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13节

  兵部、工部不再负责具体的生产事务,仅起到一个监督作用。

  “若是他们没有现成的铁料,就需要等着,或者由自备铁料,由他们进行制造。”

  “就算你是将银子给兵部,兵部也是要去找石景厂生产的。”

  看着直挠头的袁世振,黄克瓒给出主意道。

  “不如这样,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带着银子和条子啊,一起去寻石景厂龙基商号的那个赵管事,看他能不能给你弄到铁料,安排生产。”

  “这样啊。”

  闻言,袁世振沉重的点了点头。

  赵爽若是弄不到铁料,那他就只能拿着银子去市面上买高价铁料了。

  待两人又说了几句话,拿过兵部批准生产的条子,袁世振带着人向石景山而去。

  路上花费了近半日时辰,方才到达石景山。

  本来,这事儿是不需要袁世振亲自跑一趟的。

  他听说皇帝每月都会到这石景厂或者西山厂一次,但自己却一次也没来过。

  对于新的生产制度非常好奇,于是袁世振就决定亲自走上一遭。

  当袁世振来到石景山时,自是早有随从前去通知,有人负责接待。

  这个人就是石景厂安保司提督太监郭真。

  “赵管事正在见客,未能前来,还望袁侍郎勿要见怪。”

  见到袁世振的第一面,郭真就拱手对袁世振请罪道。

  “无妨。”

  伸手不打笑脸人,袁世振虽然不满赵爽一个榜上皇帝大腿的商人和自己摆谱。

  但身为一个合格的官员,袁世振却没将这份不满表现在脸上。

  同郭真带来的人汇合后,一行人就向着石景厂而去。

  看着一路上的景色,袁世振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了吃惊。

  看看正在营建的低矮墙壁,再看看那边的永定河。

  这还是以前的那个小镇甸吗?

  这都已经开始向一座新的县城开始发展了吧?

  “这些人是?”

  骑在马上,袁世振看着路边推着独轮车而过的一群人,忍不住回头向戴着蓝帽子的郭真问道。

  “回大人,这些人是锦衣卫抓来的乞儿。”

  闻言,郭真也没架子,当即出言解释道。

  “这些人以前在京中结队而行,四处乞讨,前番因为有乞儿私传谣言之事,惹得皇爷大怒,皇爷就让锦衣卫将街上给抓到了石景山、西山做苦力。”

  “哦。”

  闻言,袁世振点了点头。

  这事儿他知道,现在京中新政能推行的这么快,也是沾了这件事的光。

  “大人你别看这些人以前都是些乞儿,但干活儿却是勤快。”

  见到袁世振点头,郭真又开口道。

  他也是个穷苦人出身,对这些个乞儿的遭遇很是能够感同身受。

  知道他们沦落为乞儿的绝望,理解他们又能得到份挣钱的感恩。

  “现在这给宫里干活儿啊,都是按劳给钱的,这些人干活儿很是卖力,开井掏水、营建工棚、铺设道路,他们都能做。”

  听着郭真絮絮叨叨的说着石景厂的规矩,袁世振挑了挑眉毛。

  “这些人也算是活出个人样了。”

  这皇帝的劳动改造法,是个好办法啊。

  听说前些日子去和皇帝搞事儿的那些个言官们,被送到了南海子搬砖。

  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劳动改造个人样出来。

  驻马看了一会儿这些人搬运物资后,袁世振没有多做停留,纵马向着中央而去。

  方才进了石景厂的办公大院,袁世振就看到赵爽与工部尚书徐光启一同从院内走出。

  脸上露出恍然,袁世振就明白了为啥赵爽没来亲迎自己。

  这位徐尚书,可谓是赵爽能攀上皇帝大腿的金主,当然是要优先接待了。

  而且人家还是正儿八经的尚书,不像自己,现在还只是署户部尚书印,一直缺少一个功劳做契机。

  “徐尚书。”

  当即,袁世振就对徐光启行礼道。

  “袁侍郎。”

  见到袁世振,徐光启也回了一礼。

  待到一行人见礼过后,进了大堂坐下,自有仆从奉上茶点。

  拿着茶杯象征性的喝了一口后,赵爽开门见山的道。

  “袁侍郎是为器械来的?”

  “确是如此。”

  见到赵爽问的这么直接,袁世振也不打哈哈,直接就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顺天府新政,乡警需要一批兵器,兵部库存又不够,我就只能来寻赵管事了。”

  “兵器啊。”

  听到袁世振说出生产用途,赵爽皱了皱眉头。

  这事儿不应该是兵部派人来吗?

  “可有兵部行文?”

  “行文在此。”

  闻言,袁世振连忙从身后随从手中接过兵部的行文,递给赵爽。

  接过袁世振递来的行文,赵爽翻看检查过上面的骑缝印后,对袁世振道。

  “如此数量,动用库存即可,袁大人放心,三日之内就为袁大人安排妥当。”

第205章 又想不出来章节名了

  约好了三日之后,让人将兵器送到顺天府巡检司,又多聊了几句后,赵爽亲自将其送出了石景厂。

  “这位袁大人,也是有些心急了啊。”

  同赵爽一起回到官邸,徐光启略有感慨的道。

  “却是为何?”

  闻言,赵爽看向徐光启,却是有些不解。

  “四月份,正是农忙的时候,他派乡警下乡,若是有那不知深浅人,恐怕是会误了农时的。”

  “是这个道理。”

  赵爽赞同的点了点头,而后又摇头道。

  “不过在下是内务府管理的商人,对这朝廷政事,却是不能多做置喙的。”

  “呵呵。”

  闻言,徐光启轻笑一声,没再多说什么。

  这个赵爽,是个懂得投资的商人。

  当初给他的新兵助饷,也是为了等到将来军队练成后,能拿到军队的供给订单。

  通俗的说,就是政治献金。

  但哪成想,新帝方才登基,就会将眼光放在了这支新军上,而附带的,这赵爽等人也进了皇帝的眼睛。

  几人的行为虽不能说的上是毁家纡难,那也是报效国家。

  一次普通的政治投资,结果却捞上来皇帝这条金鱼。

  现在三人直接摇身一变,成为了内务府的正三品皇商。

  为此,徐光启也只能感叹世事无常。

  虽然这些人走的是太监的路子,但凡是科举能考的上的,对这些人都挺看不起的。

  但,这也是官儿啊。

  摇了摇头,将杂乱的思绪甩走,徐光启同赵爽两人进了内堂,接着对账。

  对于袁世振跑到石景厂给顺天乡警弄兵器的事儿,朱由校知道吗?

  当然是知道的。

  袁世振前脚离开石景厂,郭真后脚就骑着马,向着西苑而去。

  可惜,他进城的时间晚了,宫门已经落锁,进不去。

  只能在宫外候了一晚上后,在次日皇帝吃早饭时前来汇报。

  听完了郭真对袁世振这个户部侍郎搞兵器的事儿的汇报,朱由校拿着勺子的手停了下来。

  袁世振给乡警弄武器的事儿,朱由校并不反对。

  本质上,这就是在按照他的意思,给地方官递刀子,让他们有足够的资本去和地方上盘踞的那些个豪强碰一碰,看看是谁硬。

  碰过了,朝廷的新政就能施行的下去。

首节 上一节 213/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