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342节
“每里给一头牛?”
闻言,朱由校皱了皱眉头,一头牛一天能耕多少的地?
五十亩?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用。
看着毕自严,朱由校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为什么不多给几头呢?朕从内帑出银子。”
“哎。”
闻言,毕自严叹了口气,摇头道。
“陛下,国帑不丰,内帑的银子也不能乱用。”
“若是每里给两头牛,那京城里的老爷们,就人人都能吃牛肉了。”
“吃牛肉。。”
琢磨了一下毕自严的话后,朱由校了然的点了点头。
什么东西都不能多,多了就容易滋生贪污。
摆了摆手,朱由校不再说从内帑出银子给买牛的事。
“报!”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黄门气喘吁吁的进到御书房,跪在地上到。
“接蓟州参赞军务李进塘报!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趁秋高马肥,纠集两万兵马,意图犯边,其已至古北口外四十里的白马川。”
“嗯?!”
听到小黄门的奏报,朱由校和毕自严对视了一眼后,同时脑门上漂出了几个问号。
“塘报。”
从小黄门的手中接过塘报看了两眼后,朱由校就将其递给了毕自严。
林丹汗犯边,这厮疯了?
“陛下,不对啊。”
翻看了几眼塘报后,毕自严对皇帝道。
“哪儿不对?”
“这封塘报是蓟州参赞军务李进塘报,既无蓟辽总督文球之印,也无总兵官许世臣之印。”
“这是参赞军务李进自己禀报的。”
“第二,自洪武初,各边镇建制夜不收,两百年间,其人深入虏营探听情报。夜不收的塘报历来为八百里加急送入兵部,但现在兵部并未收到夜不收塘报。”
说着,毕自严提振精神道。
“他一个参赞军务的塘报,是怎么比夜不收的塘报先一步进京的?!”
“你的意思是,这个李进谎报军情?”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脸色瞬间就冷了下来。
“是了,是了。”
“朕方才让王在晋任之蓟镇总督,让赵率教率龙骧卫背上蓟州征兵,购买马匹。”
“这是让有些人觉得不满了啊。”
手狠狠的锤在桌子上,朱由校瞬时间杀心四起。
“陛下,事实如何暂未可知,臣以为,应当做北虏寇边处理。”
看着想杀人的皇帝,毕自严劝说道。
“臣请锦衣卫戒严京中,令城建营协防京城九门,虎贲卫防守宫城,开大议。”
“王在晋已率军北上,估计三日之后,就可抵达蓟州,向他发公文一封,询问具体战报。”
“可。”
闻言,朱由校严肃的点了点头。
这种大事儿,还是要将满朝文武聚在一起议一议的。
随着宫里敲响景阳钟,缇骑出宫召集众臣,顿时京中就是一阵鸡飞狗跳。
随着众臣聚集在文华殿,当毕自严将李进的塘报拿出来宣读之后,朝堂上刹那间就变成了菜市场。
“肃静!纠仪官何在!”
看着下方吵的跟鸭子一样的朝臣,刘时敏一甩浮尘,尖声道。
随着他的声音响起,朝堂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转头看了眼已经安静下来的朝堂,毕自严上前拱手到。
“启奏陛下,臣与诸部尚书商议后,已有定论。”
“眼下,蓟州还未传回确切信息,权当北虏寇边处置。”
“臣请兵部尚书黄克瓒巡视通州,查阅通州存粮,随时起运京中。”
“兵部尚书徐光启,巡视天津,若兵情险急,调原天津三卫兵马入京。”
“大学士韩爌,巡视京城九门,若有流民来投,当妥善安置。”
随着毕自严的话音落下,对于一个个朝臣都有了具体的任务安排。
“此外,臣请调六科给事中,巡视蓟镇各关。”
“准。”
听着毕自严的安排,朱由校挥了挥手,示意就按照这个方案去做。
转头看了眼朝堂上的众臣,毕自严拱手道。
“陛下,若兵事危机,臣请陛下自东华门出,至通州,南下天津,乘船前往南衙。”
“嗯?!”(本章完)
第319章 说话大喘气,想吓死人吗?
“毕师是要朕做逃兵吗?”
看着向自己提出了南下的毕自严,朱由校瞪着眼睛道。
“陛下。”
撩起袍子跪在地上,毕自严脸色严肃的道。
“天下安危系于陛下一身,陛下在,大明就在。”
“朕不走。”
没有听完毕自严的话,朱由校猛的从龙椅上站起来道。
他的大明,不是崇祯那个让他糟塌了十几年的大明,糟蹋到没人和皇帝同心了。
看着毕自严,朱由校语气严厉的道。
“赵宋南迁,再未北归,即便有端平更化,再入洛阳也是黄粱一梦。”
“土木堡之变,英庙被俘,二十五万大军化为齑粉,景泰登基后也未曾南下。”
“朕登基还不足一年,就扔下大明的都城,狼狈南下,朕将来以何面目去见这天下臣民。”
“朕不走。”
“陛下,今非昔比。”
看到皇帝一脸的肃穆,毕自严自是无奈。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败,大明虽然输的惨烈,但底子还在。
一线的京营虽然打光了,但备操军、备倭军这二线军队还在,调进京城后,虽然无法主动出击,但守城还是能基本做到的。
而现在呢?大明土都埋了半截了,前番九边精锐在萨尔浒让杨镐差点儿败光,还未恢复上来,蓟辽总督文球都抗住压力以病请辞了!
皇帝登基不到一年,整顿京营之后,一半的精锐都不在京城。
如果来的只有察哈尔一部,毕自严觉得蓟镇还能应付。
但他怕察哈尔、内喀尔喀、土默特诸部一起动了,那就真的不好守了!
经过和六部重臣商议之后,他们已经决定。
如果北虏诸部联合破了古北口,踏入京畿地区,就送走皇帝,下诏令天下勤王。
小皇帝该跑就跑,六部臣子守京城就行了。
当年于谦能守住京城,逼退也先。
他毕自严自诩没于谦的本事,但也有把握撑上个把个月,撑到周边几镇勤王军队到来。
毕自严之所以如此的慎重,是因为担心蓟镇和北虏有了勾结!
一如当年的庚戌之变,就是大同总兵官仇鸾以重金厚贿俺答汗,使得俺答汗从古北口越过边墙,入寇京师。
“朕整日和虎贲卫的士卒一同作训,虽说不能在敌阵之中冲杀个七进七出,但也可弯弓射箭,射杀敌蛮。”
从月台上走下,将毕自严从地上扶起,朱由校看着对方道。
“朕这个皇帝一旦南遁,京城军心民立散,毕师用什么去守城。”
皇帝带头跑路,那大明的国本就丢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决心,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信王在天津,若京城失陷,让袁可立为首辅,带着信王去南京登基。”
“死有何畏?”
“陛下!”
看着年轻的皇帝眼神中的坚毅,毕自严嘴角喃喃几下后,又跪下来叩首到。
“臣愿随陛下赴汤蹈火!”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