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57节

  “无银可罚?”

  闻言,朱由校冷笑一声。

  “送西山挖煤去,朕专门让西山新编了一营,名唤劳改营,就是专门对这些个犯法官吏进行劳动改造的地方。

  “那边按劳给薪,什么时候攒够了,什么时候再放出来。”

  “臣明白了。”

  缩着脖子,袁世振忙不迭的点了点头。

  好家伙,对官员,或者说读书人进行劳动改造。

  皇帝这是咋想的,这也忒不斯文了。

  “跑题了,方才你说要重造黄册、鱼鳞册。”

  伸手揉了揉自己的肩膀,朱由校将话题又给拉了回来。

  “每页下方,都留有八个位置,丁口税完税之后,乡官要在此与丁口册骑缝盖印,以为凭据,八年一换,使用新本,旧本上交朝廷。”

  “陛下睿见。”

  听着皇帝对于户口制度的新构想,袁世振拱手赞道。

  “如此一来,对于有无偷税漏税,就可一目了然。”

  “臣以为,田亩之策,也可照此实行。”

  “说说。”

  见到袁世振有了想法,朱由校示意他接着说。

  “民间地契同样留下盖印之所,与地方鱼鳞册相辅相成,凡八年一换,就可以防止刁民偷税漏税。”

  说着,袁世振心里还补了一句。

  民间还能再收笔工本费。

  “嗯。”

  听到袁世振的照本宣科,朱由校也只是点了点头,心里补了一句。

  大明有着悠久的民告官历史,等到锦衣卫发展到各省了,要是下面有孙子敢多收税,这就是民告官的证据。

  这个就相当于税单了,是以后税务改革的要点,凡是收税,必须要印。

  皇帝与袁世振两人,各自心怀鬼胎的又交流了一番后,袁世振心满意足的离开。

  皇帝虽然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练兵上,但对朝政,特别是自己的变法之事很是看重的啊。

  而且其聪慧程度堪称雄才大略啊。

  带着太监写下的取钱圣旨,袁世振一路就溜达到了度支司。

  “一万两银子的工本费,伱打算买笔墨纸砚吃啊?”

  班房之中,看着盖有皇帝大印的草拟圣旨,毕自言长大了嘴,看着眼前的袁世振。

  “这个不单单是笔墨纸砚,还要用在新法上面。”

  听到了毕自言的话,袁世振连忙解释起来。

  “朝廷要更换户帖、田契、黄册、鱼鳞册,专门使用勘合纸,八年一换。”

  “陛下已令人去江西请专门的造纸人,要来京城造纸,这个只是暂时的。”

  “那也用不了一万两啊。”

  闻言,毕自言还是有些舍不得银子。

  虽然施行新法,你我都是支持的。

  但毕自言如今负责朝廷支出,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个花。

  “等到顺天府新法开始施行,这银子不就来了吗?”

  说着,袁世振给毕自言讲起了皇帝关于户贴和收税只见的关联。

  “既然是皇上的意思,行吧。”

  听了一会儿后,毕自言收下了袁世振的条子以为备份,然后提笔开始写拿钱的条子。

  度支司从户部拆分职权后。

  户部负责收钱,然后交给国帑。

  度支司负责花钱,将国帑的银子下发各部。

  “刚好,这个月宝泉局那边每日多给了我一万枚银币的数额,我就不给你银子了,全是银币。”

  拿出自己的官印在条子上盖上骑缝印,而后裁剪下来,毕自言将条子交给袁世振道。

  “多谢毕公。”

  闻言,袁世振连忙对毕自言拱了拱手,感谢道。

  毕自言的意思是,我给你银币,你到民间自己想办法,看能不能找那种想多要银币的商人,多换点儿银子回来用。

  自从朝廷推出了银币以来,这套路在京城的各个衙门里已经流行了起来。

  不管私人还是衙门,都玩这个。

  现在朝廷日子也不好过,能多搞点儿钱,大家伙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各个衙门都有自己的小金库,趁着现在市面上的银币不多,如果能用衙门的大批量银币,多换点儿银子回来,上面的人也不会说什么。

  只要不是明抢或者强买强卖就行。

第172章 废户籍与大婚将至

  这次顺天府改制,董应举主政,周应秋、袁世振、毕自言三人在背后辅助。

  但真正操刀的人,则是皇帝。

  仓促被任命,虽然有周应秋等人指导,但董应举还是有的地方不知道该如何做。

  无奈之下,两日不到,四个人又带着一堆的顺天府公文,到西苑求见了皇帝。

  “陛下,如今顺天府人口已逾百万,仅靠着大兴、宛城两县官员负责管理,臣恐力有不逮。”

  “故此想要新增一县,管理外城。”

  一副舆图前,董应举给皇帝指着地图说道。

  北京城下辖二县,东边归大兴县管,西边归宛城县管。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增铸外城(地图上下面那块),以正阳门大街为界,西边归宛城,东边归大兴。

  董应举仅是简单的翻了翻以往的顺天府公文,就忍不住脑阔痛。

  百万人口两个县,这种粗犷的管理方式很是让人想跳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增两个县吧。”

  手指在舆图上崇文门与宣武门的位置点了点,朱由校出声道。

  “就以崇文门、宣武门为名,叫做崇文县、宣武县吧。”

  “臣领旨。”

  闻言,董应举拱了拱手。

  “臣回去后,就从宛平县、大兴县挑选部分官员,新建二县城。”

  “陛下。”

  就皇帝答应了扩编二县后,周应秋适时的出声道。

  “县外设乡,增加官员管理,臣等商议再三,对于县内管理,还是有些疑虑。”

  “以前是怎么管的?”

  闻言,朱由校皱了皱眉头。

  城市管理是个力气活,一个不好,就容易闹出骚乱来。

  “回陛下。”

  上次只说了城外的划分,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要“请教”下皇帝,这城内的规划管理,四人是早有准备。

  “太祖初定江山后,以城内为坊,近城为厢,乡间为里,管理臣民。”

  “然大明至今已有两百五十余载,历经多年,且南北两京人口流动巨大,厢房制早已不堪大用,常常存在根据户籍找不到人的情况。”

  “那平日里是如何管理的?”

  闻言,朱由校奇怪的看向说话的董应举,搞不懂他想表达个什么。

  “用的是五城兵马司的字铺。”

  董应举还没回答问题,周应秋就抢先回答道。

  不过,说这个事时,周应秋的脸上带着奇怪的表情说道。

  他没记错的话,南城兵马司的指挥使好像还在北镇抚司喝茶?

  “字铺?”

  闻言,朱由校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个啥名词?

  见皇帝不知道,周应秋给皇帝解释了起来。

  弘治年间开始,由于赋役制度的不均,里甲逃亡日益严重,厢坊制遭到破坏,户籍管理、赋役征收能力渐渐失去。

  张居正变法时的一条鞭法,打破了里甲限制。

  这种情况下,旨在教化民众、维护治安、稳定地方的保甲制就又被从历史的尘埃中翻了出来。

  十家为甲,十甲为保,由总甲负责管理,协助五城兵马司负责治安。

  听完了周应秋的话后,朱由校沉吟了一会儿后,出声道。

  “废五城兵马司,所辖职权交由各县巡检局。原五城兵马司之人,吏部与都察院联合去考察一下,精干有才者,分入各县。贪污受贿的,查清后依大明律惩处。”

首节 上一节 157/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