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74节

  皇帝在的时候皇帝最大,皇帝不在的时候祭酒最大。

  武略院的祭酒是陈寅。

  祭酒是方正化。

  后勤司司正是定国公徐希臯。

  军医是杨镐推荐的,叫张景岳,去年跟着败军从辽东回来的。

  据说医术非常不错,因为善用熟地黄,又被人戏称张熟地。

  顺便一提,左归丸、右归丸这两剂男女之友就是张景岳写出来的。

  说到大明的太医院,朱由校特意要过太医院历代医官员的资料看。

  不得不说,这是大明一个谜一般存在的地方。

  有先后治死了成化、弘治的牛人刘文泰。

  有大名鼎鼎,写出《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还有活了九十七岁高龄的龚廷贤(1522~1619)。

  活了九十八的杨济时(1522~1620)。

  看过太医院的名册后,朱由校才知道为啥泰昌能让崔文升给他开药,天启能落水病死。

  合着是太医院多少年没从民间往里面补充新鲜血液了,没有能力的大夫了啊。

  最后一次大规模补充名医的人,居然是嘉靖!

  “大伴,朕让你去各地沿请名医,入职太医院的事儿,办的如何了?”

  走在路上,朱由校突然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刘时敏问道。

  “回皇爷,已经派出去寻访名医了。”

  听到皇帝的话,刘时敏小心的看了一眼皇帝道。

  “奴婢派了二十个人出去,特意嘱咐过,要寻当地有名的,能找到历年药方的。”

  “前些日子,他们有人回信,说是愿意来的,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愿意来的?”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眉头一跳动。

  “那不愿意来的呢?”

  “连夜带着家小就跑了。”

  “。。。”

  大明的太医院这么可怕的吗?

  挥了挥手,朱由校只能无奈道。

  “不愿意的就算了,不强求。”

  “让武略院搬到中军都督府来,没弄出什么骚乱吧?”

  说着,朱由校转头看向方正化问道。

  嗯,就是历史上守城而死的那位。

  司礼监的老人了。

  今年二十三岁,身材颇为壮实,看的出来平日里没少撸铁。

  据说这小子的武功挺高的。

  “回皇爷,有锦衣卫从旁辅助,一切都很顺利。”

  闻言,方正化当即就道。

  “嗯。”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再说什么,而是转头看向陈寅问道。

  “从那个叫鹰扬卫来的卢象升,将军以为如何?”

  “是块好料。”

  闻言,陈寅当即点头道。

  “此人性格坚毅、果敢。在诸生中,体魄当属上流。能骑马,善开弓。其是卫所军生,虽主学的是四书五经,但也粗通兵法,且颇有岳武穆之志。”

  “既然陈将军如此看好此子,那朕对六月的武略院大考可就颇为期待了。”

  “他若是能拔得头筹,朕就给他个军中都头之职。”

  听到陈寅的话,朱由校轻声笑道。

  “希望这卢象升到时候不会让朕失望吧。”

  “臣替此子谢陛下看重之恩。”

  挥了挥手,朱由校同陈寅接着道。

  “朕从去岁就开始扩编诸军,因为打算让孙传庭带着豹韬卫先去辽东,就优先补了他麾下的将官,其他三卫将官缺员很是严重,很多职位至今都是兼领。”

  “六月武略院大考,这些人朕就要用。”

  “陈将军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陛下放心,六月大考前,臣一定为陛下培训出足额的将官,补充至京中三卫。”

  听到皇帝的话,陈寅当即拱手保证道。

  “嗯。”

  点了点头,朱由校又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后,挥手让他先去忙。

  推门进了自己在武略院的班房,朱由校在案前坐下。

  待随行太监替自己搬来所需的东西后,朱由校提笔写起了东西。

  新的军队编制下,设军法、武德、辎重三营。

  辎重营是大营,负责后勤工作。

  而军法、武德两营,则是小营,但权力却是不小。

  通俗的说,两营在军中就是负责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军法营的作用,一个是督战,一个是监军,是唱白脸的那个。

  大明军法,五十四禁,十七斩。

  十七斩:悖军、慢军、懈军、构军、奸军、盗军、探军、背军、狠军、乱军、诈军、弊军、误军。

  五十四斩则是对十七禁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对于这个东西,朱由校仔细的研究过,觉得非常可行,就没有多做出修改。

  这个具体到下面,就需要军法营去执行了。

  而武德营的作用,就是唱红脸了。

  一个是对士卒进行忠君主义教育,维持军中士气,

  另外一个,就是解决朱由校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占役、私役。

  大明到了如今这个时代,凡是有点儿地位的将军,哪个不是义子过百,徒孙过万。

  上级军官肉刑私用,贪墨军饷、强占卫所田、役使军士等等问题。

  这个在军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潜规则了。

  军队,从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上那天开始,就是为杀人而存在的暴力工具,是一把利剑。

  这柄利剑需要一个剑鞘。

  历朝历代,对于军队,各朝都设过监军、虞侯、观军容使等职,作为剑鞘,以期可以维持这柄剑的锋利程度。

  但,剑鞘太松,就会伤到自己,出现五代十国这种武夫当国的局面。

  而剑鞘太紧,剑就会钝,如后期的赵宋,以及如今的大明。

  皇帝马上打天下时,同士卒同吃同住,军队与其说是国家的军队,不如说是皇帝的私军。

  而到了后世子孙治天下时,无论是虞侯这种武官、监军这种太监,还是观军容使这种文官,都无法真正的做到替统御军队,握住这柄利剑。

  毕竟,军队能成为你皇帝的私军。

  怎么不能成为将领的私军呢?

  当这些士卒面临着私役时,又没个投诉通道,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最终要么被上官的亲信给弄死,要么就自认倒霉,沦为上官的家人奴仆。

  而武德司,就是朱由校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事肯定不能让文官去干,让文官去干的结果肯定是军队跪了。

  然后连带着大明一起跟着跪。

  提问,怎么才能让一个人任劳任怨的去做一件回报低的事呢?

  答案是,给编制。

  后世,有那么一群人,起早贪黑,拿着微薄的工资,做着最耗脑力的工作,应对的是世界上最难缠的对象。

  但他们,却完美的诠释了那句诗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个职业是,公立学校的教师。

  后世公立学校,为什么能留的主人,因为人有编制。

  从这个方面吸取经验,朱由校决定给武德司成员中,干的好的人,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编制——锦衣卫。

  或者说将来的从龙卫。

  大明穷,给不出高薪,也就只能画饼充饥,给干的好的人一个能肉眼看到的希望了。

  抄抄写写足足半个时辰,朱由校才站起来向外面走去。

首节 上一节 174/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