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64节
闻言,韩爌摇了摇头。
“我已经写了四遍,但每次写出来的东西,自己却觉得有些不满意。”
“却是为何?”
闻言,黄尊素有些不解。
韩爌在翰林院也是以才学著称,为何会为一篇论疏而发愁。
“富国之事,无非开源节流。”
“开源者,无非加加征赋税。”
“节流者,无非减少支出。”
“但这都是些陈词滥调,写出来也是贻笑大方。”
“韩辅担心的原来是这个。”
听到韩爌说完,黄尊素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笑着道。
“此番给毕自严,或者说给皇上策论的重点,无非是大略与执行,务虚与务实之别。”
说出了两组词语,黄尊素给韩爌开始了分析。
“毕自严下次令,其目的乃是寻找务实之人,以为己令。”
“皇帝下诏,其目的乃是寻找大略之人,以为国策。”
说清了毕自严和皇帝不同的目的,黄尊素又替韩爌分析了起来。
“六部官员,乃是行事之部,上疏应该务实。”
“内阁中人,乃是定策之部,上疏应该务虚。”
“阁老只需言虚,说些定策之事即可。”
“嗯。”
听到了黄尊素的话,韩爌微微点头。
“听你之言,我这心里才算是有些底啊。”
说着,韩爌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般,看向黄尊素到。
“你被调往彰德府任职之事,打算何时起行?”
“就在近日了。”
闻言,黄尊素叹息一声。
“吏部催促的甚急,我也托不了几日了。”
“左光斗等人上书弹劾毕自严的奏疏,如泥牛入海,不见音讯。”
“而后毕自严又令京中百官上书献策,轻易的就打散了京中官员弹劾毕自严的风力。”
“我派去联络同僚的家人近几日也不见回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难啊。”
闻言,韩爌皱着眉头叹息一声。
得不了势,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难,都难。
他们这些在京官员,和在地方卷了十几年的人斗。
除非是大势在手,否则根本就斗不过。
“如此,真长恐怕是真的要去彰德府了。”
听完了黄尊素的话,韩爌又叹了一口气,没再说什么,对于黄尊素一点挽留的意思都没有。
听出了韩爌话中的意思,黄尊素脸色一黯,也不再多说什么。
不大一会儿,黄尊素就从韩爌的府上离开。
站在书房窗户后,看着离去的黄尊素,韩爌无奈的摇了摇头。
还东林智囊,蠢货一个。
韩爌能在魏忠贤势力最为炙热之时,还能安稳退休,看风向的本事是不弱的。
他已经发现了,东林这些人除了掀起朝堂党争,扰乱各方平衡外,这些人其他的本事屁点儿没有,连个看风向的本事都不会。
这种玩意儿放在万历二十年左右,他刚考上进士那会儿,恐怕死都不知道死几次了。
当时大明朝堂上可不像是万历二十五年以后,那种几年一轮,大家排排队,分果果的时代。
当时申时行致仕,短短四年时间,王家屏、赵志、王锡爵、沈一贯四人轮流进出内阁,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观陛下登基以来行事,是个务实之人,屡次对都察院、六科申饬,也是因为言官风闻奏事,而无实事。”
“就你们这样,还想在朝堂上站得住脚。”
“自个儿取死,还想带着我。”
“当年顾宪成就是因为在朝堂上斗不过别人,才回去,现在看来,他的这些徒子徒孙的官学也不怎么样。”
韩爌此时,已经对东林众人产生了不满情绪。
“你出来吧。”
一个人想了一会儿后,韩爌对身后说了一句,却见御史李邦华从书房的侧房中走了出来。
“方才黄尊素的话,你都听到了?”
看着李邦华,韩爌问道。
“听到了。”
闻言,李邦华对韩爌行了一礼,而后道。
“但下官感觉黄尊素的话有些偏颇。”
“是偏颇了。”
闻言,韩爌点了点头,看着李邦华道。
“务实与务虚之间的关系,他们都没有明白。”
“陛下既看重务实,也看重务虚,之间是要有个平衡的。”
“你之前万历四十三年的那封奏章,改一改,当成策论写一遍,我给你递送到司礼监去。”
“你少有才华,又有清名,也是个干才,此番陛下问策,你的那封奏章应该能入了圣目,你要把握住机会。”
“谢韩辅指点。”
听到韩爌的话,李邦华连忙作揖谢道。
“你要谨记,才子与能臣,还是有区别的。”
看着眼前的李邦华,韩爌出声勉励道。
“那黄尊素虽号称智囊,却是不知道朝堂险恶,圣上深意。”
“你要谨记,少说多做,方可得圣上看重。”
听到韩爌的话,李邦华里忙拱手应道。
“下官谨记辅臣教诲。”
“李邦华?”
次日一早,李邦华的奏本就进了内阁,而后就进了司礼监,之后飞速被送到了皇帝案上。
手中拿着李邦华的奏本,朱由校的笔在字里行间上来回挪动。
这是李邦华对富国的四条建议。
清田亩、整吏治、修兵备、慎用人。
看着这个明末少有的实干之臣,朱由校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他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天津、登莱铁三角,是毕自严、袁可立、李邦华三人。
先是毕自严、袁可立经营天津、登莱,毕自严进京任户部尚书后,是李邦华接了毕自严的任,保证了毛文龙麾下钱粮的供应。
现在这个人材既然出现在了他的眼中,那他自然就是不会放弃了。
现在袁可立一人总督天津、登莱之事,但他毕竟是一个人,不能分开来用,那就将这人调去给袁可立当个副手。
“调任登州知府,辅助袁可立。”
在奏章上简简单单写下几个字,就决定了李邦华接下来要去的地方了。(本章完)
第240章 晋商?晋商!
就在京城因为毕自严闹出纷扰之时。
经过十余日的跋涉,大明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终于带着两个人犯,偷偷的回到了京城。
从北面的安定门入了京城,骆思恭跟做贼似的,连家都不敢回,就用手下陆川的名义,给向宫里递送觐见的帖子。
在得知皇帝住在西苑之后,骆思恭又赶忙到了西苑门外等候。
待骆思恭的帖子来到皇帝身前时,他正在校场上看士卒们的踢球。
从小太监的手中接过了外面递来的帖子,翻看了几眼后,刘时敏的脸色就是一变。
“皇爷,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觐见。”
看了眼正挥动拳头给士卒打气的皇帝,刘时敏不敢怠慢,挪步子上前到皇帝跟前,小声的道。
“说是有密事奏报,他用的是千户陆川的帖子。”
“哦?”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有些意外的转过头去,看向对方。
“密奏?辽东有人谋反不成?”
不敢怠慢,朱由校连忙从马扎上站起,向着御书房而去。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