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211节

  然后,朱棣火气顿时就上来了,亲自率军北伐,紧接着就是迁都。

  将领不行,我就自己上。

  至此,拉开朱棣五征大漠的序幕。

  此时,大明对蒙古的政策就变成了草原上谁狂盘谁。

  到了宣宗、正统初期,大明的军队依旧强悍,能连连对蒙古出重拳打击。

  然后,朱祁镇亲政,叫门天子成形,后面的事儿就不用说了。

  从天顺年间开始,蒙古再次做大,大明落入守势。

  宪宗虽然有干挺丫的这个想法,第一位以文官封爵的王复也足够的能打。

  但王复和汪直关系密切,汪直倒霉后,王复也跟着吃了挂落,一撸到底。

  等到孝宗时,王复得到复起,屡次征讨玉门关以西。

  但王复死后,朝中没人能再挂帅,也就发生了弘治弃地的事儿。

  不过这个期间,蒙古诸部自己也掐了起来,经过几轮死亡竞技后,孛儿只斤·巴图孟克站了出来,人上尊号达延汗。

  然后,明武宗正德表示,大声的告诉我,你个叫啥?

  应州大捷,战场斩获,至今已经不知。

  但能知道的就是,达延汗是在应州大捷当年嘎的。

  而武宗实录则记载:“是后岁犯边,然不敢大入。”、“是年,琉球、天方、瓦剌入贡。”

  谥法: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明武宗正德朱厚照,历史已经明确给出了他的评价。

  正德干崩达延汗后,为接下来嘉靖掌控朝堂,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嘉靖年间,虽然朝廷对蒙政策一直都是一个守,还有让人干到京城下的血债。

  但有一群人,小荷才露尖尖角。

  俞大遒、戚继光、李成梁、谭纶、杨文、张经等名将名帅纷纷出场。

  待到嘉靖亲自去见神仙,隆庆、万历上位。

  张居正理清朝堂,对于四方蛮夷。

  大明只送两个字,盘他!

  缅甸、安南、蒙古、女真、西南土司。

  一个个挨个儿让大明给盘了一顿。

  手指在辽东辽西的地图上划过,朱由校心下暗叹。

  如今的大明,将才凋落,雄兵不在。

  需要一段时间好好的缓缓了。

  就在皇帝黯然神伤时,黄克瓒带着皇帝的答复回了兵部,开始按照皇帝的指示制定政策。

  首先第一点,就要弄明白蒙古诸部是个啥情况。

  蒙古=蒙古本部(草原部落)+卫拉特蒙古(林中百姓)。

  此外还有布里亚特部(也叫巴尔虎蒙古),是归蒙古本部管的林中百姓。

  蒙古本部=蒙古左翼(三部)+蒙古右翼(三部)+科尔沁部(东蒙古,相当于独立一支)。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这个距离还远。

  蒙古左翼=察哈尔(现乌兰察布)+兀良哈(广宁外围)+喀尔喀。

  蒙古右翼=土默特(现呼和浩特)+喀喇沁(赤峰)+鄂尔多斯。

  那科尔沁在当今的哪儿呢?

  科尔沁的位置,可谓是一个福地,盛产灰色拖更大耗子。

  这个地方叫做,通辽!

  现如今,朝廷在辽东的政策,东征西守。

  东面以辽沈为基点,征讨建奴。

  西面以广宁为基点,防备察哈尔诸部蒙古。

  看着舆图上对蒙古诸部的划分,黄克瓒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皇帝的策略,真的行的通吗?

  确定不会养寇为患?

  就在黄克瓒思索,皇帝接下来要加大互市政策时。

  顺天府衙之中,看着要派去已经分配好的各个乡官,周应秋怀疑的问道。

  “你确定,就凭借这些个乡长、乡警,就能从那些个士绅手中接过包揽粮差之事?”

  包揽粮差,就是大明如今的夏粮秋税,因为朝廷官吏缺少,下乡收税的粮官,多是由士绅包揽。

  这个可是涉及到官员的乌纱帽和钱袋子的头等大事儿。

  只有官员们吃个肠肥肚满,考成有优,方才能升官有望。

  若是口袋空空,这上面拿的不到,那考成自然是容易落得个下等,前途一片灰暗。

  你不拿,我怎么拿。

  我不拿,耿专员怎么拿。

  耿专员不拿,我们怎么进步啊。

  那些个有功名的大户、士绅们包揽了粮差,这自家的田能不交就不交。

  和自己有联系的人家,那也是能少交就少交。

  毕竟,只有利益才能让这些人联系在一起。

  至于说那些个少了的田亩。

  一个是各种挂靠,功名免田。

  另外一个就是,摊派。

  反正那些个泥腿子也不知道朝廷到底是收多少的税,平白往头上摊牌一笔烂账,他们就是想告都没地方告去。

  最终的结果就是,小民造反,聚众山林,以图自保。

  县里的巡捕差役和士绅的家人丁壮齐出,双方来上一场场火并。

  这结果吗,自然是小民吃亏。

  毕竟,真掏出刀子来,老百姓们哪里斗得过士绅和朝廷呢。

  弄出几条人命,税最终还是得交。

  而如果收上来的和册子上算出来的还是不够,哪就接着摊派。

  这个,就叫做官逼民反。

  都是在地方上干过的,对于粮差这事里面的油水有多厚,周应秋与袁世振两人自是清楚。

  那可真的是,缙绅的钱,如数奉还。

  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七成还是人家的!

  当粮食从田间长出来时,就已经不是农民的了。

  粮差士绅们分一手。

  县中户房书办们分一手。

  当然,最主要的是给本地的知县、当地的知府还要备上一份。

  经过这么层层盘剥,这到了国帑的一钱银子,在地头到底受了多少,没人知道。

  “所以,皇上才会设乡警,担巡视乡间,保一方安宁之职。”

  听着周应秋的怀疑,袁世振笑眯眯的道。

  “我在两淮证明了一件事儿。”

  “什么事儿?”

  闻言,周应秋好奇的问道。

  “盐户没了窝主,会活的更好。但窝主若是没了盐户,却是会死。”

  指了指天边的方向,袁世振淡淡的道。

  “你说,若是那些士绅没百姓,将会如何?”

  “朝廷以前给的权力,他们怎么会甘心放弃呢?”

  闻言,周应秋摇了摇头,不看好的道。

  “而且这个可还涉及到县里的那些个龌龊事儿啊。”

  “所以,我接下来打算去寻黄尚书,看能不能替董应举讨要些兵器来。”

  看着董应举给这些个乡官儿们讲解下乡的注意事项,袁世振转身向外面走去。

  “至于说那些个龌龊之事,就是你这个吏部尚书的问题了。”

  ps:兀良哈,也就是朵颜三卫,明中后就没了,让察哈尔、土默特、喀喇沁三部给并了。

第204章 弄不到铁啊

  “嘿,好你个袁世振。”

  看着离去的袁世振,周应秋忍不住伸手指了指。

首节 上一节 211/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