卫所到达通州的船进行登记,再这么下去,以后别说是继续夹带私货了,恐怕是往年漂没漕船费用的事儿都会被查出来。”

首节 上一节 357/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